和差倍问题总结
小学奥数:和倍、差倍问题

【总结公式】【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另一数或 和-一较小数=另一数【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例 1】 根据线段图列式:【巩固】 小敏有14元,小花有10元,小花给小敏几元,小敏的钱数就是小花的2倍?【例 2】 有两盘苹果,如果从第一盘中拿2个放到第二个盘里,那么两盘的苹果数相同(条件A);如果从第二个盘中拿2个放到第一盘里,那么第一盘的苹果数是第二盘的2倍(条件B).第一盘有苹果多少个?【巩固】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精讲知识概要 第一讲倍数问题【例 3】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巩固】两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甲组学生人数是乙组的3倍,而乙组的学生人数比甲组的3倍少40人,求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共有多少人?【例 4】实验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们一共制作了318件航模,四年级同学制作的航模件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的同学各制作了多少件航模?【巩固】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例 5】某镇上有东西两个公交车站,东站有客车84辆,西站有客车56辆,每天从东站到西站有7辆车,从西站到东站有11辆车,几天后,东站车辆是西站的4倍?【巩固】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巩固】红、黄、蓝三个纸盒里共有彩票56张.其中红色纸盒里的彩票是黄色纸盒的2倍,蓝色纸盒里的彩票是红色纸盒的2倍,红、黄、蓝三个纸盒里各有多少张彩票?【例 6】有8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8只盒子所装笔的支数分别为17支、23支、33支、36支、38支、42支、49支、51支.在这些笔中,圆珠笔的支数是钢笔支数的2倍,铅笔支数是钢笔支数的3倍,只有一只盒里放的是水彩笔.这盒水彩笔共有多少支?【巩固】(第五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六张卡片上分别标上1193、1258、1842、1866、1912、2494六个数,甲取3张,乙取2张,丙取1张,结果发现甲、乙各自手中卡片上的数之和一个人是另—个人的2倍,则丙手中卡片上的数是________.【例 7】(2008第四届“IMC国际数学邀请赛”(新加坡)四年级复赛)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73块巧克力,如果丙吃掉3块,那么乙和丙的巧克力就一样多;如果乙给甲2块巧克力,那么甲的巧克力就是乙的2倍,丙原有块巧克力.【巩固】甲、乙、丙三所小学学生人数的总和为1999,已知甲校学生人数的2倍,乙校学生人数减3,丙校学生人数加4都是相等的,问:甲、乙、丙各校的人数是多少?【巩固】学校买来一些乒乓球和羽毛球共40个,乒乓球的个数是羽毛球的4倍.买来的乒乓球和羽毛球各多少个?【巩固】某项竞赛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出一、二、三等奖各2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出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例 8】甲、乙、丙三所小学的学生人数的总和为1999。
第3讲 和差倍问题

第3讲和差问题(一)知识要点1.在解决和差问题时,掌握以下数量关系式尤为重要。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2.解答“和差问题”就是求一大一小两个数。
解决这类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3.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
4.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
(二)典型例题选讲【典型例题1】两桶牛奶共重136千克,第二桶比第一桶重8千克。
两桶牛奶各重多少千克?变形题训练11.甲、乙两车间共有25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多6人。
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2.希希妈妈给希希买了一套衣服,共花了165元,已知裤子比上衣便宜25元,问:希希的上衣和裤子分别多少元?3学校的长方形操场一圈有400米,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差40米,问: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典型例题2】有甲、乙两桶油共重50千克,如果从甲桶中取走8千克放入乙桶中,那么两桶油的重量相等。
问甲、乙两桶原来各有几千克油?变形题训练21.有A、B两个粮仓共存粮700吨,如果从A粮仓运送60吨粮食到B粮仓,那么此时两个粮仓存粮一样多。
问A、B两个粮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2.晶晶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数学和语文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
问晶晶的数学和语文各考多少分?3.有甲、乙两筐樱桃共重80千克,如果从甲筐拿走10千克,乙筐放入6千克,则两筐樱桃同样重。
问两筐樱桃原来各重多少千克?【典型例题3】两桶油共重60千克,如果从第一桶中取走6千克倒入第二桶,这时第一桶还比第二桶多4千克。
两桶油各重几千克?变形题训练31.哥弟俩共有邮票80张,如果哥哥给弟弟5张邮票后还比弟弟多2张,那么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张?2.姐姐和妹妹共有巧克力48块,如果姐姐给妹妹9块后就比妹妹少4块,那么姐姐和梅妹妹原来各有多少块巧克力?3.甲、乙两筐梨共有115千克,从甲筐取出12千克放入乙筐,这时甲筐的梨比乙筐少1千克。
行测技巧篇之和----差-----倍问题

行测技巧篇之和----差-----倍问题和差倍问题之一1.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要点:先把一,二小组看成一个整体!把第三小组看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化三为二”即把三个问题转换成二个问题,先求出第一,二小组的人数,再求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这也是一个和差问题。
解:(180+20)÷2=100(人)——第一,二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第一小组的人数综合:[(180+20)÷2-2]÷2=49(人)——第一小组的人数答:第一小组的人数是49人。
2.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分析:这是一个和倍问题。
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被减数就是差的4倍,所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就是差的8倍,应该等于120,所以差=120÷8=15。
解:120÷(1+3+1+2)=15 答:差等于15。
3.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同学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一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
问这些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分析:这是和差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这个班再多6个女生的话,最后一个女生就应该只与1个男生握手,这时,男生和女生一样多了,所以原来男生比女生多(7-1)6个人!男生人数就是:解:(50+6)÷2=28(人)。
答:男生人数是2 8人。
注:还有一种解法,7+6+5+4+3+2+1=28(人)我的分析方法还不能说得很清楚。
请大家指正。
4.甲、乙、丙共有100本课外书。
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都是5,余数也都是1。
那么乙有多少本书?分析:这是和倍问题。
看懂题后可以这样理解,“甲、乙、丙3个数是100,甲是乙的5倍多1,丙是甲的5倍多1,求甲、乙、丙各是几?”。
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一)名师导航和差问题是已知大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
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需要我们画线段图来分析,基本方法如下:方法一:(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方法二:(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方法突破(一)基本和差问题例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二)多个数量的和差问题例2:有三块布料一共190米,第二块比第一块长20米,第三块比第二块长30米。
每块布料各长多少米?例3:大象、老虎、猴子三只动物的年龄中,大象和老虎共90岁,大象和猴子共70岁,老虎和猴子共40岁,请你算一算,三只动物各多少岁?例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之和是388,减数比差大16,减数、差各是多少?(三)寻找暗差例5: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
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例6:育英小学录取一年级新生104人,分成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转2个学生到乙班,两班学生人数就一样多。
问甲乙两班原有学生各多少人?例7:甲、乙两校共有学生1050人,部分学生因搬家需要转学,已知由甲校转入乙校20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10人,求两校原来有学生多少人?例8:兔妈妈拔了29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和小黑兔,因为分的萝卜不一样多,兔妈妈让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这时再来数发现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你知道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各分到了多少个萝卜吗?课后小结在理解基本和差题型的基础上,将较复杂的和差题变成基本的和差题,那么问题就引刃而解了。
希望同学们能使用好“线段图”这个有效的工具!思维漂移一个大葫芦,上下一分二,谁也得不到。
三年级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基本题

三年级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基本题
一、和倍问题:
两数和÷(倍数+1)=较小数
2.小明有36元,小亮有24元,小明借给小亮多少元后,小亮的钱正好是小明的3倍?
解析:借完后,总和的钱正好是小明的4倍
现在小明的钱数:(36+24)÷(3+1)=15(元)
小明借给小亮的钱数为:36-15=21(元)
二、差倍问题:
两数差÷(倍数﹣1)=较小数
1、姐姐比妈妈小24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姐姐的3倍,妈妈和姐姐今年各多少岁?
解析:妈妈多出的24岁正好是姐姐的2倍。
姐姐:24÷(3-1)=12(岁)
妈妈:12x3=36(岁)
三、巩固应用:
学校举行体育比赛,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的4倍,而且比踢毽子的多63人,参加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解析:,多出的63人,正好是踢毽子的3倍,
63÷(4-1)=21(人)
答:踢毽子的有21人。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之一:和差倍问题

第一分项:和差问题练习题公式:(和-差)÷2=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两篮水果共重96千克,第一篮比第二篮多8千克,第二篮有多少千克? ( )A、52B、44C、53D、452、小芳今年6岁,爸爸34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小芳是多少岁? ( )A、15B、16C、17D、18注:年龄差是固定值3、李明星期天上街买衣服,花85元钱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已知上衣比裤子贵15元,李明买裤子花多少元。
( )A、15B、25C、35D、454、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问小兰数学多少分。
( )A、95B、94C、97D、98注:平均分和总分之间的关系5、A、B两船共载客623人, 若A船增加34人,B船减少57人,这时两船乘客同样多, A 船原有乘客多少人。
( )A、266B、357C、300D、350注:要搞清楚差是多少6、小娟和小芳一共擦玻璃31块,又知小娟比小芳少擦9块,小娟、小芳各擦玻璃多少块。
( )A、11,20B、10,21C、9,22D、20,117、姐姐和弟弟共有铅笔173支,把姐姐的铅笔拿走3支后,姐姐和弟弟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问姐姐原来有多少支铅笔。
( )A、85B、88C、84D、868、姐姐和弟弟共有铅笔174支,把姐姐的铅笔给弟弟3支后,两人铅笔支数就同样多,问弟弟原来有多少支铅笔。
( )A、85B、88C、84D、86注:审题要仔细,“拿走”和“给对方”是不同的含义9、小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
外衣比鞋贵140元,买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元.小强买这双鞋花多少钱。
( )A、80B、30C、190D、50注:三个数以上的和差问题,可以把多个数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简化为两个数;然后进行多次和差来解决10、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三个数的和是388,减数比差大16,减数等于多少.()A、80B、194C、105D、89注:把已知条件转换为公式需求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则较大的数为 ,较小的数为。
小学奥数最全面知识点总结

小学奥数最全面的知识点总结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小学数学奥数知识点总结

目录一、和差倍问题 (2)二、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2)三、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2)四、植树问题 (2)五、鸡兔同笼问题 (2)六、盈亏问题 (3)七、牛吃草问题 (3)八、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3)九、平均数 (4)十、抽屉原理 (4)十一、定义新运算 (4)十二、数列求和 (4)十三、二进制及其应用 (5)十四、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5)十五、质数与合数 (6)十六、约数与倍数 (6)十七、数的整除 (7)十八、余数及其应用 (8)十九、余数、同余与周期 (8)二十、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9)二十一、分数大小的比较 (9)二十二、分数拆分 (10)二十三、完全平方数 (10)二十四、比和比例 (10)二十五、综合行程 (10)二十六、工程问题 (11)二十七、逻辑推理 (11)二十八、几何面积 (12)二十九、立体图形 (12)三十、时钟问题—快慢表问题 (13)三十一、时钟问题—钟面追及 (13)三十二、浓度与配比 (13)三十三、经济问题 (14)三十四、简单方程 (14)三十五、不定方程 (14)三十六、循环小数 (15)一、和差倍问题二、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三、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四、植树问题五、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和差倍问题总结
关键:一定要会画线段图。
先画少的一方;有倍数的先画倍。
并把所有条件都在线段图上体现。
基本题型一:
和差问题:
1, 已知甲、乙两班共有学生56人,又知甲班比乙班多4人,问甲、乙两班分别多少人?
解析第一步画线段图。
关键:想办法使两班人数一样。
乙班
甲班56人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两班人数变得一样多。
方法一:可以从甲班拿走4人。
乙:(56-4)÷2=26(人)
甲:26+4=30(人)
方法二:可以借4人给乙班。
甲:(56+4)÷2=30(人)
乙:30-4=26(人)
基本题型二:
和倍问题:
(一) 整倍型
2,果园里有杨树和桃树共100棵,杨树是桃树的4倍,请问,杨树和桃树各多少课? 解析:先画出线段图
桃树
杨树100棵
桃树是一份,杨树是它的4倍,所以是4份,100是杨树和桃树的总和,
所以包括1份+4份
所以一份:100÷(1+4)=20(棵)
桃树正好是一份,为20棵。
杨树:20×4=80(棵)
(二)非整倍型
思路:先转化成整倍问题
方法:“多”的减去,“少”的加上(多减少补)
3,班里有男生女生共66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的3倍多6人,请问,男生女生各多少人?解析:先画线段图。
女生
666人
男生
把多的减去,转化成整倍。
总数变为:66-6=60(人)
1份:60÷(1+3)=15(人)
男生:66-15=51(人)
4,郭老师买来白粉笔和红粉笔共95支,白粉笔是红粉笔的4倍少5支,问白粉笔和红粉笔各多少支?
解析:先画线段图。
红粉笔
白粉笔
把少的补上,就凑成4倍了。
总数变为:95+5=100(支)
1份:100÷(1+4)=20(支)
白粉笔:95-20=75(支)
基本题型三:
差倍问题:
一、整倍型
5,小明买了足球和篮球,数了数,发现篮球比足球多15个,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4倍,请问篮球、足球各多少个?
解析:先画线段图。
篮球
足球
从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足球比篮球多了3份,同时多了15个。
所以,1份:15÷(4-1)=5(个)
足球:5×4=20(个),或者,5+15=20(个)
二、非整倍
6,小王和小李比赛写字,小王比小李多写了45个,发现小王写字的个数比小李的5倍还多5个,请问,小王和小李各写了多少个?
解析:先画线段图,想想怎么样可以把它变成整倍。
小李
小王
变成整份:45-5=40(个)
1份:40÷(5-1)=10(个)
小王:10+45=55(个)
7,有两箱水果,两箱水果个数不一样,第一箱比第二箱多了39个,第一箱是第二箱的4倍少3箱,请问,第一箱和第二箱分别多少个?
解析:先画线段图。
第二箱
第一箱
变成整份:39+3=42(个)
1份:42÷(4-1)=14(个)
第一箱:14+39=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