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挖空练

合集下载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高考备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练

第0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高考备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里。

如果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等(1)血浆A.定义:血液中除外的液体。

B.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A.定义:存在于的液体,又叫。

B.生成:动脉中的沿动脉流入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壁进入组织液。

C.回流:大部分能够被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

D.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3)淋巴A.定义: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也叫。

B.生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吸收,成为淋巴。

C. 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流入中。

2、内环境(1)定义: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等。

(2)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4)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A.血浆中含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等。

三、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对水的吸引力越,溶液渗透压越。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于和。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pH):正常人的血浆近,pH 为,血浆的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体液: 体内都含有大批以水分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内环境的构成及互相关系内环境 :为了差异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3、细胞外液的成分a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b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 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 尿素 尿酸乳酸等气体:O 2、 CO 2 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c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邻近,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好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应了生命发源于大海,注意:( 1)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观点,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 2)人的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故)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而是外界液体。

(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 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而血红蛋白 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 4)血液中的物质不必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5)不一样体细胞所处内环境4、理化性质(浸透压,酸碱度,温度)(1)浸透压:分为离子浸透压和胶体浸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浸透压越高,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浸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浸透压。

功能:是保持细胞构造和功能的重要要素。

( 2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 / NaHCO3 NaH2PO4/Na2HPO4(3)温度:有三种丈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一样.温度主要影响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及必修一1~4章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及必修一1~4章练习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脑脊液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的成分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CO2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a.渗透压:一般来,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b.说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c.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2PO4/Na2HPO4CO2+H2O H2CO3H+ + HCO3-d.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清单)高二生物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清单)高二生物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细胞的内环境与稳态学问清单必备学问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蛋白质〔7%~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送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养分物质〔如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P5〕4.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6.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7.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70 kPa=细胞内液渗透压,其大小主要打算于无机盐和蛋白质两种溶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Na+和Cl-。

8.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9.以下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猛烈运动产生乳酸、丙酮酸分解、蛋白质合成〔细胞内〕②H2O2分解〔细胞内〕③食物中淀粉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消化道〕④抗原与抗体结合〔内环境〕⑤乳酸与NaHCO3反响〔内环境〕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1.人体内环境中也有许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2-4/H2PO-4等。

当肯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肯定范围内。

〔P9〕2.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的调整功能消失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P10〕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P11〕5.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

〔P10〕6.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概念体图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组成2.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动态关系3.内环境是由()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的含量很少。

3.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的作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稳定的原因与()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4.内环境的作用:细胞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

[拓展提高](一)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各种液体间的关系。

补充:人体细胞外液主要由()等构成,它们虽然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但基本化学成分(),并且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

[师说重难]1.血液≠血浆,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 )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而血液包括()和血细胞。

2.几种常考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名称直接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红细胞血浆淋巴细胞()3.)中的物质及直接分泌到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如()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的主要成分按含量可以归纳为()、()、无机盐,此外,还有少量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如葡萄糖、激素等)。

(2)成分比较: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师说重难]1.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异同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吸收而来①()透出毛细①组织液()毛②从()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汇入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产生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补充:正常生理条件下,能够通过血液运输的或通过细胞外液输送的,都()内环境的成分。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教材挖空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教材挖空

必修Ⅲ稳态与环境梳理教材概念,把握高考命题源泉第一章人体内环境稳态1.体液:,包括和2.内环境:3.细胞外液包括: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5.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溶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 。

7.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8.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_。

9.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_性,pH为_________。

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10.内环境的作用是:(1)(2)1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

1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调节机制是13.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系统。

免疫调节能,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1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_。

答案:1.人体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4.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5.渗透压、酸碱度,温度6.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7.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8.Na+和CI+9.中性,7.35~7.45,HCO3-、HPO42-10.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1.调节器官系统相对稳定12.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13.防御调节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14.正常生命活动紊乱第二章动物和人生命活动调节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它是指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 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淋巴液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2. 内环境——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与细胞内液之间的联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 主要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比较及联系(见下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和心脏中组织细胞间隙中淋巴管中生活的细胞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等来源①由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③淋巴液经过淋巴器官最终汇入血浆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化学成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与血浆相比,除蛋白质较少外,其他成分大致相同与组织液成分大致相同联系2. 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溶质微粒的关系影响因素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②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大小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 酸碱度3. 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高中生物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教师版)

高中生物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教师版)

必修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答案】A【解析】①血液不属于内环境,血液中的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错误;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④递质小泡在突触前膜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⑤胃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所以胃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⑥口服抗菌药物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⑥错误;⑦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⑦正确;⑧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⑧错误.故选:A.2。

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①中液体含量将降低,A错误;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②中液体含量将增加,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③中液体影响不大,C错误;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④中液体影响不大,D错误.3。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葡萄糖、二氧化碳、钠离子和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所以选D。

4.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答案】A【解析】胆汁、胰液、胃液等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原尿存在于肾小囊、肾小管里面,肾小囊、肾小管与膀胱、输尿管连通,与外界环境相同,原尿不是体液;核液与细胞内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血浆、淋巴、组织液、脑脊液组成内环境,属于体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细胞的环境
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 ,可以直接从 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 和 ,并把 直接排入 里。

如果 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
⎪⎨⎪⎧ (2/3) (1/3)⎩⎪⎨⎪⎧ 等
(1)血浆 A.定义:血液中除 外的液体。

B.作用:是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
A.定义:存在于 的液体,又叫 。

B.生成:动脉中的 沿动脉流入 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 壁进入组织液。

C.回流:大部分能够被 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 。

D.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 ,细胞的 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3)淋巴
A.定义: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也叫 。

B.生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 吸收,成为淋巴。

C.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 流入 中。

2、内环境
(1)定义: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 、 、 等。

(2)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是;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4)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
A.血浆中含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等。

三、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
浓度越,对水的吸引力越,溶液渗透压越。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于
和。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pH):正常人的血浆近,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
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的。

细胞不仅依赖于,也参与了的形成和维持。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四、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
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_______、______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______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_______的重要保障;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内环境遭到________。

如果内环境遭到破坏,细胞代谢就会________。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

【答案】
第一章
1.1
一在水中;水,养料和氧,废物,水,水体.
二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1)A、
B、血细胞
(2)A、组织细胞间障,细胞间隙液
B、血浆,毛细血管言,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血浆
D、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1A淋巴液C组织液,淋巴
2(1)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淋巴
(4)水,无机盐,蛋白质,代谢废物,各种营养物质,气体,激素,蛋白质。

1A淋巴液C组织液,淋巴
2(1)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淋巴
(4)水,无机盐,蛋白质,代谢废物,各种营养物质,气体,激素,蛋白质。

1A淋巴液C组织液,淋巴
2(1)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淋巴
(4)水,无机盐,蛋白质,代谢废物,各种营养物质,气体,激素,蛋白质。

2(1)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淋巴
(4)水,无机盐,蛋白质,代谢废物,各种营养物质,气体,激素,蛋白质。

2(1)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淋巴
(4)水,无机盐,蛋白质,代谢废物,各种营养物质,气体,激素,蛋白质。


(1)溶质微粒,单位体积,高,大,高。


(1)溶质微粒,单位体积,高,大,高。


(1)溶质微粒,单位体积,高,大,高。

无机盐,蛋白质,钠离子,氯离子,770千帕,细胞内液。

(2)中性,7.35~7.45,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

(3)37℃,器官和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内环境,内环境。

1.2
1.正常机构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1.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他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一定限度的破坏
3.温度PH 催化能量紊乱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