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验收方法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水土保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水土保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水土保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水土保持要求进行施工和完成后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

水土保持验收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地面覆盖标准:要求土壤要被覆盖、裸露土壤面积要小于一定比例。

2. 排水标准:要求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除降雨水,避免水浸泥沙泥水流出工地。

3. 过流设施标准:要求工地周边的水流在经过过流设施后能够稳定流出,不引起地面或施工区域的冲刷和破坏。

4. 沟壑和水域的保护标准:要求工地附近的沟壑和水域不受施工活动的污染和破坏。

5. 植被保护标准:要求保持工地周边的植被完整,并进行适当的保护措施。

水土保持验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资料检查:验收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料检查,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

2. 实地勘查:验收人员对工地进行实地勘查,观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水土保持标准。

3. 检查报告:验收人员撰写检查报告,详细记录勘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4. 召开会议:验收人员与工程负责人和施工方召开会议,讨论勘查结果和问题整改措施。

5. 整改验收:施工方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相应的整改工作,并邀请验收人员进行再次验收。

6. 确认验收:验收人员再次进行实地验收,确认整改工作是否达到水土保持标准。

水土保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从而确保工程项目达到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垦造水田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和验收

垦造水田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和验收
资耕保发[2018]4号)和《广东省垦造水田 规划设计编制指南(试行)》 (粤国土资耕保 发[2018]104号)以及工程建设管理相关规 定。
(二)工程质量监管对象 工程质量监管对象主要对勘测、设计、施工、监理
单位和质量检测等单位实施监督。 (三)监管要点 1、对勘测单位监管要点
一是对勘测单位的监管主要是对勘测单位资质等 级和营业范围进行核查。二是审核勘测单位所提交的 成果是否符合粤国土资耕保发[2018]4号文和《广东省 垦造水田项目设计编制指南(试行)》 (粤国土资耕保 发[2018]104号)的要求。三是对项目外相关的水源、 排水出口、村庄、道路的勘测是否达到规划设计的要 求进行审查。四是对具体项目的特殊性对勘测成果的 特殊要求进行审查。
• 所谓的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是指主管部门对涉 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 体质量情况实施监督。
所谓的工程质量行为监督,是指主管部门 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履行 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督。
按照上述工程质量监督的定义,建设主管 部门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对勘测、设计、施 工、监理和质量检测等单位实施监督。
(二)项目竣工验收申报材料 1、必报资料 1)竣工验收申请; 2)初步验收报告; 3)工程竣工报告; 4)工程监理报告; 5)土壤检测和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6)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资金收支情况 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整理前土地利用 现状标准分幅图及地类表、整理后土地利用 现状标准分幅图及地类表(涉及变化的图斑 要进行模拟变更)、土地利用结构情况变化 表、竣工图;
(三)项目竣工验收内容 1)工程复核。复核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 况,包括新增水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 工程数量、质量等,并填报工程复核表。 2)验收材料审查。审查验收材料的规范 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全面检查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工 程质量情况。

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二)参数的选取
4、确定所在的省级二级区及其分等因素权重体系(七个省级 二级区) 根据《广东省耕作制度分区表》可查到所在的省级二级区 ,根据《广东省二级区分等因素指标体系》可获取所在二级区 的分等因素权重。
(三)分等因素属性的获取
1、地形坡度 可参考最新的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并结合项 目竣工资料,实地调查数据等进行修正。若地形坡度的取值与 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不一致的,须提供地形图或DEM图或地形坡 度量算依据等佐证材料。 2、田面坡度 通过实地勘察确认。水田的田面坡度应为1级。每个图斑 都应提供垦造后的实地景观照片。 3、地下水位 可参考最新的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或根据现场 实测数据,结合地下水位分布图确定地下水位的取值。
(三)分等因素属性的获取
8、岩石露头度、障碍层深度和盐渍化程度
u受岩石露头度影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韶关和清远; u受障碍层影响的石灰田(有石灰板结层的)、白鳝泥田(白
浆土层)数量极少;
u受盐渍化程度影响的酸性硫酸盐盐土、咸田、咸酸田分布在
部分沿海台地。 项目区的限制性因子可参考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并根据实地调 查确定。限制性因子的修正系数为0.4-0.8。
经济等/综合等指数 经济水平修正 Kc 利用等指数 Kl 土地利用水平修正 光温/气候条件修正 土地自身的特性:土壤、地形等 分等评价单元图 自然质量等指数
自然等别 利用等别
α
农用地质量分
β
产量比系数转换
标准耕作制度 记分规则
三、垦造水田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技术要点
(一)底图的确认 (二)参数的选取 (三)分等因素属性的获取
u
u
u
提供剖面照片、改造后的实地景观照片和相关工程照片(土 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照片等)

广东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验收方法

广东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验收方法

广东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验收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 范围本指引规定了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验收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和资料统计等技术内容。

本指引适用于全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的验收工作。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指引中引用而构成本指引的条文。

本指引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LY/T 1239-1999土壤pH 值的测定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0111-2008随机数的产生及随机抽样检验的方法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NY/T 1121 土壤检测LY/T 1237-1999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化的计算NY/T 土壤容重的测定GB/T17134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5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6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KI-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如无特别说明,以种植水稻为主)。

耕作层:经耕种熟化的表土层。

一般厚度为15~20 cm,养分含量比较丰富,作物根系最为密集。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质量验收标准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质量验收标准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质量验收标准1.总体要求开发补充耕地质量验收以旱涝保收为标准,田块平整,排灌顺畅,道路通达,开发出的地块符合农业耕种的要求。

2.土壤质量2.1土层厚度全土层厚度不得小于40cm,表土层厚度不得小于15㎝。

2.2表土层有机质含量水田表土层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5%,旱地表土层有机质含量1%以上。

2.3土壤酸碱度表土层PH值在5.0~8.0之间。

2.4土壤质地表土层质地为砂质壤土至粘土。

3.工程质量3.1土地平整3.1.1田块布置平原地区田块布置有利于灌溉、排水、防风及农业机械作业的需要,田块形状规整,边与边尽量平行;丘陵地区田块布置需满足治理水土流失的要求梯田长边沿等高线布设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

3.1.2平整程度1水田格田田面高差在±5㎝以内;旱地田面坡度在l:500以内采用淋灌、喷灌或滴灌的田块对田面坡度要求可适当降低。

利用园地改造为耕地的,6°以下(不含6°)的坡地不需要修筑梯田,坡度6~25°的需修筑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

3.2灌溉与排水3.2.1灌溉水源项目区有可靠的水源保证,干旱缺水地方修建山塘、蓄水池、陂头或抽水站,配套完善的引水渠。

3.2.2排灌标准水田灌溉保证率在85%以上,旱地灌溉保证率在70%以上;排涝达到10年一遇标准;地下水控制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深度。

3.2.3排灌设施排灌渠道满足项目区灌溉和排水要求,各类沟渠布局合理,形成网络,坡度适宜,便于排灌。

桥、涵、闸、放水口等配套设施齐全。

3.3田间道路3.3.1道路布局田间道路布局合理,满足小型农业机具通行、运输、作业的需要;与周边道路、村庄相连接,方便生产生活。

田间道路分为田间道和生产道两级,连片面积50亩以下的项目可不设置田间道。

3.3.2道路质量田间道路面宽度3米~4米,路基采用密实度好的土压实填筑,两边衬砌护坡或挡土墙,路面铺填碎石、石渣、炉渣或硬底化,厚度210厘米~20厘米;生产道宽度1米~2米,路基采用密实度好的土压实填筑。

垦造水田中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与应用研究

垦造水田中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与应用研究

垦造水田中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与应用研究摘要:文章首先对垦造水田工程耕地质量评价基本思想,计算流程以及分等因素属性求取方法进行了梳理,其次以某工程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归纳了垦造水田工程实施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垦造水田;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应用引言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是对水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农田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垦造水田中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研究,对于指导水田土壤管理、提高农田生产力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垦造水田项目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1.1垦造水田项目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思路和计算过程1)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土壤样本数据、地形数据、气候数据、水文数据等。

土壤样本数据可以通过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获取,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

地形数据可以通过地形测量或遥感技术获取,包括地势高程、坡度等信息。

气候数据可以从气象站或气象数据平台获取,包括降水量、温度等气候要素。

水文数据可以通过水文观测站或水文数据平台获取,包括水位、水流速度等水文要素。

2)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价。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样本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土壤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1]。

地形数据、气候数据和水文数据可以通过GIS技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将不同数据层叠加在一起,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3)根据垦造水田的特点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

常用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土壤养分含量等。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考虑其他指标,如土壤酸碱度、土壤微生物活性等。

4)根据选定的评价指标,将耕地质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可以根据指标的绝对值或相对值进行划分,例如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划分为优质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地划分为较差等级。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不同的等级划分标准。

5)将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得出耕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垦造水田项目工程施工

垦造水田项目工程施工

垦造水田项目工程施工一、项目背景水田是指通过固定灌溉设施,将地面水源引入田间,以保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一种方式。

垦造水田项目工程施工是指在原来的地表上进行地形修整,设置水利设施,以及进行排水、灌溉和土壤改良等工序,最终将原本不适宜种植水稻等水田作物的土地改造成适宜水稻种植的水田。

本次工程施工将覆盖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需要对土地、水源、设施和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施工。

二、施工准备1、项目规划:确定项目范围、工程内容、工程施工流程以及工程标准等。

根据规划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表。

2、场地准备:对项目范围内的地表进行勘测和测绘,明确地形地貌和地势特点。

同时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当地气候条件、水资源情况和土地类型等重要信息。

3、材料准备:确定所需的设备、工程机械和材料,同时对施工所需的水泥、砂子、砾石、水管、渠道阀门等原材料进行采购。

4、人员准备:组建施工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施工队伍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施工流程1、地形修整:根据地形地貌特点,进行地表平整、地势改造和坡度调整等工序,确保土地平整、污泥淘净。

2、水利设施设置:在水田范围内设置灌溉渠道、水塘和雨水收集池等水利设施,确保水源的充足和灌溉的顺畅。

3、排水工程:进行排水沟渠的清理和修剪,保证排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测和修复,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有效。

4、灌溉工程:安装灌溉管道和喷灌设备,进行灌溉系统的布置和调试,保证灌溉的稳定和有效。

5、土壤改良:根据土壤类型和其它相关特点,进行土壤改良工程,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土壤调整剂等,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湿润度和肥力。

6、施工检测:对以上施工工序逐一进行检查和检测,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测试,保证工程施工的合格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管理1、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质量抽检,控制施工质量。

垦造水田中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应用研究

垦造水田中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应用研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39,No.3 2021年3月O应用研究垦造水田中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应用研究李萍,吴顺辉,辛佳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占用餉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为实现中国耕地数量总体稳定、质量稳步提高,有必要积极推进垦造水田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政策要求。

本文首先梳理垦造水田项目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思路、计算过程和分等因素属性的获取方法,然后以海丰县可塘镇项目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垦造水田项目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意义。

关键词:垦造水田;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中图分类号:F323.211;S1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3-0056-03DOI:10.3969/j.issn.l008-9500.2021.03.016Applied Research 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Grade Evaluation inReclamation of Paddy FieldLI Ping,WU Shunhui,XIN Jiali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area of arable land occupied by urbanization has been expanding,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China's arable land and the steady improvement of its quality,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claimed paddy fields,and implement the policy requirements for the balance of arable land (occupying one to supplement one,occupying good land to supplement good land,and occupying paddy fields to make up paddy fields).This paper first sorts out the basic ideas,calculation process,and acquisition methods of factor attributes for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reclamation paddy field project,and then takes the Ketang Town project in Haif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a specific analysis,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paddy field project.Keywords:cultivated paddy field;cultivated land quality;grade evaluation耕地占补平衡是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面积稳定的重要措施,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本指引规定了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验收的布点采样、 样品制备、 分析方法、结果表征和资料统计等技术内容。

本指引适用于全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的验收工作。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指引中引用而构成本指引的条文。

本指引出 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LY/T 1239-1999 土壤 pH 值的测定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0111-2008 随机数的产生及随机抽样检验的方法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NY/T 1121 土壤检测LY/T 1237-1999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化的计算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硼氢化钾 -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KI-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 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如无特别说明,以种植水稻为主) 。

3.2耕作层:经耕种熟化的表土层。

一般厚度为 15~20 cm,养分含量比较丰 富,作物根系最为密集。

3.3 犁底层:指位于耕作层以下较为紧实的土层,由于犁底层长期耕作经常 受到外力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所致。

一般离地表12~18 cm,厚度约5~7cm ,最厚可达到20 cm 。

NY/T 1121.4-2006 土壤容重的测定 GB/T17134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 GB/T17135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 GB/T17136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 GB/T1713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 GB/T17138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 GB/T17140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GB/T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3.4 土壤容重: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

3.5 有效土层厚度: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

3.6 田块:四周由田埂围起来的田间区域范围。

3.7 采样单元:若干相邻田块组合成的采样区域范围。

3.8 土壤采样点:采样单元内实施采样的地点。

3.9 土壤剖面:按土壤特征,将表土竖直向下的土壤平面划分成的不同层面的取样区域。

3.10 土壤混合样: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

4 采样准备4.1 组织准备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 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相关技术规范。

4.2 资料收集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4.3 现场调查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对项目区内的所有田块进行数字编号(1、2、3……),并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每个田块的具体面积(亩数),将相应的数字编号和面积数据标注在项目区工程图上,制作成电子图,并编制相应田块清单,便于采样工作的开展。

4.4 采样器具准备4.4.1 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或竹刀)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42器材类:GPS、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4.4.3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4.4.4 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4.4.5 采样用车辆4.5 检测项目参照《广东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建设标准(试行)》,垦造水田项目土壤改良工程的具体验收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耕作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pH 值和土壤重金属含量(镉、铬、铅、汞、砷、铜、锌)。

4.6 采样及成果提交时间从土壤改良工程完工日期开始计算,20 个自然天内需完成相关土壤样品和土层厚度数据的采集工作。

从土壤改良工程完工日期开始计算,45 个自然天内需完成土样分析、结果汇总和资料提交工作。

5 布点与样品数量5.1 “面积组合”和“随机”原则不同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垦造水田项目的验收重点在于通过土样采集和检测分析确定工程建设后的水田土壤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具体验收过程需要涉及到项目区内的每个田块,并针对每个田块给出验收报告。

但考虑到实际工作量和有限经费的限制,在具体采样时可根据田块面积,将累积面积达到相应大小(45~60 亩)的相邻田块组合起来,作为一个采样单元,即“面积组合”原则。

同时,在单个采样单元内,根据所包含田块的数量确定土壤采样点的数量,并按照“随机”原则采集相应数量的土壤样品。

5.2田块组合方法土壤采集工作开始前,需首先获得标识有田块分布和形状大小的最终工程图,并相应获取各田块的面积大小。

对每个田块进行数字编号(1、2、3……),并按照目标累积面积(45~60亩)将相邻田块组合为若干采样单元。

各采样单元的累积面积需在45~60亩之间,且各采样单元内所包含的若干田块需相邻成片。

最后需编制田块组合清单。

具体例子如下:图1项目区示意图如图1所示,新垦造水田项目区内共建成10个田块,对每个田块进行数字编号(1~10),并相应获取每个田块的具体面积(如图1所示)。

按照采样单元目标累积面积需达到45~60亩且采样单元内的田块需相邻成片的要求,该项目区可有多种田块组合方案。

比如可将1~5号田块划分为一个采样单元,同时将6~10 号田块划分为另一个采样单元;也可以将1、2、3、6、7号田块划分为一个采样单元,同时将4、5、8 9、10号田块划分为另一个采样单元。

各采样单元也需进行数字编号(1、2、3……)。

如果将1~5号田块划分为一个采样单元,同时将6~10号划分为另一个采样单元,具体的田块组合清单如下所示:5.3 土壤米样点布点方法531布点数量按照传统的基础样品数量确定方法,可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在单个采样单元内所需的土壤采样点数量。

N=t2*Cv2/m2式中:N为所需土壤采样点数量;t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95%)一定自由度下t值;Cv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m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 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本验收规范4.5中所列的检测项目,在工程施工后的变异程度一般不大。

根据测算,单个采样单元内所需的土壤采样点数量大致为3~5个。

由于不同项目区存在地形差异,因此各项目区的田块大小存在显著差异。

平原地区(比如雷州)的单个田块面积多在8~10亩,而山区(比如梅州)的单个田块面积多在4~6亩。

因此平原地区单个采样单元所包含的田块数量可能在4~6个,而山区单个采样单元所包含的田块数量可能多达十几个。

采样单元所包含的田块数量越多,所需的土壤采样点也相应越多,具体可参照下表2。

532布点方法在确定各采样单元所需的土壤采样点数量后,参照“简单随机”方法,从采样单元所包含的田块中,随机抽取与所需土壤采样点数量一致的田块,在所抽取的各田块“正中心”设置一个土壤采样点(备注:若采样单元所含田块数量小于所需土壤采样点数量,则随机在相同田块中按所需数量增加土壤采样点)。

田块的抽取可参照随机数获得方法来进行,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式。

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GB/T 10111-2008《随机数的产生及随机抽样检验的方法》。

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各土壤采样点需进行数字编号(1、2、3……),并相应编制土壤采样点清单。

以图1 所示项目区为例,如果将1~5号田块划分为一个采样单元,同时将6~10号划分为另一个采样单元,参照表2每个采样单元所需的土壤采样点数据均为3个。

参照“简单随机”方法,假设在1号采样单元内随机选取了1、3、5号田块设置土壤采样点,同时假设在2号采样单元内随机选取了6、& 10号田块设置土壤采样点,则土壤采样点清单如下表3所示。

6样品采集参照《广东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建设标准(试行)》,新垦造水田验收标准大多以耕作层、犁底层作为验收对象,因此针对每个土壤采样点均需要通过挖掘土壤剖面,确定各土壤采样点的耕作层和犁底层厚度。

水稻田土壤剖面一般按照A 耕作层、P犁底层、C母质层(或W潴育层、G潜育层)分层,如图2所示。

参照列好的土壤采样点清单,首先在各土壤采样点使用GPS对采样点坐标进行定位,随后使用铁锹和铁铲进行剖面挖掘。

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1m,宽0.5m, 深度需挖至母质层,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

挖开剖面后,使用卷尺分别测量耕作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小数点后取2位有效数字),随后使用环刀在耕作层中部采集环状土样。

确定耕作层厚度后,使用圆状取土钻在剖面平行位置钻取与耕作层厚度一致的耕作层土壤。

由于需要测量重金属含量,表层土壤样品取出后,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

每个土壤采样点所需采集的土壤样品重量最少为 1 kg左右,如果所使用的圆状取土钻内径偏小,可相应增加取土次数以满足土壤样品的重量要求。

环状土样用于测量土壤容重,耕作层土壤样品用于测量土壤有机质含量、质地、pH 值和重金属含量。

采集来的耕作层土壤,装入样品袋(塑料密封袋或棉布袋)。

采样的同时,由专人填写样品标签(放入袋中或贴在袋口),标签上标注采样时间、地点和土壤采样点编号。

采样结束,需逐项检查采样记录、样袋标签和土壤样品,如有缺项和错误,及时补齐更正。

将底土和表土按原层回填到采样坑中,方可离开现场在采样示意图上标出采样地点,避免下次在相同处采集样品。

采样工作开始前,需编制土壤采样记录表,便于采样工作中的数据记录,如下表4所示(以图1项目区为例)。

7样品流转及混合样制备7.1装运前核对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采样清单、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表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

7.2运输中防损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避光存放。

7.3 样品交接由专人将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

7.4 混合样制备对于同一采样单元的多个土壤采样点的耕作层土壤样品(环刀取的环状土样除外,环状土样不混合,每个环状土样单独测定土壤容重),首先将各采样点的耕作层土壤样品充分混匀,然后使用四分法从各样品中取出相同重量的土样(0.2~0.3 kg),简单混合后置于牛皮纸上,于通风处风干6个小时。

土样风干后,全部过4 mm 筛,去除土样中的石块、砂砾和植物根系等,最后将过筛后的土样放入样品袋,即为混合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