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新实施方案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新实施方案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新实施方案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

冀州市北漳淮学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语修订版《大纲》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认识上的升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沿着“口语交际”的方向继续推进,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较为普遍的学生“不会说话”。正如早些年在社会上颇多争议的“哑巴英语”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已经走入了“哑巴语文”的死胡同,陷入师生两难的尴尬境地。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得体等。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学生见识少、语言环境较差、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加强对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开展对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课题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促使农村孩子知行统一

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本课题以中、高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交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具备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包含以下二个方面:

1、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计;

2、教学效果的检验。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思路

1、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胆小内向学生不敢与同学、周围人交际的原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策略的研究。

(1)、重视兴趣激发,树立学生“说”的自信。

(2)、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说”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学生“说”的内容。

(4)、创设丰富情境,烘托学生“说”的氛围。

2、研究目标按照“服务教学,培养能力,改进方法”,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以实现改进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方法和提高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

3、研究思路:

(1)、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口语表达教学中的使用水平和效率,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2)、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组织、管理、测评机制与相关制度,聘请省、市、县专家为课题把关、定位,为课题指导顾问。

(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口语交际与学科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创设情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示范点播,学生学习提高,师生信息反馈,反复加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互相口语交际互评提高。

4、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实验研究法:按照制定目标,认真实验本课题的研究,并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探讨学法指导,并及时进行每阶段的研究总结。

(3)、调查法:对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口语交际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实验策略。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4)、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每一项、每一阶段实验情况的观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实验措施,使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

(5)、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6)、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去指导实践。

5、研究的具体过程。

1、第一阶段(2015、3—2015、4)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目前已有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惯作调查分析,制定实验方

(2)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现在成果的收集、整理、学习。

2、第二阶段(2015、4—2015、5)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包括以

下几方面:

1)改革语文课程设置,每周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训练课或谈天说地

2)进行各阶段的调查、问卷、检测、分析。

3)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收集课题资料,分析实验现状,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 、第三阶段(2015、5—2015、6 )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后测分析。

(2)全面回顾研究的过程,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和个案分析记录。

(3)整合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或论文。

6、课题研究的条件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通过近年来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关注,时常在思考,不断实践、摸索,创新口语交际的“面孔”,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研究操作起来更为轻车熟路。

学校教育科研的诸多课题具有相通性与共性。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参与引领了学校所承担的市级规划课题研究,已具备较为专业的理论素养和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能为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宋立忠

成员:王会芹阴爱玲梁海军苏秋君刘金红师建英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教学设备齐全

我校近几年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2)经验积累丰富

我校已在上级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已成功地研究了九五、十一五等好几个课题,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我们课题组成员都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对语文课程标准,

学科教材的特点,小学生的心理等有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一定能胜任科研课题的工作。我们学校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老师参加此工作!我们一定会很好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3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通过研究,整理出一套实用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

堂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好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收集各种反映研究过程的文本,将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教研论文,各类工作总结,结题报告等编辑成册存入学校档案。

(3)探索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的方法三、课题研究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口语交际

故事》

3、《口语交际能力构建研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