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汇编课件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汇编课件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可对机电传动系统进行结 构分析和优化。
ADAMS
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适用于机械系统的运 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SolidWorks
三维建模软件,可用于建立机电传动系统的 三维模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动力传递给机械设备。
02
动力学基础理论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与作用力之间 关系的定律。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运动状态的 改变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 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 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动量定理与动量矩定理
总结词
描述物体动量和动量矩变化与作用力之 间关系的定理。
一款强大的电磁场仿真软件,适用于电机、 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磁设备的性能预测和优 化。
Simulink
由MathWorks公司开发的动态系统仿真软件,适用 于对机电传动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COMSOL Multiphysics
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支持机电耦合场的仿真 ,适用于复杂机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机电传动系统动态特性仿真流程
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 形和内力的学科。通过分析弹性物体的应力 、应变和应力分布等参数,可以确定弹性物 体的变形规律和稳定性。在机电传动系统中 ,弹性力学基础对于分析传动轴、轴承等弹 性元件的变形和振动具有重要意义。
03
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电机动力学分析
电机转子动力学分析
研究电机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受到的力 矩和力,以及转子的振动和稳定性。
01
案例一
针对某型电机驱动的机械臂,进 行动态优化设计,提高其运动精 度和稳定性。

《机电传动技术》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技术》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当干扰使n↑时,干扰消除后希望n↓这时如TM-TL<0则负加速 当干扰使n↓时,干扰消除后希望n↑这时如TM-TL>0则正加速 例:a、b两点 a点,当n↑时, TM↓,当干扰消除后 由于TM-TL<0,所以n↓ b点,当n↑时, TM↑,当干扰消除后 由于TM-TL>0,所以n↑,直到a点处平衡。
机电传动控制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
单轴机电传动系统
dω dn TM − TL = J =k dt dt
意义:Tm与TL之差将产生加速度 当Tm > TL时,加速 当Tm < TL时,减速 当Tm = TL时,匀速(平衡)
(TM − TL = Td )
3、TM与TL的正反 以转速的方向为准(n) TM:与n同向时为正(拖动) 反之为负(制动) TL :与n反向时为正(制动) 反之为负(拖动) 例:提升重物 启动:Tm为正, TL正 制动: TL为正,Tm为负
TM − TL = Td
− TM − TL = Td
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 生产机械转轴(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和转 速之间的函数关系。 1、恒转矩型机械特性 特点: 负载转矩为常数, TL =C 反抗转矩 位能转矩
与n同号(总制动)摩擦、切削力
方向一定吊重物
2、离心式通风机型机械特性 、 特点: TL = Cn 2 ,负载转矩与转速平方成正比
END
1、电动机和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曲线应有交点
此处:Tm=TL(匀速) 例:曲线1和2,附合这个条件,有a、b交点 曲线1和3,不附合
2、当有外加干扰使n变化时,干扰消除后n应能自行恢 复到原状态。 该条件的判断原则是: 该条件的判断原则是 当n ↑, TM < TL 由运动方程看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j1

M 1
—电动机与中间传动机构的速比;
jL

M
—电动机与生产机械轴之间的速比;
§2.2 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惯量的折算
三、转动惯量和飞轮惯量的折算
当速比j较大时,可用适当加大电动机轴转动惯量或 飞轮惯量来考虑中间传动机构转动惯量或飞轮惯量的影响。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工程简化式)
成正比。 TL = C n 2 C为常数
三、直线型机械特性 特点:负载转矩与转速
成正比
TL=C n C为常数
§2.3 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四、恒功率型机械特性 特点:功率基本不变, 负载转矩与转速成反比
TL=C/n C为常数
§2.4机电传动系统的稳定运行条件
一、机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含义 1. 系统应能以一定速度匀速运行; 2. 系统受某种外部干扰(如电压波动、负载转矩
3. 在单轴拖动系统中,已知电动机输出转矩和负载转矩的作用方向 与转速的方向相同,则系统正处于
a. 加速 b. 减速 c. 匀速 d. 静止 4.在机电系统中,已知电动机输出转矩小于负载转矩,且电动机 的输出转矩作用方向与转速的方向相同,而负载转矩的方向与转速 相反,则系统正处于
a. 加速 b.减速 c.匀速 d.静止
a点: TM TL 0
当负载突然增加后 TM TL' 0 TM' TL' 0
当负载波动消除后 TM' TL 0 TM TL 0 故a点为系统的稳定平衡点。 同理b点不是稳定平衡点。
§2.3 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转矩与转速之间的特性关系。 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n=f (T L) 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与 转速n之间的关系特性。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n=f (T M) 电动机轴上所产生的转矩和转速n之间关系的特性。

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基础讲诉课件

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基础讲诉课件

提出改善机电传动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如优化系统参数和增加阻尼等。
稳定性分析方法
分析机电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时 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等方法。
04
机电传动系统动态响应仿真
仿真软件介绍
ANSYS Maxwell
一款强大的电磁场仿真软件,适 用于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
备的电磁场分析。
ADAMS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可对机 电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刚体动力学
总结词
研究刚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详细描述
刚体动力学是研究刚体运动规律的学 科,主要研究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复 合运动等规律。刚体动力学在机械系 统、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
弹性力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弹性物体变形和力的关系的学科
VS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物体变形和力的关系 的学科,主要研究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和 位移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弹性力学在机 械设计、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 广泛的应用。
SolidWorks/Adams
用于建立和仿真机电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支持多种优化算法和运 动学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如电压 、电流、转矩等。
动态分析
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如 启动、制动、调速等过程中的 性能表现。
优化设计
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 设计,提高性能和效率。
故障诊断与预测
通过仿真分析系统可能出现的 故障模式和原因,为实际运行 中的故障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05
机电传动系统优化设计
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基础讲诉课件
目录
• 机电传动系统概述 • 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基础 • 机电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机电传动系统动态响应仿真 • 机电传动系统优化设计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基本要求:①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方程式,学会用它来分析与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②了解在多轴拖动系统中,为了列出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必须将转矩等进行折算,掌握其折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③了解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n =f (TL);④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并学会用它来分析与判别系统的稳定平衡点。

难点:根据机电传动系统中TM 、TL、n的方向,确定TM 、TL是拖动转矩还是制动转矩,从而判别出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处于加速、减速还是匀速;在机械特性上判别系统稳定工作点时,如何找出TM 、TL。

2.1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机电传动系统是一个由电动机拖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机电运动的动力学整体。

2.1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是描述机电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最基本方程式,它决定着系统的运行状态。

dn动态转矩T d =T M -T L ;加速度 a =dt=0时,a=0 ,表示系统处于稳态,系统为匀速运动。

当Td≠0时,a≠0 ,表示系统处于动态,当TdT>0时,拖动转矩>制动转矩,a为正,系统加速运动;dT<0时,拖动转矩<制动转矩,a为负,系统减速运动。

d2.2 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机电传动系统运动方程式中的转矩、转动惯量及飞轮转矩等,均分别为同一轴上的数值。

若运动系统为多轴系统,则必须将上述各量折算到同一转轴上才能列出整个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由于一般均以传动系统的电动机轴为研究对象,因此,一般都是将它们折算到电动机轴上。

转矩折算应依据系统传递功率不变的原则。

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折算应依据系统贮存的动能 不变的原则。

2.2.1 负载转矩的折算依据系统传递功率不变的原则 实际负载功率=折算后的负载功率)7.2(cL L LM L L L M L L L j T T j T T T T T ηωωωω'='='=='多轴旋转拖动系统⋯=⋯=321321 传动效率)(/ 速比ηηηηωωc LM j j j j多轴直线运动系统(下放重物))8.2(55.9602Mc L Mc L M L n FvT n Fv T T Fv ηπωωηω====)9.2(55.9c ML n FvT η'=c c cc ηηηη<'-='122.2.2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旋转型)依据动能守恒原则,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为数。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课件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课件
具有精确定位、快速响应等优点,适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精 度控制系统。
机电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01
高效节能
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能源消耗。
03
智能化与网络化
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智 能设备集成到系统中,实现系统
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02
高精度控制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 术,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
通过优化机电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算法,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 拓展其应用领域。
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设 备之一,机电传动系统在数控机
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控机床需要实现高精度、高效 率、高可靠性的加工,机电传动 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精度直接决定
了机床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前馈控制
通过预测系统输入的变化来提前调整系统输出 ,以减小未来的误差。
补偿控制
通过引入外部信号来抵消系统内部的干扰或扰动。
PID控制算法及其实现
1 2
P(比例)
根据误差的大小来调整输出,以减小误差。
I(积分)
对过去的误差进行累积并调整输出,以消除长期 误差。
3
D(微分)
根据误差的变化率来调整输出,以预测未来的误 差。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课件
目录
• 机电传动系统概述 •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机电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机电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与实现 • 机电传动系统的仿真研究与实验验证 • 机电传动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机电传动系统概述
机电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机
作为动力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传动机构
频域分析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如果频率响应 函数的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则系统是稳定的。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汇编课件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汇编课件

VS
机电传动系统的闭环控制
在闭环控制中,电动机的转速由控制器间 接控制,而实际转速通过编码器等传感器 进行监控。这种控制方式复杂,但可以对 系统误差进行修正。Leabharlann 机电传动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
稳定性
控制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后能够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快速性
控制系统达到目标状态所需的时间。
准确性
控制系统达到目标状态的精度。
机电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01
可靠性评估
对机电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 估,包括电机、控制器、传动装 置等关键部件的可靠性。
02
03
可靠性设计
分析方法
根据可靠性评估结果,对系统进 行可靠性设计,包括冗余设计、 容错设计等。
采用故障树分析、概率分析、模 糊分析等方法对机电传动系统的 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估。
03
机电传动系统的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
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和被控制系统组成的。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被控制系统的输入或输出,以使其输出或 状态达到所需的目标或要求。
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一种控制系统,其特点是控制器的输出不会对被控制系统的输入产生影响。开环控制系统简单,但往往精 度不高。
02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牛顿运动定律与刚体动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惯性 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 律。
刚体动力学
研究刚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和转动的 规律,包括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和 定点转动。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机电传动系统的组成
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和负载组成的机电传动系统。
02
航空发动机的特殊要求与技术挑 战

机电传动控制2、机电传动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控制2、机电传动的动力学基础

详细描述
机电传动系统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械设备 运转的系统。它主要由电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 部分组成。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 通过电机的旋转运动实现机械能的输出;传动机构则 是将电机的输出与机械设备连接,实现减速、变速或 传递扭矩等功能;控制装置则是控制电机的启动、停 止、调速等操作,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该系统通常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 通过高精度编码器和反馈控制系统实 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强大的故障诊断 和安全保护功能,以保障设备和操作 人员的安全。
工业机器人机电传动控制系统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生产线上 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机电 传动控制系统是实现高精度、
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关键。
该系统通常采用直流伺服电机 驱动,通过高精度编码器和反 馈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位置和
速度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机电传动控制系 统还具有高刚度、低惯量、低 摩擦等特性,以确保稳定、准 确的运动轨迹。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强大的故 障诊断和安全保护功能,以保 障设备和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风力发电机的机电传动控制系统
机电传动控制2
contents
目录
• 机电传动系统概述 • 机电传动的动力学基础 • 机电传动系统的控制原理 • 机电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机电传动系统概述
机电传动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机电传动系统是由电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组成的 ,用于实现机械能与电能之间转换的系统。
机电传动系统的分类
• 总结词: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机电传动系统可分为直流电机传动、交流 电机传动、步进电机传动和伺服电机传动等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传动机构在传输功率的过程中有损耗,这个损耗可用效 率ηc来表示,且
则生产机械上的负载转矩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等效转矩为:
11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a) 对于直线运动:
电动机输出功率PM和负载所需功率P`L分别为:
PM [TL ]M
PL' F v
如果是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考虑传动机构在传输功率的过
E2
1 2
[
J
]M2
14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根据动能守恒:E2 = E1
故:
E2
1 2
[
J
]M2
E1
1 2
m i 1
J
2
ii
1 2
n
m
j
v
2 j
j 1
[J ]
m i 1
J
i
(
i M
)2
n j 1
m
j
( vj
M
)2
m i 1
Ji
/
j2
n j 1
m
j
( vj
M
)2
说明:在[J] 中包含了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M
本章主要内容:
1.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2. 多轴传动系统中转矩折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了解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 4.了解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以及学会分析 实际系统的稳定性。
1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机电传动系统是一个由电动机拖动、并通过传 动机构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机电运动的动力学整体。 尽管电动机的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生产机械的负 载性质也各种各样,但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都 服从动力学的统一规律。
TM
TL
J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0
dn dt
即:
TL
TM
J
2
60
dn dt
因此重物下降时,TM为制动转矩,TL为拖动转矩。
8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四、TM、TL、n 的参考方向
思考题:试分析图(a)和图(b)系统的运动状态. 解:此题为起重机提升重物阶段的
启动、制动过程 a)启动时(+TM)-(+TL)= Td b)制动时(-TM)-(+TL)= Td
拖动转距,否则为制动转距。
6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四、TM、TL、n 的参考方向
2. TL的符号与性质
当TL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同时,取与n相反的符号; 当TL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反时,取与n相同的符号; 当TL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同(符号相反)时, TL为拖
动转距,否则为制动转距。
多轴系统的运动方程式:TM
[TL
]
[
J
]
d
dt
15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四、 飞轮转矩的折算(依据动能守恒原则) 依据转动惯量与飞轮转矩的关系,得到折算到电机轴上的
总的飞轮转矩为: GD2 4gJ
[GD2 ]
m i 1
Gi Di2 ji2
n j 1
m
j
(
vj
M
)2 4g
16
计算举例
机电传动系统如下图(a)所示.已知每根轴的飞轮转矩和转速,
J 1 mD 2 GD 2 GD 2 ,代入运动方程式,可 得
4
4g 4 9.81
TM
TL
GD 2 375
dn dt
⋯⋯工程计算式
4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三、传动系统的状态
根据运动方程式可知:运动系统有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1.稳态(TM = TL )时:
ω为常数,传动系统以恒速运动,这种 状态被称为稳态。 2.动态(TM ≠ TL )时: TM >TL,d n / d t >0,系统加速;
7
举例:如图所示电动机拖动重物上升和下降。
设重物上升时速度n的符号 为正,下降时n的符号为负。
当重物上升时:TM为正, TL为正。
TM、TL、n的方向如图(a)
所示。运动方程式为:
TM
TL
J
2
60
dn dt
因此重物上升时,TM为拖动转矩,TL为制动转矩。
当重物下降时: TM为正, TL为正。 TM、TL、n的方向如图(b)所示。运动方程式为:
负载转矩为98N·m ,电动机拖动转矩29.4 N·m ,传动效率0.9,
求生产机械轴上的加速度是多少?
GD12 87.4Nm2 GD22 245Nm2
9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一、多轴拖动系统的组成
为了对多轴拖动系统进行运行状态的分析,一般是将多轴 拖动系统等效折算为单轴系统。 折算的原则是:静态时,折算前后系统总的能量或功率不变。
10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二、负载转矩的折算(功率守恒原则) a) 对于旋转运动:
电动机输出功率PM和负载所需功率P`L分别为:
PM [TL ]M
PL' F v
如果是生产机械拖动电动机,考虑传动机构在传输功率的过
程中有损耗,这个损耗可用效率η`c来表示,且 PL' 'C PM
代入得:F C ' [TL ]M 且:M 2 nM / 60
则生产机械上的负载转矩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等效转矩为:
[TL ] 9.55F C ' / nM
这种状态被称为动态。 TM <TL,d n / d t <0,系统减速;
5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四、TM、TL、n 的参考方向
因为电动机和生产机械以共同的转速旋转,所以,一般以ω (或n)的转动方向为参考来确定转矩的正负。
拖动转距促进运动;制动转距阻碍运动。
1. TM的符号与性质
当TM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同时,取与n相同的符号; 当TM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反时,取与n相反的符号; 当TM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同(符号相同)时, TM为
程中有损耗,这个损耗可用效率ηc来表示,且 PL' C PM
代入得:F C [TL ]M 且:M 2 nM / 60
则生产机械上的负载转矩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等效转矩为:
[TL ] 9.55F /CnM
12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a) 对于直线运动:
电动机输出功率PM和负载所需功率P`L分别为:
2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一、单轴拖动系统的组成
二、运动方程式
机电系统中,TM 、TL 、ω (或n) 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力 与运动学参数间的关系)称为运动方程式。
3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上述系统中TM 、TL 、ω (或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运动方程式
⋯⋯转矩平衡方程式
13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三、转动惯量的折算(依据动能守恒原则)
设传动系统由m个转动件和n个平动件组成,转动件的转动惯
量和角速度分别为 J i和ωi;平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 j 和 v j;则系统总的动能E1为:
E1
1 2
m i 1
J
2
ii
1 2
n
m
j
v
2 j
j 1
折算到电机轴上时,系统总动能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