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合集下载

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3)PPT课件

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3)PPT课件

-
8
❖ 如果 X、Y 采用的都是固定要素比例的生产技术, 直接比较 X、Y 的K-L比率就可确定要素密度的差异。
❖ 若生产要素可替代,比较X、Y的要素密度,就必须 在各种共同的要素价格下进行比较。若在任何一组 共同的要素价格下,生产X的K/L均大于生产Y的K/L, 则称 X 是资本密集型的部门或产品,Y 是劳动密集 型的部门或产品。
-
5
❖ 衡量要素禀赋通常是用人均资本存量来估算。 但会遇到以下困难:
❖ 1.各国大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 只有每年的固定投资统计数据,需要累加固定 投资数据,并考虑折旧和不变价格调整;
❖ 2.各国的货币单位不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
6
表3-1: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
二、要素密集度
❖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 如果 X 商品的投入比例 kx=Kx/Lx,大于 Y 商品的 投入比例 ky=Ky/Ly,即 kx>ky,则称 X 是资本密 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 (labor-intensive)产品。
图 3-2
-
10
三、模型基本假设(假设生产要素之间是可替代的)
❖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即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 形状相似;
❖ 规模收益不变;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沈明其)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沈明其)
End14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命题(四)
第二,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如资本于劳动) 的比例不同,即使两个国家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 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是两国发生 商品流动,即贸易关系; 第三,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加国之间的要 素报酬(利息、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 格均等化趋势; 第四,在这一理论中,还存在着斯托尔泼-萨缪尔 森定理。 结论: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 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End19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说明)
通过EA点的相对价格线PA为A国的均衡价 格,通过 EB 点的相对价格线 PB 为 B 国的均 衡价格,不难发现, PA < PB ,这表示 A 国 在 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 B 国则在 Y 商 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裕的国家在 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 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 优势。
End 6
要素密集度(三)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可借助于等产量曲线来说明。 微观经济中等产量曲线:所谓等产量线是指,在生 产一定量(如1个单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各种组 合点的连线。等产量线有两层意义: 其一,产品的生产是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结果; 其二,生产同一产品量时,可以有多种要素的组合 形式,或生产的技术方式。用图形来表示,等产量曲 线是生产某种产品一定量时。两种可以替代的生产要 素组合点的连线。等产量线的形状表明了两种生产要 素在生产某种特定产品时的相互替代程度。在经济分 析中,我们一般假定,两种生产要素完全可以相互替 代。
End16
H—O模型的 基本内容(二)
( 3 )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成本不同,是 由要素价格差异决定的; ( 4 )要素价格绝对差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 同造成的;要素存量比率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 定的; (5)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因此,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

《要素禀赋理论》课件

《要素禀赋理论》课件

03
要素禀赋理论与国际贸易
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分配
贸易条件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使用其丰裕要素密集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 使用其稀缺要素密集生产的商品。这决定了贸易条件,即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比
率。
贸易利益分配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使得参与贸 易的各国都能获得贸易利益。然而,贸易利益的分配可能因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而有所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证研究
随后,许多经济学家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验 证了该理论在解释和预测国际贸易模式方面的有效性。
拓展与完善
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和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要素禀赋理论 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与其他贸易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更加综合
的贸易理论体系。
02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内容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总结词
不均。
要素禀赋与贸易结构
要素禀赋决定贸易结构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其出口和进口商品的结构。例如,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国家可能会出口 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合理的贸易结构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通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国家可以获得更 多的外汇收入,从而进口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和商品,推动经济发展。
详细描述
中国和美国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禀赋方面存在 差异,导致两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竞 争优势。中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密集型产 品上具有优势;而美国则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本 实力,在高科技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占据主导地位 。两国通过贸易往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优 势,实现互利共赢。

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附录一要素禀赋理论:图解一、模型假设(1)生产要素禀赋为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并且总量不变;(2)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生产需要土地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可以互相替代,并且其生产函数都是线性齐次的;(3)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即不存在“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某些要素价格下大于另一种产品,但在另一些要素价格下又小于另一种产品”的情况;(4)在一国市场范围内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并且经济总量处于均衡状态;产品:棉布(以码为单位)和粮食(以卡路里为单位);要素:劳动(以小时计)和土地(以英亩计);定义以下表达式: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TC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LC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TF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LFL;一国的劳动总供给T;一国的土地总供给二、要素价格与投入选择图2.1 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图2.2 最佳投入选择生产1卡路里粮食的成本:C=w LF a +r TF a ,变形为等成本线:TF a =C/r-(w/r )LF a 。

图2.3 工资-租金比率(w/r )与要素投入比率(TF a /LF a )FFCC(w/r)1(w/r)2图2.4 工资-租金比率(w/r)与两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率(TFa/LFa) 补充:要素密集度逆转例子土地投入劳动投入三、商品价格比率与要素价格比率图2.5 工资-租金比率(w/r)的确定等产量线CC和FF分别表示了生产1元价值的棉布和粮食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组合,所以也称为单位价值等产量线。

P上升与要素价格比例图2.6 棉布价格C注:两种商品价格的等比例变化不会影响要素价格比例图2.7 商品价格比与要素价格比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导致其密集使用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

(w/r )2工资-租金比率(w/r )CCFFF C P P /土地-劳动比F C P P /2 F C P P /1SST/L(w/r )1O图2.8 商品价格比与要素投入比四、要素禀赋与商品价格范围 图2.9 要素禀赋与商品价格比、要素价格比的范围注:必然有C C L T /<T/L <F F L T /。

第4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4章要素禀赋理论

B国贸易 前 贸易后
贸易后 A国贸易前
4.3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4.3.2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旳阐明
W低 R高
W提升
W降低
均等
R降低
R提升
W高 R低
4.4斯托珀——萨缪尔森(Stolper-Samuelson)定理(S-S-T)
国际贸易会提升各国相对丰裕和价格便宜旳要素旳 价格,降低各国相对稀缺和昂贵旳要素旳价格。从 而提升一国丰裕要素全部者旳实际收入,降低稀缺 要素全部者旳实际收入。
4.2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
要素禀赋差别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旳关系
K EA
Y
X X A YB
YA
EB X X B
Y YB Y YA
O
L
O
X
XB XA
图中,两国旳资源禀赋不同。A国为资本丰富旳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旳国家。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Y假设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A国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X轴倾斜, B国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Y轴倾斜。
实物单位定义:
假如 KA/LA<KB/LB 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劳动丰裕旳国家;相对于 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旳国家。
要素价格定义:
假如 rA/wA<rB/wB 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旳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 B国是?旳国家。
要素禀赋图示
KA
EA
ρA
KB
O
ρB
LA
K A / LA KB / LB
收入分配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旳图形阐明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旳图形阐明
4.3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H-O-S Theorem)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2021/3/12
20
1、要素名义价格变化:X部门是资本密集型
(1)要素价格(报酬)=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出•产 品价格
(2)X产品相对价格↗ → X部门要素报酬↗ →要素流 出Y部门,流入X部门:X部门吸收更多资本,更少劳动; Y部门释放更少资本,更多劳动。 →资本价格上升,劳 动价格下跌。
(3)要素比例变化
2021/3/12
9
5、实例
(1)参看57页,表3-1; (2)注意不同类型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
2021/3/12
10
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的含义 2、要素密集度的几何模型描
(1)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相对)
(2)公式
k x=Kx/Ly
k y=Ky/Ly
(3)X、Y产品使用固定要素比例
直接比较两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
(4)X、Y产品不使用固定要素比例
当要素价格相同时,则要素不再流动,此时比较两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率;
2021/3/12
12
kx
w/r
2、要素密集度的几何模型描述
K’x
W’/r’
ky
K’y
W’/r’
7
3、要素禀赋的几何模型描述
KA
EA
ρA
KB
EB
ρB
LA
LB
A、B两个国家;EA和EB分别表 示两国要素禀赋均衡点;
从图中看, ρA = KA / LA ; ρB = KB / LB;
斜率越大,说明该国资本相 对越丰富,劳动相对越稀缺。
2021/3/12
8
4、估算与问题
(1)通常用人均资本量对要素禀赋进行衡量 (2)衡量的困难 A、各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 B、各国的货币不同;

3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ppt

3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ppt

(五)新要素学说(P52-53 64-68)

1.自然资源说P52: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会影响一 个国家的贸易模式。该理论认为,仅仅考虑资本和 劳动两种要素限制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使用范 围。在列昂惕夫悖论中,许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进 口品实际上可以说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列昂惕夫在 计算进口品的要素需求量时,抬高了进口品资本/ 劳动的比率,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比如:美国大量 进口的石油、煤炭、钢铁等产品的生产,既包含资 本的贡献,同时也离不开自然资源的贡献。也许这 些产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美国的进口产品中 初级产品占60%—70%,这些产品的自然资源密 集度很高,把这些产品归入资本密集型产品加大了 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0.038
0.019 10574 66.308 0.103
以上数据表明,要素禀赋是指相对量,不是绝对量。并且同角度 的衡量,结果不一。美国是资本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如果以资 本/劳动的比率衡量,加拿大的资本要素比美国更丰裕,如果以资 本/土地的比率来衡量,香港地区的资本丰裕度远远高于美国。
要素禀赋论的进一步解释-要素密集度
2.人力资本说P53

克拉维斯、基辛、凯能、和鲍德温等人用人力资本的 差异来解释“悖论”的产生。人力资本说认为,“劳动” 要素过于宽泛,实际上,劳动有很多种类,性质不同。一 般劳动可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其中熟练劳 动不是先天具备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后具有一 定的技能。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基 辛将劳动分为8类,第一类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人力 资本最高,第二类是技术人员,人力资本其次,最后一类 为没有技术的工人。基辛通过检验美国进出口商品发现, 在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第一类劳动的含量比例最高,在美 国的进口产品中第一类的劳动含量比例最低。因此,美国 可能是一个技术劳动禀赋丰裕的国家。列昂惕夫认为悖论 可能是把劳动看成是同质引起的,不同质量的劳动在生产 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简单的按人/年或单位劳动小时计算, 会引起误差。加入人力资本后,列昂惕夫悖论可以得到解 释。

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附录一要素禀赋理论:图解一、模型假设(1)生产要素禀赋为两种生产要素——土地与劳动力,并且总量不变;(2)两种产品——棉布与粮食,生产需要土地与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可以互相替代,并且其生产函数都就是线性齐次的;(3)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即不存在“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某些要素价格下大于另一种产品,但在另一些要素价格下又小于另一种产品”的情况;(4)在一国市场范围内产品与要素市场都就是完全竞争的;(5)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并且经济总量处于均衡状态;产品:棉布(以码为单位)与粮食(以卡路里为单位);要素:劳动(以小时计)与土地(以英亩计);定义以下表达式: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TC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LC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TF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LFL;一国的劳动总供给T;一国的土地总供给二、要素价格与投入选择图2、1 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图2、2 最佳投入选择生产1卡路里粮食的成本:C=w LF a +r TF a ,变形为等成本线:TF a =C/r-(w/r )LF a 。

图2、3 工资-租金比率(w/r )与要素投入比率(TF a /LF a )FFCC(w/r )1(w/r )2图2、4 工资-租金比率(w/r )与两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率(TF a /LF a )补充:要素密集度逆转例子土地投入 劳动投入三、商品价格比率与要素价格比率图2、5 工资-租金比率(w/r )的确定等产量线CC 与FF 分别表示了生产1元价值的棉布与粮食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组合,所以也称为单位价值等产量线。

P上升与要素价格比例图2、6 棉布价格C注:两种商品价格的等比例变化不会影响要素价格比例图2、7 商品价格比与要素价格比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导致其密集使用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

(w/r )2 工资-租金比率(w/r )CCFFFC P P / 土地-劳动比F C P P /2 F C P P /1 SS T/L (w/r )1O图2、8 商品价格比与要素投入比四、要素禀赋与商品价格范围图2、9 要素禀赋与商品价格比、要素价格比的范围 注:必然有C C L T /<T/L <F F L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一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一、模型假设
(1)生产要素禀赋为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并且总量不变;(2)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生产需要土地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可以互相替代,并且其生产函数都是线性齐次的;
(3)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即不存在“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某些要素价格下大于另一种产品,但在另一些要素价格下又小于另一种产品”的情况;
(4)在一国市场范围内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并且经济总量处于均衡状态;
产品:棉布(以码为单位)和粮食(以卡路里为单位);
要素:劳动(以小时计)和土地(以英亩计);
定义以下表达式:
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TC
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LC
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TF
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LF
L;一国的劳动总供给
T;一国的土地总供给
二、要素价格与投入选择
图2.1 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
图2.2 最佳投入选择
生产1卡路里粮食的成本:C=w LF a +r TF a ,变形为等成本线:TF a =C/r-(w/r )LF a 。

图2.3 工资-租金比率(w/r )与要素投入比率(TF a /LF a )
FF
CC
(w/r)1
(w/r)2
图2.4 工资-租金比率(w/r)与两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率(
TF
a/
LF
a) 补充:要素密集度逆转例子
土地投入
劳动投入
三、商品价格比率与要素价格比率
图2.5 工资-租金比率(w/r)的确定
等产量线CC和FF分别表示了生产1元价值的棉布和粮食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组合,所以也称为单位价值等产量线。

P上升与要素价格比例
图2.6 棉布价格
C
注:两种商品价格的等比例变化不会影响要素价格比例
图2.7 商品价格比与要素价格比
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导致其密集使用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

(w/r )2
工资-租金比率(w/r )
CC
FF
F C P P /
土地-劳动比
F C P P /2 F C P P /1
SS
T/L
(w/r )1
O
图2.8 商品价格比与要素投入比
四、要素禀赋与商品价格范围 图2.9 要素禀赋与商品价格比、要素价格比的范围
注:必然有C C L T /<T/L <F F L T /。

五、要素禀赋与产出
图2.10 资源的配置
图2.11 土地供给增加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这就是罗伯津斯基(Rybczynski)定理。

六、国际贸易模式
假定:这个世界只有两个国家,除了要素禀赋不同和因此而引起的差异外,其它情况完全相同。

两国之间的贸易没有运输成本,也没有贸易障碍。

图2.12 要素禀赋差异与贸易模式
H-O定理: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