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环境设施标准

合集下载

高校化学实验室设计标准

高校化学实验室设计标准

高校化学实验室设计标准一、实验室布局1.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满足实验操作的需求。

2. 实验室内部空间应划分为实验区、辅助区和管理区,各区域应明确划分,确保功能明确。

3. 实验室内应设置必要的操作台、通风柜、储存柜等设施,以满足实验需要。

二、通风与排气1.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累。

2. 实验室应安装排气设备,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防止对室内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三、电气安全1. 实验室的电气线路应符合相关规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

2. 实验室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

3. 实验室内应安装防爆灯具,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消防安全1. 实验室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并定期检查其使用状态。

2. 实验室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3. 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化学品储存1. 实验室应设置化学品储存区域,分类存放各种化学品,并配备相应的化学品柜。

2.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泄漏、防挥发等。

六、实验台与设备1. 实验台的设计和选材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和耐腐蚀性。

2. 实验室内应配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如加热设备、冷却设备、搅拌设备等,以满足实验需求。

3. 实验设备和器材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七、废弃物处理1.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2. 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规范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程序。

3. 对于危险废弃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标识系统1. 实验室内的各种设施和设备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名称、用途、操作规程等信息。

2.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标明危险警示信息和使用注意事项。

024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024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024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为了确保实验室环境和设施的良好管理,提高实验室运作效率,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实验室环境条件管理1.实验室布局及装修实验室的布局应符合实验流程,各功能区域之间应合理设置通道,确保实验操作顺畅便利。

实验室内墙壁、地面、天花板等应采用抗腐蚀、易清洁的材料,保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

2.温度和湿度控制实验室内应配备空调设备,确保恒温、恒湿环境。

温湿度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通风排气实验室内应设有良好的通风排气系统,确保实验室空气清新。

有毒气体实验应设专门排气系统,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4.光照条件实验室内应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根据实验需要配置照明设备,确保实验操作的正常进行。

5.噪音控制实验室内应合理设置设备和仪器,减少噪音污染,为实验人员提供安静的工作环境。

6.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妥善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卫生。

1.实验室设备采购管理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应根据实验需求制定设备清单,经过多方比较选定合适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服务。

2.实验室设备维护管理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设备维修时应有专业人员进行,避免设备损坏或操作不当导致危险。

3.实验室仪器使用管理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使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实验人员使用仪器前应进行培训,掌握操作要领。

4.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和措施。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5.实验室设施维护管理实验室设施如水电气等应定期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遇到设施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实验室环境要求国标

实验室环境要求国标

实验室环境要求国标
实验室环境要求国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建筑环境要求:包括实验室建筑的布局、通风、照明、温度、湿度、噪音等方面的要求。

GB 50736-2019《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是相关标准。

2. 实验室设施环境要求:包括实验室设施的通风、照明、温度、湿度、辐射、气体等方面的要求。

GB/T 18204.1-201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要求》是相关标准。

3.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的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GB 19489-2008《生物安全实验室通用要求》是相关标准。

4. 实验室化学品管理要求:包括实验室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废弃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GB/T 22254-2008《化学试剂通用技术条件》是相关标准。

5. 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选购、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

GB/T 20234-2015《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规程》是相
关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环境要求标准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同时,实验室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控制规定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控制规定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控制规定一、设施:1、中央操作台(1)操作台上的药品、器具等要摆放整齐,腐蚀性药品应专门放置。

(2)操作台柜子里物品应摆放整齐,仪器、设备等要放于固定位置。

(3)操作台面要保持清洁,定时清理、擦洗,操作完后及时消毒(用乙醇),腐蚀性药品不要滴在操作台上,一旦滴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再用50g/L NaHCO3或氨水洗涤中和(或5%醋酸或5%硼酸溶液)。

2、无菌室(1)面积不宜过大,以适宜操作为准,一般可为9~12m2。

(2)无菌室内墙壁光滑,应尽量避免死角,以便于洗刷消毒。

(3)室内设备简单,禁止放置杂物。

(4)工作台、地面和墙壁可用过氧乙酸消毒。

(5)杀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然后用紫外线杀菌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杀菌灯开灯照射30分钟后关灯,间隔30分钟后方可进入室内工作。

(6)工作间内设有固定的工作台、紫外灯。

(7)工作间内门与缓冲间的门力求迂回,避免直接相通,减少无菌室内的空气对流。

以便保持工作间的无菌条件,窗户应有两层玻璃,以防外界的空气进入。

(8)无菌室的大小应按每个操作人员占用面积不少于3m2设置。

(9)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和75%的酒精。

(10)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灭菌。

(11)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12)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置凝固后,倒置于35℃-37℃的培养箱48h,证明无菌后,取平板5个,分别放置工作台左右中等处,开盖暴露30min后,倒置于35-37℃的培养箱培养48h,取出检查,无菌室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复查合乎要求为止。

并且每天要做盐水和对照平板,检查杂菌数。

医学实验室的基本标准

医学实验室的基本标准

医学实验室的基本标准医学实验室是进行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为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结果的准确可靠,制定一系列基本标准成为必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设备要求和操作规范等方面,介绍医学实验室的基本标准。

一、实验室环境标准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应具备以下标准。

1.通风要求:实验室内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新鲜的空气流通。

2.温湿度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应适宜,一般控制在20-25摄氏度和40-60%的相对湿度。

3.噪音控制:实验室内应控制噪音,确保安静的工作环境,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灯光要求: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照明,以确保工作区域明亮,并符合实验要求。

5.废物处理:实验室内应设立专门的废物处理区域,并采取合适的方法处理各类废物,以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

二、设备要求标准医学实验室需要具备一系列专业设备,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1.实验台面:实验室的实验台面应平整,材质易清洁,具备耐腐蚀和耐热性。

2.显微镜:实验室需要配备高质量的显微镜,以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

3.离心机:离心机用于离心样本,分离其中的固体物质和液体,需要具备高速、低温、静音等特点。

4.恒温设备:实验室内需要恒温设备,用于维持样本和试剂在恒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

5.细菌培养箱:用于培养和保存微生物,细菌培养箱需要具备恒温、恒湿、无菌等特点。

6.生化仪器:实验室还需要配备各类生化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以进行样本的分析和检测。

三、操作规范标准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规范成为必要的标准。

1.个人卫生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宜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等。

2.实验室清洁: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包括定期清洁实验台面、设备和地面,并保持无尘无杂质。

3.标本管理:实验室需要建立合理的标本管理制度,包括标本的正确收集、储存和处理等,以防止交叉污染和样本损坏。

4.标本分析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标本分析时,需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结果的失误。

理化生实验室建设标准

理化生实验室建设标准

理化生实验室建设标准实验室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理化生实验室的建设标准也相应要求有着一定的要求。

下面将从实验室硬件设施、安全设施以及环境设施三个方面详细说明理化生实验室建设标准。

实验室硬件设施:1. 功能分区:实验室必需进行分区,如分离开关电源系统、离子分离系统、离心机和平衡计、样品库等。

2. 通风系统:实验室内应有良好通风设施,清新空气不能被堵塞,每小时至少必须摄入罢工、噪音不超过55分贝等。

3. 照明系统:实验室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以保证实验者进行实验操作。

4. 洁净室:洁净室的设计应套用GMP标准,以保证实验环境“清洁”。

5. 供电系统:实验室必需有稳定的电源,最好配设不间断电源,在实验者执行实验的过程中不发生频繁停电。

6. 供水系统:实验室的供水系统必需有可靠性和稳定性,水质要求符合NIH、WHO以及ISO9001的规定。

7. 实验台/装置:实验台标准规定为1.8米长*0.9米宽,高度在1.0~1.2米。

安全设施:1. 防碎玻璃:实验室必须采用防碎玻璃材料,以减少实验过程中因试管或其他实验器材碎裂带来的危险。

2. 废气系统:实验室需要有废气系统,排出实验室内过期、废旧或危险化学品的废气。

3. 安全存储柜:实验室需要有安全存储柜,将实验中未用化学品进行存储,防止误用。

4. 实验室门禁系统:应配套安装门禁系统,严格控制入出实验室的人员和设备。

5. 实验室视频监控系统:应配置好像监控设施,定期监控实验室的安全情况,避免安全隐患。

环境设施:1. 温度控制:实验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以适应实验者工作环境。

2. 相对湿度: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以保持实验室内的湿度稳定。

3. 光照线路:实验室内应有正常的自然光照线路,保证实验室内通风、采光良好。

总之,建设理化生实验室需要坚持高标准要求,从硬件设施、安全设置和环境构建三个方面来优化实验室建设模式,以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稳定、方便和高效。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一、场地规划1.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远离人员密集区域,且不应与住宅、学校、医院等设施相邻。

2. 实验室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证空气流通。

3. 实验室应设置在便于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地方,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二、建筑设计1. 实验室应采用耐火等级高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规范。

2.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和专用通道,并设置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

3.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缓冲间和清洁间,以及必要的消毒设施。

4. 实验室应设置排烟系统,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三、结构安全1. 实验室应采用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2. 实验室应设置防鼠、防虫、防蝇等设施,保证实验样品和器材的安全。

3. 实验室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危险品存放处标识,对危险区域进行明确划分。

四、空气调节与通风1. 实验室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和风速适宜,符合实验要求。

2.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保证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3. 实验室应设置空气消毒设施,对室内空气进行定期消毒。

五、照明和电气设施1. 实验室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保证照明质量和节能效果。

2. 实验室应设置防爆型电气设施,保证安全使用。

3. 实验室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4. 实验室应设置电源插座和接线板,方便实验设备使用。

同时需要做好地线保护措施六、给水和排水设施。

在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需要考虑给水和排水设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5.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确保供水和排水安全可靠。

6. 给水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采用安全健康的饮用水材质,并设置水质检测设备。

7. 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废水能够顺畅排出,并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七、消防与安全设施:消防与安全设施是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8. 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

实验室的环境要求

实验室的环境要求

• (6)三废处理应满足环保部门的要求。噪声大的试验设备(如破碎机等)应与操作人员的工作间隔离,工作 间的噪声不得大于70 dB。实验室环境的部分具体条件如下:
➢ ①电源电压:220V及(380±10)V,配备稳压电源,计算机配不间断电源 ➢ ②电磁屏蔽:特殊仪器室用双层铜丝网或铁皮屏蔽 ➢ ③仪器室温度:(25±5)℃(用空调器控制)。④仪器室湿度:<70%(用去湿机控制) ➢ ⑤仪器室噪声:<55dB,其外部噪声可由双层钢窗阻隔 ➢ ⑥仪器室防震:采用防震沟 ➢ ⑦天平安装:加防震座⑧实验准备室:有通风柜⑨防火设施:配备1211灭火机
实验室的环境 要求
单应满足以下条件: • (1)满足该实验室工作任务的要求,其中对部分实验室(包括化验室及平时存放仪器设备的仪器室)的环境 (温度、湿度和其他要求)应满足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保管的技术要求,对某些电磁检测设备的仪器室需有 电磁屏蔽设施。仪器室内应配备供检查仪器用的试验台(桌)。 • (2)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精密大型仪器室应有更衣换鞋的过渡间。 • (3)检测仪器设备的放置应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能将实验室兼作检测人员的办公室。 • (4)实验室应有防火安全设施,化验室应有通风设施。室内管道和电气线路的布置要整齐,电、水、气 要有各自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化学药品的放置应合乎安全管理的要求。 • (5)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防器具,如防毒面具、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控制规定
一般要求:实验室应要设有照明、水、电、接地线、消防、防鼠、防尘、恒温、环保、安全等设施。

房间布局要合理,满足测试要求。

实验室的重点区域应进行特殊控制,并填写《实验室环境监测记录》,配备有关设施,保证环境条件满足测试要求和环保要求;特殊区域还应进行隔离控制,对这些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并记录。

1.精密仪器室(一般仪器室):
附近不能有震源和强磁源;
不准进行化学操作和放置腐蚀性物品;
保持常温,湿度不超过75%;
设有稳压和防静电设施(地线),室内避光、防尘;
填写环境检测记录。

2.理化室:
设有通风橱;
合理放置药品和试剂;
玻璃器皿和设备应摆放整齐;
玻璃器皿用后要及时清理且及时归位;
设有废液桶,要及时处理废液。

3.天平室:
设有天平台;
附近不能有震源;
不准放置腐蚀性物品;
保持常温,湿度不超过75%;
室内避光、防尘;
填写环境检测记录。

4.标准溶液室:
设有通风橱;
室内通风良好;
设有消防器材;
设有保险柜用于存放贵重、剧毒药品;填写环境检测记录。

5.样品室:
保持常温,湿度不超过75%;
室内避光,通风良好;
填写环境检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