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尔雅黄帝内经期末答案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黄帝内经》是以下哪部医学典籍的简称?A.《素问》B.《灵枢》C.《素问》和《灵枢》D.《伤寒杂病论》答案:C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A.黄帝B.岐伯C.张仲景D.华佗答案:B3.《黄帝内经》中“五脏”指的是哪五个器官?A.心、肝、脾、肺、肾B.心、肝、胃、肺、肾C.心、肝、脾、胆、肾D.心、肝、脾、肺、胆答案:A4.《黄帝内经》中“六腑”指的是哪六个器官?A.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B.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C.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胰脏D.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5.《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三焦”是指什么?A.三个不同的脏腑B.三个不同的经络C.人体内的三个主要区域D.人体的三个主要器官答案:C6.《黄帝内经》中“五行”理论将人体与自然界的哪五种元素相联系?A.金、木、水、火、土B.金、木、水、火、风C.金、木、水、火、雷D.金、木、水、火、电答案:A7.《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大论”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春、夏、秋、冬B.风、寒、暑、湿C.喜、怒、忧、思D.酸、苦、甘、辛答案:A8.《黄帝内经》中“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酸、苦、甘、辛、咸B.酸、苦、甘、辛、淡C.酸、苦、甘、辛、甜D.酸、苦、甘、辛、辣答案:A9.《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的“腑”指的是什么?B.组织C.系统D.经络答案:A10.《黄帝内经》中“十二经络”是指哪些经络?A.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B.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任脉、督脉C.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D.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主要论述了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理、病理2.《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平衡有关。

2017下半年尔雅黄帝内经最新期末答案Word版

2017下半年尔雅黄帝内经最新期末答案Word版

1大骨气劳的症状不包括()。

(1.0分)0.0分我的答案:A 正确答案:C2对于人身体来说,清扬之气应该在()。

(1.0分)1.0分我的答案:A3只有()、避之有时、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才能避免虚邪贼风。

(1.0分)0.0分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D4“六淫”中的“淫”意为()。

(1.0分)1.0分我的答案:C5“远取诸物”指阴阳是古人们根据对()相背的认识而提出的一个相对的概念。

(1.0分)1.0分我的答案:C6“疟”多发生于()。

(1.0分)1.0分我的答案:C7()负责人体悲喜的上传下达,又被称之为心包。

(1.0分)1.0分大肠我的答案:C8“气之本魄之处”说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9阳气太盛会导致()。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0在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前提下,()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1()味吃的多了容易造成脉中气血凝滞。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2下列选项中属于奇恒之府(腑)的器官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3五行中东方是()色。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4人的脉搏的搏动与四季的阴阳变化同步,冬天应讲究()。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5皮肤干燥粗糙,毛发比较脆,属于()不足。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6男子从()开始衰落。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7味过于辛辣,会伤()。

(1.0分)1.0分。

尔雅走进黄帝内经答案+期末测验考试答案

尔雅走进黄帝内经答案+期末测验考试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金匮要略》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书中的官名•B、书中的修辞用法•C、班固的考据•D、书中使用的历法我的答案:D得分:0.0分3【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七略》•C、《脉经》•D、《汉书·艺文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1【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扁鹊内经》•B、《扁鹊外经》•C、《白氏内经》•D、《黄帝内经》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旁篇》•D、《温病》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我的答案:√得分:0.0分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三)已完成成绩:25.0分1【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单选题】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

•A、《九卷》•B、《八十一难经》•C、《阴阳大论》•D、《胎胪药录》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素问》•B、《八十一难经》•C、《黄帝内经》•D、《九卷》我的答案:A得分:0.0分4【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黄帝内经答案

黄帝内经答案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2010.10.28整理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5、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A、《白氏内经》B、《汉书·艺文志》C、《史记》D、《针灸甲乙经》E、《脉经》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五脏之气的充盛B、天癸的形成C、水谷的摄入D、肾气的充盛E、三焦的气化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A、基B、本C、楯D、根E、标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A、阳气致密于外B、阴精充足C、精神清净D、阴气固守于内E、传精神、服天气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A、温病B、飧泄C、痎疟D、咳嗽E、濡泄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A 脉B 脑C 魄门D 髓E 女子胞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的“化物”应该解释为()A、主传导糟粕B、分清泌浊C、化生水谷精气D、化生营气E、以上均不是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A、耳鸣B、形寒C、手足厥冷D、面白E、腰膝痠软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A、肾不化气B、肝失疏泄C、肺失宣降D、膀胱不藏E、气化失常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A 风池B 风府C 百会D 大椎E 阳维脉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C、烦满喘而呕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A、张志聪、王冰C、高世栻D、全元起E、滑寿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A、筋痿B、骨痿C、脉痿D、肉痿E、痿躄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A、肠蕈B、石瘕C、石水D、鼓胀E、皮水16、据《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其疼痛性质为()A、得炅则痛立止B、痛不可按C、按之痛止D、按之无益E、腰与背相引而痛17、《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精明五色者”,为()A、气之华B、血之华C、精之华D、神之华E、色之华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精不足者”的治则是()A、滋养胃阴B、滋养肝肾C、补之以阴D、温之以气E、补之以味19、《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损者”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行之B、收之C、通之D、益之E、温之20、《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惊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A、行之B、平之C、缓之D、散之E、润之(二)多选题(10分,每题1分)1、注释《内经》全书的作者是()A、王冰B、马莳C、李中梓D、张介宾E、高士宗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不善养生者的主要表现为()A以酒为浆B以妄为常C不妄作劳D不知持满E不时御神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一日内消长规律是()A平旦阴尽而阳受气B平旦人气生C日中阳气隆;D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E夜半而阴隆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浊阴”的走向是()A 出上窍B走五脏 C 发腠理D归六腑 E 出下窍5.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总的功能和特点是()A 藏精气而不泻B 传化物而不藏C 泻而不藏D 满而不能实E 实而不能满6、《素问·痹论》指出心痹的症状是()A 烦则心下鼓B夜卧则惊C暴上气而喘D嗌干、善噫E上为引如怀7、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夺气”的表现为()A、目不明B、言而微C、耳聋D、四肢乏力E、终日乃复言8、《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则()A、为呕B、为泄C、为喘D、为痛E、为满9、《素问·热论》对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包括()A、汗法B、下法C、吐法D、泄法E、消法10、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老人不夜瞑者”的主要机理是()A、气血衰B、营卫之行不失其常C、肌肉枯,气涩D、五脏之气相搏E、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1分)1和于术数:适当运用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吐纳、按跷、七损八益等。

《走进《黄帝内经》》期末考试(20)

《走进《黄帝内经》》期末考试(20)
C、
220
D、
196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36
女子的生命表现是以()为一周期。
1.0分
窗体顶端
A、
6年
B、
7年
C、
8年
D、
9年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37
按照阴阳学说的说法,云出自于阳化的()。
1.0分
窗体顶端
A、
地气
B、
天气
C、
混沌之气
D、
阴气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38
“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是对一年中()的描述。
A、
《灵兰秘典论》
B、
《五脏别论》
C、
《六节藏象论》
D、
《医林考错》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9
冬至达到()的点。
1.0分
窗体顶端
A、
阴极
B、
热极
C、
阳极
D、
温极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0
()药物用多了会损阳气,导致胃寒等寒症。
1.0分
窗体顶端
A、
辛甘味
B、
酸苦味
C、
咸味
D、
A、B两项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汉书艺文志》
D、
《七略》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5
春脉表现为()。
1.0分
窗体顶端
A、
下浮
B、
沉脉
C、
浮脉
D、
脉骨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6
对于人身体来说,清扬之气应该在()。
1.0分
窗体顶端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以下哪个选项是其主要组成部分?A. 《素问》B. 《灵枢》C. 《素问》和《灵枢》D. 《难经》答案:C2.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行”理论,是指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气D. 金、木、水、火、电答案:A3.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人体的哪个系统与“心”相对应?A. 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C. 消化系统D. 神经系统答案:B#### 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_________的平衡密切相关。

答案:阴阳2. 在《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大论”主要讨论了如何通过_________来调节人体的精神和情绪。

答案:四时3.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_______。

答案:咸#### 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理念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生活方式,以及运用针灸、按摩等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2. 描述《黄帝内经》中“五脏”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呼吸,肾主水液。

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 四、论述题1. 论述《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

答案:“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主张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同步。

在现代养生中,这一思想体现在人们应根据四季变化调整生活习惯,如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夏季注重养心,秋季润肺,冬季补肾。

此外,还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方面,以实现身心和谐,促进健康长寿。

#### 五、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请结合《黄帝内经》的理论,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黄帝内经》中“内经”的含义是()。

A. 内部经典B. 内部医学C. 内部理论D. 内部经验答案:A2. 《黄帝内经》成书于哪个时期?()。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3.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A. 《素问》B. 《灵枢》C. 《难经》D. 《伤寒杂病论》答案:A4.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行”是指()。

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5. 《黄帝内经》中“藏象”理论是指()。

A. 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B. 脏腑的形态结构C. 脏腑的相互关系D. 脏腑的气血运行答案:A6.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是指()。

A. 空气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呼吸D. 食物答案:B7. 《黄帝内经》中“精”的概念是指()。

A. 精液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血液D. 食物答案:B8. 《黄帝内经》中“神”的概念是指()。

A. 精神B. 意识C.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 脏腑功能答案:A9. 《黄帝内经》中“经络”的概念是指()。

A. 气血运行的通道B. 脏腑之间的联系C. 脏腑与经络之间的联系D. 气血与脏腑之间的联系答案:A10. 《黄帝内经》中“病因”的概念是指()。

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过程C. 疾病发生的结果D. 疾病发生的变化答案:A11. 《黄帝内经》中“病机”的概念是指()。

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过程C. 疾病发生的结果D. 疾病发生的变化答案:D12.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

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过程D. 治疗疾病的结果答案:B13. 《黄帝内经》中“养生”的概念是指()。

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延长寿命D. 保持健康答案:D14. 《黄帝内经》中“四诊”是指()。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的哪一部经典著作?A. 医学启蒙书B. 医学百科全书C. 医学理论专著D. 医学实践指南答案:C2. 《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阴阳相互转化B. 五行相生相克C. 阴阳平衡D. 五行对应五脏答案:C3.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四气调神大论”是指什么?A. 四季养生法B. 四时调摄法C. 四气调和法D. 四神调养法答案:A#### 二、填空题4.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有____个主要的经络系统。

答案:十二5. 在《黄帝内经》中,五脏指的是____、心、肝、脾、肺、肾。

答案:胆6.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三焦”是指上焦、中焦和____。

答案:下焦#### 三、简答题7.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理念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主张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情志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思想。

8. 解释《黄帝内经》中“精气神”的概念。

答案:“精气神”是《黄帝内经》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

“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神”则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三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和健康状态。

#### 四、论述题9. 论述《黄帝内经》对现代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答案:《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对现代中医养生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中提出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理念,为现代中医养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书中关于饮食调养、情志调节、四季养生等方面的具体方法,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实用的养生指导。

#### 五、案例分析题10. 某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导致失眠、焦虑等症状,请结合《黄帝内经》的理论,给出相应的养生建议。

答案: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工作压力大导致的失眠、焦虑等症状,可以通过调整情志、改善生活习惯来缓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骨气劳的症状不包括()。

(分)分A、骨骼无力B、肌肉痉挛C、经脉松弛D、心气不畅我的答案:A 正确答案:C2对于人身体来说,清扬之气应该在()。

(分)分A、上窍B、中窍C、下窍D、全身上下我的答案:A3只有()、避之有时、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才能避免虚邪贼风。

(分)分各从其欲B、心安而不惧C、气从以顺D、恬惔虚无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D4“六淫”中的“淫”意为()。

(分)分A、荒淫B、淫乱C、太过D、淫邪我的答案:C5“远取诸物”指阴阳是古人们根据对()相背的认识而提出的一个相对的概念。

(分)分A、月光天地C、日光D、山川我的答案:C6“疟”多发生于()。

(分)分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我的答案:C7()负责人体悲喜的上传下达,又被称之为心包。

(分)分A、小肠大肠C、膻中D、脾胃我的答案:C8“气之本魄之处”说的是()。

(分)分A、心B、肾C、脾胃D、肺我的答案:D9阳气太盛会导致()。

(分)分耳鸣耳聋B、九窍不通C、五脏气争D、血液旺行我的答案:D10在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前提下,()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分A、经脉B、阳气C、阴气D、意念我的答案:B11()味吃的多了容易造成脉中气血凝滞。

(分)分A、甘苦C、酸D、咸我的答案:D12下列选项中属于奇恒之府(腑)的器官是()。

(分)分A、膀胱B、大肠C、肾D、三焦我的答案:D13五行中东方是()色。

(分)分A、黄B、青白D、红我的答案:B14人的脉搏的搏动与四季的阴阳变化同步,冬天应讲究()。

(分)分A、中规B、中矩C、中衡D、中权我的答案:D15皮肤干燥粗糙,毛发比较脆,属于()不足。

(分)分A、膻中B、肝气C、肺气肾气我的答案:C16男子从()开始衰落。

(分)分A、四七B、四八C、五八D、五七我的答案:C17味过于辛辣,会伤()。

(分)分A、心B、脾C、肝D、胃我的答案:C18“病,疾加也”是()对“病”的解释。

(分)分A、《黄帝内经》B、《说文解字》C、《周易》D、《医林》我的答案:B19《伤寒杂病论》是以《生气通天论》中()为基础写成的。

(分)分A、暑B、湿C、气D、寒我的答案:D20阳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

(分)分A、为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B、储藏营养物质C、维持体表温度D、保护人体的体表以抵御外邪的侵袭我的答案:D21六淫中,()为百病之长。

(分)分A、风邪B、寒C、燥D、湿邪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A22人的身体中,浊气在上会产生()。

(分)分A、飧泄哀怨之气C、嗔胀D、愤怒之感我的答案:C23人的身体中负责身体的本能发挥的系统是()。

(分)分A、五脏六腑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C、植物神经系统D、心脑系统我的答案:C24按照阴阳学说的说法,云出自于阳化的()。

(分)分A、地气B、混沌之气阴气D、天气我的答案:D25“天真”的意思是()。

(分)分A、归B、道C、俗D、朴我的答案:D26表示四肢的“四维”最早是指()。

(分)分A、空间B、时间C、思维支天的四柱我的答案:D27下列书籍中,哪部书特别强调“执简驭繁”的思想()(分)分A、《老子》B、《道德经》C、《中庸》D、《周易》我的答案:D28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

(分)分A、哲学观B、养生观C、诊法D、脏腑经络学说我的答案:A29“天真”的具体表现是()。

(分)分A、朴B、德C、素D、道我的答案:B30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会引起功能障碍的是()。

(分)分A、虚肿B、浮肿C、漫肿D、臃肿我的答案:D31下列属于阳的是()。

(分)分静止B、内省C、下降D、运动我的答案:D32()药物用多了会损阳气,导致胃寒等寒症。

(分)分A、辛甘味B、咸味C、酸苦味D、辣味我的答案:C33王冰认为“其气三”中的“三”是指()。

(分)分A、太阳、太阴、中和太阳、阳明、少阳C、太阴、少阴、绝阴D、天气、地气、运气我的答案:D34中医学上把三焦的一整套功能称之为()。

(分)分A、发散B、腐熟C、气化D、排泄我的答案:C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脏的器官是()。

(分)分A、心B、胆脾D、肝我的答案:B36《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分)分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我的答案:C37《阴阳应象大论》中所提到的针刺的阴阳法则体现了一种()观点。

(分)分A、阴阳相克B、阴阳相引C、阴阳互根阴阳相生我的答案:B38中医学中,将“为象思维”的思维方式称之为()。

(分)分A、适当联想B、取类比象C、见物成象D、由表象及里象我的答案:B39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分)分A、《扁鹊内经》B、《扁鹊外经》C、《白氏内经》D、《黄帝内经》我的答案:D40六十甲子表,以甲子年开始,以()年结束。

(分)分A、庚申B、辛酉C、癸亥D、壬戌我的答案:C41《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运六气的内容是由唐代医学家()重新编纂《素问》加进去的。

()(分)分A、孙思邈B、陈藏器C、王冰D、岐伯我的答案:C42“素”指的是()。

(分)分A、没有经过加工的木材B、没有经过加工雕琢的玉C、没有经过染整的绢帛D、没有经过开发的田地我的答案:C43现在最流行的诊法是()。

(分)分A、十二经脉遍诊法B、人迎、气口诊法C、独取寸口法D、三部九候诊脉法我的答案:C44藏象理论所包含的几篇内容中,()把人体脏腑以社会各层官职比拟,给人体内脏封官,以此来比拟脏腑的功能特点。

(分)分《五脏别论》B、《六节藏象论》C、《灵枢》D、《灵兰秘典论》我的答案:D45人要长寿,首先要()。

(分)分A、以志闲而少欲B、躲避外邪的侵袭C、恬淡虚无D、没有欲望我的答案:B46“比拟、类比、模拟某种事物形象”在中医学中称为()。

(分)分A、对立转化C、应象D、互根我的答案:C47一般把过度的相克关系称为()。

(分)分A、相生B、相侮C、相乘D、相融我的答案:C48《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分)分A、《史记》B、《七略》《脉经》D、《汉书·艺文志》我的答案:D49“生之本,神之变也”说的是()的基本功能。

(分)分A、肺B、心C、脾胃D、肾我的答案:B50下面关于天时对气血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分A、天热气血易泄B、天冷气血凝滞C、新月时血气开始充实月亮由圆变缺时气血逐渐上升我的答案:D二、判断题(题数:50,共分)1《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分)分我的答案:×2中医的藏象学说完全是在五行学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分)分我的答案:√3天为父地为母所生的四象正对的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分)分我的答案:√4《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分)分我的答案:√5阴阳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

()(分)分我的答案:√6藏象的概念最早源于《五藏别论》篇。

()(分)分我的答案:×7如果起居不规律,阳气就会外浮。

()(分)分我的答案:√8《上古天真论》强调的养生就是补肾。

()(分)分我的答案:√9《黄帝内经》编纂完成后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分)分我的答案:×10人的生理周期与月亮圆缺有着重要关系。

()(分)分我的答案:√11《素问》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

()(分)分我的答案:√12自然界在产生之前就存在阴阳状态。

()(分)分我的答案:×13人的生命活动应与自然界天地四时的活动保持一致。

()(分)分我的答案:√14用五音系统来判断五脏疾病情况是很多中医著作中的内容,但现在来讲基本已经失传。

()(分)分我的答案:√15阳气不足,胃的腐熟能力就会下降,汲取和散布的精气就会减少。

()(分)分我的答案:√16按照中国古历法,一年总共有365天。

()(分)分我的答案:×17阴阳变化仅指一年四季的变化。

()(分)分我的答案:×18在人体中,阳代表了我们的功能活动,阴代表了我们脏腑的物质基础。

()(分)分我的答案:√19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分)分我的答案:×20“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是对一年中夏三月的描述。

()(分)分我的答案:√21偏枯的病理原因都是一样的。

()(分)分我的答案:×22临床上治疗大寒症通常给热药,并嘱咐病人热服。

()(分)分我的答案:×23“厥”的本意是指突然昏倒。

()(分)分我的答案:×24五行的颜色和中国土地上东西南北中土的颜色是相应或者偶合的。

()(分)分我的答案:√25五气和五味是五脏六腑包括人体生命活力的来源。

()(分)分我的答案:√26人身的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分)分我的答案:√27从《黄帝内经》开始把我们的脏器称为“官”,这为现在应用的“器官”奠定了基础。

()(分)分我的答案:√28藏象理论中,把肝称为仓廪之官,负责人体营养的的供给。

()(分)分我的答案:×29府(腑)的特点是藏而不泻。

()(分)分我的答案:×30《黄帝内经》中的“象”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事物存在在自然界中的所有的表象,一个就是指所谓的“应象”。

()(分)分我的答案:√31《黄帝内经》是一本论文集,不同篇章的观点有矛盾之处。

()(分)分我的答案:√32《上古天真论》最后一段提出了养生的四种境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思想。

()(分)分我的答案:×33一般情况下,浮肿多属本虚,臃肿多为实症。

()(分)分我的答案:√34“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出自于《六节藏象论》。

()(分)分我的答案:×35如果一个人高烧,他在下午三点以后体温会升高。

()(分)分我的答案:√36肾的光华表现在头发。

()(分)分我的答案:√37临床用药时常用气比较厚的药物来作为发汗的药物。

()(分)分我的答案:×38咸味药物用多了会伤阴经,导致发热等症。

(分)分我的答案:×39内脏下垂是肾气虚导致的。

()(分)分我的答案:×40术数的思维来自《周易》。

()(分)分我的答案:√41诊脉理论中腕横纹往下一寸处称为腕寸。

()(分)分我的答案:×42《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寿命是120岁。

()(分)分我的答案:×43五行中水为白色。

()(分)分我的答案:×44偏枯不等于半身不遂。

()(分)分我的答案:×45张景岳认为三焦是人的整个体腔。

()(分)分我的答案:√46风疟就是指疟疾。

()(分)分我的答案:√47妇女身体衰落是从阳明经脉开始。

()(分)分我的答案:√48中医认为黄芪具有凝血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