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拟两者的异同。
(1)“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xx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江西卷)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
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慨,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那么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那么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
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
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
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
江城子考试题及答案

江城子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江城子》是一首______词,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______。
答案:宋;苏轼2.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十年”指的是苏轼与妻子______分离的时间。
答案:王弗3. “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作者对妻子______的深切怀念。
答案:王弗4.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中的“孤坟”指的是作者妻子______的墓地。
答案:王弗5. “纵使相逢应不识”中的“相逢”指的是作者与妻子______在梦中相见的情景。
答案:王弗6. “尘满面,鬓如霜”中的“尘满面”形容作者______的憔悴。
答案:面容7. “夜来幽梦忽还乡”中的“幽梦”指的是作者在______中梦见故乡的情景。
答案:夜晚8. “小轩窗,正梳妆”中的“小轩窗”指的是作者妻子______的闺房。
答案:王弗9.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中的“无言”表达了作者与妻子______相见时的无奈。
答案:王弗10. “料得年年肠断处”中的“肠断”形容作者对妻子______的无尽思念。
答案:王弗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江城子》的词牌名是()。
A. 江城子B. 临江仙C. 浣溪沙D. 卜算子答案:A2. 《江城子》的作者是()。
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十年”指的是苏轼与妻子分离的时间,这个时间是()。
A. 5年B. 8年C. 10年D. 15年答案:C4. “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
A. 憎恨B. 怀念C. 遗忘D. 厌恶答案:B5.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中的“孤坟”指的是作者妻子的()。
B. 墓地C. 故乡D. 坟墓答案:B6. “纵使相逢应不识”中的“相逢”指的是作者与妻子在()相见的情景。
A. 现实B. 梦中C. 回忆D. 想象答案:B7. “尘满面,鬓如霜”中的“尘满面”形容作者()的憔悴。
A. 面容B. 心灵D. 精神答案:A8. “夜来幽梦忽还乡”中的“幽梦”指的是作者在()中梦见故乡的情景。
江城子 秦观阅读答案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篇一」引导语:秦观《江城子》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点。
【原文】江城子⑴西城杨柳弄春柔⑵,动离忧⑶,泪难收。
犹记多情⑷、曾为系归舟⑸。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⑹,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⑺、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⑻,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
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⑶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⑷多情:指钟情的人。
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⑸归舟:返航的船。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⑹韶华:美好的时光。
常指春光。
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⑺飞絮: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⑻春江:春天的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白话译文】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
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
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
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
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创作背景】此词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词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个暮春,当为秦观前期的作品,具体作年难以考证。
【赏析】此词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①新亭: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
②钓鱼坛: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的钓坛。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以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
14.简要赏析结尾处“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的表达效果。
(6分)【答案】13.D14.借用严子陵隐居的典故,以“泪”直抒胸臆,表达了隐居的无奈和对时局的忧心;以景结情,通过浩浩的风、冥冥的雨营造凄苦氛围,寄托悲情。
【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理解有误。
“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
是词人忿激之辞。
由于自己不在其位,报国无门,他日封侯,名上史书的人到底是谁呢?词人情绪转向低沉,既然自己不能一展宏图,只好隐居江上。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注】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卒,徽宗即位,五月下赦令,元祐谪臣多内迁。
苏轼自海南内迂廉州(今广西合浦),秦观受命复宣德郎,放还衡州。
两人相逢于雷州。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起句“南来飞燕北归鸿”套用古诗句,使用比兴手法,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引起后面“偶相逢,惨愁容”的相逢场景。
B.“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是指两人年轻时的俊美容貌现已经衰老,主要是抒发两人离别时间之久,感叹时间流逝的伤感。
C.“别后悠悠君莫问”中“悠悠”既写分别时间之久,也写相隔距离之远,突出描写了两人分别之后同被排挤的痛苦感受。
D.“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是想象即将到来的分别,用比喻的手法,以落花随水漂流的意象比喻二人身不由己的贬谪迁徙。
E.整首词上阕写相会,下阕写离别。
选用大量景物作为感情依托,并加入人物语言、心理来抒情,符合秦观相思词的风格。
15.这首词后三句“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有何妙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14.B、E详细解析:5 分,选对一个给 2 分,选对两个给 5 分,选三个及三个以上不给分。
B.“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不仅是写两人容颜衰老,更是抒发两人年轻时壮志的消逝。
E.秦观相思词为婉约派风格。
本词不是相思词,且气势宏大,意象大多广阔而苍茫。
15.参考答案:“后会不知何处是”直接表达自己对苏轼西去廉州,关山远隔,前途未卜的担忧。
“烟浪”“暮云”是写烟雾腾腾的江面和重重叠叠的暮云,这两个意象迷离而又苍茫,极写两人分隔后的时空遥远。
最后两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两人未来命运担心的愁思,也表达了自己与苏轼因被新党排挤被贬远地,无法实现鸿鹄之志,晚景凄凉的悲哀。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标签:标题]篇一:2015年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对】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对】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对】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对】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对】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错】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24.25.26.27.28.29.30.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对】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
【屈原】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
【对】《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
【对】31.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
【18.0】32.33. 34.35.36.37.38.39.40.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古诗文阅读理解:江 城 子(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
江城子
段成己①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
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②起,凭画作、倦游③图。
【注】①段成己,金末正大间进士,曾任宜阳主簿。
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
兄殁后,闭门读书,近四十年。
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
②九原,指墓地;摩诘,唐王维字摩诘。
③游:即宦游,外出做官。
21.词的上阕运用修辞描写出了的环境。
(2分)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21.(2分)比喻或拟人,清幽、优美
22.(5分)①隐居之乐:幽居环境清新可人,归隐生活闲适自在。
(2分)
②世事之倦:通过少日与老日的对比(1分)(少日功名自许,老去万事成空)表达对世事的厌倦,表达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格理想。
(2分。
江城子 秦观 答案

江城子 秦观 答案 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那么秦观 的《江城子》是怎么样写柳的?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 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 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阅读训练】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 并分析这首词 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 比较两者的异同。
3.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与李煜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 “杨柳 ”“飞絮” 两个意象分析这首词表 达的思想情感。
(3 分) 6. 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3 分)古代写愁的名句很多,请写出用相同修辞手法写“愁” 的诗句 。
(1 分)7.秦观这首词中感慨颇多,简述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哪些情感?(4 分) 8.赏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 分) 【参考答案】 1.“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 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
篇一:2015年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
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对】
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
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
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对】
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对】
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
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
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
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对】
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 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
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 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
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对】
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错】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
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对】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
【屈原】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
【对】《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
【对】 31.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
【18.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错】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编成的词集是《花间集》。
【对】《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韦庄共写了()首《菩萨蛮》。
【5.0】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韦庄】《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
【对】南唐词的风格与《花间集》中词的风格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