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终版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第一章1、论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意义学科性质: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不仅是地理学最可信的科学成分,而且还是可以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作出重要贡献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研究主题是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地理学者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意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人们的生产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文地理学应用领域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经济区划及其规划,其中分为经济区划(如经济带划分等)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计划等”)。
②城市与区域规划,其中分为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
③社会问题研究与分析,其中包含城市化问题(如城市化越来越集中、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贫困问题和区域不平衡问题。
④行政区划与地名学,分为行政区划和地名学两类。
2、概述人文地理学思想形成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阶段:相关古籍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礼记·王制》篇,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论述;《孟子·公孙丑下》,人定胜天思想论述;中国东汉的王充的《论衡·明雩》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
古罗马,古希腊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
中世纪的西欧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载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①德国李特尔研究创立了早期的理论,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②德国拉采尔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了环境的严格限制。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Zzz6ZB2Lt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B、国家C、地区D、世界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19.
A、麦金德B、马汉C、柯恩D、斯皮克曼dvzfvkwMI1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A、汉一藏语系B、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D、科依桑语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
阅卷人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分别是:①、②、③、④、⑤.2.
传统农业有、、、四种类型3.
.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可遗传,而文化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后天的②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世代传递,而文化的继承则是横向联系,文化特点不仅为该群体所继承,还通过多种方式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向该群体以外的文化群体传播,速度比生物传递要快.③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④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y6v3ALoS89
)家用电器工业比半导体工业扩散与转移的更快.< 5.
.<)6.种族是指在社会文化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7.粤方言又叫“广东话”,其地域分布与广东省行政界线并不一致).<8.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首都是一国经济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9.人口文化构成是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文化总人口的比重.< 10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1-6)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人地相关论[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
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
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2.拉采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研]答:拉采尔(1844~1904年)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学家,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
他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有系统论述。
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创用生存空间一词,首次说明了文化景观概念。
著有《人类地理学》、《人类史》、《政治地理学》、《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等。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①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②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3.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埃拉托色尼,古希腊著名的学者,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
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
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4.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人地相关论[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
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
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21-6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21-6《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总分20分,共5题,每题4分)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三、判断改错题:(总分10分,共5题,每题2分。
首先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然后将错误的说法改正过来。
)四、简述题:(总分30分,共3题,每题10分) 五、分析论述题:(总分20分,共1题)《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2. 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 名词解释:文化区、文化生态学、文化景观、地理环境决定论。
2.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是什么?3.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4. 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名词解释: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流派有关,它们是什么?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 什么是人口转变?简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述世界及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 历史以来,世界范围内民族的迁移与集聚主要有哪些?4. 结合人口转变理论,谈谈你对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特点,以及人口政策的看法。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 名词解释:现代农业、观光农业。
2. 分析农业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 农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共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 简述世界主要农业生产的布局。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1. 名词解释: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12. 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地带有哪些?当前全球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 名词解释: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
2. 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常考题汇总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二、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二、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三、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题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胡焕庸线4、人口算术密度5、比较密度6、国际人口迁移二、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三、分析题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试题

人文地理学试题(正文)一、简答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旨在探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适应,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城市化、产业布局、农业发展等;-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资源分布等;- 地理空间中的人类行为: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发展、交通网络等;- 城市规划与管理:包括城市设计、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3.请简要解释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区别。
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和自然过程。
两者相互关联,但侧重点不同,人文地理学更强调人类的角色与影响。
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研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文献,探讨人类活动的模式和变化;-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人类行为和态度,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5.请简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人口和社会结构:通过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城市人口和社会结构的特点,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模式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城市设计与环境保护:考虑地理环境对城市设计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措施;- 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研究人类行为与交通网络之间的联系,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 1、物质性 基础性 时代性 2、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3、功能性 空间性 时代性 4、自然地理背景 具象材料 非具象材料 氛围 5、 战和应战 逆境美德 中庸之道 6、 触扩散 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 二、解释题 1、文化景观: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 3、形态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1、 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 2、 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 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4、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5、 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 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 6、 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附着在自然景观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四个组成要素(1)自然地理背景(2)界象材料(3)非界象材料(4)氛围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起源和传播,文化区、文化综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底色;同一自然景观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纯粹的自然景观几乎 不存在。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生产方式
和空间布局。
5、 地理环境包括
和
。
6、 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 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
系论思想流派中的
论。
8、 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
革命”。
9、 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
学一枝独秀阶段。
生活方式 文化→不同地域文化景观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6、任意写出我国 4 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略 四、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略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形式文化区的特点 核心区: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相对来说是该文化特征表现较为典型的 地方。 外围区:在核心区周围,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文化相 混现象。 功能文化区的特点 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位置是明确。 功能联系:该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由于受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环境的印象。 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 环境感知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共有。 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环境感知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 的影响,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环境。其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不全 面的理解为依据。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居民从源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就越来越 大。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 布区内。 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 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速度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与 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 (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 (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 (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地理环境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相同 (1)否定人地关系 (2)人地之间是因果关系 差异 (1)地理环境为因了人类社会为果 (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1)人的意志为因,环境发展为果 (2)否认地理环境的自然基础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些的 关系。 白吕纳的观点:(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 (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评价:(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 (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 (3)或然论的因果观。
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 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 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 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2) 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 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科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3、 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人地相关论 人地协调论 相同 (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 差异 (1) 人地互为因果 (2) 或自然论因果观 (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键因素。(2)人地对立统一 4、 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拉采尔地理决定论(1)直接生理影响(2)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对 人类迁移和最后分配的影响 评价:(1)进步意义:反种权,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现实意义 (2)消极方面:否定人地相关,否定人的能动性,人地关系的直线化。 5、 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2)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3)新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6、 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取 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 7、 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三个阶段:包括地理繁荣阶段;否定人文地理阶段;人文地理的复兴。 8、 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古地理环境(地质时期、纯自然环境) 现代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9、 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个层次的综合: (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 (2)区域综合研究(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
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
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
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
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
8、 精神文化
、
、
。
。
、
。
和
四个部分。
和
。
三种类型。
9、 文化整合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 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 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 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 任意写出我国 4 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四、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
、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