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练习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2页。
自主学习天地P55的练习题。
【练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练习重点】进一步练习复式折线图的意义与统计图。
【练习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明一.课本练习谈话导入师:P62中两个城市平均气温统计表,根据表里的数据,你了解了什么?。
生: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
这说明要从表里了解和收集数学信息。
回顾旧知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能说一说一吗?小结学习同学们,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
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4、集体订正二.自主学习天地P55第1、2题下面的统计图是一个什么统计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完成。
2、智慧树第1题。
实线表示的是什么?虚线呢?3、实践大本营自主完成,思考一下,有什么需要一集体解决的.。
集体订正。
三、拓展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自由叙述。
四、小结: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P55-56。
2、小结:与同学们一起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和你的疑惑。
重点让学生就解题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进一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会作小结总结自己的收获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2】篇〗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黑板、投影仪、折线统计图的样本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折线统计图的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预设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初步学会制作复式笔线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学会制作复式笔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复习题:下面某市XX年上半年每月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并集体指导一遍。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自己制成的统计图,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
二、新课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
请大家阅读教科书第63页上统计表中数据。
(1)统计表中年份的表示方式跟前面有什么不同月份一二四五六降水量(毫米)55483585110135(2)画统计图时,在水平射线上表示年份应注意什么?2、做教科书上第106页上“做一做”的题目。
做完后,教师出示图示,让同学集体订正。
三、小结教师: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统计图要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和折线表示。
四、练习二十六页和第4、5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2】篇〗向你介绍我是谁大家好!我是“一课研究”第28组的学员叶学品,来自乐清市翁垟第二小学,很高兴能在“一课研究”微信平台与您相遇。
2本期内容有哪些(1)听一听:数学教学中的若干误区(2)读一读:《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3)笑一笑:欧拉有多厉害?3轻轻松松听听书选自史宁中《漫谈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素养》4坚持阅读八分钟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从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发展数据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数据的变化趋势。
引导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知道针对不同问题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逐步感知统计学基于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准则。
引导学生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
一、回顾统计方法,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一组数:36, 177, 133师:我想让这组数字介绍我,谁知道这几个数字可能表示什么意思?生:我猜是老师的年龄,身高和体重信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的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并进行简单预测。
3、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在表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教学重难点: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读统计表1、让学生读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表。
2、交流从表中得到的数学信息。
读统计图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两幅折线统计图。
2、看图回答问题(1)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从两幅图中分别了解到哪些信息?(2)我国男女人数的差距有什么变化?你从中想到了什么?(3)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预测一下:到2010年我国人口大概是多少?(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完成统计图1、看书,让学生了解表中的内容。
2、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了解图中不同颜色的点表示什么?3、完成统计图。
4、交流,展示。
5、看图回答问题。
6、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
练一练1、先读统计表,了解表中得数据信息。
2、提出制图要求,鼓励学生尝试完成。
3、交流展示。
4、看图回答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一。
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
)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小明115厘米时几岁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四、小结评价。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108页第七单元《统计》教学背景: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范文(精选6篇)

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篇1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
(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这是一幅‘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师出示统计表)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989900010203人数(万人)3468810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演示“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五、小结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特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特点;能根据需要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推测。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意义和作用,初步建立统计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特点,能根据折线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教材合理利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
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特点。
2.会看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3.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1)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对比和衔接。
学习过程中,尽量挖掘每一个学生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王叔叔喝啤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统计图(1)王叔叔喝啤酒5小时后血液中酒
(1)这一年中,甲城()月月平均气温最低,()月月平均气温最高。
(2)()月和()月这两个月间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
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二、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众数的含义。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四、教学措施: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五、课时划分共2课时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先画横轴,后画(纵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展示引导学习】
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制作的?
【评价提升学习】
1、完成课本P105做一做和P108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2、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正常人体温为37摄氏度)
(1)该病人的体温高是( )摄氏度最低是( )摄氏度。
(2)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比较稳定?
(3)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如何变化的?
学案整理:
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教
学
反
思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