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思路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思路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效节水灌溉成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新方向。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以建设水库和堰塘,收集并储存雨水和河水,并通过管道、渠道等方式输送到农田。
要注重农田排水,确保农田的排水能力,避免水浸和水淹的情况发生。
要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灌溉的水平和效率。
传统的灌溉方式如洪水灌溉、漫灌等往往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和灌溉不均匀的问题。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使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土壤中,避免水分的流失和蒸发,提高灌溉效率。
要加强科学管理和水资源监测,及时掌握灌溉水量和水质情况。
可以通过安装水表、水质监测设备等,实时监测和记录用水量、灌溉效果和水质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还可以通过建立灌溉水需求预测和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科学合理地安排灌溉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灌溉意识和技术水平。
可以组织培训班、宣传活动等,向农民普及高效节水灌溉的知识和技巧,鼓励他们自觉遵守灌溉规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新思路应包括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加强科学管理和水资源监测以及加强农民的宣传和教育等方面的努力。
只有在这些方面共同推进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高效节水灌溉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农田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初步思路。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制定合理的农田灌溉用水指标,并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监测和管理灌溉水的使用。
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
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结合农田土壤条件和农作物需水量,确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实现精确灌溉,减少灌溉用水量。
优化农田水利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善农田排灌能力,保证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
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设施的节水性能,减少漏水和蒸发损失。
第四,推动农民参与。
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作,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五,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为农民提供相关的补贴和奖励,促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第六,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增加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益和可靠性。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氛围。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解决当前农田水利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优化农田水利设施、推动农民参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宣传和推广,可以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摘要】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分析入手,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紧迫性。
随后从效益评估与技术创新、水资源科技革命的推动、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政策法规支持与社会共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率,降低灌溉用水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论部分指出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未来发展方向,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重要性、现状分析、效益评估、技术创新、水资源科技革命、推进、普及、政策法规支持、社会共治、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重要性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关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如何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做到节水高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水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情况下,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显得愈发迫切。
只有通过创新技术,提高效益,改善灌溉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实现节水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技研发,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和社会共治的支持。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和强化社会监督,可以有效引导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分析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农田灌溉、排水、温室覆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保障粮食安全和节约用水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而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如何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一、加强农田水资源管理做好水资源管理,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前提。
首先,要加强对农田水资源的监测及数据收集,明确各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使用情况。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动态调整水的分配比例的措施,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合理配置农田水资源。
同时,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如利用雨水进行灌溉、设计科学的灌溉系统、优化排灌能源、加强土地修复和改良等都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措施。
二、推广现代化灌溉技术在现代化灌溉技术的应用中,滴灌、微喷灌、管道灌溉等方式可以大大地节约用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各种灌溉方式的研究和比较,能够找到适合各地区不同作物种植的灌溉方式。
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准确测算作物水分需求,并按照需求进行灌溉。
三、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农业生产中,土地的质量和肥力与水的利用率密切相关。
农田水土失调不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同时也会增加农业用水的消耗。
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资源过度消耗和土地退化。
可以通过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植被覆盖、耕作等措施,提高土地的保水性和保肥性。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资源意识最后,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水资源的意识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可以在社区、农村集市、电视台等社会渠道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农村学校、农民集市等场所举办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逐渐认识到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只有提高农民对节水的认识和能力,才能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同时为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摘要:只有认真的分析水利项目的高效节水活动,分清思想,才可以确保农业快速的发展,才能够切实的提升农村的收入,确保其经济发展合理。
文章重点的分析了现在该项灌溉项目建设中面对的不利现象,阐述了其发展理念等。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问题;发展思路对于农田水利项目来讲,节水灌溉是非常关键的要素。
不过,现今时期的建设活动中还面对着很多的不利现象,它们的出现严重的干扰到节水活动的开展。
所以,必须深入的分析节水思想,分析发展理念,才可以保证节水活动顺利的开展,切实的提升群众的收入,确保经济高速前进。
1 面对的不利现象1.1 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的问题对于节水项目,设计者在勘察的时候,一般是凭借以往的内容来分析,没有认真的分析场地的具体状态,此时就导致设计资料不合理。
比如,未对区域之中的种植模式探索,未对土壤情况进行研究,不关注水质的状态等等。
在设计的时候,很多设计者只是靠着过去的一些活动经验来开展工作,不到场地之中认真地分析,此时就导致设计出现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所以,设计者要到场地之中认真地分析,探讨那些干扰到节水项目的内容,当获取合理的信息之后,才可以开展设计工作。
此时,才可以确保节水活动合乎具体情况,才可以在后续的建设中发挥具体的意义和价值。
1.2 项目面对着非常严重的重视建设轻视管控的思想因为其工艺规定非常严苛,所以,在设计时期会受到关注。
这时,不管是所在区域的负责人亦或是建设者都有着高昂的热情,有时候高层人员还会到达场地之中认真地分析。
不过,当期完成之后,就没有人过问了。
很多项目自从建成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人对其分析,没有合理的维护,导致项目不能够正常的使用。
通过深入的分析,得知其关键是由于项目的产权模糊。
没有合理的管控思想。
为了应对这个不利现象。
管控供机构就要设置项目的产权,确保管控思想合理,有序的分配资金,确保实现专人负责,此时,才可以确保项目能够合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匮乏,农业灌溉用水的供需结构滑坡加剧,显著的缺水状况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思路。
一、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业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因此,加强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注重工程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结合,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从而灵活运用调节水源、调节水位、调节水质、调节水量等措施,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2)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要加大水分配均衡、灌溉管理等方面的研发力度,使不同作物之间的灌溉水分配合理,减少灌溉水量,以达到节水效果。
(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水资源调查和利用研究,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水土保持等方面,采取预防先控制、加强工程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等多种措施,保持农田水土资源的良好状况,提高灌溉水量利用率。
二、改进灌溉制度农业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使用、分配和管理的标准和规则。
制定和改善灌溉制度是改进农业灌溉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了推进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灌溉制度:(1)确立以资源节约为中心的理念。
通过深入开展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加强灌溉管理,规范农业灌溉行为,建立以资源节约为中心的灌溉制度,推行农业水价、水资源出让等经济管理方式,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思路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思路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施,高效节水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率和节水灌溉的水平。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探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新思路。
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需要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
应该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的设施化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备。
现代化灌溉设备、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可以大大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应该加强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
通过建设排水灌溉一体化工程、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利用雨水资源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灌溉成本。
应该推广生态灌溉技术。
通过构建农田生态系统、采用生物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二、管理创新是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需要借助于政策的支持。
应该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政策扶持。
通过出台财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推出专项资金支持等措施,可以降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成本,增强农民投入灌溉设施和技术的积极性。
应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激励政策。
通过建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分配机制、推行农田水利工程成果转化补贴等措施,可以激励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民参与高效节水灌溉,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
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新思路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
只有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政策扶持,才能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希望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究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究农田水利工程一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进行探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现状与挑战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依靠人工灌溉和自然降水,但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地区不同,降水不均衡,导致灌溉水资源短缺。
传统的灌溉方式效率低下,浪费水资源严重。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单一,使得水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满足作物需水需求。
在挑战面前,我们需要寻找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提高灌溉效率,保护水资源,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路径1. 精准灌溉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是指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和气象条件等因素,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精确控水,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
该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未来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通过对土壤水分、气象情况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智能调控灌溉,提高灌溉效率,降低耗水量。
3. 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是一种天然的水资源,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来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补充灌溉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
在干旱地区尤其重要,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三、政策扶持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
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推动精准灌溉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应当建立健全灌溉水价制度,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途径,鼓励企业和农民投资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
四、宣传教育在推进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过程中,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宣传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索
发表时间:2016-12-06T11:22:31.5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作者:于通本王涛
[导读] 摘要:为使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需节约水资源,使农业增产、农业征收。
因此,研究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十分必要。
灌云县同兴水利服务站 222233
摘要:为使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需节约水资源,使农业增产、农业征收。
因此,研究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十分必要。
本研究针对当前农村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阐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引言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
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不合理。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依据的资料常常是过时的,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设计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够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管理工作。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要求相对比较高,工程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对灌溉节水工程的施工阶段,然而在节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现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的现象;三是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不是十分合理。
建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然而因为受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及种植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没有多少变化,采用的种植方式还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这就使得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发挥增效以及增产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在农田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区域之内,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
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
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
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
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
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 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 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利用3S 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2.4节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方面,需要国家扶持。
对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订购,需设立专项补贴政策。
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单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税收等政策,鼓励农
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要得到大力发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仅能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高静萍,姚萍.对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杨志刚,柳京华,姬燕茹.漯河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发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3]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05)
[4]杨运革.高效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山西水利.2011(02)
[5]陆兵厅长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大庆现场会上的讲话[J].水利天地.2011(10)
[6]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2(09):36-37.
[7]翁爱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0(0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