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跌倒整改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效果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21卷/第5期生命科学-医药卫生155*通讯作者:梅竹,E -m a i l :1871773866@q q.c o m 基金项目:江苏省干部保健科研项目(B J 1400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效果周 兰 梅 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血透室,江苏南京210029)摘要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对症干预措施㊂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干预措施)㊁观察组(23例,应用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跌倒发生率㊁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评分㊁跌倒知识认知评分㊁自我管理能力评分㊁护理质量评分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跌倒发生率(8.70%,2/23)低于对照组(50.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1,P =0.003)㊂干预后观察组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跌倒知识认知评分㊁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㊂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86.78ʃ2.78)高于对照组(72.36ʃ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7.050,P <0.001)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原因较多,如透析低血压㊁高龄㊁合并多种并发症㊁环境因素㊁护理工作不到位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预防跌倒发生㊂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跌倒;原因;护理C a u s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e f f e c t o f f a l l i n 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a t i e n t s Z H O U L a n ,M E I Z h u*(S e n i l e r e n a l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r o o m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N a n j i n g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0029,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M E I Z h u ,E -m a i l :1871773866@q q .c o m ʌA b s t r a c t ɔO b j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a u s e s of f a l l s i n 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a n d t h e s y m p t o m a t i c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43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i n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N a n j i n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f r o m O c t o b e r 2021t o A p r i l 2023w e r e r a n d o m l y s e l e c t e d a s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b je c t s .T h e c a u s e s of t h e i r f a l l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y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g r o u p (20c a s e s w i t h r o u t i n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23c a s e s w i t h t a r g e t e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u s i n gr a n d o m n u m b e r t a b l e m e t h o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f a l l s ,M O R S E F a l l A s s e s s m e n t S c a l e s c o r e ,f a l l k n o w l e d g e c o g n i t i o n s c o r e ,s e l f -m a n a g e m e n t a b i l i t y s c o r e a n d n u r s i n g q u a l i t y sc o r e w e r e c o m p a r ed b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a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R e s u l t s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f a l l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g r o u p (8.70%,2/23)w 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50.00%,10/20),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n i f i c a n t (χ2=9.071,P =0.003).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 O R S E f a l l a s s e s s m e n t s c a l e s c o r e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a n d f a l l k n o w l e d g e c o g n i t i o n s c o r e a n d s e l f -m a n a g e m e n t ab i l i t y sc o r e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h e n u r s i n g q u a l i t y s c o r e o f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86.78ʃ2.78)w a s h i g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72.36ʃ2.75),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n i f i c a n t (t =17.050,P <0.001).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r e a r e m a n y r e a s o n s f o r f a l l i n 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s u c h a s d i a l y s i s h y p o t e n s i o n ,o l d a ge ,m u l t i p l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f a c t o r s ,i n a d e q u a t e n u r s i ng w o r k ,e t c .T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t a r g e t e d n u r s i n g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h a s a g o o d e f f e c t ,w h i c h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pr e v e n t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f a l l s .ʌK e y wo r d s ɔ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F a l l i n g ;T h e r e a s o n ;n u r s e 中图分类号:R 331.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1967/2023211036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手段,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3],但有调查显示,较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易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而有5%~15%跌倒患者易发生骨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严重者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故有必要对导致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4]㊂我院对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究跌倒的原因,并结合原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报道如下㊂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23~91岁,平均(55.40ʃ6.15)岁,其中20~60岁26例,6例患者有跌倒史;>60岁17例,7例患者有跌倒史;男29例㊁女14例;透析时间1~15年,平均(7.32ʃ1.13)年,其中2例患者透析10年以上,33例患者透析2~10年,8例患者透析1年㊂跌倒发生场所:3例透析区,2例休息区,2例电梯厅,3例回家途中,3例家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21卷/第5期156中㊂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20)㊁观察组(n =23)㊂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研究㊂观察组患者年龄23~89岁,平均(55.32ʃ5.36)岁,男15例㊁女8例;7例患者有跌倒史㊂对照组患者年龄26~91岁,平均(55.62ʃ5.26)岁,男14岁㊁女6例;6例患者有跌倒史㊂两组年龄㊁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对比㊂纳入标准:(1)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ȡ1年;(2)ȡ18岁;(3)每周透析次数ȡ3次,每次ȡ3h ;(4)临床信息完整;(5)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㊂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㊁行动功能严重障碍者;(2)失明者;(3)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4)精神障碍者㊂1.2 跌倒原因分析 对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发生跌倒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1)透析低血压㊂低血压是透析治疗常见并发症,在透析治疗中由于脱水过多或速度过快等原因,易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患者透析后容量负荷改变,进而导致低血压,以头晕㊁视力模糊㊁乏力㊁步态不稳等为主要表现,最终导致患者跌倒㊂(2)高龄患者㊂部分患者属于高龄患者,而随着年龄增加,其各项身体机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如平衡感㊁反应能力㊁肌肉强度㊁活动能力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跌倒率㊂(3)合并多种并发症㊂较多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㊁自主神经病变㊁视网膜病变㊁肾性贫血㊁周围神经病变㊁营养不良㊁骨代谢异常等,例如骨代谢异常可导致机体骨质疏松㊁骨痛㊁骨折㊁肌无力等症状,从而引发跌倒㊂(4)环境因素㊂如透析室地面潮湿㊁有积水㊁有障碍物㊁光线不足,病床未加护床栏㊁就诊环境拥挤有杂物㊁病号服过大等,还有部分患者在回家途中出现跌倒,这很可能和天气㊁交通等因素有关㊂(5)护理工作不到位㊂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欠佳或由于工作量大,导致其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及安全知识宣教工作,或者其对患者㊁家属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患者及家属防跌倒意识不强㊂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常规干预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血液透析治疗的注意事项,做好透析室清洁工作,给予其饮食建议,口头告知患者注意跌倒等㊂观察组23例患者应用针对性干预措施,(1)改善环境:护理人员合理布置透析室,及时清理积水,确保地面干燥,在卫生间放置防滑垫,并贴上 防跌倒 警示语,在马桶旁设置扶手,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安装呼叫器,以确保患者如厕安全㊂确保透析室㊁卫生间等场所光源充足,并避免在过道放置引起跌倒的物体㊂在楼道㊁更衣室㊁接诊室㊁洗手间等场所均张贴 防跌倒 警示语,以增加患者防范意识㊂患者在透析期间可添加防护栏,透析结束后,先让患者平躺一会,帮助患者拿衣物㊁取鞋等㊂(2)加强宣教工作: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或家属讲解血液透析治疗和跌倒之间的关系,告知他们跌倒的常见危险因素(高龄㊁合并症等),并重点告知患者㊁家属防范跌倒的措施,以增加其对跌倒的防范意识㊂同时,对患者加强跌倒评估,对于高危患者,应重点向其宣教,并重点嘱咐患者家属做好陪同看护工作㊂对于易出现透析低血压者,可告知患者在透析治疗后静卧半小时,待血压回升后,再缓慢起床㊂同时,可将防跌倒知识内容制成小册子发放给患者,或设置宣传栏㊂此外,为保证宣教效果,在整个透析期间需一直对患者或家属开展宣教工作㊂(3)加强行为干预:在透析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其肌张力及肌肉强度,并告知患者改变以往不良饮食习惯,多进食优质蛋白㊁高钙低磷㊁低盐㊁低钾的食物㊂(4)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告知患者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并告知其应尽量限制摄入上述药物,指导其学习量血压㊁称体重等,在日常生活中,可多进行太极拳运动,以提升其平衡力及下肢力量㊂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㊂1.4 评估指标 收集患者干预后跌倒发生情况㊁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评分㊁跌倒知识认知评分㊁自我管理能力评分㊁护理质量评分㊂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评分:选择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5](满分100分)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跌倒几率越高㊂跌倒知识认知评分:选择科室自制问卷(满分100分)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对跌倒知识掌握度越高,越有助于防范跌倒㊂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选择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6]对患者自我护理知识㊁自我护理责任感㊁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概念进行评定,总分172分,分值越高,即自我管理能力越强㊂护理质量评分:选择自制问卷(总分100分)对干预内容㊁工作态度及干预结果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㊂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 P S 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ʃ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2组患者干预后跌倒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干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21卷/第5期生命科学-医药卫生157预后跌倒发生率(8.70%,2/23)低于对照组(50.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1,P=0.003)㊂2.2 2组各项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M O R S 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跌倒知识认知评分㊁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表1 对比两组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㊁跌倒知识认知㊁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组别例数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评分跌倒知识认知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2387.24ʃ3.6159.24ʃ2.3252.22ʃ2.5878.24ʃ2.6968.24ʃ7.61112.36ʃ2.78对照组2087.22ʃ3.5875.32ʃ2.1552.32ʃ2.6360.36ʃ2.7568.30ʃ7.5875.65ʃ2.58t 0.01823.4500.12621.5160.02644.649P0.986<0.0010.901<0.0010.980<0.0012.3 2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86.78ʃ2.78)高于对照组(72.36ʃ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7.050,P <0.001)㊂3 讨论跌倒指身体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触及地面[7]㊂有数据显示,在医院不良事件中,跌倒占比约40%[8];且有研究显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其出现跌倒的几率较普通患者更高,尤其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约有83.7%患者处于跌倒低度危险,有15.32%处于跌倒高度危险[9]㊂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在透析期间患者较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且患者年龄较大,导致其肌肉强度下降㊂为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原因,本研究对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发现,透析低血压㊁高龄㊁合并多种并发症㊁环境因素㊁干预工作不到位等是导致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为此,本研究结合跌倒原因对上述疾病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例如通过宣教干预,使患者或家属明白透析和跌倒之间的关联,并让其明确跌倒的常见原因及其严重后果,从而自主增加防范意识[10],同时,通过及时清理积水㊁卫生间放置防滑垫㊁贴上 防跌倒 警示语㊁设置扶手㊁添加防护栏等改变环境措施来最大限度减少跌倒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患者跌倒具有较积极的作用[11],此外,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加强行为干预,如指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助于增强其肌张力及肌肉强度,对减少跌倒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㊂本研究结果发现,经针对性干预后,患者跌倒的几率明显下降,且可有效增加护患之间的交互性,对增进护患感情具有积极意义㊂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跌倒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50.00%),且观察组干预后M O R S E 跌倒评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率,效果较佳㊂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跌倒知识认知评分㊁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提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明显增加其对防跌倒的认知度,从而有助于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对预防跌倒具有较好的作用,且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对增加患者及家属好评度具有较积极的影响㊂综上所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原因较多,如透析低血压㊁高龄㊁合并多种并发症㊁环境因素㊁护理工作不到位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预防跌倒发生㊂参考文献[1]王颖,甘良英,马迎春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中康复运动接受程度的多中心现况调查[J ].中国血液净化,2017,16(12):798-802.[2]罗伟燕,张志兰,陈佩等.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033-3036.[3]黄雪芳,温振英,李燕等.中央供液联合透析浓缩液生产系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3):1160-1162.[4]张鸿婵,樊蓉,吕桂兰等.2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发生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2018,17(11):780-784.[5]王颖,甘良英,梁俊卿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康复退出率的多中心调查[J ].中国血液净化,2018,17(12):810-813.[6]朱思珠,袁海川.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专科化预防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34-35.[7]何向兰,袁海川,裴小华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与认知的质性与量性联合研究[J ].江苏医药,2015,41(20):2497-2498.[8]骆美良,骆瑾瑜,沈洁等.全程跟踪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J ].护士进修杂志,2019,34(9):774-776,780.[9]刘晓琴,张洁,张晓宁等.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舒适度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5):555-557,558.[10]杜爱燕,林征.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5,30(17):69-71,105.[11]林亚妹,朱美娟,洪曼等.基于互联网+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8,39(8):1260-1263.。
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

整改效果评估
制定评估标准
根据整改计划和目标,制定具 体的评估标准,以便对整改效
果进行客观评价。
实施评估计划
按照评估标准,实施整改效果的评 估计划,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总结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整改效果,提 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04
改进措施
提高防跌倒意识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使其 认识到防跌倒的重要性,以及 跌倒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确保资源保障
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等 资源保障到位,为整改计 划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实施整改措施
确定整改重点
针对跌倒事件的原因,确 定整改措施的重点领域和 具体内容。
逐项落实整改措施
按照整改计划,逐项落实 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效果 。
加强员工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 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 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应 公共场所的地面湿滑、不平整,家具摆放不当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增加跌倒 的风险。
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如没有安装扶手、防滑垫等安全设施,没有提供相应的安全提示和警告等。
根本原因分析
安全意识淡薄
老年人及其家属对跌倒的危害性认识不 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忽略安全 问题。
VS
缺乏专业指导
老年人跌倒后,缺乏专业的医疗指导和康 复训练,导致身体恢复缓慢,容易再次跌 倒。
03
整改方案
制定整改计划
01
02
03
成立专项整改小组
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 成的专项整改小组,明确 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制定详细整改计划
根据跌倒事件的具体情况 ,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 包括整改目标、措施、时 间表等。
鼓励医护人员主动学习防跌倒 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应对跌倒 事件的能力。
血液透析中心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血液透析中心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与管理,提高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血液透析中心对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管理。
第三条血液透析中心应当建立健全跌倒、坠床防范机制,落实预防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患者安全。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四条患者评估:(一)对所有透析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用药情况、认知功能等。
(二)对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
第五条环境管理:(一)保持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整洁、安全,地面平坦、防滑,通道畅通无阻。
(二)在卫生间、浴室等易滑倒的区域设置防滑标志,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三)定期检查透析设备、家具的稳固性,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因为设备、家具故障而发生坠床。
第六条教育培训:(一)对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跌倒、坠床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学习跌倒、坠床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七条防护措施:(一)对评估为高风险的患者,在床头挂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特别关注。
(二)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三)在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跌倒、坠床的风险。
第三章应急处理第八条一旦发生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一)立即评估患者伤情,给予必要的紧急处理,如呼叫急救、止血、抬高受伤部位等。
(二)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医生指示进行进一步处理。
(三)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收集相关证据,以便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第四章监控与改进第九条建立跌倒、坠床事件监控机制,对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

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跌倒事件是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事故,给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
为了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安全保障水平,制定出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加强管理、进行宣教、修缮环境、加强人员培训及优化服务五个方面提出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
一、加强管理要加强对院内病人的管理,确保病人的安全。
制定出健康管理制度,对各个科室进行督促检查,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和照顾。
应对患有疾病和老年人等特殊病人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常规监护,确保有关人员认识和掌握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要求,避免使用危险药物引起病人昏厥等情况的发生。
当然,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及时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并掌握病人的情况时时改变谨慎处置,减少意外的发生。
二、进行宣教通过对病人及陪护人员进行宣教,提高其对跌倒事件的防范意识。
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跌倒事件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解释和讲解,并将具体的防范措施演示给大家,以提高其认识和理解。
同时,一些防范措施也可以尝试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贴一些防止滑倒的柔软材料在长廊和走廊上等地方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以保护行走时的安全。
三、修缮环境医院的各种硬件设施、家具和设备等都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造成病人意外的伤害。
救护车停靠场所要规范,加设防护措施,医院灭火设施要能保证可用,防止灾害引致的跌倒事故。
因此,对于存在隐患的物品或设施等要及时进行整修和更换,以保证病人的身心安全。
四、加强人员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跌倒预防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加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控制的能力。
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对于病人的责任意识,严格管理,减少在工作中的疏忽大意。
同时也可以针对医护人员中出现的责任逃避现象做出相对应的惩罚,从而大大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质量。
五、优化服务医务人员提供专业、高质量的服务是解决病人跌倒的关键。
血液透析中心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血液透析中心是一种为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的重要医疗设施,然而在这种设施中,患者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料的危险,比如跌倒和坠床。
跌倒和坠床是血液透析中心常见的意外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理,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血液透析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
一、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在血液透析中心,患者因为肾功能衰竭而需要接受透析治疗,往往伴随着其他多种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风险。
因此,血液透析中心在接收患者时,应该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患有的疾病情况等,以及潜在的导致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二、跌倒、坠床防范措施1. 环境设计血液透析中心的环境设计应考虑患者的特殊需求,尽量减少跌倒、坠床的风险。
首先是地面的设计,地面应该平整、无滑倒的危险,避免铺设滑溜的地毯或地面,定期清洁地面,确保地面干燥清洁。
其次是床铺的设计,床铺应该稳固、高度适中,有固定护栏,避免患者因为活动不慎而坠床。
2. 人员管理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必须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了解跌倒、坠床的风险并能够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理。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注意力保持,避免患者突然起身和活动,及时制止患者危险的行为。
3. 设备管理血液透析中心使用的设备也是跌倒、坠床的重要因素,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比如透析床的稳定性和高度、输液泵的固定性等都要得到重视。
4. 患者教育患者也是跌倒、坠床防范的重要环节,血液透析中心应该定期开展患者教育活动,向患者宣传跌倒、坠床的危险和防范方法,提醒患者在使用设备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意外发生。
血液透析跌倒应急预案

一、背景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跌倒事故。
为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跌倒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血液透析跌倒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护士、医生、护理员、保洁员等。
三、应急处理流程1. 跌倒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护士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心跳等情况,如有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护士通知医生,医生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4. 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等。
5. 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如床上、轮椅等。
6. 护士通知家属,告知事故情况及救治措施。
7.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保持环境卫生。
8. 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过程等信息。
9.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 增加地面防滑措施,如铺设防滑垫、湿滑地面贴警示标志等。
3. 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4. 定期检查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确保其安全可靠。
5. 加强护理人员的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跌倒隐患。
6.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总结血液透析跌倒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跌倒事故的发生。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同时,要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

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跌倒事件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医院、养老院等场所。
跌倒事件的发生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危害和困扰,因此,整改跌倒事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以期减少或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
一、跌倒事件的整改方案1.制定跌倒事件的专项规定:医院、养老院等场所应制定跌倒事件管理制度,对跌倒事件进行规定,其中应包括跌倒的触发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跌倒的处理流程等内容。
该制度应让所有员工了解并执行。
2.实施全员培训:医院、养老院等场所应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跌倒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参与度,并使员工熟悉跌倒风险因素、如何检查和预防跌倒事件并应对突发情况。
3.落实具体责任:医院、养老院等场所要在跌倒事件监测、预测、预警、防范、应对、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上落实责任,对责任人进行明确,并要求其认真履行职责。
4.建立跟踪纪录:对跌倒事件进行跟踪纪录,重点是对发生跌倒事件的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不断优化跌倒事件预防和处理策略。
二、跌倒事件的改进措施1.加强环境监测:医院、养老院等场所应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整改,如保持床铺和走廊宽敞且干净,强化病房和走廊照明等。
同时,检查和更换有安全隐患的设备或家具,对公共场所的地面覆盖物进行检查和维护,以避免人员跌倒。
2.切实落实护理措施:医院、养老院等场所要注重护理人员的质量,加强培训和考核,确保其专业水平。
同时,巩固落实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计划,落实端正患者床位、及时上厕所等常规护理,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3.开发技术手段:医院、养老院等场所发展应用人体姿态识别等科技方法,提供紧急预警系统,监测活动老年人的活动范围、行动轨迹,并推送风险信息,以提高护理的精准度。
此外,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通过体验让老人感受到跌倒的危险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开展大众宣传:医院、养老院等场所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电视、宣传册、报刊等媒体上开展有关跌倒事件预防的大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跌倒事件的预防和管理。
患者跌倒整改措施

提升医疗质量
促进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
降低跌倒事件对医疗机构声誉的负面 影响,增强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和竞争 力。
通过对跌倒事件的整改,提高医疗机 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汇报范围
跌倒事件概述
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简要描述 ,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患者
情况等。
整改措施及实施情况
详细介绍针对跌倒事件所采取 的整改措施及其具体实施情况 。
重视患者反馈
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反馈防跌倒措施的实施效果,以 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THANKS感谢观看来自跌倒与医护人员操作关系
探讨医护人员操作与患者跌倒之间的关系,分析 是否存在操作不当或疏忽导致患者跌倒的情况。
03 整改措施制定
全面评估患者状况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包括既往跌倒史、神经系统疾病 、视力或听力障碍等。
进行身体检查
评估患者的肌力、平衡能力、关节 灵活性等身体功能。
评估环境因素
检查患者所处环境的照明、地面状 况、家具摆放等,以识别潜在的跌 倒风险。
互动交流与答疑
在讲座中设置互动环节,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提问和交流经验,加 深对防跌倒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发放宣传资料
在讲座现场发放防跌倒宣传资料,包括手册、海报等,方便患者和 家属随时查阅和学习。
06 医护团队协作与 沟通
强化医护团队协作
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机制
组建包括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在内的多 学科团队,共同参与患者跌倒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患者疾病类型
了解跌倒患者所患疾病类 型,分析疾病因素对患者 跌倒的影响。
跌倒地点与时间分布
1 2 3
跌倒地点分布
统计患者在不同地点发生跌倒的比例,如病房、 走廊、厕所等,分析环境因素对患者跌倒的影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析患者跌倒整改措施篇一: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分析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对11例患者跌倒与坠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造成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原因有年龄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护士人力资源不足。
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改进工作方法是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关键。
【关键词】跌倒,坠床;原因;预防对策安全是个体生理需要满足后最急迫第二层次需要[1]。
住院患者意外受伤是危及患者健康的严重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通力合作,杜绝跌倒与坠床发生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对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本院内科病房发生的11起意外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1临床资料从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在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内科病房中意外跌倒、坠床的老年患者11例。
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均大于6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加剧入院者1例,心脏疾病患者6例,认知功能障碍者1例,糖尿病患者1例,脑卒中2例。
发生地点:病房坠床跌倒7例,走廊跌倒1例,下床如厕1例,坐在床旁凳子上不慎摔倒1例,下床行走跌倒1例。
发生时间:夜间跌倒8例,日间跌倒3例。
跌倒结果:5例无任何损伤,1例头皮擦伤、眼角缝针,1例致胫骨前皮肤擦伤,1例至腰椎骨骨裂,死亡3例。
2跌倒坠床的原因2.1年龄因素年龄是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显著因素[2],患者各相应器官因年龄增长而退化,如心肺功能不良、体力衰退、骨质疏松、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感觉反应能力不佳等,均易导致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2.2疾病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变,可能影响感觉输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3]。
某些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可导致各种功能损害:肢体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关节运动受限、平衡功能受损、肌痉挛肌张力障碍、姿势步态异常等,使患者移动速度及控制能力下降而引起跌倒,跌倒是卒中康复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跌倒发生率为14%~39%[4];心血管疾病往往通过引起心脑缺血,诱发心绞痛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的发生,如窦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血管迷走性晕厥等这些常见心内科疾病是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内在因素。
从本组病例中,心血管疾病多见,6例,占54.5%,其次脑部疾病占18%,可见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入院后需严加强看护,提高警惕。
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及患者进食过少均容易导致患者头晕、疲乏无力等症状而引起跌倒;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改变体位如起床、下床、行走、由蹲位起立等,动作过快或降压可导致患者头晕,体力不支而跌倒。
其他:进餐、排泄、排便可引起血压降低而晕厥。
2.3环境因素老年人入住病房后,由于新的环境不熟悉,加上偶有地面潮湿、积水、光线不足、穿过大过长的衣裤、非防滑鞋、系鞋带的鞋未系鞋带等,行走时稍有不慎极易导致跌倒。
同时家具的防范设施不足,如马桶,浴池边无护手,病床未加用床栏,或使用床栏时未将床栏完全插入,使用起垫床至床垫过高,坐凳无靠背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2.4心理因素许多老年患者因久病不愈,怕麻烦别人遭人嫌弃,有时又过高估计自己能力,常不愿让人帮助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跌倒,尤其是康复后期,患者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恢复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无论护士、患者、家属还是护工均容易麻痹,瞬间的意外就有可能由此发生[5]。
本组病例中有1例明日即将出院,坐在床旁凳上谈笑间突然不慎跌倒,心律失常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2.5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11例患者跌倒、坠床中,发生在夜间的有8例,占发生总数的73%。
夜间时段,病房内相对于日间而言,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只有1~2名当班护士,但需承担整个病区52~60名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任务,不容加强巡视病房,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
3预防措施3.1全面评估认真筛查高危跌倒患者。
(1)对每一位患者入院时均须由分管护士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全面评估包括:年龄、神志、跌倒史及次数、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体格检查、平衡及自理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2)对在住院患者应适时进行再评估,根据其病情的进展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再做护理体格检查,重新评估。
及时发现高危对象,采取适合个体的干预措施,以防止患者自身内在因素而引起跌倒。
3.2加强防范意识的教育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合理指定“告知”制度。
在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同时,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宣教。
对于有跌倒、坠床病史,心脏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在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宣教外,渗透相关因疾病而可能导致跌倒,坠床等预防措施的知识。
嘱咐患者要穿合体的衣裤,在走动时最好穿合脚、防滑的平底鞋,特别是体位改变时要防跌倒,做事动作宜慢,如如厕后上下床,低头弯腰等不宜过快,避免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走动前要先站稳,如需下床或如厕一定有人陪伴。
3.3重点防护高危患者对神志不清、烦躁、偏瘫、年老体弱、70岁以上、端坐位及半坐位等患者安置床档,必要时加安全带,在床边有防摔跌的醒目标志。
患者因疾病而致肌体无力,身体移动取物品时容易失去平衡,应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方便拿取处,防止患者取物时摔倒。
呼叫器放在患者手边,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随时对威胁患者不安全因素保持警觉,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3.4重点时间做好主动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病房,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清晨及傍晚、夜间是患者坠床最危险时段,护理人员因有的放矢重点巡视,杜绝坠床发生,同时告知家属加强陪护及看护,协助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的生活自理需要。
3.5保证安全的就医环境(1)保持病区的地面清洁干燥。
拖地板应避开患者的活动高峰期,并用干拖把及时擦干积水和油垢。
地面湿、滑时需出示“小心滑倒”警示牌。
(2)保持人行通道畅通,医疗仪器如床旁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摆放在指定位置,医疗仪器的电线卷放有序。
(3)保持足够的照明,病区要光线充足,厕所、走廊灯光不能太暗,转角位置必须亮照明等,并要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其他安全检查:为患者选用高度合适的床和椅子,床有床栏,使用起垫床时充气不能太足,改善硬件设施,凳子要有靠背,床脚轮要有良好的制动功能,厕所内设有呼叫铃,浴室内安置防滑垫,扶手。
4小结安全性是护理服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性,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患者来说安全即是确保患者的健康或恢复健康,否则损害的不仅是健康甚至危及生命[6]。
这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命题,作为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
1、高危性跌倒/坠床≧病人(评分≧4分)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评估记录一次;以后常规每周评估记录一次。
2、病情改变(如意识、肢体活动改变)由责任护士即刻重新评估。
3、评估≧4分,列为护理问题——高危性伤害/跌倒,做好健康教育,交待防跌倒/坠床注意事项并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病床边挂标识牌,做好交接班。
4、首次评分≧4分,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5、请病人或家属在《预防病人跌倒/坠床告知书》上签名,要求同1、护士方面:⑴跌倒因子评分未按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供应商质量手册(17个doc1个ppt)⑵跌倒因子评分标准部分描述不清晰,给临床护士评分带来困难;⑶护士未能动态评估;⑷护士对跌倒造成患者的伤害认识不足;⑸护士在跌倒宣教上不仔细,在宣教时未体现个性化,病人不能完全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
2、病人方面:文化程度低,对宣教的理解能力差;对防跌倒的意识不强;参与护理安全的意识不强。
公司资产管理办法(最新精编)(69个doc3个ppt)3、督查及管理方面: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督查力度不够;安全意识不强。
4、组织因素: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宣教时间不足。
1.患者自身的原因,包括年龄有无残疾,平时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年老体弱、肢体残疾、视力障碍,生活适应能力差等患者在陌生的环节容易跌倒,2.医院问题,医院管理、实施、病房条件、地面问题等问题也是引起患者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医院要严格管理。
防止患者跌倒的危险增大,3.护理管理存在缺陷,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特别是防跌倒缺乏足够的重视,防止患者跌倒的方面,自定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4护理人员的因素,护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患者活动能力评估不足,对病情评估不全。
对手术患者起床活动的时间与范围不能充分估计造成患者坠床或跌倒。
5.患者的心理因素,有些患者不愿意麻烦别人或要强,特别是有些脾气倔强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也不请求别人的帮助,超过自己的活动能力范围而导致跌倒。
6.家属原因:有些子女工作忙或其他原因没有时间陪护患者,而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又不能满足这些患者的需要。
7.药物反应: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后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
二、预防措施1.强化科室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病区走廊、卫生间安装扶手,方便患者手术早期下床活动保证病区地面干燥平整,清洁地面时放置防滑标志,发现地面有水及时擦干。
每张病床安放护栏,必要时随时可以使用,病房卫生间安装电铃以防万一。
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科室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护理风险预案,包括本科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意外事故以及处理程序的措施。
科室组织全体护士定期学习和考试,做到人人知道,人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