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对小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A. 有具体内容B. 有中心C. 语句通顺D. 有条理答案:A2. 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
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A. 生活、实践的观点B. 自觉能动性的观点C. 联系、发展的观点D. 辩证统一的观点答案:B3.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A. 会读B. 会写C. 会讲D. 会用答案:D4.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A. 读课本B. 读课外书C. 大脑的思维活动D. 生活答案:D5.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方面的要求是()A. 中心要明确B. 中心要突出C. 不一定非有中心D. 只要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答案:D6. 目前,小学语文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是提倡()A. 百分制B. 等级制C. 评语制D. 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答案:D7. 指导学生作文,要()A. 从内容入手B. 从形式入手C. 从题目入手D. 从确定中心入手答案:A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A. 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B. 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C.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D. 改进课堂教学答案:C9.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是()A. 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B. 螺旋式上升的C. 直线式上升的D. 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答案:B11. 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是()A.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B. 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C.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D. 学生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书答案:D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为指导。
”A. 马克思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辩证唯物主义D. 邓小平理论答案:C13.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 识字写字教学B. 听话说话教学C. 阅读教学D. 作文教学答案:C14. 判断学生集体的学习质量,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是()A. 综合分析B. 定性分析C. 定量分析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答案:D15. 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必须依靠语文学科的()A. 工具性B. 思想性C. 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D. 主观能动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题型属于主观性试题的是()A. 阅读分析题B. 问答题C. 作文题D. 改错题E. 搭配题答案:A^B^C^2. 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的能力。
语文教学论练习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4一、填空题(20分)1、智力以()为核心。
2、1897年师范教育开始的标志是()的创办3、西方教育文献中,夸美纽斯的()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4、()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5、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有( ) ( ) ( )6、隶社会的教育制度可分为()()7、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太子萧统的()8、( )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修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0、教案的主要内容有()()()11、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三个维度来设计的二、选择题(10分)1、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是从()年开始的。
A1904 B 1908 C1949 D1978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倡导()的学习方式?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资历提问探究4、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始于()年?A1999 B2000 C2001 D20025、《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8、《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社的识字数量在()个A2500 B3500 C4500 D55009、作文评讲的基本方法()A 典型评讲 B综合评讲 C专题评讲 D重点评讲10、举一反三体现了阅读中的()能力A理解能力 B感受能力 C迁移能力 D创造能力三、判断题(10分)1、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
()2、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应该具有新颖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 练习题及答案(全)

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 语文教师应该成为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
A.消费者B.解决者C.观察者D.阅读者2. 语文教材的()是指要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进入到语文教科书。
A.典范性B.科学性C.新颖性D.文学性3. 语文教师的工作情境实际上是()。
A.教材B.课堂C.教学内容D.教室4.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注重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变成学生具体的言语行为方式,是遵循了语文学习方法的()原则。
A.客观性B. 操作性C.实践性D.选择性5. ()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提升,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框架或者操作流程。
A.教学手段B.教学框架C.教学方法D.教学模式6. 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法指导的()和长期性。
A.变异性B.连续性C.实验性D.不确定性7.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体现了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
A.双边性B.双型性C.双步性D.双向性8. 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A.人文内涵B.价值取向C.传统文化D.道德精神9.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写的蒙学教材是()。
A.《百家姓》B.《弟子规》C.《中庸》D.《千字文》10. 男生在小学阶段的语言学习能力明显低于女性体现了性别发展的()。
A.科学性B.不全面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11. 个性化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指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学习风格的独特性、学习过程的终身性。
A.个人性格的多重性B.教材的多变性C.价值追求的多重性D.知识点的不交叉性12. “教学方法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教师和学生二位一体的活动方式”是语文教学发展特点中的()。
A.双步性B.双基性C.双边性D.双型性二、多选题1. 汉字书写的最高标准就是美观,保证学生写字的美观,要注意()方面的指导。
A.笔画B.结构C.字音D.笔顺2. 目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一、填空题(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系统。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4.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工具说”的集大成者是()5.我国于()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6.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打一次把双基顺序变为()和()7.()年,我国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千家诗》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9.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 10 小题,每题 1 分 ,共 10 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 语文素质B.语文素养C.语文能力 D .语文知识和能力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1904 B .1919 C. 1949 D.19783.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A 看板书B 看普通话C 看操作D 与学生的交流4.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A 自测B 自结C 讨论D 练习5.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A 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6、《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A、2500个B、 3500个C、4500D、55007.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A 典型讲评B 综合讲评C 专题讲评D 重点讲评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B. 自主、独立、探究C. 自立、提问、研究D.独立思考、用于探究9.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提出来的。
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哪一项?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传授语文知识B. 培养语文能力C. 增强身体素质D. 提高思维品质答案:C3.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耐心指导C. 忽略不计D. 惩罚答案:B4.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A. 完全放手B. 适当引导C. 强制要求D. 禁止自主答案:B5. 语文教学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学方法?A. 讲解法B. 讨论法C. 游戏法D. 背诵法答案:C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B. 尊重C. 批评D. 惩罚答案:B7.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压制B. 鼓励C. 忽视D. 惩罚答案:B8.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A. 忽略B. 鼓励C. 批评D. 惩罚答案:B9.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作业?A. 随意批改B. 认真批改C. 不批改D. 惩罚答案:B10.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表现?A. 忽视B. 鼓励C. 批评D. 惩罚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
答案:语文素养2.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语文能力,思维品质3.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________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答案:激发4.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________学生的个体差异。
答案:尊重5.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________学生的提问和思考。
答案:鼓励6.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________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
答案:认真批改7.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________学生的错误。
语文教学论试题含答案

语⽂教学论试题含答案要求:1、命题⼀律⽤A4纸;2、除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外,题间不留空。
⼀、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语⽂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2.、语⽂教学现象表现为环境性、活动性、关系性三个⽅⾯。
3、语⽂单独设科始于1904年,第⼀个正式名称是国⽂。
4、语⽂学科性质是⼯具性和⼈⽂性。
5、杜威是实⽤主义教学思想的创始⼈,教育思想是。
6、魏书⽣以六步教学法著名,钱梦龙提倡做中学的导读法。
7、说课的⽬的是提⾼教师知识⽔平和教学能⼒。
8、新⼤纲要求在语⽂教学中实施⾃主、合作、探究。
9、评课形式有个别交谈式、集体讨论式和书⾯评议式。
10、癸卯学制是由清政府颁布并在全国实际推⾏的学制。
⼆、不定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语⽂教学论属于( D )范畴A、⽂艺学B、⼼理学C、社会学D、教育学2、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D )A、蔡元培B、胡适C、叶圣陶D、陶⾏知3、《全⽇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标”部分了7—9年级的学⽣识字数⽬为(D )个。
A、1600—1800B、25004、全⽇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的总⽬标共有⼗项,后五项侧重( A )维度。
A、知识与能⼒B、过程与⽅法C、情感态度D、价值观5、《语⽂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A )A、6次B、8次C、10次D、12次6、语⽂课外活动的特点是(A、C、D )A、容易与社会⽣活密切联系B、容易组织和管理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D、学⽣参与的⾃由度⼤,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7、标志着语⽂单独设科的是(A )A、《奏定学堂章程》B、《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C、《国⽂教科书》的编写D、《中国⽂学教科书》的编写8、语⽂教学的理论之源( A )A、夸美纽斯B、柏拉图C、赫尔巴特D、佩斯·泰洛奇9、⼝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D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B、情境性、单⼀性、综合性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10、创⽴“三主四式”教学模式的语⽂教师是( D )A、于瀚B、魏书⽣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语⽂这⼀术语,是在“国语”和“国⽂”并存时期由朱⾃清、叶圣陶及其他教育家、语⽂学家、语⽂教育家的⽂章中开始使⽤的。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1]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f87442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45.png)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1]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一、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综合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自主学习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a.写作b.习作c.写话d.创作14.语文新课程结合了“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a.语文素质b.语文素养c.语文能力在一起,改为()。
d.语文知识和能力2.在中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始于()年。
a.1904b.1919c.1949d.19784.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
a、教材和教学大纲B.课程标准和教材C.教材和学生D.课程标准和学生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a、习惯B.意志C.兴趣D.态度6。
“读、说、议、练”的教学模式是()a.于漪b.钱梦龙c.宁鸿彬d.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索B.自主、合作、探索C.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勇气D.独立、质疑和研究9。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始于1999年。
2000摄氏度。
2001年d。
2002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照九年一贯性进行整体设计的。
根据整体课程目标,九年分为()和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常用汉字有一定的理解。
a.2500b.3500c.2800d.300012.《语文课程标准》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提出了()要求。
a.口头语言b.口语训练c.口语表达d.口语交际15.教学目标的分类是由美国教育家()提出的。
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A. 传授知识的提供者B. 学生的监管者C. 学生的指导者D. 评分的执行者答案:C2.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A. 讲授法B. 实践法C. 互动法D. 讨论法答案:C3. 《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鲁迅C. 茅盾D. 老舍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A.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C.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D.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答案:D5.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A. 循序渐进原则B. 知识传授原则C. 兴趣引导原则D. 巩固复习原则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人们能够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知识,协调行动。
语言文字使人类能够进行高效的合作与沟通,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请简要描述你认为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具备的要素。
答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要素: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课堂氛围要积极活跃,充满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
第三,课堂内容要有足够的启发性和实用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最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根据你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论述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答案: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发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情境、引导问题、激发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规律和本质。
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经典文本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
一、填空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
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
( ) 和( )系统。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 ( )
4.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工具说”的集大成者是()
5.我国于()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6.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打一次把双基顺序变为()和()
7.()年,我国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
()、()、《千家诗》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
识字。
9.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语文单独设科是在()年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
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1904B.1919C.1949D.1978
3.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 )
A看板书 B看普通话 C 看操作 D与学生的交流
4.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 )
A自测 B 自结 C讨论D 练习
5.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
6、《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7.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
B. 自主、独立、探究
C. 自立、提问、研究
D.独立思考、用于探究
9.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提出来的。
A.布鲁诺
B. 布鲁纳
C.杜威
D.布卢姆
10()是情感派教学法的代表。
A .于漪 B.魏书生 C.宁鸿彬
D.钱梦龙
三、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名词解释(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论
2、语文课程现象
五、简答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选修课程目标有哪些?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
六、应用题(1小题,15分)
请为《背影》设计一个新课导入方法。
七、简论(1小题, 15分)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填空
1.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必修课
2.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4. 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张志公
5. 1986
6. 语文基本能力语文基础知识
7. 1949
8. 《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9.工具性人文性
10. 1904
二、单项选择题:
BADDC
BBAD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
1、语文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其学科性质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五、简答题:
1.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2. (1)诗歌与散文(2)小说与戏剧(3)新闻与传
记(4)语言文字运用
3.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测定学习成绩鉴定教学效果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息预测发展方向
六、应用题:
导入的类型很多,学生只要为《背影》设计一个导入即可。
要求围绕文章内容,语言简洁、恰当。
七、简论
第一,人格素质。
教师的人格具体包括情操、品行、道德、气度、胸怀等。
它们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渗透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制约着教学的格调、质量和品位。
第二,职业素质。
包括爱国、爱岗、爱生和律己。
第三,心理素质。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室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
人格健全的学生。
第四,专业技能素质。
(1)学业知识 a、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具有语文学者的功底
b、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2)能力素质 a、语文教学能力
b、施教能力
(3)考核能力知道复习能力组织考察能力评价成绩的能力
(4)教育能力全面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5)班级管理的能力创设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等等
(6)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教师的学习能力教研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