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_附72例分析_华玉明

合集下载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响。
均治疗时间较短 , 有效地减少 了乳腺急性炎症 的发生。本次研究 可 以发现 , 观察组 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为9 6 . 4 %,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的7 6 . 4 %, 差 异显著 , 充分显示 出采用 电动 吸乳联合手 法按 摩治 疗产后乳腺乳汁淤积性肿胀痛具 有显著 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 , 电动吸乳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腺肿胀痛具有 较 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能够显著提高 临床 治疗 效果 , 值得 临床大 力推广 。
医学前 沿 2 0 1 5 年1 期
产后乳腺肿胀痛是产后哺乳期 妇女乳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 通常病因为乳 腺乳导管或乳头乳 管开 口堵塞或不通畅导致乳 汁 淤积所致 。临床资料表明 , 乳腺肿胀痛最为常见 的是单侧( 多见 ) 或双侧乳 腺明显增 大 , 皮肤 紧张 , 感觉腺 体 内憋胀 痛 , 局部无 红 肿, 皮温正常 , 无双侧腋下淋巴结肿 大, 给产妇 的身心健康和生 活 质量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 1 】 。本 次研 究选取我 院收治 的产后乳 腺肿胀痛患者 给予 电动吸乳联合手法按摩进行治疗 , 取得满意的 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2 年1 2 月至2 0 l 4 年1 2 月在我院确诊收治 的1 1 0 例产后单纯乳腺肿胀 痛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 5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 O 一 3 l 岁, 平均 年 龄为 ( 2 5 . 6±2 . 4 ) 岁; 观察 组 患 者 年 龄2 2 — 3 3 岁, 平 均 年 龄 为 ( 2 6 . 3 ±2 . 6 ) 岁 。两组患者 的年龄 、 产次、 分娩方式等一般 资料对 比,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 。 1 . 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 常规治疗 , 取舒适体 位 , 使用3 9 _ 4 5 ℃温 水清洁乳头 , 再湿润毛 巾热敷整个乳腺 , 时间为 l 5 分; 然后使用简 易吸乳器将乳汁尽可能 吸出。 每 日二次 , 平均治疗 日为4 — 5 天。 观 察组采用 电动 吸乳联合 手法按摩治疗 , 首先取舒适坐位 , 利用低 频脉冲 电流可根据乳腺肿胀 的位置及 范围调节频率大小均匀刺 激乳腺 , 2 分钟后乳头开始溢乳 即切换模式进行吸乳 , 吸力缓慢增 加直至产 妇 出现稍微不适 为宜 , 每次 进行 1 5 — 3 O 分; 然后 将植 物 油当作润滑剂 , 涂抹 于乳 腺上 , 再使用 双手掌小鱼际 自乳腺根部 顺 乳管走行 向乳头按摩 , 手法轻 柔 , 由轻到 重 , 重 到压痛 明显 为 宜, 直 至乳腺皮肤发红 、 发热停 止治疗 , 每次为3 0 - 4 0 分。每 日一 次, 平 均 治 疗 日为 2 — 3 天。 1 . 3 疗效判定 标准 ( 1 ) 显效: 治疗后乳腺肿胀 痛明显减轻 , 乳 腺变软 , 乳汁排出通 畅; ( 2 ) 有效 : 治疗后乳腺肿胀痛有所减轻 , 乳 汁排 出不顺畅 ; ( 3 ) 无效 : 较治疗前症状无 明显改善甚 至加重 , 乳 汁难以排出。总有效= 显效+ 有效 。 1 . 4 统 计 学方法 采用S P P S 1 8 . 0 统计学软 件对数 据进行分 析 , 计量资料用采用( ) ( ± s ) 表示 , 组间 比较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 啦 验, P < O . 0 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发表时间:2016-12-08T14:57:02.2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作者:马家礼[导读] 在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诊断及治疗时需要提高警惕性,对病患的病症状况做严密分析以避免及降低误诊率。

南京中医药大学乳腺甲状腺外科 226000【摘要】目的: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日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所收治的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经过在经过采取相应的临床手术治疗后均得到痊愈。

其中,行区段或肿块切除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0例,占比为26(92.85%),单纯腺体切除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例,占比为2(7.14%),术后有1例复发,占比为1(3.57%)。

结论:在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诊断及治疗时需要提高警惕性,对病患的病症状况做严密分析以避免及降低误诊率,确保病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并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分析;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一种乳腺疾病,因其无明显的病理特征常常会在临床诊治上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会使病患的病情得到延误从而对病患的身体以及生活方面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1],故此加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及时正确的诊断以使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为了降低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上的误诊诊情况,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所收治的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患全部符合相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评判诊断标准,病患的年龄在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32.14±6.95)岁,病灶位于左侧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12例,病灶位于右侧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16例。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导语:在现在的社会里,女性们的疾病的增率越来越高,今天谈论的也是一个关于女性疾病的话题,那就是乳腺炎,大家知道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
在现在的社会里,女性们的疾病的增率越来越高,今天谈论的也是一个关于女性疾病的话题,那就是乳腺炎,大家知道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晕旁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等.而我们今天谈论的就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详细治疗方法请看下文
1、急性期消炎,因为不是细菌引起的,所以不必用抗菌素,中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但不宜苦寒过重,越用凉药,肿块越不消。

(1)激素口服地塞米松,或者强的松治疗,逐渐减量,配合消炎药口服消炎治疗。

(2)同时中药口服温阳化痰,消肿散结。

2、慢性期用温热药——阳和汤加减。

3、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最重要。

发作间期,即伤口愈合期是最佳手术时机,可有些人认为病好了还做什么手术?等到再次红肿、破溃,如此耽误了很长时间。

(1)发作期间,必要时可以采取中药外敷缓解疼痛。

(2)同时与头孢类静滴消炎,破溃期间,积极换药,或者采取挂线疗法。

如果伤口不能愈合,待急性炎症消退,伤口最浅表时手术,这时手术后就有感染的可能。

4、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翻转乳晕,彻底清除病灶,清洁所有创面。

5、手术的技术关键是保持外形的完美,必需做乳头内翻的整形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刍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刍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经验6浆细胞性乳腺炎,另一个名称叫乳腺导管扩张症,是在非哺乳时期易发的疾病,是一种能够导致导管扩张的,以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非细菌性的慢性的乳腺炎症,一般在临床上少见,在同期乳腺疾病中只占到1%-5%左右。

另外此项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明晰。

1资料与方法本组内的65例患者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5岁。

这些患者的病程基本上都在15天至9年之间,平均病程大概在11个月左右,而其中病程小于1个月的患者有13例,患病1年的患者共有47例,而患病1至5年的患者则有7例,患病时间较长,在5年以上的患者,共有1例。

2诊断及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史、体征来结合乳腺红外线扫描、钼靶摄片及针吸细胞学检查,作出临床初步诊断。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首先是采用彩超的检查方式,彩超朝的检查下能够发现一部分实性病的灶,这种病灶并没有规则的外缘,并且也不存在包膜,除此之外还可能发现一部分囊性的病灶,这种囊性病灶的透声较差,并且病灶的壁较厚,比较粗糙,再利用彩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这种症状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癌等疾病加以区分,以免造成误诊,贻误病情。

(2)还可以采用红外线扫描的方式来进行乳腺的检查,通过乳腺的红外线检查可以发现有不规则的阴影出现。

(3)乳管造影的检查方式。

乳管造影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导管内部的一些囊状、梭状等的扩张。

(4)乳腺的钼靶摄片检查。

这种检查方式能够发现乳腺的腺体产生密度增高的表现,但由于这种方法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中我们还应该结合临床的一些特征来进行诊断。

刍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王振龙 李万锋 于龙飞吉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一科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摘 要】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并列举了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对于6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结果:65例中,乳头发育不良者共达39例,在临床上表现炎性肿块型的患者共有34例;另外有无痛性肿块型患者20例;慢性瘘管性患者10例;除此之外还有被误诊为急性细菌性乳腺炎的患者6例。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妇女,在生活中较为少见,但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病因、发病症状等方面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常在就诊中与其他乳腺疾病相混淆,进而误诊,漏诊。

从而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造成日常生活质量的下降。

因此,本文就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从中西医的角度进行综述。

【关键字】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机制治疗Research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Mastit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LI Gaobo1,GAO Yunhai2(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Shenyang,110085;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00)Abstract:Plasma cell mastitis is common in non-lactating women, which is relatively rare in life, but the incidence rate in recentyears was on the rise . Because of its etiology, symp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it is often confused with other breast diseases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n misdiagnosed, missed diagnosis. Thus, it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f patients, resulting in the decline of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symptom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Key words:Plasma cell mastitis;pathogenesis;treatment浆细胞性乳腺炎简称浆乳,是一种慢性的非细菌性炎症,主要包括有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粉刺性乳痈”是其在祖国医学范畴中的称谓,本病的主要特点是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腺肿块、乳痛、乳腺脓肿、乳瘘等,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过程较长,经久不愈,且易形成瘘管,复发率较高。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分析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分析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分析
张明;丁耘峰;王晓红
【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
【年(卷),期】2013(18)3
【摘要】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的各类手术治疗方法,适应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方法回颐性分析32例经病理确诊的PCM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结果术前诊断为乳腺炎性包块31例(伴有脓肿形成6例),乳腺癌者1例.10例行局部肿块切除术,1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2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全腺体切除.2例患者行半乳切除,腺体移位整形.6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和Ⅱ期病灶切除.2例患者术后多次复发,于第3次入院时行复发侧单纯乳房切除术. 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本病唯一有效之治疗方法.
【总页数】3页(P426-428)
【作者】张明;丁耘峰;王晓红
【作者单位】313000湖州,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313000湖州,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313000湖州,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浆细胞性乳腺炎56例外科诊治分析 [J], 许华颖;张玉杰
2.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分析 [J], 曹辉;田力平;王新昇
3.浆细胞性乳腺炎90例临床诊治分析 [J], 郭高林;乔瑞;武刚
4.浆细胞性乳腺炎65例诊治分析 [J], 刘芸;朱励民;潘成文
5.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诊治分析(附120例报告) [J], 毛娟娟; 刘玲琳; 岑梦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文以近年发表的文献资料为依托,从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标签: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粉刺性乳痈。

临床特点是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等。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现将近年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方秀兰[1]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该病证发病的主要病机,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其发病的基本条件,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应泄肝清胃。

用此法治疗35例患者,6周内治愈29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1%。

楼丽华[2]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中青年妇女,肿块大多皮色不变、漫肿、疼痛,故认为是寒痰凝结之证,应采用温阳散结的方法。

她在1982~1995年间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运用温阳散结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2%。

卞卫和等[3]认为本病属阴证,病位在乳腺,与肝胃有关。

主张以温阳化痰、活血消肿为治。

伴有热毒征象者,可适当加入清热解毒之品。

方以阳和汤加减,疗效满意。

方秀兰[4]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主要的发病机制,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发病的基本条件。

故用泄肝清胃通络散结法。

药用柴胡、牡丹皮、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橘络、黄连等。

浅谈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浅谈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11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0,Vol.39,No.11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乳房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由于各种原因诱发乳腺导管腔内分泌物瘀滞,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呈现出无菌性炎症与肿块,乳头可见粉刺样或者浆液性溢液,病变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该病多发生于30~40岁非哺乳期妇女,属于良性病变,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发病因素,有的因为劳累、生气等因素而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乳头凹陷,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并可触及包块,肿块位于乳晕周围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质韧或硬,表面呈结节样,界限不清,与胸壁无粘连。

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全身炎症反应轻微[1]。

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患者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质地柔软,伴触痛,病程反复发作,少数患者伴有血性或水样的乳头溢液,肿块也可自行溃破,流出血性或黄色脓液,易形成瘘管。

因此,西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一是留下手术疤痕,二是此病反复发作,多次切除可致乳房缺失影响美观。

这种病在中医归属“郁症”和“粉刺性乳痈”范畴,《丹溪心法》:“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不得变化。

”《医宗金鉴》“故病久而生郁者,亦有郁久而生病者,或服药杂乱而成者[2]。

”《证治汇补》“郁者其因有六,气、血、湿、热、痰、食是也,然气郁则生湿,湿郁则成热,热郁则成痰,痰郁则而血不行,血郁而食不化,六者又相因也[3]。

”张慧芳认为该病病位在乳房,浆细胞性乳腺炎是由肝气郁结,气机不通,气滞容易合并他症,进而形成肿块致疼痛、红肿,甚至瘘管形成等复杂症候群,其病机为肝郁气滞合并痰湿凝聚,互相交织在一起,临床表现不一,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此病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蕴结型和气阴两虚型[4]。

1肝郁气滞型患者乳房胀痛,善太息,易怒,乳房肿块大小不一,经来腹痛,舌红苔白脉弦滑,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软坚散结,方药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9905(2012)08-0595-01doi:10.3969/j.issn.1009-9905.2012.08.002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

据国内外报导,其发病率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1]。

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因此误诊率高达56.9%~73.1%[2]。

无锡第三人民医院2001年9月—2011年9月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72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均为女性,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3.3岁,其中41~50岁32例,占44%。

未婚5例,已婚、已育64例(有哺乳史58例),已婚未育3例。

左侧乳房39例,右侧乳房30例,双侧3例。

病程5d~8年。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发热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肿块和溢液2种类型。

其中乳房肿块65例,占90%。

1)炎性肿块型42例,其中36例仅表现为局部有红肿、压痛而无脓肿形成,术前抗生素治疗后肿块能缩小或疼痛减轻;另6例有脓肿形成。

2)无痛性肿块型20例,多位于外周乳腺组织。

3)慢性瘘管型3例,表现为乳晕下硬节伴慢性瘘管形成。

单纯乳头溢液7例,溢液以多孔透明或混浊黄色浆液性为主。

1.3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体征结合B 超、钼靶摄片做出临床初步诊断。

B 超扫描多提示乳腺内低回声区肿块,可见腋淋巴结肿大,结构正常。

钼靶摄片可见异常块影,腋淋巴结增生。

对于乳头溢液,术前行乳管镜检查。

3例乳房肿块者术前行细针穿刺。

术前拟诊为乳腺炎39例,乳腺癌25例,乳腺纤维瘤5例,乳腺囊肿3例。

1.4临床治疗36例炎性肿块者切除肿块、炎性组织及周围扩张的病变导管,一期缝合,放置引流。

20例无痛性肿块者行肿块周围部分腺体切除。

6例脓肿形成者行脓肿切开引流、病变导管切除,术后二期缝合。

3例慢性瘘管者彻底切除瘘管及周围炎症组织和扩张的乳腺导管,切口一期或延期缝合。

7例乳头溢液患者行病变导管楔行切除。

1.5术后随访术后随访0.5~3年。

有2例术后复发,1例为原瘘管形成者,再次手术,术后无复发;1例因一侧乳腺各象限脓肿反复发作行同侧单纯乳房切除术。

2讨论2.1发病因素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大乳管阻塞导致乳管引流不畅。

引起乳管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乳头发育不良,哺乳期有乳汁潴留或哺乳困难,炎症、外伤及乳晕区手术等累及乳管,乳房退行性变致乳管肌上皮细胞退化而收缩无力。

另外可能还与自身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2)乳管周围炎症。

乳晕下导管阻塞,引起导管扩张到一定程度可使管壁上皮萎缩,管内积聚的类脂质及上皮细胞碎屑腐蚀管壁后管壁破损,上皮碎屑和富有刺激的磷脂进入间质而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大量浆细胞浸润。

3)细菌逆行感染。

乳管通而不畅可继发感染,病程从无菌性炎症转化为化脓性炎症。

病变初期可仅为局部红肿,后可形成脓肿,慢性反复发作后可形成窦道。

2.2临床特点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非哺乳期乳腺炎表现、乳管瘘,可伴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1)急性期:类似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房红、肿、热、痛,乳腺内触及硬结,边界不清、有触痛,但一般无畏寒发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附72例分析)华玉明李江海王京立杨敖霖陆树洪无锡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无锡214041)(下转第634页)卢昕,郑启昌.靶向survivin 的shRNA 对人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5]Rufini A,Melino G.Cell death pathology:the war against cancer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1,414(3):445-450.[6]Ulukaya E,Acilan C,Yilmaz Y.Apoptosis:why and how does it oc -cur in biology [J ].Cell Biochem Funct,2011,29(6):468-480.[7]Konno R,Yamakawa H,Utsunomiya H,et al.Expression of survivin and Bcl-2in the normal human endometrium [J ].Mol Hum Reprod,2000,6(6):529-534.[8]Vafolomeev E,Vucic D.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fascinating biology leads to attractive tumor therapeutic targets [J ].Future On -col,2011,7(5):633-648.[9]Kanwar RK,Chenug CH,Chang JY,et al.Recent advances in anti-survivin treatments for cancer [J ].Curr Med Chem,2010,17(15):1509-1515.[10]Brantl S.Antisense -RNA regulation and RNA interference [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2,1575(1-3):15-25.[11]Yee K,Sheppard B,Domreis J,et al.Cancers of the Gallbladderand Biliary Ducts [J ].Oncology,2002,16(10):939-957.[12]左克强,艾开兴,郭兴军,等.Survivin 蛋白和mRNA 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和意义[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6(2):199-201.(收稿日期:2012-01-06)(本文编辑:张堉)595参考文献[1]Collignon J,Socknathan S,Hacher A,et al.A comparison of theproperties of SOX3with Sry and two related genes SOX1and SOX2[J].J Development,1996,122(2):509-520.[2]Denny P,Swift S,Brand N,et al.A conserved family of genes relat-ed to the testis determing gene SPY[J].J Nucleic Acid Res,1992, 20(1):2887-2888.[3]Muta M,Kamachi Y,Yoshimoto A,et al.Distinct roles of SOX2,Pax6and Ma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the regulation of lens—specif-ic81-erystallinenhancer[J].J Genes Cells,2007,7(8):791-806. [4]Chen Y,Shi L,Zhang L,et al.The molecular mechanism governingthe oncogenic potential of SOX2in breast cancer[J].J Biol Chem, 2008,283(26):17969-17978.[5]Tani Y,Akiyama Y,Fukamchi H,et al.Transcription factor SOX2up-regulates stomach-specific pepsinogen A gene expression[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7,13(4):263-269.[6]Otsubo T,Akiyama Y,Yanagihara K,et al.SOX2is frequentlydownregulated in gastric cancers and inhibits cell growth through cell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J].J Br J Cancer,2008,98(4):824-831.[7]陈小兵,冯静,罗素霞,等.SO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相关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9,16(36):943-945.(收稿日期:2012-02-20)(本文编辑:庄卓男,周立波)热及血像升高。

2)亚急性期,症状减轻,硬结缩小。

3)慢性期,上述症状消失,仅留下界限不清、质硬的肿块或表现为乳管瘘[3]。

病变特点:1)发生于非哺乳期,年轻甚至未婚妇女。

2)多数伴有乳头发育畸形,如乳头内翻、乳头分叶、扁平等。

3)初起为乳晕旁的局部红肿、疼痛,反复发作,长久不愈。

一般不发热,可以自行吸收,但反复发作。

4)毁形严重,多次切开、破溃,乳头扭曲,乳房变形。

如果病变多发,反复不彻底的手术,乳房毁形更加严重。

5)容易误诊、误治。

2.3诊断与鉴别诊断因常用辅助检查如B超、钼靶摄片无特异性,临床上经常将肿块型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本组25例误诊,占34.7%。

乳腺炎慢性期肿块多位于乳晕区,长轴与乳腺导管走行一致,界限不清,与皮肤粘连,与胸壁不粘连,有触痛,抗炎诊治后可缩小。

乳腺癌肿块多无触痛,晚期与胸壁粘连。

乳腺炎早期可有腋下淋巴结肿大,质地软,有触痛、活动,随病程的进展而消退。

乳腺癌转移的腋下淋巴结质地硬,融合成块、固定。

乳房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或脓液,本组3例术前细针穿刺以明确诊断。

以乳头溢液表现为主时需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

乳腺炎溢液以多孔透明或混浊黄色浆液性为主;后者溢液呈血性或淡黄色,单个导管口溢液,多无乳头凹陷畸形。

乳管镜检查炎症显示为导管扩张、管腔内炎性渗出及絮状沉积,本组7例单纯乳头溢液者均通过乳管镜检查明确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导管内新生物。

瘘管形成应与结核性乳房瘘管鉴别,后者可见潜行性边缘及苍白肉芽肿、豆渣样分泌物,脓液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

目前尚无有效的辅助检查,确诊仍需冷冻病理切片。

2.4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彻底而有效地方法。

在急性脓肿切开同时,应刮除病变的导管,仅作单纯切开引流易复发。

对于炎性肿块,只要炎症界限良好,即使中央有小脓腔形成仍应争取切除肿块、炎症组织及周围扩张的导管,术中放置引流,防止术后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