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一轮复习第八课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三单元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pptx课件(含思维导图)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__多__样__性____,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
生机与活力
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__平__等____的基础上,尊
对待文化多样性 重_差___异__,理解个性,既要___认__同___本民族文化,又要
的态度
___尊__重___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
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4)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 路。
【关键能力·重难突破】
1.区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比较项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
表现
文 文 促 过化化 进 一的交 文 定相流 化 的需的方互要丰式沟一富使通个与文、过发化互程展得通,,以文是也传化彼就播的此是有通间无,文特我化 质 、交 的 我融 新 中是 文 有一 化 你个 , ,结 强 彼果 调 此, 的 渗指 是 透推 不 、出 同 难融 文 分化 你汇的 我多你种中文有化
别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
结果 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 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与升华,是产
道、理解的过程
生新文化的过程
意义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 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 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答案】 1.× 【辨析】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该批判借鉴。 2.× 【辨析】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本动力是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 【辨析】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会趋同。 4.× 【辨析】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不会消融世界文化 多样性。 5.× 【辨析】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 鉴其他民族有益的文化成果,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限时训练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选题明细表1.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借助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
这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仍数以万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 )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和传媒具有商业性②相关部门疏于管理和正确引导③人们对文化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④腐朽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受物质利益的影响,部分“风水从业者”借助互联网高价兜售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这是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导致的,相关部门疏于管理和正确引导,①②符合题意;③与材料无关;“看风水”属于落后文化,④说法错误。
答案:A2.(2016·蚌埠二检)2016年2月27日,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在京举行。
会议一致认为,电视剧创作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不仅要颜值,更要价值。
网络电视剧也是如此,电视不能播的,网络也不行。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加强对网络剧审查和监管的原因是( )①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个人、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②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不完全同步的,它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③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④文化市场越活跃,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市场的影响。
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个人、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化市场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③说法错误。
答案:B3.(2016·豫北重点中学联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联想被后人誉为“孤篇压全唐”,《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也深受读者喜爱。
这表明( )①文化作品的形式影响文化的传播②优秀文化可以通过多种风格呈现③经典的文化作品须如实反映历史④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

义规章体系
的重要主张
中国特色社会主 无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各行各业自治规则(如
义规则体系
社会团体章程、公司章程等),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素养提升
[典例剖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法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 庭、上海金融法院等相继挂牌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法院组织体系和相关审 判工作机制。公安部打造全面覆盖、闭环管理的执法全流程记录链条,将 全流程记录延伸至执法办案各环节。政法部门不断提供更优质、高效、 贴心的法律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政法领域上述改革措施的意义。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3)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基础。从效力上看,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 中居于统帅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根 据和基础,所有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4)依宪治国为依法治国确定了最高准则。从权威上看,宪法是一切组织 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不得超越宪法, 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可以说,法治的权威,首先体 现为宪法的权威;对法律的遵守,首先是对宪法的遵守。
内容索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法治国家
必备知识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1)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2)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 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①彰显了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
②能有效破解“自媒体”经营管理难题
③是政府依法履行基本职能的具体现
④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直击高考
(2024·浙江)近年来,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纷纷设立线上线下“办不
成事反映窗口”,由当地数据资源管理局对口管理,专门办理那些
在其他政务服务窗口没有办成的事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表明,我国政府( )
①就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
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③遵循政务诚信的基本原则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一轮复习之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高三政治 2024年9月
课标要求
考情
考向预测
2024.浙江.高考选择 1.简述我国法 2023.湖南.高考选择
考查频次较低,难度适中,以选 择题为主。重点掌握依法治国五 项原则。
治建设的成就。2021.广东.高考/选择题
1.依托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类情
境,考查建设法治中国意义;
C.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D.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6、建设权责法定的政府 7、建设执法严明的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8、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9、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10、建设守法诚信的政府 11、 人民满意的政府 12、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履行职责,确保行政 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1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 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 领域执法力度。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8课财政与税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对 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税收,抑制总需求,
构,推进改革,增
策 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 降低通货膨胀率,给
收节支
长
经济“降温”
图示: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控过程。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含义
区别 内容
制定
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 有关财政收入和 国 家 财 政
财
策,都属于宏观调
入和支出总量的调 支出的政策。如 部门制定,
• 分析: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 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 能随意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 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 【易错6】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都包含了税,因此每个 人都是纳税人
• 分析: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 个人。一个人能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以及单位或个人 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不一定包含税,即使我们购买的商品 中包含税,我们也是负税人而不是纳税人。
平、改善人民 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多 助、社会福利、基
生活的物质保 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 本医疗、基本养老、
障
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表现
举例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
增加对西部的投
具 有 促 进 资 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
入,加强基础设施
• 第三,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要求:每个公民在享受 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 (2)违反税法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偷公税职、人欠员税及、公骗税共、权抗力税的监督意识。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讲义-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道教:①魏晋南北朝时,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2、佛教:(1)佛教的发展①西汉末年,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②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其中禅宗的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2)反佛: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②表现: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最杰出的代表,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①春秋时期时期孔子提出,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蔚为大观;②秦朝时期,深受打击;③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④魏晋南北朝时,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⑤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⑥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复兴儒学运动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目的: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内容: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
影响: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发展过程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①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朝时期②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④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④玄学盛行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知识延伸]魏晋玄学(1)产生原因:①魏晋统治集团分裂,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单元 第8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0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①原因: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②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关系现状: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提醒]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差别的消失。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修2 政生活)
第八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01
课前自查夯基固本
02
课堂互动命题探究
03
时政链接热点研练
04
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
[重点内容]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 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
【易错辨析】
1.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矫正]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地位一律平等。 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矫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矫正]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导与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命题(mìng tí)
命题(mìng tí)探角究度1 财政 典高收例考支导(ɡ引āo kǎo()2扫01描4年:2新01课4年标新全课国标文全综国文
Ⅰ综,Ⅰ1,61,64,分选);财20政13转年移北支京付,3是0,指选一;2国01政2年府广为了
实东现,2各6,地选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
第十一页,共41页。
特别
财(t政èb赤ié字) (cái zhènɡ chì zì)与通货膨胀
提示
含义
财政的赤关字 系Βιβλιοθήκη 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 政收入的部分
通货膨胀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 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 现象
区别
原因
是由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 入所致
是由纸币发行量过多、 经济增长过热、重复建 设严重等导致的
行财提分政示配收和入使多用少。(duōshǎo),影响企业和个人
(2收)入构分成配:按比具例体。用途,分为
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经、济卫生事业支出,
和国防支出行,政社会保建障设支出,
支债出。
3.财政收支管的理关系
务
(1)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的(略2部有)财分政。赤字收支,平或衡支:出当大年于的财收收财政入入政略收有盈余入大于支。出
第八页,共41页。
网络(wǎngluò)构建
第九页,共41页。
考点(kǎo diǎn)突破
精讲
考考点点财(k政ǎo(cdáiiǎznh)èng典)收题入例与练支出、
1((d1.ki)国ǎǎ财on家)政财财收政政支(的c关á收i系z入h考è与点n透g支)析的出作用
一
第十页,共41页。
(2)影响(yǐngxiǎng)财政收入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筹(春秋战国) ② 计算工具:
珠算法(元朝)
汉代的象牙算筹
算筹记数摆法
三、天文学方面成就
1、天文观测记录(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 统):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 雷彗星的记录 ②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③设置天象观测机构: 2、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浑仪。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最 优良的天文观测仪器。 (元)郭守敬革新浑仪,称为简仪。
◇战国的司南
◇宋代的指南针
★指南鱼和指南龟
☆ 缕 悬 法 指 南 针
在12世纪末和13世 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 伯,然后传入欧洲。
(四)指南针
1、发明历程:
①战国:发明司南 ②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影响: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总之,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 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 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 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 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 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 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材料: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表
年代 公元1—400年 公元401— 1000年 公元1001— 1500年 公元1501— 1840年 科技发明 45 45
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
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一、四大发明
(五)世界影响:
造纸术: 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 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 击,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进步也促进了欧 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
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 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 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 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吗?三 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吗?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 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 促进作用。
10天干:甲 1 12地支:子 1
乙 2 丑 2
丙 3 寅 3
丁 4 卯 4
戊 5 辰 5
己 6 巳 6
庚 7 午 7
辛 8 未 8
壬 9 申 9
癸 0 酉 戌 亥 10 11 0
干支纪年法是如何计算的?干支纪年法公式:
天干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
百分比
38% 29%
公元1001—1500年
公元1501—1840年
67
472
38
19
57%
4%
29
453
43%
96%
请体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处于绝对领 先地位是在什么时候?
※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为什么又落后了?
四大发明实在是不错,但实在是太
早太早了。对祖先的创造发明当然应 该尊重……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象一 个人的生命力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 续来证明。你如果永远的在说自己幼 年时期的聪明和强壮,而后来一蹶不 振,听来听去会让人听不下去的。而 且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 创造发明一定不在那四项……一个精 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 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 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就可以印刷了。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印刷术的外传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
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人 古腾堡改良了中国 的活字印刷术,形 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 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 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 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 有一千多年历史。
《 金 刚 经 》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金 刚 经 注 》 套 印 本
我国世界上最早的套色印本是于公元14世纪 所刻的《金刚经注》,用红、黑两色套印。经文 用红色印成,注释用黑色印成。
胶 泥 活 字 印 刷 术
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 社会条件有哪些?
①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 进一步发展,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 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经济繁荣→根因)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 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 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 海。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 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中国 其他国家 件 % 件 % 28 62% 17 38%
32 71% 13 29%
67
472
38 57% 29
19 4%
43%
453 96%
轻松阅读 开拓视野
年代 公元1—400年 公元401—1000年
科技发明 (件) 45 45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28 32
百分比 件
62% 71% 17 13
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
平早就落后于西方了。不信,大家看 一看我们周围,电灯、投影仪、电脑, 手中的原珠笔、外面的汽车、工厂里 的机器、我们家中的电器产品,哪一 样是中国人发明的。再看看我们手中 课本,这也都是西方现代印刷术的成 果。……这是让我们汗颜的问题。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
举例:2008年
计算天干:(2008-3)/10的余数是5,对应天干是字:戊 即为这一年的干。 计算地支:(2008-3)/12的余数是1,对应地支是字:子 即为这一年的支。 返回 所以2008年是 戊子年
四、农业方面成就
(一)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3、(元)王祯——《农书》 4、(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唐朝与大 食战争
十世纪
向印度 传入
十二世纪
欧洲相继设 置造纸厂
十六世纪
流传于各地
(二)印刷术:
1、发明历程:
①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活字印刷术(毕昇);
(隋唐)
(北宋)
②原料:胶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2、影响: ①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②促使欧洲制造了活字印刷机。 ③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④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用本课所学史实说明隋唐宋元时期
科技取得“非凡成就”的表现。
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开始使用彩色套印技
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出现了管形火器。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 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 自中国的北宋……”
在特定的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
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 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①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中国古代 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 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 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 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 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 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四大发明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纸简
丝帛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发明(西汉)
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蔡伦)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 渔网、 麻头等原料制成。 2、优点: 书写便利,原料便宜易得,利于推广。
复习策略: 1、识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分析 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影 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 影响);认识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衰 落的原因。 2、比较中西方科技发展特征,分 析古代中国科技为什么没有发展成 为近代科技,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 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 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 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 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②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 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 环境。
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 。
二、数学方面成就
① 东汉《九章算术》 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数学运算方法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它的出现标 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历法
(1)成就: A、夏朝:《夏小正》 B、商朝:“殷历” (天干地支纪法) C、元朝:郭守敬《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 秀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