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

合集下载

【成才之路】高中地理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成才之路】高中地理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 湘教版必修1
(2)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3)关键词法掌握矿物概念 ①矿物是“岩石圈中”的化学物质,以区别于大气或生 物体中的化学物质; ②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以区别于人 工合成的; ③是“天然化合物或单质”,以区别于混合物。例如土 壤、铝合金不是矿物。
知识点 2 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 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按照成因,岩石可分成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其形成、特点如下表所示:
【答案】 (1)C (2)D (3)C
【例 4】 (2011·唐山高一 11 月月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 循环示意图”,其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1)~(2) 题。
(1)2008 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
同属( )
【答案】 (1)D (2)A
随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1·河南学业水平测试)读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数码代表沉积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字母代表变质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本题通过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考查对岩石 种类的认识和对导致岩石间相互转化的作用力的理解,图中 的①是由高温熔化作用形成的,所以其是岩浆;②由①形成, 所以其是岩浆岩;③由外力作用形成,所以其是沉积岩;④ 由变质作用形成,所以其是变质岩。图中的a指向变质岩, 为变质作用;b指向沉积岩,为外力作用;c、d指向岩浆, 为高温熔化作用。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 3 地质循环 (1)概念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 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_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_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岩浆岩的成因 特征
岩浆
压 力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地下
侵入型: 侵入型:花岗岩 喷出型: 喷出型:玄武岩
地表
花岗岩(granite) 花岗岩
玄武岩(basalt) 玄武岩
无孔隙,致密、结晶颗 无孔隙,致密、 粒大
孔隙大, 孔隙大,疏松
特征比较:两种岩石在结构上的差别 特征比较:两种岩石在结构上的差别 结构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 分别代表沉积环境、 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读图回答 题 2、 2、古生物进入并 成为岩石中化石 的地质环境和过 程是: 程是: A A.Ⅰ—① Ⅰ ① B.Ⅱ—③ Ⅱ ③ C.Ⅲ—⑤ Ⅲ ⑤ D.⑥—Ⅰ ⑥ Ⅰ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地壳的物质组成,三大岩石的概念、形成条件、 特征、 地壳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地壳物质的相互转化条件、过程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 概念: 矿产: 存在形式: 分类 2、岩石 概念: 分类及成因: 二、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的相互转化
页岩
砂岩
砾岩
变质岩的成因特征
高温高压 已成岩石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花岗岩 页岩 砂岩
大理岩 片麻岩 板岩 石英岩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的 部位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部位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的部位是石灰岩 与岩浆的交界处。原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 与岩浆的交界处。原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 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 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是由岩石组成,岩石是由矿物组成。

组成地壳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

岩石圈:岩石组成了固体地球的坚硬外壳,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

一 地壳物质组成(二)矿物1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的化学元素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2矿物:具有确定的化学成、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存在的基本单元。

它是组成地壳物质的最基本单元。

如盐、石墨、石英、铁矿石等。

矿产:在各类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

它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 矿物形态: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固态。

最多的是:石英。

4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

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常见的非金属矿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二)岩石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按照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岩石。

A 岩浆岩喷出地表 喷出型岩浆岩(火成岩) 如:玄武岩沿地壳薄弱地带 侵入地壳上部 侵入型岩浆岩 如:花岗岩 B 1、形成过程: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砾石、沙子、泥土) 沉积岩2、沉积岩按沉积物分: 颗粒由大到小分有 —— 砾岩、砂岩、页岩等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是石灰岩。

3、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性、含有化石)岩层和化石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①可确定地层顺序和时代 ②还可重塑古地理环境C 变质岩例如:石灰岩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花岗岩 →片麻岩、 砂岩→石英岩二、物质循环(一)地质循环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截至20世纪末,确认的天然矿物超过3000种,矿产约150种。

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天然气是我们最熟悉的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常见的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固态形式存在的。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通常,我们把矿物分成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金属矿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

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在非金属矿中,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为重要。

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不同矿物,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和条痕等多不相同。

如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食盐(氯化钠)的晶体多为透明的正方体;方解石常为无色透明的斜方六面体。

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图2-1 石英图2-2 金刚石图2-3 方解石表2—1 莫氏硬度计(鉴别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简表矿物名称等级简要说明滑石 1 多为乳白色块状,指甲能轻易在其上划出痕迹石膏 2 多呈白色束状集合性晶体,指甲能较轻易地刻划出痕迹方解石 3 多为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指甲划不出痕迹,曲别针可以划出痕迹萤石 4 常为多种颜色的半透明晶体,小刀可以轻易地划出痕迹磷灰石 5 小刀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长石 6 一般小刀很难刻划,但玻璃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石英7 能够在玻璃和普通钢铁上刻划出痕迹黄玉8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石英上刻划出痕迹刚玉9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金刚石10 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宝石,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与赤铁矿。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文字素材3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文字素材3 湘教版必修1

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地壳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

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8种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其余几十种元素的总含量还不到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四分之一强。

地壳的厚度和物质组成各处并不相同。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壳可以分成两层,上层叫硅铝层,含硅和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下层叫硅镁层,这一层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是普遍存在的。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地壳中的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

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到处可以见到。

比如我们吃的盐,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制玻璃用的石英,炼铁用的铁矿石,等等,都是矿物。

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其中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约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等。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

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

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然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岩石和矿床自然界里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三三两两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做岩石。

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的。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地壳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1/4强。

此外,还包括铝、铁、钙、钠、钾和镁等。

2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如盐、石墨、金刚石、石英和铁铁石等。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3矿产: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

有些岩石也是矿产,如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重要原料,煤是能源矿,花岗岩、大理石可作建筑和装饰材料。

4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花岗岩则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组成。

2.岩石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

最常见的侵入岩是花岗岩,常见的喷出岩有玄武岩、流纹岩、和安山岩。

2沉积岩:沉积物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是由珊瑚遗体堆积而成,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沉积岩常形成不同的岩层,并且常含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

如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成坚硬的板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1.概念: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存在的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3.岩石的转化:1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岩浆岩等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3已生成的各种岩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形成岩浆。

三、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1、金属矿1黑色金属: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2有色金属:黄铜矿3贵金属:黄金4稀有金属:锆、钼等2、非金属矿1常见矿: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滑石、石膏、磷灰石等2重要矿能源类矿物、宝石类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金刚石、玉石等四、岩石的分类和常见的岩石岩石形成:由岩浆冷凝形成种类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最常见的是玄武岩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下冷凝而成的岩石,最常见的是花岗岩沉积岩形成: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沉积、固结形成特点:层理构造、常含化石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化学沉积形成形成: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发生变化,岩石原先结构成分等发生变化常见岩石: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1.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C.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解析】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以景观图、剖面图、地理关联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地貌成因,尤其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2018·全国卷+Ⅰ·T6~8,2018·全国卷Ⅲ·T6~8,2016·全国卷Ⅰ·T7~9,2015·全国卷Ⅰ·T10~11。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说明一些典型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

2.地理实践力:对野外游览所见到的一些地貌形态能合理的解释其成因,会辨认一些常见的岩石类型。

3.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地质构造规律,研究典型地貌成因,规X人类活动方式,树立合理的发展观。

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对地表影响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二者关系同时进行,共同作用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运动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划分为许多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是运动的,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剧烈。

③板块之间的X裂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往往形成岛弧或褶皱山系。

(2)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X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X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考法1 结合区域分布图,实例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

岩浆岩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冷 却 凝 固 岩浆
变 质 作
重融再生

沉积岩
变 质 作 用
变质岩
铝 7.73% 硅 26.30%
氧 48.60%
主要成分为SiO2 。 纯净的石英无色透 明,称为水晶;含 杂质时呈各种色调。 如含Fe+3呈紫色,称 为紫水晶;含有细 小分散的气态或液 态物质呈乳白色者, 称为乳石英。玛瑙 也是石英的一种。
变质作用
已成岩石
变质岩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大理岩(见图)
板岩
岩石的作用: 1.三大类岩石都能够形成矿产 2.建筑材料:如石灰岩 3.能源:如煤 4.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的形成:(见图)
沉积岩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熔融作用 熔融作用
岩浆岩
岩浆
冷却、凝固
主要成分为CaCO3。 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 明;因含杂质而常呈 白、灰、黄、浅红、 绿、蓝等色。常分裂 为菱面体。
横切面常为六边形; 棕褐色或黑色,随含 Fe量的增高而变暗。 具有珍珠光泽。易撕 成薄片,具有弹性。
长石是硅酸盐矿物中分 布最广的一类矿物,约 占地壳重量的50%。包 括三个基本类型:
3.变质岩
举例: 大理岩、板岩
; / 聚星娱乐
mqx93jop
晚了,你这要是一去了,大家伙儿又会多说会儿话呢。他们刚回来,很累的。你们改日再见哇!”耿憨也说:“你娘说得对, 你们改日再见哇!”青山只好不无遗憾地轻轻摇摇头不说话了。耿憨拍拍耿正的肩膀,附在他耳边小声说:“正儿,你们带回 来的东西也要早点儿收拾了啊,咱们住在这镇边儿上„„”耿正感激地说:“叔,你放心!”于是,耿憨一家人将耿正送出门 来。耿正回头说:“都回去哇!”大家说:“好,你先回去啊!”看着耿正进门儿去了,青山对爹娘说:“俺和青海也去粉坊 睡觉去了!”耿憨吩咐:“你俩可一定要留心照顾好那两头远道归来的大骡子啊!”青山说:“俺说爹啊,你就放心哇,俺们 俩照顾一头和照顾三头一样得个操心法。而且你是不知道呢,那三头大骡子亲热得很,拉都拉不开!”耿憨笑着说:“有这事 儿?”青山说:“可不是呢,实在拉不开,就把它们拴在一个槽上了!”耿憨摇摇头笑了,说:“嘿嘿,真是一大奇事儿!妞 儿和二壮早先说,那两头骡子‘认了兄弟’;现在更有意思了,三头骡子拴在一个槽上都不咬槽!”青山说:“它们真得很亲 热呢!”耿憨说:“你们添夜草的时候再留心看着点儿,如果咬槽了,可一定要拴开啊!”青山笑着说:“俺们会留心的。不 过啊,看那样子,它们以后也绝对不可能会咬槽的!”望着兄弟俩往粉坊那边去了,耿憨和妻女也返身回来。裴氏随手关上院 门,三人高高兴兴地回屋里歇息不提。27第百十五回 钟情恋人终聚首|(钟情恋人终聚首,十年相思化泪河;深深理解拳拳志, 实现梦想再成婚。)且说耿正随秀儿母女进屋后,裴氏吩咐他们:“秀儿,正儿,你们俩去那边屋里拉呱去哇!俺在这边屋里 烧水泡上茶,你们什么时候想喝了,自己出来端哇!然后啊,俺就给咱们早点儿准备晚饭啦!”不等俩人回话,她马上又对秀 儿说:“秀儿,你俩只管慢慢拉呱着。晚饭简单,娘一个人做就行,不用你动手了!”耿正说:“婶儿,中午吃了那么多,晚 饭就不咋吃了呢。你不忙着做饭,咱们一起坐坐哇!”裴氏笑着说:“你们拉呱去哇,俺这就烧水泡茶去了!放心,晚饭不会 复杂的。”说着话,她就转身烧水去了。秀儿激动地拉起耿正的右手低声儿说:“正哥哥,来俺屋里!”耿正用力攥紧秀儿纤 细的左手随她走进闺房。秀儿伸出另一只手往后轻轻掩上屋门,俩人相对站定,耿正伸出左手紧紧攥住秀儿慢慢抬起来的右手。 四手相握四目相视,热泪同时从他们的眼里涌流出来„„这一对阔别九年半的恋人尽管见面已经大半天了,但一直到这个时候 了,他们才有机会单独在一起,才有了这样一个适合于尽情宣泄相思之苦和重聚之喜的场合!“秀儿„„”“正哥 哥„„”“正哥哥想你啊!”“正哥哥啊,你再不回来,秀儿就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变化的 2、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分类
内 力 作 用 外 力 作 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能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 相互关
影响

地壳运动, 形成高山 同时进行,
岩浆活动, 或低地, 朝相反方
变质作用
使地表高 向改变地 低不平 表,以内
褶皱
断层
1、褶 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

岩层受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断层
形成的地貌:
断层上升一侧的岩块:块状山地或高地; 断层下降一侧的岩块:谷地或低地; 断层的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3.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背斜——储油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隧道工程方面:采取加固措施;
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防止 诱发断层活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表现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1、流水作用:
侵蚀地貌: 崎岖的山地和沟谷 沉积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2、风力作用:
侵蚀地貌:风蚀洼地、风蚀城堡等 沉积地貌:沙丘、沙垄等
本节总结
地 内力作用 质 作 用 外力作用

断 隆起或凹陷 改


削高填低



雅丹地貌
• 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小丘”。
它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景观,风蚀结果使一些 陡壁变得如城堡,如殿堂,如石碑,如禽兽,如佛塔 等,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甚是壮观,凡是目睹过的 人无不赞为瀚海仙景,叹为观止。因时有山风呼啸, 飞沙走石,产生一种类似鬼哭狼嚎之声,故通常称之 为“魔鬼城”。
力作用为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 主
搬运,堆积 使地表趋于
平坦
地壳运 动和板 块构造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机 制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 构造 学说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 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 跃
板块运动与地貌
返回
①、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裂谷或海洋
运、堆积作用。
3、变质岩的形成
受热
高温高压
大理岩 石灰岩
岩石
变质岩
板岩 挤压 页岩
2
岩浆岩 1
沉积岩
3
岩浆
3
变质岩 4
4
岩浆 1
岩2 浆 岩
沉3 变




3
1-----冷却凝固 2-----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变质作用 4------高温熔化
珠丘穆陵朗 玛 峰
亚马孙平原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地质作用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A、陆块与洋块相撞—— 海上 ―― 海沟
交界处―― 岛弧 陆上 ―― 海岸山脉
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就是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B、两陆块相撞-- 巨大的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
珠峰形成
8844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地壳的位置:
地 幔 地核
地壳
阅读地壳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 已发现有 90多 种。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第二的是 硅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是铝 。
3、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具有 含量 差别很大 和分布不均匀 的特点。
聚集
化学元结合 矿物

有开
用采
含有
矿产
岩浆岩
岩石 沉积岩
包 含 变质岩
矿石
1、岩浆岩的形成和分类
玄武岩(火山岩)
冷却凝固
(气孔大且粗)
岩浆
岩浆岩
火山喷发
花岗岩(侵入岩)
(气孔小且细)
岩浆侵入
2、沉积岩的形成
外力作用 沉积物
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
沉积岩
压紧固结
Hale Waihona Puke 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外力作用:是指风、流水、海浪等的风化、侵蚀、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