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污泥制优质有机肥可行性报告
污泥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污泥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摘要污泥是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后产生的一种含有有机物质、无机物质以及微生物的混合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污泥进行合理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从污泥处理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情况下,采用焚烧处理和堆肥处理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AbstractSludge is a mixture of organic substances, inorganic substances, and microorganisms produc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in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which poses certain hazards to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eat sludge rationally. This study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technolo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sludge treatment,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y of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cineration treatment and composting treatmentare relatively feasible methods with goo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一、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废水后所产生的含有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微生物的混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废弃物。
污泥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泥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污泥是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由有机和无机成分组成。
由于含有大量水分和有机物质,污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成为了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目前,常见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和堆肥等。
然而,这些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泥处理技术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可行的污泥处理技术,以解决当前污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找到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泥处理方法,并提出可行的推广方案,为我国的污泥处理行业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污泥分析:对不同来源的污泥样品进行采集,并进行理化特性分析,包括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2. 处理技术研究:对当前常见的污泥处理技术进行整理和比较,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
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3. 新技术研究:探讨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湿法氧化、生物法处理、热解等。
分析这些新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 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对不同的污泥处理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包括处理效率、成本分析、产物分析等。
通过实验结果,选择最适合的污泥处理技术,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5. 经济性评价:对所选定的污泥处理技术进行成本分析、效益评估,评估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成果1. 污泥分析:对污泥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水率普遍较高,有机物含量较高,重金属含量较低。
2. 处理技术比较:对常见的污泥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填埋占用土地资源,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堆肥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化解过程。
3. 新技术研究:在新技术方面,湿法氧化具有处理效率高、产生无害气体等优点;生物法处理需要时间较长,但处理效率较高;热解技术成本较高,但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污泥可行性分析报告

污泥可行性分析报告
标题:污泥可行性分析报告
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污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有效处理和利用的潜力。
首先,本报告对污泥的特性和成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接着,本报告分析了目前处理污泥的常见方法,并评估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最后,本报告提出了污泥处理和利用的建议,包括资源化利用、能量回收和安全处置等方面。
1. 引言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处理和利用一直是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
污泥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2. 污泥特性分析
2.1 含水率
2.2 有机物含量
2.3 重金属含量
3. 污泥处理方法
3.1 厌氧消化
3.2 堆肥处理
3.3 热解气化
3.4 焚烧处理
4. 污泥处理方法评估
4.1 厌氧消化的优点和缺点
4.2 堆肥处理的优点和缺点
4.3 热解气化的优点和缺点
4.4 焚烧处理的优点和缺点
5. 污泥处理和利用建议
5.1 资源化利用
5.2 能量回收
5.3 安全处置
6. 结论
本报告指出,污泥的处理和利用具有可行性和潜力。
资源化利用和能量回收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提高污泥处理技术和加强政策支持是实现污泥有效处理和利用的关键。
60-1污泥制优质有机肥可行性报告

活性污泥无害化生产优质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讨论稿)二00七年十月目录一、总论1,项目名称2,可行性报告编制3,主办单位及负责人4,项目概述:(1)本项目是变废为宝的项目(2)发展有机肥是当前最好的机遇(3)活性污泥是最好的有机肥原料A, 活性污泥“碳氮比”低B,活性污泥营养成份全面、均衡且丰富C,活性污泥是长效肥料5,项目承担单位概况6,项目资金筹措二、可行性理由1,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成为环保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2,本项目的技术支撑三、工厂规模及生产技术方案1,工厂规模2,产品方案3,技术路线及设备4,工艺流程简述5,环保工艺说明四、主要原料、动力供应1,主要原料2,动力供应五、厂区情况及建厂条件六、工程技术方案1,电气2,给排水3,分析化验4,消防5,土建工程6,总图运输七、三废及环境卫生八、工厂组成和定员九、项目实施计划十、总投资和产品成本估算十一、经济分析及评价附件:1,工艺流程图及设备表2,专利技术文件3,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一、总论1,项目名称:活性污泥无害化生产优质有机肥2,可行性报告编制:3,主办单位及负责人:主办单位:负责人:4,项目概述:(1)本项目是变废为宝的项目:近年来 ,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工厂在全国各地纷纷兴建,其副产物—大量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 成为环境保护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 ; 污水厂污泥中,含有五分之四的水和五分之一的悬浮状有机物质;既含有氮、磷、钾有益元素和大量可供利用的有机生物菌体 ; 又含有有害的微生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铬、镉、铅、砷、汞等重金属铬合物。
由于污泥的复杂成分及粘稠状态,使它的处置与利用成为难题 ; 现有活性污泥的处置 , 基本上拉出去填埋或焚烧。
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地下水源; 焚烧则成本昂贵且污染大气 ; 因此,现今的处置方法并没有解决二次污染问题。
本项目利用本公司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将活性污泥无害化生产优质有机肥料。
污泥制有机肥生产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污泥制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咨国联出品目录第一章总论 (9)1.1项目概要 (9)1.1.1项目名称 (9)1.1.2项目建设单位 (9)1.1.3项目建设性质 (9)1.1.4项目建设地点 (9)1.1.5项目负责人 (9)1.1.6项目投资规模 (10)1.1.7项目建设规模 (10)1.1.8项目资金来源 (12)1.1.9项目建设期限 (12)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1.3编制依据 (12)1.4编制原则 (13)1.5研究范围 (1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1.7综合评价 (1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2.1项目提出背景 (1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2.3.1促进我国污泥制有机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2.4.1政策可行性 (23)2.4.2市场可行性 (23)2.4.3技术可行性 (23)2.4.4管理可行性 (24)2.4.5财务可行性 (24)2.5污泥制有机肥项目发展概况 (24)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2.5.4污泥制有机肥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6)2.6分析结论 (26)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7)3.1市场调查 (27)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7)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7)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28)3.1.4替代产品调查 (28)3.1.5产品价格调查 (28)3.1.6国外市场调查 (29)3.2市场预测 (29)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29)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0)3.2.3价格预测 (30)3.3市场推销战略 (30)3.3.1推销方式 (31)3.3.2推销措施 (31)3.3.3促销价格制度 (31)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1)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2)3.4.1产品方案 (32)3.4.2建设规模 (32)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33)3.6市场分析结论 (33)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4)4.1地理位置选择 (34)4.2区域投资环境 (35)4.2.1区域概况 (35)4.2.2地形地貌条件 (35)4.2.3气候条件 (35)4.2.4交通区位条件 (36)4.2.5经济发展条件 (37)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9)5.1总图布置原则 (39)5.2土建方案 (39)5.2.1总体规划方案 (39)5.2.2土建工程方案 (40)5.3主要建设内容 (4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2)5.4.2供电 (44)5.5道路设计 (46)5.6总图运输方案 (46)5.7土地利用情况 (4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6)第六章产品方案 (49)6.1产品方案 (49)6.2产品性能优势 (49)6.3产品执行标准 (49)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9)6.5产品工艺流程 (50)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50)6.5.2产品工艺流程 (50)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7)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7)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57)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57)6.8仓储方案 (58)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59)7.1主要原材料供应 (59)7.2主要设备选型 (59)7.2.1设备选型原则 (60)7.2.2主要设备明细 (60)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63)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63)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63)8.2.1能源消耗种类 (63)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6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64)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64)8.4.1项目能耗分析 (64)8.4.2国家能耗指标 (65)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65)8.5.1工业节能 (65)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66)8.5.3节水措施 (66)8.5.4建筑节能 (67)8.6结论 (68)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69)9.1设计依据及原则 (69)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69)9.1.2设计原则 (69)9.2建设地环境条件 (69)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70)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70)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71)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2)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72)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73)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74)9.5绿化方案 (75)9.6消防措施 (75)9.6.1设计依据 (75)9.6.2防范措施 (75)9.6.3消防管理 (77)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77)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78)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79)10.1 编制依据 (79)10.2概况 (79)10.3 劳动安全 (79)10.3.1工程消防 (79)10.3.2防火防爆设计 (80)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80)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80)10.3.5抗震设防措施 (81)10.4劳动卫生 (81)10.4.1工业卫生设施 (81)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82)10.4.3个人卫生 (82)10.4.4照明 (82)10.4.5噪声 (82)10.4.6防烫伤 (82)10.4.7个人防护 (82)10.4.8安全教育 (83)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84)11.1组织机构 (84)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84)11.3人力资源管理 (85)11.4劳动定员 (85)11.5福利待遇 (86)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87)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87)12.2 建设工期 (87)12.3实施进度安排 (8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9)13.1投资估算依据 (89)13.2建设投资估算 (89)13.3流动资金估算 (91)13.4资金筹措 (91)13.5项目投资总额 (92)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97)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98)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98)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98)14.1.2产品成本 (99)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100)14.2财务评价 (100)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100)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101)14.2.3不确定性分析 (101)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104)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106)15.1项目风险因素 (106)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106)15.1.2技术风险 (106)15.1.3市场风险 (106)15.1.4资金管理风险 (107)15.2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108)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109)16.1招标管理 (109)16.2招标依据 (109)16.3招标范围 (109)16.4招标方式 (110)16.5招标程序 (110)16.6评标程序 (111)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111)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111)16.9合同备案 (111)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12)17.1结论 (112)17.2建议 (112)附表 (113)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13)附表2 总成本表 (114)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15)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16)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17)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8)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19)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20)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21)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2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2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24)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26)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28)附表 (13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30)附表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3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3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34)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5)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36)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37)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38)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39)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40)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41)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43)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45)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有机肥可行性报告

有机肥可行性报告
一、背景介绍
有机肥是指使用有机材料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主要是由植物或有害虫的组织经过发酵或者腐熟后,人工或动物制作活性有机物质,可以为土壤提供有益的有机质,调节土壤酸碱度,能够缓解土壤因矿物肥料不能提供的氮、磷、钾的缺乏,是有机种植的重要肥料,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家的欢迎。
二、生产技术
1、植物秸秆发酵:将植物秸秆经过酶作用发酵,可分解成有机酸、挥发油等物质,具有很好的有机肥料效果。
2、动物腐熟:动物体内有机物分解,可以产生大量的水分、有机酸和挥发油,这些物质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3、猪粪法:将猪粪置于深窑中,置放一定时间后,可将猪粪发酵,分解成有机酸等物质,作为肥料使用。
三、有机肥料使用效果
1、有机肥料可以适宜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质,提高土壤养分的化学对称性。
2、有机肥料可以分解出大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等有机物质,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善土壤的水分保留能力,改善土壤肥力。
3、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吸附力,使植物根系可以更好地得到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四、可行性分析。
污泥化肥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泥化肥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就污泥化肥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污泥化肥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污泥化肥的前景和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污泥化肥是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一、污泥化肥的优势1. 资源循环利用:污泥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可以用于制备有机肥料和有机与无机复合肥料,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 环境保护:通过合理处理和利用污泥,可以减少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
3. 农业生产:污泥化肥中的营养物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 经济效益:污泥化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废物处理成本,同时衍生出肥料生产和销售等新的产业链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污泥化肥的挑战1. 技术难题:污泥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有机物,以及致病菌和有害物质,如何有效处理和消毒是一个技术难题。
2. 安全与环保:污泥化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臭气和污染物,如何做好废气处理和排放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肥料品质:污泥化肥的品质与稳定性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如何提高污泥化肥的品质和稳定性,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4. 政策法规:目前污泥化肥技术在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标准和规范,相关的政策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污泥化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1. 国内市场:我国农业生产对肥料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倡导,污泥化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逐渐受到重视。
2. 国际市场: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面临着污泥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污泥化肥技术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国际市场发展前景。
3. 政策扶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政府对于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将不断加大,这将为污泥化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污泥化肥的发展策略和建议1. 技术创新:加大污泥化肥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污泥化肥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污泥化肥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有机肥可行性报告

有机肥可行性报告一、引言有机肥是一种以动植物残体或其他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式进行降解和转化,形成的具有良好肥效的肥料。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视,有机农业得到了广泛关注,有机肥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报告旨在探讨有机肥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有机肥的优势1.提高土壤质量:有机肥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有效改善土壤肥力。
2.保护环境:有机肥不含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不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机肥中富含多种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并且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有机肥的应用案例和效果在国内外不少地区,有机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县,经过有机肥的应用,土壤质地改善,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作物产量提升了20%以上,农民收益明显增加。
在省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有机肥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保持了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有机肥的挑战和对策1.原料供应:由于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作物秸秆、农牧废弃物和农户厩肥等,因此原料的供应存在一定难度。
对策是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
2.规模化生产:目前有机肥的生产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大面积农田的需求。
对策是加大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投资,提高生产规模。
3.宣传和推广:许多农民对有机肥有所了解,但对其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疑虑。
对策是通过多种途径,如政府组织培训、宣传推广等,提高农民对有机肥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五、结论与建议有机肥具有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同时也面临着原料供应、规模化生产和宣传推广等挑战。
为了推动有机肥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加大对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进行有机农业生产,提高有机肥的生产规模和应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无害化生产优质有机肥可行性研究报告(讨论稿)二0 0七年十月目录一、总论1,项目名称2,可行性报告编制3,主办单位及负责人4,项目概述:(1)本项目是变废为宝的项目(2)发展有机肥是当前最好的机遇(3)活性污泥是最好的有机肥原料A, 活性污泥“碳氮比”低B,活性污泥营养成份全面、均衡且丰富C,活性污泥是长效肥料5,项目承担单位概况6,项目资金筹措二、可行性理由1,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成为环保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2,本项目的技术支撑三、工厂规模及生产技术方案1,工厂规模2,产品方案3,技术路线及设备4,工艺流程简述5,环保工艺说明四、主要原料、动力供应1,主要原料2,动力供应五、厂区情况及建厂条件六、工程技术方案1,电气2,给排水3,分析化验4,消防5,土建工程6,总图运输七、三废及环境卫生八、工厂组成和定员九、项目实施计划十、总投资和产品成本估算十一、经济分析及评价附件:1,工艺流程图及设备表2,专利技术文件3,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一、总论1,项目名称:活性污泥无害化生产优质有机肥2,可行性报告编制:3,主办单位及负责人:主办单位:负责人:4,项目概述:(1)本项目是变废为宝的项目:近年来,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工厂在全国各地纷纷兴建,其副产物—大量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 成为环境保护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 污水厂污泥中,含有五分之四的水和五分之一的悬浮状有机物质;既含有氮、磷、钾有益元素和大量可供利用的有机生物菌体; 又含有有害的微生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铬、镉、铅、砷、汞等重金属铬合物。
由于污泥的复杂成分及粘稠状态,使它的处置与利用成为难题; 现有活性污泥的处置, 基本上拉出去填埋或焚烧。
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地下水源; 焚烧则成本昂贵且污染大气; 因此,现今的处置方法并没有解决二次污染问题。
本项目利用本公司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将活性污泥无害化生产优质有机肥料。
则是将污水厂污泥加入生物多功能菌种发酵,利用太阳能作能源,经过杀菌、消毒、除臭、除重金属,以及脱水干化、粉碎和配料,生产优质有机肥。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达到如下的目的:1,避免了当前污泥填埋或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2,利用太阳能做能源,处理过程无三废问题,可实现零排放;3,所得肥料产品易于氨化,是农作物的优质高效肥料;4,工艺、技术、配方及设备先进;成本低、产品质量高;5实现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变废为宝,为环境保护及循环经济作贡献。
(2)发展有机肥是当前最好的机遇:我国是农业大国。
这几年,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改善,农民免交公粮,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农业各项增产措施中,肥料所起作用占30% ~ 50%;现在施肥料水平,平均20㎏/亩以上;目前全国肥料年需要量大于5000万吨/年。
农作物生长需要17种营养元素。
我国几十年来长期使用的化学肥料,营养成份单一,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失去风味、土壤板结、肥效越来越差。
这个弊端,只有施用含有各种营养成份的有机复合肥料,才能迎刃而解。
国家规定:绿色食品,必须使用有机复合肥料。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机肥占总肥料量的85%;而我国有机肥仅占总肥料量的18%左右;为改变此局面,我国还特地颁布了《沃土计划》国策,国家鼓励全国大力发展有机肥料,政策也放得比较宽,只要有营业执照和省农业厅的登记证,就不用再办其它手续。
(这些年,国家主要针对造成土壤板结的无机复合肥料,加以严格的控制:“无机复合肥料”,必须取得化工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而有机肥生产,则是国家重点提倡发展的项目:[有机肥生产的技术与设备]被列为国家优先发展138个项目中,排在第九位的:“商品化有机肥生产的技术与设备”。
有机肥与无机化学肥料的最适宜施用比例为1:1左右,例如:广东省每年需要复合肥料200万吨/年以上,即全省每年需要优质有机肥原料100万吨/年以上。
有机肥还受到原料千差万别的制约,质量好的有机肥,可以说,现在市场上几乎还是空白;许多果农总是抱怨买不到好的有机肥,只好施用无机肥来解决;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农产品失去风味,有机肥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迫切性;好的有机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发展的机遇。
(3)活性污泥是最好的有机肥原料:大量的田间试验证明, 活性污泥是最好的有机肥原料,原因如下:A, 活性污泥“碳氮比”低:有机肥原料分两大类: 一类为桔杆、谷壳类植物性农作物下脚料,由于它的分子量大,“碳氮比”高达65~70,因此很难分解放出氮给作物吸收,它主要起疏松土壤的作用;另一类为禽畜粪类有机物质,例如活性污泥,它的主要来源,就是城市生活区化粪池排出物全部集中到污水处理工厂,它在污水厂进行生物降解,形成了发酵后的产物:活性污泥;与植物性农作物比较:它的分子量小,“碳氮比”仅10~20左右,,很容易在土壤中分解放出氮给农作物吸收,因此,它不仅起疏松土壤作用,还可直接放出营养成份给农作物利用;B,活性污泥营养成份全面、均衡且丰富:活性污泥不仅含有N、P、K,还含有Ca、Mg、S、Zn、Fe、腐殖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肥效成份,它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的17种营养元素,营养成份全面、均衡且丰富。
C,活性污泥肥效时间长:施一次肥的有效时间可长达3 ~ 12个月,可使农作物长期得到养分供给。
上述因素的综合结果,以及大量的田间试验表明,施用活性污泥制成的有机肥料,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可以明显恢复农作物自然风味;也可以收到比其他肥料高得多的增产增收效果,经广东省农科院的肥效试验证明:在总有效养份含量相同条件下,采用活性污泥制成的有机复合肥,比国产复合肥增产 % ;比进口肥料增产 % (详见肥效试验报告)。
5,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待定)6,项目资金筹措:本项目年产五万吨优质有机肥料,包括成套设备、安装、调试、及塑料棚、土建等全部建设费用为149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合计为1790万元(人民币),由主办单位出资解决。
二、可行性理由:1,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成为环境保护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例如:深圳市污水处理厂的快速发展,污泥产量大幅上升,深圳市全市污水处理厂日产湿污泥500~600吨/日,全年约20万吨/年。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室对污泥分析测试结果,含有机质~%,平均含氮(N)%,含磷(P2O5)%,含钾(K2O)%,含微量元素锌(Zn)360PPm,因此,它是一笔可贵的有机质资源。
如将它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既节约了成本(相对填埋、焚烧),又回收利用了资源;避免了二次污染,保护了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循环经济效益。
2,本项目的技术支撑本项目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如:A,“污水厂污泥生产有机酸类肥料及产品”,发明专利申请号:, 申请日:2006年11月7日,公开号CN1966474A,本项目的创新在于:首先将活性污泥进行杀菌、消毒、除臭、除重金属,成为无害化资源后,再加工成优质有机肥料。
B,“造纸厂滤泥气流干燥系统”专利号:Z , 可使污泥实现快速脱水干化;C,“带刀片式搅拌叶的造粒机”, 专利号:Z , 可使有机肥进行最低成本的快速造粒。
D, “污水厂污泥无臭无三废制造免烧砖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 可使污泥无害化生产建筑材料;E,“活性污泥太阳能干化装置”,正在申报的专利。
其特点在于:利用太阳能作能源,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是绿色环保型项目,可使污泥无害化清洁型生产优质有机肥料;上述专利详见附件有关文件。
三、工厂规模及生产技术方案1,工厂规模:本项目的实施, 立足于将深圳市全部污水处理工厂的活性污泥无害化制成优质有机肥料,也即是说: 将现在约全年:20万吨/年,每天:500~600吨/日的湿活性污泥全部无害化处理, 生产优质有机肥料;实现深圳市全部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2,产品方案:产品为:优质有机肥粉(又名:“精制有机肥粉”)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标准:“NY525—2002 [有机肥] ”,粉状产品,其中:(1)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 ≥ 30(2)总养分(N+P2O5+K2O)含量(以干基计),% ≥(3)水份(游离水)% ≤ 20(4)酸碱度PH ~其它指标符合上述国家行业标准。
用途:可直接供各种农作物作基肥(底肥)肥料;也可供各个复混肥料工厂作为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原料。
3,技术路线及设备:(详见设备一览表)采用国家专利及成熟的工艺和可靠的机器设备,做到:投资省、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稳定、连续、全机械化生产。
4,工艺流程简述:(详见工艺流程图)活性污泥用自卸汽车运来,倒入特制钢贮槽中,底部有螺旋推料器推出,与干性辅料及发酵营养液混合均匀后,送去拌散机;打成散状,然后皮带输送至塑料大棚中,进行4~5天的快速发酵,通过太阳能的直接照射,可实现杀菌、消毒、除臭目的,发酵棚上部布满排气吸入罩,由抽风机将棚内气体送至活性碳吸附器进行除臭,棚内为负压操作,保证周围空气无臭,后去筛分机,进行大小颗粒分级,大颗粒经粉碎后与小颗粒返回中间料仓;然后进行气流干燥,物料先进入第一级气流干燥器,在高速热气流与物料湍流作用下,进行快速的传热传质过程,然后再进入第二级气流干燥器,干燥后含水可达到20%以下。
污泥中若重金属含量较高,即可采用“污水厂污泥生产有机酸类肥料及产品”专利技术,进行脱除重金属的操作,生产方法包括混料、破解、分解、过滤、浓缩、包装,以及重金属烧结。
其具体制造过程为:(1)用带搅拌和烟道气夹道加热的敞口设备作混料、破解和分解罐,先加入湿污泥,向污泥中加入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及消泡剂等辅料,上述物料边搅拌边加热至90℃及保温,使微生物细胞壁破解;再边搅拌边加热至95℃,使有机质发生分解反应;(2)将悬浮液进行静置,过滤掉最底层的重金属,将上层滤液浓缩,加入氮、磷、钾辅料,包装得优质有机肥料;(3)滤渣中加入占滤渣重量百分比为10%的液体硅酸钠后送去加热炉内,经1100℃烧结半小时,得无害化的重金属硅酸盐物质,可供制砖或水泥厂使用。
5,环保工艺说明:本生产线积累了长期的活性污泥生产有机肥料的经验,完全可使生产环境处于无粉尘、无废水、无废渣、无废气排出的无三废条件下进行生产,实现绿色环保型的工厂,其关键技术简介如下:(1)活性污泥用汽车送来贮槽中,必须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以避免时间过长自生菌发酵产生异味。
(2)发酵前加入干性辅料及发酵营养液,保持快速发酵营养条件,使有机质快速降解,可有效避免后面加工步骤产生三废问题,这是本项目的技术关键之一。
(3)塑料棚内安装全方位吸收气体装置,使发酵时产生的少量气体全部送入大型高效活性碳吸附器中,经吸附气体中的有机物质后才放空,塑料棚内形成负压系统,可进一步保证生产环境实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