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

第 1 页,共 14 页2020年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据此判断。

【解答】A.AgNO 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Cl ,故A 符合题意;B.NaOH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NaCl ,故B 不合题意;C.CuO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uCl 2 , 故C 不合题意;D.Zn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ZnCl 2 , 故D 不合题意。

故选A2. 在如图中,要使L 1与L 2串联,在“〇”处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L 1两端的电压。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B .a 为电压表,b 为电流表C .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D .a 为电压表,b 为电压表【答案】B【解析】【分析】电压表应并联使用,如果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将没有电流;电流表应串联使用,如果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则会造成被测用电器短路。

【解答】解:由图可知,a 表跟灯泡L 1并联,所以a 应为电压表;b 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b 应为电流表,此时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L 1两端的电压。

故选:B 。

3. 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A .微波炉B .风力发电机C .酒精灯D .太阳灶【答案】C【解析】酒精灯燃烧时,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 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

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 .B .C .D . 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长时间使用电脑躺在沙发上看书 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3、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和镁条燃烧产物都是固体,因此,可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验纯,因此,可燃性气体泄漏遇明火一定会爆炸C.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因此,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D.燃烧需要氧气,因此,只要有氧气可燃物一定能燃烧4、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通常保存在冷水中,铜片上的白磷要进行干燥处理B.此组实验中烧杯里的热水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的现象5、小睿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7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8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③燃烧,说明白磷和红磷是可燃物B.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C.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D.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7、某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一、填空题1.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油站加油时经常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汽油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加油时尽量不要整理头发或衣服,因为摩擦可能产生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

3.(1)2个亚铁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

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点燃2CO2,CH4+2O2点燃CO2+2H2O。

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可多选)。

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5.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3)有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3)有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3)有答案解析版一、填空题1.建设湿地公园,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等有害气体。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答案】(1)N2(2)CO(3)3H20(4)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N2;(2)空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2和CO,即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CO等有害气体;(3)3H20表示3个水分子;(4)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以闻到花香。

2.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的区别,逐据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叶片的信息表,某问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岐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素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对性状(或自身特征) (2)叶缘内无褐色纹【解析】【考点】植物的分类检索表【解析】(1)人们为了便于识别生物,生物学家编制出生物检索表,编制生物检索表的依据主要是生物自身特征的差异。

所以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或自身特征)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2)从表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叶纹,b是叶的形状,2a表示丙的叶纹,所以应该是叶缘内无褐色纹。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1)4后,能成为饱和溶液的是溶液.(2)若仅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有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对此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采用的是升高温度的方法B.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C.采用的是增加溶剂的方法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答案】氯化钠BCD4.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疫情专题01(有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疫情专题01(有答案解析)
10.截止到2020年2月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 亿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数据 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B. C. D.
11.据环球报报道: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3月23日明确,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过去两个多月,中国为防控疫情做出的巨大努力有目共睹,受到了世卫组织和国际权威公共卫生专家的称赞.其他一些国家也在寻求借鉴中国的经验和防控措施.截止报道前,海外累计确诊病例约295000人次.将29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C.从图2在2月6日新增病例出现下降,可以估计2月6日后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的单日增长率会低于10%.
D.从表1可看出确诊病例较多的省市大部分都是在湖北周围,很大原因是由于携带病毒的流动人口造成的,所以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是在家隔离,同时也可以推断在新疆和甘肃等西北地区疫情相对缓和.
8.2020年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截止2020年2月20号,累计确诊70637例,把数7063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金额/元
5
10
20
50
100
人数
6
17
14
8
5
则他们捐款金额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B. C. D.
7.全国人民每天都很关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全国疫情和湖北疫情,下面是2020年2月7日小明在网上看到的2020年2月6日有关全国和武汉的疫情统计图表:
图1全国疫情趋势图
图2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需要注意的是当原数的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学⼀、选择题1.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A. 柠檬汁B. 苹果汁C. 西⽠汁D. ⽟⽶汁2.2020年4⽉,温州南⿅海域近10年来第⼀次出现海豚群。

海豚是⽣活在⽔中的哺乳动物。

下列对海豚描述正确的是()A. ⽤鳃呼吸B. 体外受精C. 体温恒定D. ⽤翼飞翔3.伏打电堆于1800年问世,它利⽤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条化学反应是:Zn+O+2H O=2Zn(OH),该反应属于()222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4.⼩明⽤左眼朝⽬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先应调节()A. 粗准焦螺旋B. 细准焦螺旋C. 物镜转换器D. 载玻⽚5.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

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A. 冷⽔浸泡B. 加热煎制C. 取液弃渣D. 装袋保存6.电蚊拍灭蚊时,蚊⼦碰到⾦属⽹形成闭合电路,蚊⼦往往会被烧毁。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蚊⼦是可以导电的B. 电蚊拍电压降低烧毁效果变差C. 蚊⼦烧毁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D. 烧毁时可能没有电流通过蚊⼦7.⼈类的⽣产和⽣活都离不开⽔,地球上的⽔通过⽔循环不断地被利⽤。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B. 海洋⽔可以通过⽔循环转化为湖泊⽔C. 地表径流⽔量⼀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D. ⼈类直接利⽤最多的⽔资源是海洋⽔8.银器在使⽤过程中,因为发⽣化学反应:22224Ag O 2H S 2Ag S 2H O ++=+,产⽣的2Ag S 使银器逐渐失去光泽。

已知银的化合价为+1价,则2Ag S 中S 的化合价为()A. +2B. 2-C. 1+D. 1-9.⼩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

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判断轿车是运动的。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C. 丙图实验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产生条件
D. 丁图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电站里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7.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最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形态
A.AB.BC.CD.D
1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A. 、放大B. 、放大C. 、缩小D. 、缩小
【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
(1)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
A. B.
C. D.
13.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B.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
C.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

中考科学经典填空题

中考科学经典填空题

中考科学专项经典习题填空题•(6分)2013年2月,某中学的学生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以上是通过一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上的关系。

(2)表中数据表明,去年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发病的规律是▲(3)人发高烧时,体温升高是由于人体内产热—▲―散热。

流感高发季节,学校通常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该措施属于,___(4)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⑴抽样调查季节(2)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必须说明哪两个季节发病率高或者哪两个季节发病率低,回答不全者不计分)⑶大于切断传播途径(4)抗体•(4分)请分析右图中两个食物网并回答:(1)在B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一。

柳树合欢制神薇合效树2)假如介壳虫在食物网A、B中同时消失(死亡),那么对于哪一印评寄+纤个食物网的影响更严重?为什么?(填一项)__▲合欢树。

食物网B,因为在B中叶状虫之后的生物都将死亡,食物网将不复存在(合理就给「蛇十青蛾假物网A•(4分)下表提供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读表回答: 温度」七02Q■1口6050100物质A27.654.040.045,55L 156,7物贵B13.331.663.91L01居246(1)A、B物质都属于▲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上(2)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不同是―▲__;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 与B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编号);介完虫食谢网B(1)易溶(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没有B物质的大①(3)蒸发结晶• (4分)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现让混合气体依次通过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浓H2so4、灼热的CuO和无水CuSO4时,发现AgNO3和HNO3的混合液变浑浊了,灼热的CuO变红,无水CuSO4也变蓝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2NaN3 放电 2Na+3N2↑(2)氮气稳定 2. 加油站加油时经常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汽油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加油
时尽量不要整理头发或衣服,因为摩擦可能产生 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
【答案】 汽化
静电
【解析】【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
示为:H2 2。
故答案为: (1)2Fe2+; (2)O;
(3)H2 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 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 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
别燃烧 1 米 3 的 CO 与 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
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
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生静电,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
故答案为:汽化; 静电。
3. (1)2 个亚铁离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2Fe2+;
(2)O;
(3)H2 2。
【解析】【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 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 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O。 (3)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1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 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可表
6. 某男子出现反复咳嗽、胸闷、低热的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他体内有 H7N9 禽流感病
毒(如图)。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该男子属于

(2)发热是由于该男子头部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体
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3)该男子经治疗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解答】解:(1)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体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加油时如果整理头发或衣服,可能因为摩擦产
(选填“非
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答案】(1)传染源 (2)脑干 (3)特异性
7.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体现了
牛顿谦逊的品质。但前人的研究确实对牛顿产生了启迪,其中的一位巨人就是伽利略,他
400 多年前的研究思想一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伽利略之前观测到,钟摆来回摆动的高度是相同的,如图甲。因此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实验:
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Pa。为了喝到瓶中水,乌鸦用嘴将周围的小石子夹入瓶中。
假设每颗石子的质量都是 43g,乌鸦至少向瓶中夹入_______颗石子才能让它自己的嘴接触
到瓶中水(夹入石子全 部浸入水中)。(取 g=10N/kg,ρ水= 1 .0×10³kg/m3)
【答案】 2.6×103, 59;
在左边一个固定的斜坡上滚下一个球,球又滚上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没有受到摩擦
的作用,他认为这个球在右边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滚到的高度都与起始高度一样,好像这个球
“记住”了起始高度。经过进一步思考,伽利略推断,如果右边的斜坡变成平坦,球将会一
直匀速滚动下去,如图乙。
第 2 页,共 12 页
(1)像科学家那样“进一步思考”:图丙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时间在右边不同坡度的 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认为当斜坡倾角变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 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成平坦时,球的速度不再变小,球将做匀速滚动。
2020 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解析版
一、填空题 1. 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 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 (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 (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1 (2)CH4(或甲烷) (3)AC 5. 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假设玻璃瓶身是圆柱体,其底面积为பைடு நூலகம்0.02m2,瓶内圆柱形空
间的高度为 0.25m,瓶内有水,水深 0.20m,瓶壁薄(厚度不计),瓶嘴小,只容乌鸦嘴伸
入,且瓶嘴深与乌鸦嘴长相等,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空玻璃瓶重 12N,则玻
第 1 页,共 12 页
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 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 中 C.H 元素的质量比为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 米 3CO 和 1 米 3 CH4 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 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O2 点燃 2CO2,CH4+2O2 点燃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 600~2000 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
难度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