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升降平台油路原理图-Model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识图)

3.2减压回路
、二级减压回路
二级减压回路
说明:在减压阀2的遥控口通过电磁阀4接入小规格调压阀3,便可获得两种 稳定的低压,减压阀2的出口压力由其本身来调定。当电磁阀4通电时,减 压阀2的出口压力就由调压阀3进行设定。
3.2减压回路
、多路减压回路
多路减压回路
说明:在同一液压源供油的系统里可以设置多个不同工作压力的减压回 路。如图所示:两个支路分别以15Mpa和8Mpa压力工作时可分别用各自的 减压阀进行控制。
卸荷阀卸荷回路
3.6平衡回路
、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说明:液压缸停止运动时,依靠 液控单向阀的反向密封性,能锁 紧运动部件,防止自行下滑。回 路通常都串入单向节流阀2,起 到控制活塞下行速度的作用。以 防止液压缸下行时产生的冲击及 振荡。
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3.6平衡回路
、用远控平衡阀的平衡回路
用单向节流阀的平衡回路
四、速度控制回路
在液压系统中,一般液压源是共用的,要解决各执行元件的 不同速度要求,只能用速度控制回路来调节。
4.1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装置都是通过改变节流口的大小来控制流量,故调速范围 大,但由节流引起的能量损失大、效率低、容易引起油液发热;
以节流元件安装在油路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进口节流调速、出口节 流调速、旁路节流调速及双向节流调速。
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4.2增速回路
差动连接增速回路
说明:当手动换向阀处于左 位时,液压缸为差动连接,活 塞快速向右运行。液压泵供 给液压缸的流量为qv,液压缸 无杆腔和有杆腔的有效作用 面积分别为A1和A2,则液压缸 活塞运动速度为V=qv/(A1-A2)
差动连接增速回路
4.2增速回路
剪叉式液压升降台

7 2
液压 与 气动
度 较稳定 , 故升降 台速度 也较平稳 。
21 0 第 5期 1年
当平 台上升到 预定 高度 时 , 三 位 四通 电磁 换 向 使
阀 4处于 中位状 态 , 此时 液压缸油路被切 断 , 活塞停止 运动, 从而平 台处 于停止 状 态 。而 且 由于单 向顺 序 阀 7 平衡 阀 ) 闭使 升 降平 台处 于停 止 状态 , 因 为 自 ( 关 不 身 重力而下 降。 b 升 降台停 止 . 当升降 台在 上升 到最 高位 置时 , 由于单 向顺序 阀 7 平衡 阀) ( 关闭 , 油液不 能 回到油箱 l , 而活塞不 能 4从
机械 等作 业 。 关键 词 : 剪叉机 构 ; 压 ; 降 台 液 升
中图分 类号 :H17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 04 5 (0 1 0 -0 1 3 T 3 B 10 -8 8 2 1 ) 50 7 - 0
1 引 言
动 装置 组成 。工作 台是 刚性较 好 的平 台 、 四周有栏 杆 ,
面尺寸 为 10 m ×10 60m 0 0mm, 电压 为 3 0 V, 个 升 8 整
在 底盘 上面 和工作 平 台下 面 各 有 两条 导 轨 , 臂架 端 供 部 的导 轮在其 上 滚动 。整 机 的液压 、 电气 控 制 均集 中 在 传动 控制箱 里 。主机液 压缸倾 斜 布置避 免 了垂 直布 置 时液 压缸稳 定性 不高 以及水 平布 置时受 横 向力 影 响 密封性 能差 的缺点 , 结构 更加合 理 。
21 0 第 5期 1牟
寝 压 与 气动
7 1
剪 又 式 液 压 升 降 台
张 宇 琛 ,赵 继 云 。 卢 宁 ,徐 展 ,周 峰 ,封 艳 秋
图解各种液压基本回路(动画演示)

图解各种液压基本回路(动画演示)液压基本回路是由一些液压元件组成的,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控制油路。
液压基本回路是液压系统的核心,无论多么复杂的液压系统都是由一些液压基本回路构成的,因此,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的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从机器构成的角度来讲,任何机器都是由原动机、传动系统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的。
液压基本回路是构成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单元。
液压基本回路通常分为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和速度控制回路三大类。
方向控制回路其作用是利用换向阀控制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换向及锁紧等。
压力控制回路的作用是通过压力控制阀来完成系统的压力控制,实现调压,增压,减压,卸荷和顺序动作等,以满足执行元件在力或转矩及各种动作变化时对系统压力的要求。
速度在控制回路的作用是控制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或速度切换。
一压力控制基本回路压力控制回路是利用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系统和支路压力,实现调压、稳压、增压、减压、卸荷等目的,以满足执行元件对力或力矩的要求。
压力控制回路可分为: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卸荷回路、平衡回路、保压回路、泄压回路1调压回路功效:调定和限制液压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或者使执行机构在工作过程不同阶段实现多级压力变换。
一般用溢流阀来实现这一功能。
分类:单级调压回路、多级调压回路、无级调压回路A单级调压回路节流阀可以调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定量泵输出的流量大于液压缸的流量时甲多余的油液便从溢流阀流回油箱。
调节溢流阀便可调节泵的供油压力,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必须大于液压缸最大工作压力和油路上各种压力损失总和。
B二级调压回路二级调压回路:系统压力值有两种。
如图二所示状态下,当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断电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由先导溢流阀1调定为最高压力;当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通电后,液压泵工作压力由远程调压阀2(溢流阀)调定为较低压力。
(其中,远程调压阀2的调整压力必须小于溢流阀1的调整压力。
)C多级调压回路如图所示,在图示状态,当电磁换向阀断电中位工作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由先导溢流阀1调定为最高压力;当电磁换向阀4右边电磁铁通电右位时,液压泵工作压力由远程调压阀2(溢流阀)调定为较低压力。
升降平台原理

升降平台原理
升降平台是一种用于垂直运输物品或人员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液压或螺杆传动。
下面将分别介绍液压升降平台和螺杆升降平台的工作原理。
液压升降平台的工作原理:
液压升降平台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升降功能。
液压系统包括一个液压驱动装置、一个液压油缸以及相应的液压控制部件。
当升降平台需要升高时,液压驱动装置会提供压力给液压油缸,使得液压油缸中的活塞向上运动。
这导致升降平台上升直到达到所需的高度。
当升降平台需要降低时,液压油缸中的压力被释放,液压油缸中的活塞开始向下运动。
同时,液压系统中的控制部件会控制液压油流回流的速度,以控制升降平台的下降速度。
螺杆升降平台的工作原理:
螺杆升降平台通过螺杆传动完成升降功能。
螺杆传动结构包括一个螺杆和一个配合的螺母。
当升降平台需要升高时,电动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将螺母向上推移,从而使升降平台上升。
当升降平台需要降低时,电动机改变旋转方向,螺杆将螺母向下推移,升降平台则下降。
螺杆升降平台通常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较稳定的运行。
总结:
无论是液压升降平台还是螺杆升降平台,都是通过特定的传动机构实现升降功能。
液压升降平台使用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油流的控制实现升降;而螺杆升降平台则使用螺杆传动,通过旋转螺杆推动螺母实现升降。
液压推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11:1的关系,也就是说油腔内有1MPA的力即可带动推杆克服11MPA的力。
液压推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湿式系统结构示意图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液压杆安装示意图液压缸示意图同层排水系统示意图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新风系统安装示意图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
液压泵推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如下:
1、推杆2、动密封接头A 3、缸套4、活塞5、动密封接头B 6、外套 7、微型液压泵 10、微型液压泵
液压原理图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液压传动发展概况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
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
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机械的传动方式一切机械都有其相应的传动机构借助于它达到对动力的传递和控制的目的。
机械传动——通过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等机件直接把动力传送到执行机构的传递方式。
电气传动——利用电力设备,通过调节电参数来传递或控制动力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利用液体静压力传递动力液体传动液力传动——利用液体静流动动能传递动力流体传动气压传动气体传动气力传动第二节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来说明。
图1-1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1—杠杆手柄2—小油缸3—小活塞4,7—单向阀5—吸油管6,10—管道8—大活塞9—大油缸11—截止阀12—油箱图1-1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
大油缸9和大活塞8组成举升液压缸。
杠杆手柄1、小油缸2、小活塞3、单向阀4和7组成手动液压泵。
液压升降机毕业设计液压升降机油路图

液压升降机毕业设计液压升降机油路图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液压升降机设计姓名:编号:XX职业技术学院年月日 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专业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A.编制设计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系(部)主任年月日 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系专业,学生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专题(论文)题目:指导老师: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委员:,,,,,, XX 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页共页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评阅人: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成绩:系(科)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液压升降机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液压升降机的设计,它主要包括:主机械机构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控制部分的设计三个部分内容。
在本设计中将液压系统的设计做为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又主要包括了动力源,控制元,执行元,辅助元的设计。
液压升降机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机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可靠。
液压升降机广泛适用于汽车、集装箱、模具制造,木材加工,化工灌装等各类工业企业及生产流水线,满足不同作业高度的升降需求,同时可配装各类台面形式(如滚珠、滚筒、转盘、转向、倾翻、伸缩),配合各种控制方式(分动、联动、防爆),具有升降平稳准确、频繁启动、载重量大等特点,有效解决工业企业中各类升降作业难点,使生产作业轻松自如。
关键字:升降机,液压系统,液压元目录摘要. ..................................................... ...............1 第一章升降机的发展情况. ..............................................4 1.1升降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4 1.2升降机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情况. ...................................5 1.2.1国内发展情况. . (5)1.2.2世界升降机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向....................................5 第二章升降机的工艺参数和工况分析. .............................6 2.1 升降机的工艺参数. ...........................................6 2.2升降机工况分析. ...............................................6 第三章升降机机械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7 3.1 升降机机械结构形式和运动机理. ................................7 3.1.1 机械结构型式. .............................................7 3.1.2 升降机的运动机理. ..................................................... ....8 3.2 升降机的机械结构和零设计. ....................................9 3.2.1 升降机结构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9)3.2.2 升降机支架和下底板结构的确定. .............................................14 第四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14 第五章液压系统方案的选用. (14)5.1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和选择. (15)5.2开式系统油路组合方式的分析选择. ....................................16 5.3调速方案的选择. (1)6 5.4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16 第六章液压元的选用. ..................................................... ..20 6.1 油泵和电机选择....................................................... ......20 6.1.1泵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 (20)6.1.2 电机功率的确定. ..................................................... .....21 6.1.3 联轴器的选用…………………………………………………………………………..…….21 6.2 控制阀的选用....................................................... .........24 6.2.1 压力控制阀. ..................................................... ..........24 6.2.2 流量控制阀. ..................................................... ..........25 6.2.3 方向控制阀. ..................................................... .........25 6.3 管路,过滤器,其他辅助元的选择计算. .................................26 6.3.1 管路. ..................................................... ................26 6.3.2 过滤器的选择. ..................................................... .......27 6.3.3 辅的选择. ..................................................... ..........28 6.4 液压元的连接....................................................... ......28 6.4.1 液压装置的总体布置. ..................................................... ..28 6.4.2液压元的连接....................................................... ......29 6.5 油箱及..30 6.5.1 油箱的容积....................................................... .........30 6.5.2 按使用情况确定油箱容积. (30)6.5.3 按系统发热和散热计算确定油箱容量. ........................................31 第七章液压缸的选用. (34)7.1 缸筒. ..................................................... .................34 7.1.1 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34 7.1.2 强度计算. ..................................................... ...........35 7.1.3缸筒材料及加工要求. ..................................................... ...36 7.1.4 缸盖材料及加工要求. ..................................................... ..37 7.2活塞和活塞杆. ..................................................... ..........37 7.2.1 活塞和活塞杆的结构形7.2.2 活塞、活塞杆材料及加工要求 (38)7.3活塞杆导向套....................................................... .......39 7.4 进出油口尺寸的确定.......................................................39 7.5 密封结构的设计选择.......................................................39 第八章液压泵站的选用.................................................33 8.1 液压泵站的组成及分类.. (33)8.2 液压泵站的选用....................................................... .....33 第九章液压系统性能验算...............................................40 参考文献. ..................................................... ...........43 致谢. .....................................................................44 第1章升降机的发展情况 1.1 升降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液压升降机不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动液压升降平台原理

电动液压升降平台原理
电动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利用电动驱动液压系统实现平台升降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描述如下:
1. 液压系统:电动液压升降平台包括一个液压系统,由电动泵、液压缸、液压油箱和液压阀等组成。
液压系统通过电动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吸至液压缸中,从而产生压力传递给液压缸。
2. 电动驱动:通过电动机驱动液压泵的工作,使泵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缸中,液压油的流入使液压缸的活塞上升,从而带动平台升高。
3. 控制系统:液压升降平台还配备一个控制系统,可通过按钮、遥控器或自动化设备来控制平台的升降。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从而实现升降平台的运动控制。
4. 安全装置:为确保平台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液压升降平台通常还配备有安全防护装置,如过载保护装置、限位开关、紧急停机按钮等,以避免超载、超高等情况的发生。
总体来说,当电动液压升降平台需要进行升降时,通过电动机驱动液压泵向液压缸供油,产生液压压力将液压缸的活塞向上推,从而带动平台升高;当需要停止升降时,关闭液压泵的电源,液压阀阻止液压油的流动,从而实现平台的停止及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