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声学_音响技术

电声学_音响技术

2.声功率 声功率不应与声源的其他功率相混淆。例如,电声 系统中所用的放大器的电功率通常为几十瓦,但扬声 器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它辐射的声功率只有百 分之几瓦。电功率是声源的输入功率,而声功率则是 声源的输出功率。 声功率与声压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能量关系,一个 是压力关系。声功率与声压一样,其范围很宽。如轻 声耳语的声功率只有10-9W,一般人讲话的声功率也不 过约20μW,而喷气式飞机的声功率则大于10 000W,相 差甚大。
第1章
电声学基础
1.1 声音的基本性质 1.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称为声 源。声源发声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媒质才能向外传播。
空气一疏一密地振动传播的波叫做声波。如图1-1所 示。声波以一定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当声波传到人耳 中时,会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 听觉神经,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
图1-2 声波的反射
(2)声波的绕射(衍射)

当障碍物或孔洞的尺寸比声波波长小时,声波将产 生绕射(又称衍射)或弯曲,即声波将绕过障碍物或通 过孔洞改变前进方向,如图1-3a所示。若孔洞尺寸 (直径d)比声波波长λ小得多(d<<λ),声波通过孔洞 则不像光线那样直线传播,而是能够绕到障板的背面 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时小孔处的质点可近似看作 一个新声源,产生新的球面波,而与原来的波形无关。 平时我们在墙的一侧能听到另一侧的声音,也是声波 绕射的结果。声源的频率越低,绕射的现象越明显; 相反,频率越高,越不易产生绕射,因而传播也具有 较强的方向性。
1.响度
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觉不仅与声强大小有关,还与声音的 频率有关。声强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听起来响度不同。 亦即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灵敏度。图1-8所示的等 响度曲线就反映了人耳主观感觉到的响度与实际声强以及频率 三者之间的关系。 响度的单位是“方”(phon),它是以1000Hz纯音所造成 的声强为基准,任何声音的响度级等于与此声音一样响的 1000Hz声音的声强级,因此1000Hz声音信号的响度等于它的 声强分贝值(dB)。同一条等响度曲线(即响度级相同)上不同 频率的声强虽不相同,但引起的主观响度感觉是相同的。例如, 由图1-8所示等响度曲线可知,30dB、1000Hz的纯音与40dB、 300Hz的纯音听起来一样响,它们的响度都是30phon。

第一章 电声基础知识

第一章 电声基础知识

电声基础知识引言一、电声学的定义及扬声器技术发展的原因:1.定义:电声学(Electroacoustics)是研究声电相互转换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声信号的储存、加工、测量和利用的学科,从频率范围来讲主要是可听频段,有的也涉及次声和超声频段。

电声的诞生是以贝尔和华生发明电话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为标志的。

扬声器是一种电声器件,它的雏形最初是作为电话用的耳机而发明的。

在这一百多年间,扬声器有了不断的发展,成为目前能适应高保真重放所需要的产品。

2.扬声器技术发展原因:最近扬声器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设计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振膜、磁体、粘接剂等材料的发展。

因此,最近高保真扬声器在提高音质的同时,容许输入功率也大幅度地提高。

这是为了适应需要大声压的舞蹈音乐重放,在高保真扬声器方面的发展。

3.扬声器的物理特性与音质间的关系:有人认为,在高保真设备中,对音质起主要作用的是扬声器。

事实上,将扬声器切换后,音质会发生突然的变化。

此外,除去扬声器以外的其他部件优劣几乎都是由物理特性来判断的,但对扬声器都会有“物理特性好的音质并不好”的看法。

这是因为实际听到的音质:①是扬声器本身的特性和听音室的声学特性共同决定的;②对扬声器中细微差别的物理特性还不能被测量到;③对音质判断时,是依靠个人记忆来定出的,容易产生个人的差别。

判断扬声器的物理特性与音质间的关系,是从事扬声器研制、设计的技术人员多年研究的课题。

4.电声学与主观因素的关系:电声学是一门与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的物理学科,原因是从声源到接收都摆脱不了人的主观因素。

声音是多维空间的问题(音调、音色、音长、声级、声源方位及噪声干扰等),每一维的变化都对听感有影响。

复杂的主观感受并不是任何仪表所能完全反映的,这必然联系到生理和心理声学,语言声学,甚至音乐声学等各个方面问题,形成了电声学的特色和它的复杂性。

5.发展趋势: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对电声学提出了大量的实际与理论问题。

电声知识点总结

电声知识点总结

电声知识点总结电声技术是指人类利用电子技术和声学技术相结合,对声音进行处理、传送和增强的技术手段。

电声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音频录制、音频处理、音乐制作、语音通信、音响系统、电视、广播和多媒体等领域。

本文将从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声音的捕捉与转换、声音处理和增强以及声音传播的方式等方面进行电声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由声波完成的,声波是一种横波,它的传播要依靠介质,如空气、水等。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高,频率越高,音高就越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包括声音波形的生成、声音信号的捕捉和转换。

声音的波形可以用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表示,声音信号可以用麦克风、传感器等设备捕捉,并通过放大器、滤波器、均衡器等电子设备进行转换和处理。

二、声音的捕捉与转换声音的捕捉和转换是电声技术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声音的采集、放大和转换。

声音的采集是指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设备有麦克风、传感器等;声音的放大是指将电信号放大为适合于传输和处理的信号,常用的设备有放大器、驱动器等;声音的转换是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常用的设备有模数转换器、编码器等。

声音的捕捉与转换是电声技术的基础环节,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选用合适的设备并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调试。

三、声音处理和增强声音处理和增强是电声技术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调音、混响、均衡、动态控制、特效处理等。

声音的调音可以通过均衡器、滤波器等设备进行,可以调节声音的频率、响度、音色等参数;声音的混响可以通过混响器对声音进行调制,增加声音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声音的均衡可以通过均衡器对声音的频率进行调节,增加声音的通透感和平衡感;声音的动态控制可以通过压缩器、限幅器等设备对声音的动态范围进行调节,增加声音的幅度感和动感;声音的特效处理可以通过音响效果器、合成器等设备进行,增加声音的特殊效果和表现力。

电声学基础知识

电声学基础知识

音膜(折环)
折环
微型扬声器的折环一般是由高分子薄膜材料(PEI PET,PEN,PEEK等),通过热成型加工成型。在扬 声器振动过程中起到弹簧的作用。 折环的功能有三: ① 帮助保持音圈的中心位置; ② 为振动系统提供弹性恢复力; ③ 振膜边缘提供一个有阻尼的终端;以 阻尼从盆架反射回来的振动。
磁碗
三磁路
级芯
内磁 (主磁钢)
上夹板 外磁
(边磁)
下夹板
五磁路
级芯
内磁 (主磁钢)
上夹板
外磁 (边磁)
下夹板
环形磁路
级芯
内磁 (主磁钢)
音圈
音圈
音圈是扬声器的重要组件之一。当交变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使音圈受到随音频变化的 交变磁力,上下运动,带动音膜振动发出声音。
F=BLi
导线材质
导线的材质,通常为铜,只有需音圈质量较轻的单元,才使用铝质;但由于铝线焊接 困难,为改善其焊接性能,通常在铝线外,包一层铜,这样的导线,即称为铜包铝线。
扬声器的谐波失真特点: 在附近失真较大,主要是因悬挂系统以及驱动力的非线性所引起的。
扬声器主要电声特性
总品质因数 Qts 在共振频率点声阻抗的惯性抗(或弹性抗)部分与纯阻部分的比值
电品质因数 Qes: 机械品质因数Qms:
Qes

Re Bl2
M ms Cms
Qms

Rms Bl2
M ms Cms
Qts
电声学基础知识
1
扬声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扬声器的主要电声特性
3

扬声器的主要零部件
4
扬声器腔体
5
扬声器测试
磁路部件
磁钢

电声技术基础理论学

电声技术基础理论学
近似于平面波
Fig. 2
平面波
Fig. 3

声波 2
3.驻波 .
在存在着反射面的空间, 在存在着反射面的空间, 当声源辐射出一定频率的 连续声波时, 连续声波时,在声源和反 射面之间就存在一个声场。 射面之间就存在一个声场。 这时,入射(发射) 这时,入射(发射)声和 反射声会互相干涉而出现 强声区域和弱声区域。 强声区域和弱声区域。这 种强声和弱声点在一定的 部位出现时, 部位出现时,这种声场便 称为产生驻波的声场。 称为产生驻波的声场。在 实际的试听室中, 实际的试听室中,必须避 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 0
扬声器部件(一般情况) 扬声器部件(一般情况)
Part Name
Frame Upper Plate Bottom Plate Yoke Pole Piece Magnet Cone (Diaphragm) Iron Iron Iron Iron Al-NiFerrate , Neodymium , Al-Ni-Co Body : Paper , Plastic , Film , Metal Wire : Copper , Aluminum Cotton , Synthetic Paper , Plastic , Film
Damper
Frame Terminal Upper Plate Magnet Voice Coil
Fig. 8
Bottom Plate
一般电动型扬声器结构图(内磁型) 一般电动型扬声器结构图(内磁型)
Diaphragm (Body)
Dust Cap
Diaphragm (Edge)
Gasket
Flexible Wire
Fig. 12

电声学及其相关技术

电声学及其相关技术

计算机科学:实现语音识别、语音 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子工程:开发音频信号处理、扬 声器技术等应用
材料科学:探索新型声学材料,提 高声音传输和接收性能
电声学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智能语音助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电声学将在智能语音助手的语音识别和合成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
电声学在通信、音响、医疗、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声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电声学 开始起步,主要研 究声音的传播和接 收。
20世纪初,电话和 无线电的发明推动 了电声学的发展。
1927年,贝尔实验 室的科学家发明了 晶体麦克风,提高 了声音的灵敏度和 清晰度。
20世纪中叶,随着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 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声学在语音识别 、音频处理等领域 得到了广泛应用。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电声学将影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的音效表现,提供更真实、沉浸 式的体验。
医疗健康:电声学技术可用于无损检测、医学成像和远程医疗等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 精度。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电声学将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设备的通讯和控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实现 更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
THANKS
听觉阈值:人类能够感知的最小声 音强度称为听觉阈值,不同频率的 声音有不同的听觉阈值。
Part Four
电声器件与系统
传声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工作原理:传声器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子线路进行放大和传输。 类型:动圈式、电容式、铝带式等。 应用场景:会议、演讲、音乐会、录音等。 注意事项:传声器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考虑环境、音质和用途等因素。
Part Five
电声信号处理技术

电声学知识总结1

电声学知识总结1

电学知识总结一, 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 电流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三, 电压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四, 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五,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六, 电功和电功率1. 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7.P热公式:P=I2Rt ,(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Ω);t→秒.)18.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七,生活用电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八,电和磁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进.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17.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换向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电路图如右图)注意: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原理:P=UI。

电声技术知识基础

电声技术知识基础

波。声波的频率相当广泛,人耳可能听到的仅是频率范围很窄的一部分
(频率范围约20~20 K赫),因而常称这部分声波为声频声波。电声学 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声频声波。
物体的振动使空气产生扰动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声波的速度:
空气:340m/s (1225km/h)。
软木:500
煤油:1324
海水:1531
塑料:2132 铜棒:3760
1、扬声器 2、传声器 3、蜂鸣器 4、压电器件
音质评价
客观规则指标: 失真度: 谐波失真“﹤3%”; 相位失真: 低音模糊,影响中频声像空位。 抖晃失真: 音调失真的均方根:录音机﹤0.1%,Hi-Fi﹤0.005% 录像机: ﹤0.3%, 现盘机:﹤0.001% 频响: 优质1—200KHZ 瞬态响应: 是指音响系统对实变信号的跟随能力。(反映音质的透明度、层次感)
实质上反映肪冲信号的交次谐波失真大小。~转换率用V/US表示;一般 的放大器的转换率﹥10V/US 信噪比: 信号与噪声电平的分贝差, 用S/N或SNR (dB)表示, Hi-Fi音响要求 SNR﹥70dB; CD机要求SNR﹥90 dB;人耳对4-8KHZ的噪声最灵敏。 声道分离度和平衡度:~不同声道间的隔离程度用一个声道的信号电平与串入另一 声道的信号电平来表示,﹥50 dBOK; 平衡度是指: 2个声道增差,频响,特性的一致性,否则会造成声象偏移。
内,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声功率,单位是 瓦/㎡表示。
声功率 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符号为W,单位为瓦(w)。
3、声的基础概念
声压级:反应声音强度,单位分dB 声场:有声波存在的区域 自由场:边界影响可以不计的声场。 阻尼:随时间和距离而损耗的现象; 反射:声波在2个表面间返回的过程 散射:朝许多方向的不规则反射折射衍射。 吸收:声波通过煤质时声能减少的过程。 直达声:未经反射直接到达接收点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声学基础知识(参考资料之一)《音频声学简介》(5页)《电声学名词及物理意义》(4页)深圳市美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声技术中心《音频声学简介》§1声波的概念右运动时,使空气层质点产生压缩,空气层的密度增加,压强增大,使空气层处于“稠密”状态;活塞向左运动时,则空气层质点膨胀,空气层的密度将减小,压强亦将减小,使空气层处于“稀疏”状态。

活塞不断地来回运动,将使空气层交替地产生疏密的变化。

由于空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交替的疏密状态,将由近及远地沿管子向右传播。

这种疏密状态的传播,就形成了声波。

§2描述声波的物理量一、声压大气静止时的压强即为大气压强。

当有声波存在时,局部空气产生稠密或稀疏。

在稠密的地方,压强将增加,在稀疏的地方压强将减小;这样,就在原有的大气压上又附加了一个压强的起伏。

这个压强的起伏是由于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所以称它为声压;用p 表示。

声压的大小与物体(如前述的活塞)的振动状态有关;物体振动的振幅愈大、则压强的起伏也愈大,声压也就愈大。

然而,声压与大气压强相比,是及其微弱的。

存在声压的空间,称为声场。

声场中某一瞬时的声压值,称为瞬时声压)(t p 。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中最大的瞬时声压值,称为峰值声压。

如果,声压随时间的变化是按简谐规律的,则峰值声压就是声压的振幅。

瞬时声压)(t p 对时间取方均根值,即⎰=Te dt t p Tp 02)(1 〔1〕称为声压的有效值或有效声压。

T 为取平均的时间间隔。

它可以是一个周期或比周期大得多的时间间隔。

一般我们用电子仪器所测得的声压值,就是声压的有效值;而人们习惯上所指的声压值,也是声压的有效值。

声压的大小,表示了声波的强弱。

目前国际上采用帕(a P )作为声压的单位。

以往也用微巴作为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1帕=1牛顿/米² (MKS 制) 1微巴=1达因/厘米² CGS (制) 1微巴=0.1帕1大气压=a P 5100325.1⨯ (常温下)为了对声压的大小数值,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在表一中列出了几种声源所发出的声音的声压的大小。

表一由表1可知,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声源中,其声压的大小是十分悬殊的,大小之间可以相差上亿倍。

二、频率声源(如上述的活塞)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声波的频率,并用字母f表示,其单位为赫兹(Hz)1/秒。

虽然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单频率的声源很少,大多数声源的振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产生的大多为复合音。

但是,我们可以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把一个复合音分解为一系列幅值不同的单频声的组合。

因此研究单频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而频率则是描述单频声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频率的倒数则称为周期。

单位为秒。

人耳能听得见的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称为可闻声或音频声。

低于20H z的声波,称为次声。

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可用仪器接收到,它在研究热带风暴、地震及核爆炸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高于20000H z的声波称为超声,它在无损探伤、切割、诊断、水下探测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当频率再提高至波长可与物质结构的线度相比较时,就可以用声波来研究物质结构,这样频率的声波则称为特超声。

在音响和通信中所涉及的声波,就是人耳能感知的音频声。

而研究音频声的拾取、重放、传播及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科学,就称为音频声学。

三、声速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单位为米/秒。

声速的大小,与声波藉以传播的介质有关。

不同的介质声速不同。

固体介质、液体介质和气体介质三者之中,固体介质中的声速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即使在空气介质中,声速还与空气的压强和温度有关。

在理论上,有 ργ0P c =〔2〕 式中; c 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γ 为空气的比热比,且402,1=γ;0P 为大气静压强,且a P P 5010013.1⨯= (0℃); ρ 为空气密度,且3293.1m Kg =ρ(0℃); 因此,可算得 6.331)0(0=C c m/s上式表示的是温度为0℃,空气中的声速。

如果温度改变了,则声速的值也就不同。

对于空气,可按下式算得不同温度下的声速:t C t c 6.06.331)(0+= m/s 〔3〕由上式即可算得常温(20℃)下空气中的声速为(0=20)344cm/s〔4〕C这是一个值得牢记的数值,因为不少计算,需用到这个数据。

四、波长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的同相位的两点之间(如相邻的两稠密或两稀疏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用字母λ表示,单位为米。

波长λ与频率f及声速c之间,有如下关系:c=λ·f〔5〕在空气中,不同频率的声波,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因此,〔5〕式的关系对于空气中传播的任何频率的声波,都是正确的。

例如在常温常压下,1000H z的声波波长为0.344米;100Hz的声波波长为3.44米等等。

五、声强前已指出,声波实质上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声振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使介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另一方面又使介质产生疏密的过程。

前者使介质具有振动动能,后者使介质具有形变势能;而此两者的和,就是介质所具有的声能量。

因此,声波的传播也可以说是声能量的传递。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平均能量,称为声强,用字母I表示,单位为瓦/米²。

应当指出,声强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是一个矢量,它表示着声音传播的方向和强度。

对于平面波和球面波,在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声强与声压的关系为;cp I ρ2= 〔6〕其中; ρ 为大气密度;且321.1m Kg =ρ,(常温常压下)c 为声波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且c=344m/s(常温常压下)六、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所辐射的总的声能量,称为声源辐射功率,简称声功率。

通常用字母W 表示,单位为瓦(W )。

如果一个点声源,在自由空间辐射声波(此情况下辐射无指向性),则在与声源等距离的球面上,任何一点的声强,都是相同的;且与声源声功率之间,有如下关系:24r I W π•= 〔7〕 式中: W 为声源的声功率 (W ); I 为声强 (W/m²); r 为离声源的距离 (m);输出声功率的大小,是扬声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由它可以决定扬声器的电声效率。

§3 级和分贝前已指出,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声源中,其声压大小的范围是很大的,大小之间可以相差上亿倍。

变化范围这么大的声压,用线性标度表示是很不方便的。

特别是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声压或声强的大小,而近似地正比于声压或声强的对数值。

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声学中普遍采用对数标度来度量声压、声强、声功率等。

因为对数的宗量是一个无量纲的量,所以通常把一个物理量的两个数值之比的对数,称为这个物理量的“级”,那个被比的量则称为参考量。

有时又觉得取对数后的数值过小,而不方便,往往再乘以10倍来定级,并以“分贝”表示。

下面我们就来定义声功率、声强和声压的级。

一.声功率级(SWL )声功率级用符号W L 表示,其定义是:将某声功率W 与参考声功率0W 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所得结果以分贝表示。

即10W WLgL W = (dB) 〔8〕 其中 12010-=W (W )二.声强级 (SIL )声强级用符号I L 表示,其定义是:把某声强I 与参考声强I 。

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结果以分贝表示。

即10I ILgL I = 〔dB 〕 〔9〕 其中 12010-=I (W/m²)三.声压级(SPL )声压级用符号p L 表示,其定义是:把某声压p (有效值)与参考声压0p 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结果以分贝表示。

即20p p LgL p = (dB ) 〔10〕其中 50102-⨯=p a P 即以人耳刚能觉察的声压值作为参考值,显然,人耳刚能觉察的声压级为0dB.表一所列各种声源所对应的声压级,如表中第三列所示。

由此可见,采用对数标度后,表一中所列各声源的声压级在0~180dB 之间。

由〔10〕式可知,声压每增加一倍,其声压级增加6dB ;声压每增加10倍,声压级增加20dB.电声学名词及物理意义(部分)一、一般名词术语1.1电声学electracoustics研究声电相互转换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声信号的存储、加工、传递、测量和应用的科学。

它研究的内容覆盖所有的声频范围,从次声到特超声,通常仅局限于可闻声范围。

1.2可闻声audible sounda.引起听觉的声振动。

b.由声振动引起的听觉。

1.3 音调pitch听觉的属性。

根据它可以把声音排成由低到高的序列。

1.4 响度loudness听觉的属性。

根据它可以把声音排成由轻到响的序列。

1.5 音品、音色timbre是声觉的属性,它使听者区别同时存在的同样响度和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

1.6 纯音pure sound,pure tone,simple tonea.有单一音调的声觉。

b.简谐声振动。

1.7 噪声noicea.紊乱不定的或统计上随机的振荡。

b.不希望的或不需要的声音,或其他干扰。

1.8 声压sound pressure指由声扰动产生的压强增量(逾压)。

1.9参考声压reference sound pressure用级来表示声压时所选用的基准,通常选用20μPa。

1.10 级level某一量与该量的参考量之比的对数。

对数的底、参考量和级的类别必须加以说明。

注:①级的类别用复合名词来表示,如声压级或声功率级;②不论所选的是峰值、均方根值还是其他的量,参考量应保持不变;③对数的底通常用与该底有关的级的单位来说明。

1.11 贝〔尔〕bel是一种级的单位,其对数的底是10,适用于功率类的量;当对数的底是10的平方根时,也是场量的级的单位。

注:例如功率类的量是声功率和声能量,场量是声压和电压。

1.12 分贝decibel贝〔尔〕的十分之一。

注:分贝是比贝〔尔〕更常用的级的单位。

;1.13 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的对数,以分贝表示的声压级是20乘以该比率的以10为底的对数。

1.14 声级sound level,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标准化的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得到的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对数。

用分贝表示的声级为20乘以该比率的以10为底的对数。

1.15 响应response在一定条件下,器件或系统由激励所引起的运动或其他输出。

所用的输入和输出的类别必须表明。

1.16 失真distortion不希望的波形变化。

注: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②不同频率的传输的不一致;③相移与频率不成比例。

1.17共振resonance系统受迫振动时的一种现象,激励频率的微小变化都将导致该系统的响应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