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流程(新手)

合集下载

教你做结构设计

教你做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1,看懂建筑图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

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 等,大致都差不多。

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

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

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

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

结构设计流程 新手

结构设计流程 新手

①梁宽加宽,抗剪有利,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

②350宽的梁,用四肢箍可以使箍筋直径减小。

③主梁加宽,有利于次梁钢筋的锚固。

7、对于柱的大小,应该尽量做到按轴压比控制,轴压比相差不宜大于0.2,当建筑有要求时,应和建筑协商好该问题。

8、对于高层建筑,顶层板考虑到刚度突变很大,宜加厚到150mm,应充分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结构类型。

9、梁配筋时,应充分考虑梁的锚固长度,特别是次梁,应尽量满足图集要求。

10、板配筋时,应注意Ⅰ级、Ⅱ①应根据现场勘探情况利用软件对地基进行验算;
②应根据地基及设计情况不同选用适当的地基刚度系数; ③根据上部结构及场地情况,选取适当的基础形式和计算方法;④。

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步骤

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步骤

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步骤一,看懂建筑图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

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设计人员,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二,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1.三维建模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

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

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

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

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

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

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

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2.计算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3.绘图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常全-⾮常详细)结构设计各阶段内容及深度规定总则规定:1.民⽤建筑⼯程⼀般应分为⽅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建筑⼯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合同中有不作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施⼯图设计。

2.各阶段设计⽂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1)⽅案设计⽂件,应满⾜编制初步设计⽂件的需要。

(注:对于投标⽅案,设计⽂件深度应满⾜标书要求。

)(2)初步设计⽂件,应满⾜编制施⼯图设计⽂件的需要。

(3)施⼯图设计⽂件,应满⾜设备材料采购、⾮标准设备制作和施⼯的需要。

对于将项⽬分别发包给⼏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3.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正确选⽤国家、⾏业和地⽅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件的图纸⽬录或施⼯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应⽤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其他⼯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新设计项⽬的需要。

4.当设计合同对设计⽂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5.本规定对设计⽂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性。

对于具体的⼯程项⽬设计,执⾏本规定时应根据项⽬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进⾏合理的取舍。

结构设计应根据⼯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时段、分批次进⾏。

各阶段都有相同内容,但设计深度不同,应该逐步加深。

通过各个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有序实现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

通过加强结构设计过程的执⾏,减少错、漏、碰、缺,保证设计质量,提⾼⼯作效率。

⼀、⽅案设计⽅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员要做到: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多⽅案⽐较确定结构选型。

结构设计⼈员应深⼊了解⼯程项⽬的规模、使⽤性质、设计标准和投资造价等情况,在建筑专业初步⽅案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和结构设计⼈员⾃⾝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案。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其基本流程如下:
1.需求分析:在结构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目标进行明确,包括产品功能、性能、成本、质量和安全等方面。

这需要与客户或产品经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开始进行概念设计。

这包括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和初步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详细设计:在确定了最佳设计方案之后,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这包括对各个组件和部件的尺寸、形状、材料和工艺进行规划和设计。

同时,还需要确定各个部件之间的连
接方式和细节设计,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制造和测试:在完成详细设计之后,需要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这包括制造和测试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确
保产品质量。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
要求和性能指标。

5.改进和完善:在制造和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

这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水平。

6.发布和维护:在完成了结构设计之后,需要将产品发布到市场上。

同时,还需要进行产品的维护和更新,以满足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的来说,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和变量。

通过以
上基本流程,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和缺陷,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如何做结构设计

如何做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1,看懂建筑图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

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

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

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

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

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

结构设计步骤1

结构设计步骤1

建议图要简洁,不要的图层、不要的零件,建议要去掉,要看图和查图很 方便,很容易。 建议零件名称要规范,要按中文名称翻译成英文。 建议前期基础工作要先做好,该画完整的要画完整,不能这里留一点,那 里留一点。 建议要装配的螺钉、铜螺母等等,一定要全部装上,以利于检查干涉。 建议修改的地方要逐一核对,不能漏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反馈。 建议修改时要改原来的尺寸和步骤,而不是在后面加加减减,方便以后的 看图、检查和修改。 建议所有的线和面都要作图层装好,看图和检查容易。 建议位置、大小和角度的尺寸要圆整,不要出现小数点后面很多位数。
完成结构设计后,一定要 1、检查全局干涉,并全部改好; 2、检查装配过程中,是否干涉(难度大); 3、检查每个塑胶件的拔模斜度; 4、检查每个塑胶件是否有薄胶位、厚胶位。是否有薄钢料; 5、检查每个塑胶件出斜顶是否够位; 6、检查有运动机构(转动、滑动)在运动中是否干涉(难度大); 7、检查钣金件展开后是否够料,在设计中应时时检查; 8、检查各零件间重要间隙是否变掉,如卡扣间隙、按键和孔间隙、元件和孔 间隙、定位柱位置和间隙、螺柱位置和间隙等等; 9、全部检查完后,一定要总装配图能全部重生,有失败要改好。
一个零件装2次,不要 再起名
改为PM4X8 尽量减少螺钉种类
改为PM3X5
尽量减少螺钉种类
改用PM4X8
电动机支架切 缺口让位
主显后壳开 孔让位5
尽量减少螺钉种类
3、对称的一个零件先做一半,再copy(复制)/solid surfs(实体面), transform(转换)/no copy(无复制),protrusion(加材料)/use quilt(使用面组)。后面再继续做不对称的特征。
4、对称的2个零件,先做好一个,再copy (复制) /solid surfs (实体 面)。另一个零件Data Sharing(数据共享),transform(转换)/no copy(无复制),protrusion(加材料)/use quilt(使用面组)。2个零件 后面再分别继续做不对称的特征。 5、作图步骤一定要简洁、清晰,容易修改。 6、每天最少将总装图再生一次,一定要将再生失败消灭在萌芽状态,复 杂的先再生小装配图,再再生大装配图;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1·看资料--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

同时了解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和明确建筑设计师的意图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

2·建模前的准备—①荷载的计算,荷载包括外部荷载和内部荷载,它们的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

②构件截面的估算,用前面计算的荷载,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来估算截面的尺寸。

3·根据建筑图纸进行建模--轴线输入,梁柱布置(根据估算的截面尺寸),荷载定义,楼层组装等。

4·计算--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和计算结果不断调整模型使之符合现行各规范,满足使用需求和安全保证。

5·绘图--对计算的配筋和截面大小进一步确定,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和要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的要求。

6·校核--对施工图的每个细节进行校核,使之完全符合现行规范。

7·调整计算机结构施工图,加入设计说明,编排图纸顺序,完成打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 ﻫ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1,看懂建筑图ﻫ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

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ﻫ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ﻫ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

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

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

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

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

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

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

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面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3.绘图ﻫ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

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
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图,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面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4.校对审核出图ﻫ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

修改完毕交总工审核,总工进一步发现问题返回设计者修改,通常修改完毕后的施工图,有错误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就是有错误,也对整个结构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然后签完字,盖完出图章和注册章,拿去晒图吧...
5.联系单或设计变更ﻫ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实际情况与设计考虑的情况不符或,设计的施工难度过大,施工无法满足就需要设计变更,由甲方或施工队提出问题,返回设计修改,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也需要多次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看施工是否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来做的,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修改... ﻫ1. 地质报告看什么-----
1、先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好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根据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ﻫ
3、确定基础形式;ﻫ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ﻫ5、沉降数据分析;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

注意有关地下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虑那就麻烦了。

2. 钢筋验收验什么
1钢筋数量与直径; ﻫ2钢筋锚固;ﻫ3钢筋间距;
4 钢筋保护层; ﻫ5箍筋弯钩; ﻫ6后浇带钢筋;
7 拉结筋;ﻫ8钢筋搭接长度及接头率;ﻫ9钢筋接头部位;
10 钢筋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验槽到底该验什么ﻫ验槽是为了普遍探明基槽的土质和特殊土情况,据此判断异常地基的局部处理;原钻探是否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对自己所接受的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确认。

ﻫ1地基土层是否是到达设计时由地质部门给的数据的土层,是否有差别,主要由勘察人员负责;
2基础深度是否达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坑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位置及偏差、基础尺寸; ﻫ3验证地质报告,有不相符的情况下协商解决,修改设计方案;ﻫ4基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搅动;
5 有无其他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基坑放坡是否合适,有无塌方)ﻫ4. 主体验收验什么---
主体验收,结构工程师主要注意的内容有: ﻫ1、梁柱板尺寸定位是否设计要求,其成形质量如何,是否有蜂窝麻面等。

还有是否有修补的痕迹,如果有,应询问修补的原因,是否对结构有影响。

2、预埋件是否准确埋设,插筋是否预留,雨水管过水洞是否留设准确,卫生间等设备是否按要求留设,对后封的洞板钢筋是否预留等。

3、砌体工程的砂浆是否饱满,强度是否够(可以用手扳一下),砌体的放样如何,是否平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