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新规范GB50156-2012要点解读PPT讲解

合集下载

2019最新《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2019最新《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2019最新《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目次1 总则 (88)3 基本规定 (90)4 站址选择 (97)5 站内平面布置 (112)6 加油工艺及设施 (118)6.1 油罐 (118)6.2 加油机 (122)6.3 工艺管道系统 (123)6.4 橇装式加油装置 (131)6.5 防渗措施 (131)6.6 自助加油站(区) (132)7 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133)7.1 LPG储罐 (133)7.2 泵和压缩机 (137)7.3 LPG加气机 (139)7.4 LPG管道系统 (140)7.5 槽车卸车点 (141)8 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122)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142)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144)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145)8.4 CNG管道及其组成件 (146)9. 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125)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147)9.2 LNG卸车 (151)9.3 LNG加气区 (151)9.4 LNG管道系统 (151)10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129)10.1 灭火器材配置 (153)10.2 消防给水 (153)10.3 给排水系统 (156)11 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132)11.1 供配电 (158)11.2 防雷、防静电 (160)11.4 报警系统 (162)11.5 紧急切断系统 (163)12 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137)12.1 采暖通风 (164)12.2 建(构)筑物 (164)12.3 绿化 (167)13 工程施工 (140)13.1 一般规定 (168)13.2 材料和设备检验 (168)13.3 土建工程 (168)13.4 设备安装工程 (169)13.5 管道工程 (169)13.6 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170)13.7 防腐绝热工程 (170)13.8 交工文件 (170)1 总则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安全。

加油站规范PPT课件

加油站规范PPT课件
5 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当油罐设在 行车道下面时,人孔操作井宜设在行车 道以外。
6 油罐的顶部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油 罐的周围,应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 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1 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2m。
2 加油岛的宽度不应小干1.2m。
3 加油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 于0.6m。
.
21
五、加油工艺及设施
.
22
• 1油罐
1 加油站的储油罐应采用卧式钢制油罐钢 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不应小于5mm。钢制油罐 的设计和建造,应满足油罐在所承受外压作用 下的强度要求。
.
11
6、油罐、加油机与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 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Ⅰ级和 Ⅱ级公
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 Ⅳ级公路按照城市干路、 支路确定。
.
12
四、总平面布置
.
13
1、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2、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 度不应小于6m。
• 1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 的定义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它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应 符合本规范附。 3对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 离可减少30%。 4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 统,本表的距离可减 少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油 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 5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箱式变压器、 杆装变压器的 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 火距离减少20%。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等级划分、火灾危险性、防控措施本资料摘录自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和辅导教材一、汽车加油加气站1、缩略语:LPG-液化石油气CNG-压缩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L-CNG-由LNG转化为CNG2、加油站等级划分3、LPG加气站等级划分4、加油与LPG加气合建站划分5、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划分二、加油加气站的火灾危险性汽油加油加气站由于储存、加注的汽油、LPG、CNG等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加油加气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一)加油站的火灾危险性由于加油站收发的油品为汽油和柴油,加油站火灾除具备一般火灾的共性外,还具有油品易燃烧和油气混合气易爆炸的特殊性,若管理小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站火灾事故,按其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作业事故和非作业事故两大类。

(一)作业事故作业事故主要发生在卸油、量油、加油和清罐环节,这四个环节都使油品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在作业中违反操作程序,使油品或油品蒸气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就会导致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

1、卸油时发生火灾加油站火灾事故的60%~70%发生在卸油作业中。

常见事故有:(1)油罐满溢。

卸油时对液位监测不及时造成油品跑冒,油品溢出罐外后,周围空气中油蒸气的浓度迅速上升,达到或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使用工具刮舀、开启电灯照明观察、开窗通风等,均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爆炸燃烧。

(2)油品滴漏。

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花立即燃烧。

(3)静电起火。

由于油管无静电接地、采用喷溅式卸油、卸油中油罐车无静电接地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

(4)卸油中遇明火。

在非密封卸油过程中,大量油蒸气从卸油口溢出,当周围出现烟火、火花时,就会产生爆炸燃烧。

2、量油时发生火灾油罐车送油到站后未待静电消除就开盖量油,将引起静电起火,如果油罐未安装量油孔或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储油罐量油时,量油尺与钢质管口摩擦产生火花,就会点燃罐内油蒸气,引起燃烧爆炸。

CNG加气母站GB50156-2012规定

CNG加气母站GB50156-2012规定

G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根据设计加气汽车数量、每辆汽车的加气
时间、母站服务的子站的个数、规模和服务半径等因素综合确定。

在城市建成区内,CNG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符合下列规定:
a.加气母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不应超过120m3。

b.常规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不应超过30m3。

c.子站固定设施的总容积不应超过18m3。

站内停放的车载储气瓶组拖
车不应多于1辆。

无固定储气设施时,车载储气瓶组拖车不应多于2
辆。

2.调压器设置在进站管道的紧急切断阀之后。

3.进站管道应设计量装置,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体积流量计量的基准状态。

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

4.脱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脱硫应在增压前进行。

b.设备应设在室外。

c.宜设备用脱硫塔。

d.宜采用固体脱硫剂。

e.脱硫塔前后的工艺管道上应设置硫化氢含量检测取样口,也可设置硫化氢
含量在线检测分析仪。

5.脱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设备用脱水设备。

b.宜采用固体吸附剂。

c.出口管道上应设置露点检察仪。

6.压缩机排气压力应不大于25Mpa。

加油加气站规范

加油加气站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1总则 (3)2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3)3基本规定 (4)4站址选择 (8)5站内平面布置 (22)6加油工艺及设施 (28)6.1 油罐 (28)6.2加油机 (30)6.3工艺管道系统 (30)6.4撬装式加油装置 (33)6.5防渗措施 (33)6.6自助加油站(区) (34)7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35)7.1 LPG储罐 (35)7.2泵和压缩机 (37)7.3 LPG加气机 (37)7.4 LPG管道系统 (38)7.5槽车卸车点 (39)8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39)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39)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41)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42)9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43)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43)9.2 LNG卸车 (48)9.3 LNG加气区 (48)9.4 LNG管道系统 (49)10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50)10.1灭火器材配置 (50)10.2消防给水 (51)10.3给排水系统 (53)11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54)11.1供配电 (54)11.2防雷、防静电 (55)11.3充电设施 (58)11.4报警系统 (58)11.5紧急切断系统 (58)12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58)12.1 采暖通风 (58)12.2建(构)筑物 (59)12.3绿化 (61)13工程施工 (61)13.1 一般规定 (61)13.2材料和设备检验 (62)13.3土建工程 (64)13.4 设备安装工程 (65)13.6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70)13.7防腐绝热工程 (71)13.8交工文件 (71)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止点 (72)附录B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73)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划分 (74)1总则[条文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建设规模不变,布局不变、功能不变,地址不变的设施、设备更新不属改建,而是正常检修维修范围的工作。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2.1 术语2.1.1 加油加气站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1.2 加油站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3 加气站具有储气设施,使用加气机为机动车加注车用LPG、CNG或LNG等车用燃气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自己注释:L液化,P石油,G气体,C压缩,N天然气2.1.4 加油加气合建站具有储油(气)设施,既能为机动车加注车用燃油,又能加注车用燃气,也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5 站房建筑物。

2.1.6 加油加气作业区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气)卸车设施、储油(储气)设施、加油机、加气机、加(卸)气柱、通气管(放散管)、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停车位、LPG(LNG)泵、CNG(LPG)压缩机等设备的区域。

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

2.1.7 辅助服务区加油加气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域。

2.1.8 安全拉断阀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自动断开,断开后的两节均具有自密封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加油机或加气机、加(卸)气柱的软管上,是防止软管被拉断而发生泄漏事故的专用保护装置。

2.1.14 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1.29 加气岛用于安装加气机的平台。

2.1.41 防护堤用于拦蓄LPG、LNG储罐事故时溢出的易燃和可燃液体的构筑物。

3 基本规定3.0.9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9的规定。

三气柴五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记忆技巧:临界点给下一级;90/150/210呈60递增;不允许大于2103.0.10 LPG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

记忆技巧:临界点给下一级;30/45/60呈15递增;不允许大于603.0.13 加油与LP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3 的规定。

加油加气站新规范GB50156-2012要点解读PPT讲解.

加油加气站新规范GB50156-2012要点解读PPT讲解.

3.3 第5章 站内平面布置
5.0.10 加油加气站内设置的经营性餐饮、汽 车服务等非站房所属建筑物或设施,不应布置 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其与站内可燃液体或可 燃气体设备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0.4 ~4.0.9条有关三类保护物的规定。经营性餐饮 、汽车服务等设施内设置明火设备时,则应视 为“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其中, 对加油站内设置的燃煤设备不得按设置有油气 回收系统折减距离。
3.7 第12章 建(构)筑物
罩棚 P69 12.2.2高度限 站房 12.2.9/10/11/12/13
3.4.5 防渗措施 二种防渗方式 防渗罐池 P39 检测立管 P39 双层管道 P39 P38 6.5.1 /6.5.5 6.5.3 6.5.4 6.5.6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6 自助加油站(区) 自助加油机 P40 6.6.4 自助加油区 6.6.1/2/3 自助加油站监控 6.6.5/6 自助加油站油气回收 6.6.7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4 橇装式加油装置 油罐内应安装防爆装置 P38 6.4.1 应采用双层钢制油罐。 6.4.2 应采用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6.4.3 渗漏监测 6.4.4 应设防晒罩棚或采取隔热措施 6.4.5 防护围堰 6.4.6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2 加油机 油枪流量 P34 6.2.2 油枪文字与颜色标识 6.2.5 防撞柱 6.2.6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3 工艺管道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P35 6.3.4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6.3.6 油罐接合管 6.3.7 油罐通气管 P36 6.3.8/9/10 工艺管道的选用 P36 6.3.11

2020最新《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2020最新《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2020最新《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目次1 总则 (88)3 基本规定 (90)4 站址选择 (97)5 站内平面布置 (112)6 加油工艺及设施 (118)6.1 油罐 (118)6.2 加油机 (122)6.3 工艺管道系统 (123)6.4 橇装式加油装置 (131)6.5 防渗措施 (131)6.6 自助加油站(区) (132)7 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133)7.1 LPG储罐 (133)7.2 泵和压缩机 (137)7.3 LPG加气机 (139)7.4 LPG管道系统 (140)7.5 槽车卸车点 (141)8 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122)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142)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144)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145)8.4 CNG管道及其组成件 (146)9. 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125)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147)9.2 LNG卸车 (151)9.3 LNG加气区 (151)9.4 LNG管道系统 (151)10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129)10.1 灭火器材配置 (153)10.2 消防给水 (153)10.3 给排水系统 (156)11 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132)11.1 供配电 (158)11.2 防雷、防静电 (160)11.4 报警系统 (162)11.5 紧急切断系统 (163)12 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137)12.1 采暖通风 (164)12.2 建(构)筑物 (164)12.3 绿化 (167)13 工程施工 (140)13.1 一般规定 (168)13.2 材料和设备检验 (168)13.3 土建工程 (168)13.4 设备安装工程 (169)13.5 管道工程 (169)13.6 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170)13.7 防腐绝热工程 (170)13.8 交工文件 (170)1 总则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要修订内容
2.1加强安全和环保技术措施,采纳一些新技术和新 设备,提高了建设水平。 罐/油气回收/热塑性管道/防渗罐池 2.2增加各级加油站允许容积。 +30 2.3分汽/柴调整了站与周边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 。

2.4取消阻隔防爆技术。
2. 主要修订内容
2.5划分加油加气作业区和辅助服务区。 加油加气作业区 汽/柴
3.5 第10章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增加了LNG\CNG消防要求 完善原有描述 要求基本相当
3.6 第11章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
3.6.1 供配电 事故照明 P63 11.1.3 3.6.2 防雷防静电 避雷网保护 P65 11.2.6 供配电系统 11.2.9
3.6 第11章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
3.3 第5章 站内平面布置
3.3.2站内防火间距 P26 表5.0.13 取消其他建(构)筑物、变配电间、道路要求。 增加柴油罐、柴油通气管要求。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施
3.4.1油罐 4类双层罐 P32 6.1.3 油罐公称厚度要求 P32表6.1.4 检测立管设置 P33 6.1.8 油罐覆土 6.1.10/6.1.12 防满溢措施 P34 6.1.13 液位监测与渗漏检测 6.1.14
2.6调整CNG站储气规模,增加LNG加气设施内容。
2.7增加了自助加油站(区)内容。 2.8增加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内容。 2.9细化了CNG加气母站和子站的内容。 2.10参考国内外经验,修改了部分条文。
3.油站重点章节 共七章
第3章 基本规定 第4章 站址选择 第5章 站内平面布置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第10章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第11章 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第12章 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3.1 第3章 基本规定
明确联合建站 3.0.2 P7 除CNG母站外均可 明确非油品业务 3.0.8 加油站等级划分 3.0.9
3.2 第4章 站址选择
3.2.1与站外防火间距要求的变化 分汽/柴列表 量化油气回收折扣 取消架空通信线分级/增加塔 增加架空电力线分级 取消架空电力线不应跨越要求 明确室外变配电站\道路 开了站外无门窗洞口实体墙口子 柴油要求大幅度缩小
3.7 第12章 建(构)筑物
罩棚 P69 12.2.2高度限 站房 12.2.9/10/11/12/13
加油站新规范解读
2013.2.
交流提纲
1.框架变化 2.主要修订内容 3.重点章节 4.展开
1.框架变化
1.1增加一个章节 由12章为13章;9 1.2部分内容位移 5 12 1.3部分内容扩展 第6章加油工艺及设施 增:橇装/防渗/自助。 第11章电气 增:充电设施/紧急切断系统。 1.4增加1个附录 引用标准名录
3.6.3 充电设施 户外充电设备基础应高于地坪200mm。 户外充电设施防护等级应为IP54。 防撞(柱)栏 。P66 11.3.3 3.6.4 紧急切断系统 紧急切断系统应能迅速切断加油泵的电源。 应具有失效保护功能。 启动开关位置。P67 11.5.3 只能手动复位。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2 加油机 油枪流量 P34 6.2.2 油枪文字与颜色标识 6.2.5 防撞柱 6.2.6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3 工艺管道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P35 6.3.4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6.3.6 油罐接合管 6.3.7 油罐通气管 P36 6.3.8/9/10 工艺管道的选用 P36 6.3.11
3.3 第5章 站内平面布置
5.0.10 加油加气站内设置的经营性餐饮、汽 车服务等非站房所属建筑物或设施,不应布置 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其与站内可燃液体或可 燃气体设备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0.4 ~4.0.9条有关三类保护物的规定。经营性餐饮 、汽车服务等设施内设置明火设备时,则应视 为“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其中, 对加油站内设置的燃煤设备不得按设置有油气 回收系统折减距离。
3.4.5 防渗措施 二种防渗方式 防渗罐池 P39 检测立管 P39 双层管道 P39 P38 6.5.1 /6.5.5 6.5.3 6.5.4 6.5.6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6 自助加油站(区) 自助加油机 P40 6.6.4 自助加油区 6.6.1/2/3 自助加油站监控 6.6.5/6 自助加油站油气回收 6.6.7
3.2 第4章 站址选择
3.2.2取消阻隔防爆口子 原4.0.4A 3.2.3注意4.0.13 4.0.13 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加油加气站的 加油加气作业区。架空通信线路不应跨越加气 站的加气作业区。
3.3 第5章 站内平面布置
3.3.1增加要求 5.0.3 加油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应有 界线标识。 5.0.5 加油加气作业区内,不得有“明火地点 ”或“散发火花地点”。 5.0.7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布置在辅助服务区 内。 5.0.8 加油加气站的变配电间或室外变压器应 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 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3.4.4 橇装式加油装置 油罐内应安装防爆装置 P38 6.4.1 应采用双层钢制油罐。 6.4.2 应采用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6.4.3 渗漏监测 6.4.4 应设防晒罩棚或采取隔热措施 6.4.5 防护围堰 6.4.6
3.4 第6章 加油工艺及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