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_姚伟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

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

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2010-12-17 10:14 环卫科技网作者:姚伟曲晓光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农村不同类型的垃圾产生量及垃圾的收集处理方式,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于2006—2007年开展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点,对调查村领导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使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农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0.86kg,生活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63.28%;收集堆放的生活性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理的占57.03%;农村人均日生产性垃圾量为2.03kg,生产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83.44%;生产性垃圾中养殖业垃圾占44.11%,秸秆杂草垃圾占33.36%;收集堆放的生产性垃圾以直接再利用方式处理的占46.31%,以高温堆肥方式处理的占26.29%。

结论随意堆放的生活性和生产性垃圾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收集堆放的垃圾因类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垃圾;产量;收集;处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措施之一,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必要条件。

2006—2007年,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堆放方式及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现状调查,了解农村人均日垃圾量、垃圾收集堆放的比例和垃圾主要的处理方式现状,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项目村的村干部。

1.2调查方法每省(区、市)随机抽取25%的项目县,每县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通过对村干部进行调查并了解整村的垃圾产生和收集处理情况,采用询问与观察结合的方法填写调查表。

1.3统计分析方法调查数据采用双录入的方式以Access2000数据库形式进行录入,数据采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也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得到了推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首先,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废纸、瓶罐等易腐垃圾和易燃垃圾,这些垃圾如果随意丢弃或填埋,会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严重后果。

其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落后,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

大部分农村地区仍采用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垃圾,而这些方式往往效率低、污染大,难以达到环保要求。

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亟待加强。

此外,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垃圾分类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虽然垃圾分类已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但农村居民的分类意识尚未树立起来,导致垃圾混合严重,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因此,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首先,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认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应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广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填埋场等设施的管理,防止污染的发生。

此外,应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倡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可以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建立分类回收站点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处理工作,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提供资金补助等方式,激发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加大设施建设力度、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问题研究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问题研究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问题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会垃圾产生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的缺乏和管理的不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家庭、集体单位以及农田等。

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和收集制度,农村生活垃圾的混合程度较高,造成了垃圾处理的困难和成本的增加。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停留在露天焚烧和填埋的阶段。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和疾病传播等安全隐患。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1. 缺乏垃圾分类和收集机制缺乏垃圾分类和收集机制是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和收集意识较低,居民普遍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同时,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分类设施和专门的收集车辆,导致垃圾混合程度高,给后续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相对落后,这也是导致垃圾处理问题突出的原因之一。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仍然以露天焚烧和填埋为主,缺乏环保、高效的处理设施。

这不仅导致环境污染,也无法实现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化的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3. 缺乏垃圾处理人员及技术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人员及相关技术,这也是垃圾处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相关技术和知识,无法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

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导致垃圾处理工作无法达到标准,影响了农村环境的整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解决方案1.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针对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和收集问题,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制度是关键。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精选5篇)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精选5篇)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精选5篇)第一篇: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在同时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多为简单堆放,大大小小的垃圾堆,不仅侵占了农村的大量土地,而且还会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

在雨季,有害成分随垃圾渗滤液进入环境,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来避免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大、成份复杂、再利用率不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仅2000 年的垃圾产量就达1.4亿吨,现在还在继续以每年10% 速度增加,预计到2010 年垃圾产量约达2 亿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的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农民日常的饮食结构看,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厨余垃圾,即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蔬菜、果品、肉食禽蛋等;从农民的燃煤结构看,由于该地区没有铺设燃气管网,目前农民主要的燃料还是以秸秆和蜂窝煤炉为主,但是随着农村农田用地的不断减少,农村已经减少了秸秆作柴火的使用量,同时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蜂窝煤炉。

生活垃圾组成以有机物成分(厨余、果皮等)为主,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不大,并且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垃圾组成会向城市垃圾成分变化,无机含量,尤其是灰渣含量大幅降低,而易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废品含量则持续增长。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垃圾的收集方式为混合收集,一些有害物质如干电池、废油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增加了无害化处理难度。

另外,一些可回收资源利用物质也是直接填埋,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垃圾成分在处理时更加复杂化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已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大部分村子以敞开式垃圾池收集为主并配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在调查中发现,各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垃圾池的设置数量少,服务半径不合理,垃圾桶缺失或损坏严重,垃圾收集车数量少,效率低的现象,特别是有些村子,由于资金等诸多原因造成应建的收运设施及配套设备被搁浅等。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农村地区的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增加,产生的垃圾数量急剧增加。

农村地区的垃圾源主要来自居民的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兽医垃圾等,这些垃圾的日益增多直接导致了农村垃圾的排放量增加。

农村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薄弱,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处理能力低下。

很多农村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无害化措施,如焚烧、填埋等,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相对较低。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的指导和教育,很多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和环保问题缺乏认识,不了解垃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面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来加以解决:要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资金支持,引导农村地区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处理能力,有效处理农村垃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加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中,降低农村地区垃圾的排放量。

应推进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

通过技术手段,将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进一步减少垃圾的排放量。

可以采用生物降解、堆肥和有机肥料等方式,将农村垃圾转变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土壤改良。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治理体系,加强垃圾处理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维护农村环境的整洁和健康。

农村地区的垃圾污染问题是一个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健康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教育、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及加强监管管理等综合对策的实施,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一、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1、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产品在农民的生活中日益增多,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xx化。

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

据调查,农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千克,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

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2、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农民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

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在田问村头、道路两旁等随地丢弃[1]。

长此以往,道路两旁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填埋场,自然低洼地成了天然垃圾箱。

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中,约1亿吨的垃圾被随意堆放。

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

同时,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

3、xx垃圾下乡,加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一些小xx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常常把xx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输送”。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土壤,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

正是xx垃圾排放进农村而且排放的不合理,这就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

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无形中影响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农村生活垃圾量迅速增长的原因1、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品、工业品进入农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复杂性,加大了处理难度,成为破坏农村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2、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居住分散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超过了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

从经济学分析看,正是地理上分散的人口、企业、居住点等形式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4]。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挑战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挑战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挑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加,而处理方式和设施却相对滞后。

这给农村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包括农村人口数量增加、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人们使用的各种包装材料和一次性用品也增加了垃圾的数量。

农村生活垃圾数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二、垃圾分类处理难度大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种类,需要进行分类处理。

但是由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分类处理工作难以开展。

农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知识,导致分类处理工作难度增加。

三、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相对较少,主要以垃圾堆放点或者简易处理设施为主。

这些设施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技术含量低,无法有效处理大量垃圾。

缺乏垃圾焚烧设施或垃圾处理站,更是导致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难以解决。

四、环保意识普及不足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很多人对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缺乏环保宣传和教育,导致农村居民对垃圾处理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农村地区的垃圾中,很多可回收资源被丢弃处理,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废旧塑料、纸张、玻璃等资源本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但由于缺乏回收设施和回收体系,导致这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六、空气质量受垃圾焚烧影响由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很多地方采用垃圾焚烧方式处理垃圾。

然而,垃圾焚烧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会影响居民的健康,还会加剧大气污染问题。

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本高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包括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与维护等方面。

由于处理设施技术含量高、维护成本大,很多农村地区无力承担这些成本,导致垃圾处理难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农村垃圾污染一直是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而处理方式却没有跟上,导致垃圾随意堆放、焚烧及未经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给农村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成为了当务之急,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对于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垃圾乱堆放。

由于缺乏垃圾分类和投放意识,农村居民往往将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村庄周围的空地、河滩或田间地头,甚至直接丢弃在河流中,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垃圾焚烧。

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的状况,居民会选择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但由于没有专业设备和标准化操作,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造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缺失。

农村地区大多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设施,造成垃圾处理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导致垃圾难以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4. 缺乏环保意识。

部分农村居民缺乏环保知识和意识,对垃圾处理方式和影响缺乏了解,缺乏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导致垃圾乱倒乱丢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农村垃圾污染处理对策为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1. 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知识,倡导环保理念,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2. 建设垃圾分类回收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分类回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供便利的回收垃圾箱、分类回收站点,推广垃圾分类投放,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 建立农村垃圾处理体系。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广垃圾焚烧、填埋和堆肥等多种处理方式,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4.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监管体系,加大对农村垃圾乱倒乱丢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 act: O bjective To know the status of the production,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garbage in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M ethods The investigated sites were selected by random sampling and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answered by village leaders during 2006-2007. SAS8.2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production of domestic garbage in the rural area was 0.86 kg, the rate of collection was 63.28%, the rate of treatment by landfill was 57.03%. The production of productive garbage was 2.03 kg per person in one day, the rate of collection was 83.44%. The aquaculture garbage accounted for 44.11% , the straw weeds accounted for 33.36% . The productive garbage was treated by direct reuse and hightemperature composting, accounted for 46.31% and 26.29% respectively. C onclusion Stockpile at discre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productive garbage may affect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ural residents, the treatment of garbage will be the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sanit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填埋 焚烧 堆肥 再利用
57.03 14.26 13.88 14.83 16.55 10.85 26.29 46.31 62.65 9.33 2.73 25.29 2.57 1.53 47.57 48.33 3.06 24.19 14.05 58.70 63.86 8.04 13.24 14.86
图 1 不同地区人均日生活垃圾产量及收集堆放垃圾量 2.3 生产性垃圾种类及比例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不同类型的垃圾产生量及垃圾的收集处理方式,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供基础
数据。 方法 于 2006—2007 年开展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点,对调查村领导进
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使 用 SAS 8.2 统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结 果 农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 0.86 kg,生活垃圾以收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年 1 月第 26 卷第 1 期 J Environ Health, January 2009, Vol.26, No.1
· 11 ·
20%。 东北主要为填埋和高温堆肥,分别占 65.06%和 23.57%。
表 1 不同来源垃圾的堆放和处理方式的构成比
来源
生活 生产 工业 养殖业 秸杆杂草 其他
按统计局分类方法,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各地区生 产性垃圾均以养殖业垃圾和秸杆杂草为主。 东部地区的两种垃 圾类型分别占 30.54%和 33.56%, 中部为 44.27%和 31.84%,西 部为 46.26%和 36.36%,东北为 70.50%和 20.89%。 见图 2。
图 2 不同地区生产性垃圾的主要类型
· 10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年 1 月第 26 卷第 1 期 J Environ Health, January 2009, Vol.26, No.1
文 章 编 号 :1001-5914(2009)01-0010-03
【农村饮水与环境卫生专栏】
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
姚伟,曲晓光,李洪兴,付彦芬
3 讨论 3.1 垃圾收集与处理的重要性
我国农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 0.86 kg,其 中 随 意 堆 放 的 垃圾为 0.32 kg,按照 2006 年底全国有 9.51 亿农民计算,一年内 产生生活性垃圾接近 3 亿 t, 其中约 1 亿 t 垃圾属于随意堆放。 我国农村人均日生产性垃圾量为 2.03 kg,其中随意 堆 放 的 垃 圾 为 0.34 kg,一 年 内 产 生 生 产 性 垃 圾 接 近 7 亿 t,其 中 约 1 亿 t 垃 圾属于随意堆放。 垃圾是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在收 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垃圾所产生的有害成分会对大气、土壤、 水体等带来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而且威胁人民身 体健康,成为社会公害之一[1]。 垃圾的产生量和堆放方式直接影 响农村的环境, 垃圾产生量越多, 以随意方式堆放垃圾比例越 大,对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的影响越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项目村的村干部。 1.2 调查方法
每省(区、市)随机 抽 取 25%的 项 目 县 ,每 县 随 机 抽 取 10 个 行政村, 通过对村干部进行调查并了解整村的垃圾产生和收集 处理情况,采用询问与观察结合的方法填写调查表。 1.3 统计分析方法
2005 年 10 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 义
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 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村 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村容整洁”主要是 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明显改 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目前,我国农村垃圾的收集和 处理工作尚未完善,要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居住 条件,就需要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农村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工 作,从而在整体上改善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必 要的条件。 3.2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处理方式
本 次 调 查 显 示 ,全 国 的 人 均 日 生 活 垃 圾 量 为 0.86 kg,按 统 计 局 分 类 方 法 ,东 部 地 区 最 高 (0.96 kg),西 部 最 低 为 (0.77 kg)。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 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 废物。 本次调查把生活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 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从垃圾的分类和实际调查结果来看,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生活水平直接相关,生活水平高、经济条件 好的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相对较高。
按统计局分类方法,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图 1):人 均日生活垃圾量东部地区为 0.96 kg,中部 0.88 kg,西部 0.77 kg, 东北0.81 kg。 生 活 垃 圾 收 集 堆 放 东 部 占 73.79%,中 部 59.63%, 西部56.77%,东北 53.98%。 东部集中堆放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 为 填 埋 ,占 73.93%;中 部 主 要 为 填 埋 和 再 利 用 ,分 别 占 45.48% 和 27.81%;西 部 主 要 为 填 埋 ,占 38.94%,其 他 三 种 方 式 均 约 为
集方式堆放的占 63.28%;收集堆放的生活性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理的占 57.03%;农村人均日生产性垃圾量为 2.03 kg,生产
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 83.44%;生产性垃圾中养殖业垃圾占 44.11%,秸杆杂草垃圾占 33.36%;收集堆放的生产性垃圾
以直接再利用方式处理的占 46.31%,以高温堆肥方式处理的占 26.29%。 结论 随意堆放的生活性和生产性垃圾影响农
K ey w or ds: Garbage; Production; Collection; Treatment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 务,做好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措 施 之 一 ,也 是 实 现 “乡 风 文 明 、村 容 整 洁 ”的 必 要 条 件 。 2006— 2007 年 ,笔 者 通 过 对 我 国 农 村 垃 圾 产 生 量 、堆 放 方 式 及 处 理 方 式进行全面的现状调查,了解农村人均日垃圾量、垃圾收集堆放 的比例和垃圾主要的处理方式现状,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 理提供基础数据。
人均日 垃圾产量
(kg/d) 0.86 2.03 0.44 0.90 0.68 0.02

堆 放 方 式 (%) 随意 收集 堆放 堆放 36.72 63.28 16.56 83.44 10.73 89.27 18.82 81.18 18.82 81.18 21.34 78.66
收 集 堆 放 垃 圾 的 处 理 方 式 (%) 高温 直接
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收集堆放的垃圾因类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垃圾;产量;收集;处理
中 图 分 类 号 :R122.2
文 献 标 识 码 :A
Pr oduction, C ollection and T r eatm ent of G ar bage in Rur al Ar eas in C hina YAO Wei, QU Xiao-guang, LI Hong-xing, et al. National Center for Rural Water Supply Technical Guidanc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0, C 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