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相关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版)说明文基础知识

(完整版)说明文基础知识

说明文基础知识一、说明文的定义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以解释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二、说明文的四大要素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一)、说明对象:(1)具体事物(称为事物说明文)(2)抽象的事物(称为事理说明文)(二)、说明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

(三)、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引用、举例子、打比方1、下定义说明方法(1)概念:用简洁、准确、科学的语言概括地介绍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就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注意事项:①下定义不能用比喻句和否定句,一般用陈述句。

②下定义时,应认识清楚说明对象的属性,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③下定义时,语言简洁、明了。

2、作诠释说明方法(1)概念:就是对说明对象作一些解释说明。

(2)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下定义在语言、句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必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而作诠释比下定义要自由灵活,它不要求完整的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

注:区分作诠释与下定义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大部分适应,不是所有都行)3、列数字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具体数据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作用(好处):数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

使说明更简明、精确、具体、更有说服力。

4、分类别说明方法(1)概念:将所要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范围和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和方面,一类一类地进行说明的方法。

(2)注意事项:科学的分类要做到正确、对等、包举(详见书上184页)(3)作用(好处):眉目清楚、条理分明。

5、作比较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不同的事物之间(横比),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纵比)、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2)分类: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3)作用(好处):更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6、画图表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表格,图形来直观明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作用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示例
《中国石拱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具体的数字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科学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
特征
将说明对象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或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句中通常会出现“比”“也”“而”“相对于”“较……”等词。
5.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总分式
①“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结构安排。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四个主要角度和三个次要角度加以分说。
②“总—分—总”式:事理说明文多用。如《被压扁的沙子》中第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第二至十六段具体说明了关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理论;最后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1.说明文分类
按说明
对象分
事物性
说明文
以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说明对象,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特点;《苏州园林》围绕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从多方面展现苏州园林之美。
事理性
说明文
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时间的脚印》以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对象,介绍“时间”这个抽象概念;《大雁归来》记录了大雁在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观察得细致入微,记录得细腻生动。
引资料
特征
引用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传说、诗词、文献资料、经典著作等进行说明,一般都有引号。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主要)借代、反复、反语、通感(次要)2、表达方式:叙述——(有什么、存在什么)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描写——(什么样子)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的枝干”说明——(是什么、特点、用途等)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等)如:《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3、说明方法:引用——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

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作图表——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举例子——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分类别——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

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打比方——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

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

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

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摹状貌——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

下定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作诠释——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溴、锶等……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溴、锶等…… ( 逻辑顺序 )
例如: 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 个体,叫克隆。
下定义 作用分析:运用 的说明方 法,用简明的语言 准确 地概括了“克
隆”的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 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1、所选文段主要使用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 说明方法: 说明内容: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7)作诠释:就是解释说明,就是通俗
的介绍或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作诠释和下定义常被混淆。下定义用语更为科学严 密,更侧重于揭示本质特征,作诠释则趋于通俗平 实地释解概念,分析性状。
〔例1〕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风碰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少70%-80%,到距 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 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 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 20倍。 (作诠释)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等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

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通过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方面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使读者对该事物有清晰的了解。

比如介绍一种动物、植物、物品或建筑物等。

2、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阐述抽象的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等。

它往往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式来揭示事物的原理和规律。

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进行说明。

比如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历史事件的发展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依次进行介绍。

常用于介绍建筑物、地理景观等。

3、逻辑顺序根据事物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进行说明。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

三、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这样可以使读者对抽象的事物或事理有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通过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杰出成就。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这样可以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比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 米,两端宽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

3、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1.说明文分类(1)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以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

如《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

如《大自然的语言》。

(2)按语言分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

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用大量的数据对说明对象做了客观的说明。

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如《大雁归来》里面有不少记叙、描写、议论结合的语句,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说明对象定义: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判断方法:①看题目。

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②抓首括句或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在这些句子中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2)说明对象特征定义: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志。

判断方法:①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

如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往往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抓关键词句。

如《中国石拱桥》中“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等。

③从分析材料入手。

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说明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永定河发水时,来势······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特征:结构坚固)3.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语言标志: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时代、朝代等。

如《中国石拱桥》中,作者列举我国石拱桥的先后顺序是: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长虹大桥(1961年)。

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一.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作用: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

二.说明顺序1.时间: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产品制作过程、历史发展、文字演变、动植物生长等等。

2.空间: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由浅到深(递进),由性能到功用,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三.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简洁,生动(说明与描写相结合)四.答题要点:1.能否删去:(1)词语的意思及其在文中的作用(2)删去后句意发生怎样的变化,与原意不符(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之一”意思是其中一个,在文中指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中的一个,不排除其他的顽强敌人。

如果删去意思就改变为只有人类是沙漠唯一的顽强敌人,与原意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其余例题: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2.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

4.采集站送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5.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异养。

注:如只问词语在文中作用,只要(1)和(3)2.第一段(事例或故事)文中的作用:说明了。

,引出后文的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说明过程中段落能否互换要点一,从说明顺序角度要点二,和文中哪句句子照应。

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附练习)

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附练习)

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附练习)基础梳理D.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一般说,采用此方法时总有相比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所以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相比”、“……是……的几倍(几分之一)”、“……大似……”等字样,但也不尽然。

关键是仔细阅读,细心辨察,才能掌握其特征。

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E.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方法,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

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F.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G.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H.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作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I.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相关知识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1)事物说明文(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中国石拱桥》)
(2)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落日的幻觉》)。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
(1)平实的说明文
(2)生动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发展为序进行说明。

2.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3.逻辑顺序:
①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从次要到主要)
一般来说,事例说明文都会用到逻辑顺序,且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段落里,会用到多种顺序。

包括各种逻辑顺序。

例:《中国石拱桥》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在说明桥梁结构时,又是由整体到局部为序,三座桥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序。

“由一般到特殊”: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概括)→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具体)、卢沟桥的特点(具体)。

“由整体到局部”:“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整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个拱圈拼成……”(局部)。

“由先到后”:“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逻辑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2.递进式结构: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3.并列式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
2.作比较
3.打比方
4.摹状貌
5.引用
6.列数字
7.分类别
8.下定义
9.作诠释10.列
图表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

例: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解析: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

2.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例:“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解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地突出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3.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比喻。

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例: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解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桥洞比作一张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赵州桥桥洞的形状特点。

4.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例: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解析: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的每个柱头上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的状态。

5.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4)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5)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例: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解析:引用马可•波罗的话,充分有力地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极具艺术价值。

6.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

解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整体形态及规模,突出了它的雄伟。

7.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例: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
v1.0 可编辑可修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解析: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屏按照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的分类。

8.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例: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解析: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地说明了“联拱石桥”的本质特征。

9.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看云识天气》
解析: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虹”的特征。

两种说明方法的比较:
下定义与作诠释: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句:
a.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下定义
变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

b.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作诠释
变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立。

10.列图表: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

例:《统筹方法》华罗庚
解析: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好处,一目了然。

六、说明语言:
(一)准确严密(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1.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解析:“比较早”表示程度较轻,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解析:“大约”“可能”表推测,用于准确严密。

“有记载的最早的”,表述严谨,增加了说明的可靠性。

(二)生动(趣味性):一些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除了要求预言准确严密外,还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例: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是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蝉》法布尔
解析:“踢踢腿”“试试筋力”“懒洋洋”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蝉的幼虫的可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

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

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