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方:______
空蒙:______亦: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
9.课外阅读。
雄鸡似的版图
打开世界地图
一眼就望见我的祖国
像雄鸡昂首远瞩——
迎着东方的晨曦
一声声,一声声
召唤着重新崛起的民族
抚摸雄鸡似的版图
我心潮起伏——
傲对百载冰霜雨雪
你神态何等坚毅、果决
而今沐浴着春风
你啼唱分外清亮、激越
呵,雄鸡似的祖国
高踞在我的心窝
19.日积月累我能行。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当午,汗滴。
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锄____________当午,汗滴__________________。
谁知盘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4.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ūsài hú zi jié chū guǐ xióng二、用“√”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未还(hái huán)飞将(jiāng jiàng)在生当(dān g dàng)作人杰死亦为(wéi wèi)鬼雄不教(jiāo jiào)胡马度(dù duó)阴山三、选择正确答案。
1.《出塞》是一首()。
A.山中田园诗B.赠友送别诗C.边塞诗2.王昌龄是()代诗人。
A.宋B.唐C.清3.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
A.《清明》B.《回乡偶书》C.《从军行》4.《凉州词》是一首()。
A.送别诗B.边塞诗C.赠友送别诗5. “度”的意思是()。
A.越过B.度过C.过度四、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的意思。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__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答问题:《夏日绝句》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六、课文整体梳理。
1.《古诗三首》其中《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著名的_______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愿望。
2.《凉州词》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_____________,对死亡并不畏缩,_____________ 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3.《夏日绝句》_____________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文直通车。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 宋、岳飞B. 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 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 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A. 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 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中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出现了许多活生生的人物,有、、、、。
我还听到了和用吴音相互交谈的声音,看到了在溪东锄豆的情景,织鸡笼的情景和剥莲蓬的情景。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词的内容看,作者不喜欢“小儿”,因为他太顽皮,太淘气了。
B.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
C.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题目是村居。
D.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4]“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字用得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文要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片段阅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相煎何太急?”句出自曹植《______》。
(2)明日复明日,明日______。
我生______,万事______。
(3)“我以______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的意思是:______。
(4)__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______。
(5)去的______,米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______呢?2.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2)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4)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6)______,春风不改旧时波。
3.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_____。
”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_____。
”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____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
(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____,______。
”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
(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_____”开头,以诗句“______,______。
”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
4. 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3)天行健,______(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5.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6. 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9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上9古诗三首(共12题)一、选择题(共8题)1.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费A.fèi B.fú2.给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只(缘)身在此山中A.沿,顺着B.边C.因为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庐山A.núB.lú4.选字组词。
()色苍茫A.暮B.幕5.单选下面加点字意思错误的一项是A.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B.故.为精卫(因此)C.天下奇观.(看)D.横贯.江面(穿,贯通)6.选字组词。
()故A.椽B.缘7.选择。
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蜜蜂山锋B.羡慕开幕C.炒菜抄闹8.单选《题西林壁》中的“题”字,正确的解释是以下哪一项?A.书写B.题目C.问题D.题型二、填空题(共2题)9.选择填空逊:A.不及,差;B.谦让,恭顺;C.退避,退让。
(1) 小张经常在课堂上出言不逊,顶撞老师。
(2) 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同其他国家相比毫不逊色。
(3)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记载:“清帝逊位渝旨之文辞即在赵宅起草,乃出张季直(注:张窖)手笔。
”10.填空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三、阅读理解题(共2题)11.阅读《秋浦歌》,回答问题。
秋浦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 补充诗句。
秋浦歌,。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 解释词语。
(1)秋浦:(2)缘:(3)个:(4)秋霜:A.指白发B.因为C.县名,在今安徽贵池D.这般(3) 判断正误。
这首诗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二十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
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
这怎能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12.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田忌赛马(节选)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走过来,便讥讽(fěng fěn)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古诗三首》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sèxiāo sèyuán yóu tóu xiángfēng sāo qiān xùn yùn shū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降.落伞(xiáng)吟.唱(jīn)B、萧瑟.(shè)投降.(xiáng)C、骚.客(shāo)只缘.(yuán)D、谦逊.(xùn)浪费.(fèn)三、我能写好字。
四、比一比,组词语。
暮()吟()侧()峰()缘()慕()今()铡()锋()椽()阁()须()逊()输()问()硕()孙()愉()五、对句中加点字词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梅雪争春未肯降.(降低)B、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C、可怜..(评议)..九月初三夜(可爱)D、骚人阁笔费评章六、读句子,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句。
1、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想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是“,。
”2、黄山绵延数百里,千山万壑,每到一外,所看到的美景都不一样,真是“,。
”3、小红和小丽总在学习上暗暗较劲,谁也不服谁,老师说:“,。
你们俩各有长处,应该互相学习。
”七、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雪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卢钺。
()2、“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句中的“瑟瑟”的意思是青绿色。
()3、《题西林壁》中与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雪梅》中“梅雪争春未肯降”,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
()八、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暮江吟》一诗写的是季,从到这段时间的的景色。
2、《题西林壁》的作者代文学家。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作者从、不同角度,处在、、、,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受,而,这两句诗说明了“当局者迷”这个道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外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轻”字体现了什么?4.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①题:______②缘:______③不识: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6. 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诗人的足迹,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哪里的风光呢?请写出地名。
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万里长征人未还.。
()A.huí;回来B.huán;归来C.huán;归还2.醉卧沙场..君莫笑()A.战场。
B.铺满沙子的场地。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生当作人杰..A.杰出的人才B.人中的豪杰C.杰作4.“雪却输梅一段香”,下列同样写出梅花比雪香的诗句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B.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C.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D.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5.对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B.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健在,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C.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敌人的军队度过阴山。
二、填空题6.主题积累(补全古诗)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7.经典诗文默写。
(1)《夏日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__。
诗中鲜明提出作者人生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你和好友因追求学业而各奔东西,面对朋友离别的忧伤,你用诗句安慰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经常教育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学会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三、语言表达8.前人对《凉州词》的后两句持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作“悲伤语读”,另说作“谐谑语读”。
你赞成哪一种?也可再作别解,请阐述具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按要求写句子。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翻译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排比句式写一个关于母爱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下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它和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显得多么和谐、宁静,真的就像诗中所写:湖光秋月______,潭面无风______。
27.阅读古诗,做练习。
(1)补充股市。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4.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题:______
只缘:______
(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6.根据语境或按要求填写诗句。
(1)晴天漫步西湖边,湖面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雨天漫步西湖边,湖面烟雨迷茫,景色更加奇特。我不由得吟出诗句:水光潋滟______,山色空蒙______。我还想起另外两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接天莲叶______,映日荷花______。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
腊月寒梅斗冰霜。
(1)连一连。
三月______菊花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25.课内阅读。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______。()
(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是()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16.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
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
22.选择填空。
(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2)“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赞颂的是哪位英雄?()
2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
②还:______
不识:______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的感觉。
(4)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_____。
(4)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_______。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沙白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1)填一填。
①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_____比作一叶_____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6.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______,写_______。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_____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______。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_____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是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果我是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
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玩游戏。
飘到广场上,
去堆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亲亲你,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1)雪花飘落到小河里,变成______,和小鱼小虾______。
4.读课文《画》,完成练习。
远看有色,近听无声。
春花还在,人鸟不惊。
(1)在诗中田字格里写出正确的字,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
(3)用横线画出诗中写“人走近了,小鸟也不惊慌,不会飞走”的诗句。
(4)这首诗的内容是一个谜面,它的谜底是______。
(3)“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______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_______”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①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_______。②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③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_______。④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_______”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9.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
秋的声音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绽开--______匆匆--______
(3)用“匆匆”造句。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
东方慕容和上官,
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
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
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六月______桂花
八月______荷花
四月______牡丹
九月______桃花
(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_____一样红。“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______一样白。
(3)正是农历______月,冬月是农历______月,腊月是农历______月。
2.按原文内容填空。
(1)少年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
金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
(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18.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②诗人通过观察_____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选一选。
“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1.理解句子意思。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1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