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材料成型的论文4篇

关于材料成型的论文4篇

关于材料成型的论文精选4篇关于材料成型的论文篇一浅谈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金属材料的应用,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本文中,笔者将基于金属材料成型加工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对新型金属材料固有特性与加工特性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的七种成型加工技术进行综合探究,以期促进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加工技术;技术创新当前,新型的金属复合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型材料虽然成本与技术要求都较高,但其所具有的材料特性相较于普通的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性能优势,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

除此之外,更多的零部件制作采用新型金属材料,也催生了很多先进的成型加工技术。

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究竟如何才能进一步存进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是当前的材料工程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关于新型金属材料的综述1.1 新型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新型金属材料的种类繁多,都涵盖在合金的范畴之内,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包括以下几点:新型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延展性;新型金属的化学性较为活泼;新型金属具有特有的光泽与色彩等。

当前应用广泛的新型金属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高温合金、贮氢合金以及非晶态合金等。

1.2 新型金属材料的加工特性1.2.1 焊接性焊接性是金属成型加工的基础特性之一,所指是金属材料通过焊接来完成二次成型并满足设计要求。

新型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良好,在焊接时可以保证没有气孔、没有裂缝等。

新型金属材料具有好的焊接性通常收缩小、导热性能好。

1.2.2 锻压性锻压性对于金属的成型加工的关键因素,金属具有的锻压性能够使金属在锻压的过程中承受塑性变形,并有效缓解冲压。

除此之外,金属的锻压性还会受到加工条件的影响。

1.2.3 铸造性金属所具有的铸造性包括收缩性、流动性、偏析以及裂纹敏感性等具有相关性,由于新型金属材料均为合金,因此其中含有的高熔点元素会金属的流动性降低,给材料成型加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论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论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建筑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研究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摘要钢结构体系在现代建筑体系中,因其本身具有的自重轻、强度高, 施工快等独特优点,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可以说钢结构已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独特且日益重要的作用。

论文通过借鉴国内工程设计实例,对建筑钢结构关键节点进行强度设计;选用Q420作为此建筑钢结构制造材料,对Q420进行技术分析,在满足计算所得强度要求的情况的前提下,对关键节点制定相应的焊接变形控制措施,一是从结构设计上控制,二是从工艺上控制。

通过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达到了对该钢结构建筑关键节点的焊接变形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概念设计关键节点焊接变形控制ABSTRACTSteel Structure System in modern building systems, because of their inherent light weight, high strength and rapid construction of the uniqu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lso has the "high, big, light,"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unique advantages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has played a unique and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Paper by drawing on domestic engineering design example, the key nodes of construction steel strength design; Selected Q420 As part of this materi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technical on Q420 in meeting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of the calculated under the premise of key nodes formulate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for welding deformation, one from the control structure design, and second, to control from the process. Through structural design and process design to achieve the key nodes of the steel structure welding distortion control.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Concept Design; Key nodes; Welding distortioncontrol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II)1 绪论 (1)1.1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 (1)1.2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1.3重点内容 (1)2商住钢结构建筑概念设计 (2)2.1设计思路 (2)2.2概念设计对象的基本数据 (2)2.2钢结构结构选型 (3)2.3荷载计算 (4)2.4结构内力计算 (6)3关键节点构件结构设计 (10)3.1连接螺栓 (11)3.2梁柱翼缘对接焊缝 (11)3.3柱腹板受压承载力验算 (11)3.4柱受拉翼缘验算 (11)4 材料分析及施工流程设计 (13)4.1Q420材料选择技术分析 (13)4.2制造工艺流程 (14)5 工字钢制造工艺设计及关键节点现场施工工艺设计 (17)5.1工字钢厂内制造工艺设计 (17)5.2节点构件的现场施工工艺设计 (18)5.3关键节点主要焊缝变形控制 (20)5.4针对A、B工作焊缝的焊接工艺优化 (21)5.5焊接材料选择 (23)5.6焊接工艺规程 (24)5.7斜Y坡口焊接实验 (25)5.8拉伸性能实验 (25)6 总结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1 绪论1.1 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钢结构产品在大跨度空间结构、轻钢门式结构、多层及小高层住宅等领域的建筑日益增多,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概述1.1 课题来源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奇瑞A21汽车中支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基于UG修边冲孔模具设计,该课题来源于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零件材料为B210P1深冲压用高强度钢(B——宝钢、210——最小屈服点值、P——强化方式、1——超低碳),厚度为1.2mm。

零件图如下:图1.1 奇瑞A21汽车中支板产品图1.2课题背景及意义该零件属汽车覆盖件,而修边冲孔模更是冲压模具中的典型,因此对该课题进行设计研究是必要的。

源于生产实际,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设计,对我们学习模具设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应用型课题不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更是一种对于大型模具设计经验的积累,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财富。

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之一,它不仅为东风汽车公司,还为国内其他汽车厂家设计制造模具。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改型周期大幅度缩短,对这一技术的掌握程度变成了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公司在过去使用的是传统的二维CAD系统进行自底向上“搭积木”式地装配设计,这种设计过程是从冲模零件设计到冲模总体装配设计,既不支持冲模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又不能支持零件设计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零部件之间没有必要的内在联系和约束,其设计意图、功能要求以及许多冲模的装配信息都得不到必要的描述,设计效率极低。

近几年来公司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模具设计水平、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改用三维软件(如UG软件)进行自顶向下的全参数化设计。

结合工艺性和制件的特点,在分析修边冲孔模结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以UG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三维修边冲孔模CAD。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新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方法已不能适应产品开发的要求。

汽车覆盖件模具作为汽车车身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直接制约着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新车型的开发。

覆盖件模具因其设计制造难度大、周期长而常常成为制约汽车生产的主要因素。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导论论文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导论论文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导论论文2材成学科导论学习报告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从网上得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研究通过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

本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经过老师系统、详细的讲授,我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该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结合。

该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技术及其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要求掌握力学、材料学和机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现代材料成型原理和工艺及其设备、机电控制学等专业知识;具有计算机在成型领域中应用的能力和技术经济分析与管理的能力。

由此可见,我们在大学期间的任务可谓是非常繁重,在大学期间,我不想过每天都埋头在课本里的生活,我想有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但同时也想有个优异的成绩,所以我特地了解了本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和我们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宽广和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

具备材料成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材料成型质量(包括性能与几何形状尺寸)控制理论与方法,成为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成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相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塑料模具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做到以下几点:扎实牢固的基础课学习:机械研究生对基础课有着很高的要求(如高等数学、工程代数、马列主义等),都会在考研的过程中有所考察,而且对考研的影响也比较大。

进行非常专业的机械专业知识储备:研究学习生就是专业化方向的学习过程,要求对自己专业有很深的了解与见解。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门关于工程材料制备、成型以及相应工艺控制的学科。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工艺是材料加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见的材料成型工艺包括塑性成型、热加工、粉末冶金等。

其中,塑性成型是一种常用的工艺,通过对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塑性变形,制造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热加工则通过变热和变形的方式,改变材料的微结构,提高其性能。

而粉末冶金则是通过粉末的成型和烧结,制备出材料件。

材料成型控制材料成型控制是保证成型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成型控制主要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速度控制、润滑控制等。

其中,温度控制是成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温度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材料凝固过早或变形不均匀,影响成型质量。

压力控制则可以保证材料在成型过程中的适当变形,避免过度应力导致破裂或变形不良。

速度控制和润滑控制则可以提高成型效率和表面质量。

材料选择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材料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根据所需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环境的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可以提高成型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常见的材料选择方法包括力学性能分析、耐热性能分析、耐腐蚀性能分析等。

通过对不同材料性能的评估和对比,可以选择出适应于特定工艺和环境的最佳材料。

材料成型模拟与优化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材料成型模拟与优化成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对成型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和优化,可以提高成型工艺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常见的材料成型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计算流体力学等。

结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个关键的学科领域,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研究论文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研究论文

关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研究论文1、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研究概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塑性成型及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

是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可以解决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

目前,在对材料产品的设计研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科学技术发展支持中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这对整个现代化的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表面工程模具技术的选择标准与原则2.1了解模具的表面失效形式在材料成型的加工制作过程中,热模具的应用是对金属进行加热以达到特殊的形状要求。

这样的模具需要通过反复的加热和冷却操作来进行模具制造。

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材料成型的加工时间越长,模具受热时间就越长,其受热程度就越严重。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热模具也会出现正常化的磨损。

热模具表面失效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在热性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模具表面出现塌陷,疲劳使用情况下就会出现表面脱落或是氧化现象。

2.2提升零件表面性能根据制造零件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了解工程模具制造表面的失效形式。

热模具表面须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热冲击性、抗磨损性、抗氧化性及抗热疲劳的能力。

2.3提高模具表面厚度热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其钢制基体在使用状态下硬度较低,对过薄的表面化合物表层的支持效果较差。

很多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其进行拆卸维修。

热模具表面处理的效果会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对于这样的模具,过薄的材质其表面的硬化层在修复后的使用效果也会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消失。

因此,热模具表面改性层的厚度不可太薄,必须选择厚度较厚的表面改性层,以提高模具的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2.4实验检测模具表面技术控制工程的模具表面改性层技术的选择是材料成型制作过程中一道极为复杂的工艺设计程序。

设计者必须具有扎实的材料工程专业性知识。

对于材料的失效分析、机械的设计制造、模具的设计研究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介绍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并深入探讨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从材料成型的定义、分类、原理和方法入手,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材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材料成型是指通过加工材料使其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过程。

材料成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金属加工、塑料加工、陶瓷制品、复合材料等。

根据成型工艺的不同,材料成型可以分为熔融成型、固态成型和粉末冶金成型等几种基本分类方式。

第二部分:材料成型的原理和方法材料成型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原理、化学原理和力学原理。

物理原理指的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成型,如熔化、凝固、热膨胀等。

化学原理是指利用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行成型,如化学反应、溶解、沉积等。

力学原理是指利用外力对材料进行加工,如拉伸、压缩、挤压等。

材料成型的方法主要包括热成型、冷成型、热机械成型和化学成型等。

热成型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使其变形,如热轧、热挤压等。

冷成型是指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成型,如冷轧、冷挤压等。

热机械成型是指通过加热和机械力对材料进行成型,如锻造、压铸等。

化学成型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对材料进行成型,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等。

第三部分:材料成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工程方法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设计和优化。

控制系统的建模是指将材料成型过程抽象为数学模型,以便分析和优化。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成型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和参数,以实现所需的成型效果。

控制系统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控制策略和参数,提高材料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材料成型中常用的控制工程理论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经典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实现对材料成型过程的精确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指根据成型过程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和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变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及控制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及控制论文范文2篇材料成型及控制论文范文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究1现阶段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自从1998年教育局规定新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来,我国各大高校中开设此项专业课程的高校多达30%,经过这十几年的教育推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技术过硬的优秀的专业人才。

但是尽管如此,这项学科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注意。

具体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不一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将铸造、锻造、焊接等众多专业融合在一起的一个新型的专业,它所涵盖的知识领域极广,因此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就随之增多。

如果只是将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合并,那么在学生们的四年学习中使很难完成这么多的学习量的,因此学校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取舍,但是由于取舍后每个学校所保留的知识点都不相同,因此很难对学生有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也很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一个合理的考量。

1.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老旧落后,需要及时进行更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在铸造、锻造、焊接等众多老专业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这些老专业的学术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科质量。

然而由于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铸造、锻造、焊接等技术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然而高校中这些老专业的教学内容却仍然是对过去落后的专业技术的讲解,而且课程设置狭窄、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因此基于此种老专业而建立起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如果不及时的跟进相关各项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学科教育注入新鲜的科技内容,将大大降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而且即使教育培养出了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也难以适应新技术环境中的市场要求。

2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有效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工作2.1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2.1.1实用性原则高校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因此在具体的专业建设中,首先需要遵循的就是实用性原则,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杜绝为学生开设过多的理论讲解课程,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为学生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的内涵并对其的掌握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论文
材控试一班蒲东林
·中文摘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模具和焊接设计制造金属压力加工方向
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包括两个大方向:模具和焊接。

模具也包括好几个方向,有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铸造、锻造等。

塑料模具包括:注塑、吹塑、挤塑、吸塑等,注塑模具学校开设得最多,应用也最广。

冲压模具包括:冲孔,落料,拉伸,弯曲,翻边,复合等。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成型加工及模具CAD/CAM方向),培养目标具有培养具备金属、塑料等材料的产品、工艺与模具方面的知识,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与模具的设计、运用数控加工技术进行成型模具的制造,能从事产品及模具的试验研究、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包含金属成形工艺及模具、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塑料制品装潢与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产品造型设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成型过程计算机辅助分析(CAE)、成型设备及计算机控制、创新设计、模具市场营销、模具生产管理等。

毕业后可以在各行业从事与材料加工工程有关的金属与塑料产品、工艺、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试验开发、质检分析、管理营销、教育科研等工作。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加工控制及信息化方向)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加工控制及信息化方向)培养具备材料加工基本原理、计算机控制及信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加工成形过程的自动化与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开发、机械零件及工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新材料制备与加工、先进成形加工技术与设备、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分析及控制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材料加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组织与性能控制原理、先进材料加工技术、现代材料表面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数控原理与编程、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网络与专家信息系统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材料加工企业管理及计算机信息系统、材料加工品质分析与控制、材料微观分析及计算机图像处理。

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制造行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从事各种材料加工与制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材料加工工艺与控制、工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与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经营管理、商品检验及技术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在教育科研、商业贸易和专业咨询等部门广泛就业。

三.设计制造和金属压力加工
金属压力加工方向主要面向冶金行业从事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岗位的工作。

专业信誉好,社会需求旺盛,长期供不应求。

焊接工艺及设备方向主要就业于石油、冶金、电力、公路铁路及桥梁等工程建设安装行业以及船舶、汽车、压力容器、家电等工程装备制造业,从事焊接结构设计,焊接新工艺、新材料及新产品的研发,产品检验、生产管理与经营销售等工作。

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分为四个培养模块: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铸造成型及控制
这是目前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专业之一。

主要有砂型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等专业技术及专业内新技术发展方向。

(三)压力加工及控制
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
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课程设置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之间差别较大。

因而课程开设将依据学校的侧重点而异。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计算机应用、
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学、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塑性成型理论、橡塑材料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等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热加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设备方法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等。

五.培养特色
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六.就业去向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

学生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与机械类专业有着类似的就业方向及成长路线。

同时,由于就业方向单位多属重工单位,工作环境不是太理想,女生就业情况不如男生。

主干学科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有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

具备金属压力加工与焊接的工艺方法、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必需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本专业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专业特色鲜明,为全国许多大中型冶金企业、石油石化企业、工程建设及机械制造企业等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技术人才。

最后我们要做到: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
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热加工工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张社会 ISSN:1001-3814 CN:61-1133/TG
【2】黄振峰;;关于机械电子方向毕业设计选题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3】冒国兵; 张光胜; 张海涛; 刘琪;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委福祥;张恒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模块设计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