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秘书史PPT (1)[53页]

合集下载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概论模板ppt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概论模板ppt

小结——机构和人员变迁
• 夏商周三代的秘书工作主要由史官担任。 • 西周的秘书工作,在殷商的水平上有所创新和提高。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都有史官,但史官的职责、地位起了重
清朝 内阁虚设 军机处(机要秘书处)
• 明朝:票拟制度(用小纸条拟写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
小结——知识点
• 1、我国最早的秘书工作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时期。据 《尚书.尧典》记载,舜曾任命一个叫龙的人担任“纳言”官,出 纳帝命,上传下达,发挥秘书作用。
• 2、我国最早的秘书工作者是史官。夏商周三代的秘书工作主要由 史官担任,负责起草公文,传达政令,记录活动,掌管图法。如: 夏朝的太史令,商朝的巫与史,西周 的“五史”:大、小、内、 外、御史。因而史官的官邸被看作最早的秘书机构。
• 3、我国古代最早的秘书机构是——太史竂,产生于商朝,完善于 西周。
• 4、我国最早的文书珍品是——甲骨文书。一片完整的甲骨文书包 括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它是我国早期秘书活动的实 物见证,记载了商代几个王朝(武丁-纣王)的重要政治活动。
• 5、我国现存最早的公务文书汇编本和最早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 本——尚书,它记载了尧虞、夏、商、周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 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刑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资料, 主要文种有典、诰、誓、命、谟、训等。
翰林学士院
中书 门下 尚书
翰林大学士
(皇帝的机要秘书)
中书舍人(阁老、 五花判事)
出令 审议
执行
设有最早的信访机构——匦使院
宋朝军政分设,中书省和枢密院
并称二府。
中书省
政务
枢密院
军务
下设:通进司、进奏 院、开拆房、主事房、 催驱房,负责文书收 发登记呈阅催办等

秘书第二讲

秘书第二讲

《关于加强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决定》 《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规定》 《关于机要秘书工作的暂行规定》 《关于秘密文件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秘书工作呈现新的局面。
秘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秘书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 秘书工作的现代化、自动化 秘书工作内容发生一些转变 秘书从业者逐渐增多,新秘书种类不断出现
1990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一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党委秘书长座谈会。(后称“第四次全国秘书长会 议”)。提出要把信息调研和督促检查作为今后秘书 工作的重点。
1991、1994、1996,又分别召开了三次全国党委秘书长、 办公室主任座谈会。
第四节 新时期的秘书工作
奴隶社会。
一、先秦
▪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仓颉造字,任黄帝的史官。《汉书.古今人表》 “龙……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联命”
--《尚书.尧典》 “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 --《尚书》孔氏传 “古代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 治道而来谏者”
--《汉书.文帝本纪》
▪夏
《吕氏春秋.先识览》:夏太史令终古带“图法”投商。
1938年后,边区政府均设秘书处或秘书室,配主任秘书、 秘书、文书、庶务和收发等人员,承担各项秘书工作。
建立了新的秘书工作制度。 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改革公文各式的 理论与实践》等文件 答批电报制度、传阅文件制度、文件登记、批办制度等 加强了会议组织工作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
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尚书、掌书等不 同的称呼。他们已不再只是负责保管文件档案, 而是国君的重要随从,参与决策,草拟机要, 甚至能代替国君接受外国的重要文件。后代还 有长官监察百官的业务。

《中国秘书史》全套课件

《中国秘书史》全套课件

知识点: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 务的官员。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 工作已经形成。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这是基本可 以断定的。
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 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 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 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 现后才可能产生。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 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
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又 一个社会条件。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 • 无领导
原始人群 • 无领导部门
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 秘书最为相近。
史官
(二)史官的来源
贵族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代代世袭原因:
第一,由于奴隶社会 等级森严,贵族和奴隶 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二,史官的职掌需
要有广博的知识、专门 的业务技能
贞卜史官 祭祀史官 作册史官 记事史官
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
二、中央秘书机构 史寮诞生
主官称太史,下 隶有层次不同、职掌 各异的史官
(二)调查情况的上报程序 (三)调查地域和延续时间 (四)调查内容
三.社会调查制度的意义
思考题:
1.简述两周中枢秘书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2.简述周代的“史官文化”。 3.谈谈古代公文产生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4.分析“士”担任秘书的积极意义。 5.简述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及影响。
《中国秘书史》
第三章 秦汉的秘书工作

秘书学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秘书学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三服务: 为领导工作服务; 为各部门和所辖地区或下级单位服务; 为人民群众服务。
四个强化: 一是辅助决策的强化 二是信息工作的强化 三是督查工作的强化 四是协调工作的强化
四个转变:
从偏重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为领导出谋献策和辅助管理; 从单纯的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收集处理整合信息; 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从手工办公转变为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政府、高校、行业、职场秘书 构成了四方联动的秘书人才培养机制。
凡此种种都标志着秘书学的诞生与发展。
四、国际秘书工作的发展 (一)国际职业秘书协会 (二)欧洲专业秘书协会 (三)亚洲秘书协会
五、国际秘书节
1952年,美国芝加哥资深秘书哈里克林福 (Harry Klemfuss),有感于秘书在组织中的角色和重要地位 应该得到重视和提升,就向美国商务部长提报应该建 立秘书周计划,这一提议很快被批准,从而促成了世 界第一个国际秘书节的诞生,即每年四月的最后一周 为国际秘书周,本周的礼拜三即为国际秘书节,国际 秘书周与国际秘书节就此共同诞生。自2000年开始, 每年的国际秘书周和国际秘书节又改名称为“行政专 业周”(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s Week)和“行 政专业日”(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s Day)。
上海市秘书学会、重庆市秘书学会、浙江 省秘书学会、广东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 员会、北京市秘书学会、广西秘书工作研 究会、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现为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四川 省秘书学会… … 。
例如: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 都成立秘书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是中 国高等教育学会所属的“学科”“学术”“专 业”委员会,开展了“全国文秘技能大赛”、 “文秘课题申报”、“文秘精品课程立项”、 “文秘教科研立项”、“文秘高层论坛”、 “文秘教材编写”、“国家级‘十二五’教材 申报”、“文秘教育教学成果评奖”、“文秘 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奖”等活动,推 动了秘书事业健康、持续的大发展。

中国秘书史梳理PPT版——-思维导图

中国秘书史梳理PPT版——-思维导图

第三章 秘书工 作确立时期—
秦汉
秘书机构的权利和演进
从丞相府到尚书台
其他中央秘书机构
秘书官吏
商朝、汉朝秘书官吏的来源
秦汉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 秦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
文书档案工作
文书工作制度
公文文体 档案管理制度
第四章 秘书工 作大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
秘书机构和官职 秘书和主管的关系
中书省代替尚书台 门下省分中书省之权 相互牵制的三省局面初步形成
甲骨档案的四种保管方法
第二章 秘书 工作初创时期
—两周
秘书机构
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形成 信访机构的诞生
王宫秘书人员名目
秘书官吏
史官的特点
史官的衰落
新秘书官职的产生 士充实秘书队伍
私人秘书的出现
文书档案工作
三类文书载体
文书工作的处不规则
三类文公文体 档案工作
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
社会调查兴起的原因
社会调查制度的内容
皇宫秘术机构
唐朝的翰林学士 宋朝的翰林学士院
唐朝的宦官秘书 唐宋时期的信访机构
秘书官员的素质
秘书官吏
唐代秘书官员的主要来源
宋朝秘书人员来源概述
秘书官员的参谋作用 秘书官吏的考核
宋朝选拔朝廷文字秘书制度
文书档案工作法律化
文书档案工作
唐宋两朝的文书工作制度 唐宋时期的文公文体
文书档案工作分流
秘书人员的类别及来源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文书工作
总统府、国务院、国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秘书机构
中央秘书机构
秘书人员的地位及名目 文书工作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档案工作
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
秘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文书工作

秘书及秘书工作ppt课件

秘书及秘书工作ppt课件
(政治秘书)、陶铸、胡乔木。
8
秦始皇的得力秘书:李斯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 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 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 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 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 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 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 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 召列矣。
20
我国古代秘书官吏名目的演变
明代
明代,六科给事中、中书舍人、前期的内阁学 士、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都属秘书之列。洪武十 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皇 帝兼行丞相职权,直接处理国务。两年后,朱 元璋仿宋制,设华盖殿、文源阁等,殿阁大学 士负责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 务,成为皇帝的侍从顾问,这就是内阁的开始。
秘书及秘书工作
概论
1
秘书
01 印象中的秘书 02 实际上的秘书
03 秘书的地位
2
印象中的秘书
3
2
实际上的秘书
4
3 秘书的地位
5
6
身居要职, 薪资具有可
期性
身处权力中心, 晋升较快
手捧尚方宝 剑,调动丰 富的资源
与精英共事 才能成为精

领导的人脉 也可以成为 自己的人脉
7
• 中共早期秘书人物:毛泽东、周小舟、任弼时、江青(生活秘书)。 • 建国后五大秘书:田家英(总管家)、叶子龙(机要秘书)、陈伯达
18
我国古代秘书官吏名目的演变
宋代
宋代最高地方行政建制称路,各路分设 帅、漕、宪、仓四司,四司中的重要秘 书官有主管机宜文字官、主管书写机宜 文字官、主管文字官等。在县衙中,则 有押司,在押司指挥下,负责文书书写、 档案保管等。所以说,在梁山水泊的首 领中,宋江是文职出身。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第二三节(2)精品PPT课件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第二三节(2)精品PPT课件

• 3、瞿秋白起草《文件处置办法》 中央秘书处每天要处理大量文件,却没有一
个成文的处理和保管文件的规范。1931年初,时 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 指示瞿秋白起草了一个《文件处置办法》,初稿完 成后又经周恩来审阅批示执行。《文件处置办法》 详细规定了中央应当收集的文件档案资料的范围、 内容,以及整理、保管、销毁文件的原则和方法。 《文件处置办法》指出:“如有可能,当然最理想 的是每种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 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 会。”
• 《文件处置办法》是目前发现的我党历史 上第一个系统的关于文书工作的指导性文 件,它反映了在白色恐怖的艰难条件下中 共高层领导对文书工作的重视。这份文件 在现代秘书工作史和档案工作史上都占,19上海时,决定将中央秘书处保管的这几十下党组织全。这些中央文件安全地保管到上海解 放,其间中央曾于1943珍贵 的历史文献。
• 5.白区秘书工作的一些特殊形式。
为了适应白色恐怖下的革命斗争环境, 党的秘书工作者创造了许多特殊的工作方 式:
• ⑴ 密写──将文件用特殊的药水写在纸上或 出版物上,收件人用显影液一类的药水刷 涂后,文件内容即显示出来。
• ⑵ 暗语──在文件中将一些容易暴露自己的 话用其他语词来代替,用来瞒骗敌人。
• ⑶ 职业掩护──党的秘书工作人员必须有公 开职业,一般形式有开店(卖书报、卖花 等)、组成假家庭(假扮夫妻)等。
• ⑷ 建立地下交通网──1927年党的“八七 会议”决定,中央建立通达各省的交通, 各省委建立通达各县的交通,各县委建立 通达各乡的交通,构成了全国地下交通网。 地下交通网在抗战时期的敌占区和国统区 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继续发挥重要 作用。
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

《秘书历史》PPT课件

《秘书历史》PPT课件
周代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王宫、诸侯国和地方官府 都设立了秘书机构,配备了秘书人员,如王宫设立了“卿事寮”, 配备有内宰、左史、右史、承、女史、行人等秘书人员,其中女 史直接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的典籍和文件,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 秘书。
编辑ppt
5
第一节 中国秘书史概述
(3)古代秘书工作的确立 自秦至汉,我国的最高秘书机构经历了一个“建立丞相府—
转变 。
当下的秘书工作除了传统的事务性工作之外,逐步介入到管理方面,工
作内容和工作范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按功能区分,企业里的秘书可以
2.我国近现代秘书概况
(1)中华民国时期的秘书概况 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开创了我国秘书工作的先河。临时大总
统府设立了秘书处,配备了秘书长和秘书。另外法制局、印铸局、公报局都 具有秘书性质。
北洋政府时期,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设有秘书机构:秘书厅。但两个秘书 厅的权力是不断交替的,变化的原因就看总统和总理谁是大军阀。 从1928年起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在政府实行五院制。政府初设秘书处,后改 名为文官处,五院都设有秘书处。为了指挥政府,蒋介石设立了自己的秘书 机构——侍从室。此时,一些大中型企业和社会团体中也设置了秘书机构。
请文士名人、自我推荐等。宋代主要是从科举取士和旧朝官员中
选用,同时,特设博学宏词科,专门选拔文字秘书。
编辑ppt
8
第一节 中国秘书史概述
(6)古代秘书工作的融合 辽代官分南北。“北面官”根据契丹族原有制度建立,属于
辽官系统。“南面官”仿照唐宋制度建立,属于汉官系统,有枢 密院、中书、门下、尚书等机构。金对秘书工作最突出的贡献是 创立了快速传递官方文件的急递铺制度。
都已经制度化,很多经验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关于我国秘书工作起源的推断
在原始社会后期,当若干氏族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部落时,就产生了 为部落领导集团活动提供辅助管理服务的秘书工作,其时间距今至少 有五千年;而到了四千四百年之前的黄帝时期,我国秘书工作已经发 展到一定水平。
第二节 先秦时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
一、说文解字话“史”官
《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 正也。”
二、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 ——社会组织领导集团的出现
尽管文书档案工作是秘书部门诸项业务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工作,但秘 书工作的范围则远远大于文书档案工作的范围。文字的出现只是文书档 案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能笼统地说它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
当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领导人或领导集团的时 候,为这些领导提供辅助管理工作的秘书工作也就随之出现了,而不 管这时是否已经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因此,社会组织领导集团的出 现,既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充分条件。
另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文字和 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推断,从广 义的范围来说,我国的秘书工作起源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即 黄帝至禹时期,约距今四千五百年至四千一百年之间;从狭义的 范围而论,它起源于黄帝时期,即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四千四百 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晚期,最迟当启端于尧舜时期”
三、原始社会组织发展情况及其领导集团的形成
虽然原始人群已经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其组织结构极其简单,没有形 成发号施令的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因此不具备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
◎ 氏族(以血统关系结成的稳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 ◎ 胞族(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 ◎ 部落(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它通常有自 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习俗,并形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 和部落首领。) ◎ 部落联盟(若干部落联合而成)
徐铉注:“记事者当主于中正也。”
“手”持“中”形,而“中”乃“串”字之 省,“串”象若干木片或竹简以线相连之形, 与“册”相同,即古代的简牍文书档案。 “又”为手形,手者,持也,可解释为“掌 管”,这样,“史”字本身就有“掌管文书 档案(的人)”的意思。
二、上古传说中的史官
《史记》《汉书》都说仓颉、沮诵是黄帝的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
第一节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一、关于中国秘书工作起源的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是随文书的产生而出现的。探讨中 国文书的起源,必须紧紧抓住两点:一是中国文字的出现,二 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出现。”因此,公务文书的出现也就是秘书 工作的出现,“不但是在有了文字以后,而且是在有了阶级统 治以后才有可能”
夏桀之时,太史终古拿出其保管的“图法”(即图版和法典档案 )向夏桀展示,并哭着劝谏夏桀收敛其荒淫无道的行为,但夏桀 不听劝告,于是“终古乃出奔如商”。
四、商代的史官
商朝建立了机构庞大的中央政府,所设官职多达四十余种,官位二百 四十个,较夏代增加一倍,分为政务官、武官、史官和事务官四类, 其中史官主要从事秘书工作。商代史官中除太史仍为商王的机要秘书 长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而又分工明确的各类史官,如尹、乍(同 “作”)册、卜、工、史、北史、卿史等(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内史——也称“作册”,是为商王起草机要文件的文字秘书。
◆外史——其职在于书写天子下达京畿以外的命令,掌理四方邦国的 史记以及三皇 Nhomakorabea帝的典籍。
◆御史——也称“柱下史”,常侍立于朝堂殿柱之下,接收四方文书, 负责保管档案和典籍,属太史寮中职位最低的秘书官。
六、西周及以前其他秘书官职
契丹文字。而在这之前,契丹族的部落联盟管理活动和建国过程中,早已有了 秘书工作。与此类似,北方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奴隶主国家大金之后,才创造 出女真文字。
刻木记事
契丹文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有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少数民族
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或奴隶社会阶段,没有自己的文字,也不使用汉 字,其部落内部进行管理并不使用公务文书,但其首领(酋长)却配助手,这 些助手帮助酋长做一些搜集信息、传达命令、筹备集会和对外联络的工作, 这些工作显然具有秘书工作的性质
史官,负责记录黄帝言行。传说仓颉是汉字 的发明者。
仓颉大约是对创造文字过程中贡献较大的一 些人的统称。
“史官”之名始见于夏代,而且在有关尧、 舜、禹的传说中,也没有提到“史官”一职。 因此,“黄帝设置史官”可能是后人根据当 时的官制套用于黄帝时代的一种说法。
“龙颜四目,生有睿德”
三、夏代的史官
据《夏小正》,夏朝官制有所谓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 一元士,共一百二十人,总数几倍于唐虞之时。重要官职有后稷、 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太史、秩宗等,其中太史和秩宗属秘 书官职。
文字或公务文书的出现不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两个旁证:
第一,我国古代的契丹族,自公元4世纪起即活跃于北方,其社会发展阶段处于 原始社会后期,到7世纪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部落联盟,9世纪末进入奴隶制 社会,公元916年,原来的部落联盟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辽国,而直到这时, 契丹族仍然没有文字(既没有创造出本民族的“契丹文”,也没有借用汉字),而 是“刻木契记事”。公元920年,阿保机才命从侄耶律鲁不古和耶律突吕不创制
第一类是神职史官,包括贞卜史官和祭祀史官。
第二类是人事史官,包括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
从工作性质上看,人事史官职掌的事务更近似于今天的秘书工作。
五、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太史寮 和西周的史官
太史寮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在商代末年即已出现,但成型 于西周,是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太史寮中有等级不同分工明确的 “五史”。
◆太史——也写作“大史”,为太史寮之长,属六卿之一,兼管神职 与人事。具体说,亦即一方面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 载史事,编写史书,管理国家典籍,另一方面又管理祭祀、天象和 历法。太史是周王朝中职位显赫的职官,相当于中央政府的秘书长。 ◆小史——太史的副手,相当于掌管贵族人事档案的秘书官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