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风景园林设计是指通过对自然景观、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综合分析,借助园林艺术的手法,对园林进行构思、设计和布局,从而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
不同地域的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常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这种地域性特点既来源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也受到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本文将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方地区多雨湿润,山水相间,植被茂盛,因此南方的风景园林常常以山水相依的意境为主题,注重山水的连绵起伏和曲折流动,营造出宛若画卷般的自然美景。
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土地辽阔,植被稀疏,因此北方的风景园林设计常常追求简洁、朴素的美学风格,强调线条流畅、形式简练,刻画出大气磅礴的北方自然景观。
地域的自然环境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自然环境所塑造的审美情趣和意境也反映在了当地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中。
二、地域人文历史的影响地域人文历史也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灵感。
古代中国文人墨客常常在园林中游玩、吟诗作画,形成了很多关于园林的文人雅士传统。
它们的诗画作品影响着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审美趣味,使之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
地域人文历史中的传统建筑、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等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风格特色。
地域人文历史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是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地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决定了当地人们对景观美学的认知和追求。
江南地区的园林设计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强调山水相依、意境深远,它们的审美追求渗透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惬意。
而北方地区的园林设计追求的是大气磅礴、雄浑壮美,注重对自然的豪放和对人生的豁达。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摘要】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在不同地域具有独特的特点,受到地域性的影响。
本文从概念解析开始,探讨了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然后着重分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设计语言差异,比较了它们在布局、植物选材和风格上的差异。
接着,讨论了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影响,以及地域性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最后总结指出地域性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设计带来多样性,认识与尊重地域性是提升设计水平的关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特点,为设计师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地域性、概念解析、地域性特点、比较分析、影响、应用案例、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性、认识与尊重、提升设计水平。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各地的设计趋向同质化和模式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留和传承地域特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挖掘不同地域的设计价值,推动设计创新和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源和精髓,为设计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特点,分析不同地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比较不同地域的设计语言差异,并探讨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对地域性的研究,可以加深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解,提高设计师们对于地域特点的认识和尊重,进而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水平。
本研究旨在揭示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为设计师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地域性因素提供指导,促进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概念解析风景园林设计语言是指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所采用的特定符号、形式、风格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表达方式。
它是设计师通过对环境、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及对设计主题和目标的把握,构建起来的一种视觉和感知上的沟通方式。
浅谈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浅谈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地域性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等不同,人们在风景园林中所追求的美也有所不同。
因此,设计师需要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地域性。
一、空间布局方面在空间布局方面,设计师可以应用不同的手法来表达地域性。
例如,在江南地区,由于水乡丰富的水资源,设计师可以在景区中融入水系,巧妙地利用水的元素来表达江南园林的特色。
在北方地区,则可以采用石头、树木、土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北方园林中的刚毅和厚重感。
二、植物配置方面不同的地区植物的类型、数量、风格等也有所不同,设计师可以通过植物的配置来体现地域性。
例如在江南小园林中,常出现如梅花、桃花、菊花等花卉,色彩绚丽,而北国园林则多种植石榴、松、柏等,重视苍劲有力的形象。
另外,在地域性植物的应用方面,设计师应注意其生态适应性和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形态与装饰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例如在江南园林中常出现独特的拱桥、廊檐、小亭、藻井等建筑形式,而在北方则出现与雪景相适应的建筑形式。
同时,装饰方面同样也体现出地域性特点,例如建筑上的剪纸、红灯笼等,都是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
四、文化氛围营造环境中浸润的文化氛围也是体现地域性的重要方式。
设计师可以通过文化石碑、拓展广场、建立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使用本地民谣等方式来共同塑造园林文化风貌。
通过这些手法,植入当地文化,才能让园林有种恰当的文化气息。
总之,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有非常多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形态和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表达手法,将地域和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园林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性分析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性分析基于地域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风景园林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世界各地历史、地理、人文、气候等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使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景观,地域特征各具特色。
忽略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使得景区众景一面、城区千城一面,降低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建设的意义。
一、地域性的概述地域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系统性三个基本特征。
地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综合体。
不同的地域反射着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
地域特征是指在某一个地域范围之内存在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标志、特征,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的主要内容地域特征可细分为两大类:地域自然特征、地域人文特征。
对地域特征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地域自然特征、地域人文特征中进行。
1、地域性的自然特征。
在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是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
(1)气候气象。
处于地球外圈层的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是自然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满足地球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气候气象特征。
(2)地质地貌。
不同地域的地质土壤的不同情况,决定了自然景观特征的不同。
地貌指地球表面在不同的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地球表面承受着来至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类型丰富的地貌特征。
地质地貌往往关系着风景园林中植被的种植、亭台楼阁的建造。
(3)植被。
植被是人居环境中的参与者,是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环境因素。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域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域特征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并讨论地域特征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一、地域特征的概念地域特征是指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气候特点、水文条件、土壤条件、植被类型、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等综合表现。
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地质、气候、植被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施和效果。
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域特征,以便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保护并提升自然生态环境。
二、地域特征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地域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不同地理环境的城市存在着不同的地貌、水系、土壤等特征,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景观布局和植被配置,以实现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2.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指地下岩层、矿藏分布等特征,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土地利用和植被选择的影响,合理规划城市空间,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气候特点气候特点是地域特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存在巨大差异。
在寒冷地区,需要考虑冬季保温和冰雪融化等问题;在炎热地区,需要考虑遮阳降温和防暑降温等问题。
气候特点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植被选择、景观布局、微气候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4.水文条件水文条件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资源、水系结构等方面,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合理规划水系景观和水生植物配置,使城市风景园林更具特色;在水资源匮乏地区,需要通过节水措施和植被选择来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风景园林设计语言是指在设计风景园林时所采用的一种表达手段,它可以通过景观元素的组合、空间的布局、材料的选用等方面来展现不同的地域特色。
地域性是指不同地区在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地域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来确定设计语言,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三个方面来探讨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影响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差异会导致设计语言的差异性。
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植被繁茂,雨水充沛,这些都是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而在南方地区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师们通常会选择绿植丰富、水景优美的设计语言,以营造出一种温暖、湿润的自然氛围。
在广东的园林设计中,常常能看到水杉、荷花和莲藕等水生植物的运用,这些植物与广东湿润的气候相适应,能够为园林营造出优美的水景效果。
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植被相对稀疏,因此北方地区的园林设计语言也与南方有所不同。
北方园林设计注重松柏桧的运用,这些树木在北方地区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因此在北方园林中广泛使用。
二、人文历史人文历史是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也会影响到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选择。
江南地区因为历史久远,文化传统丰厚,园林设计植物造型多样,苏州园林倡导“山水相依、亭台楼阁”,表现出一种“虚实结合”的空间布局。
而在京派园林设计中,常常能看到假山和装饰性石刻的运用,这些设计语言都是受到京派园林的人文历史影响。
不同地域的宗教、传统习俗也会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现出地域性。
比如在西藏地区的园林设计中,常常能看到藏传佛教的元素,如喇嘛庙、经幡、塔式建筑等,这些元素都是西藏地域特有的宗教文化符号,为园林设计增添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三、地域特色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也会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得到体现。
浅谈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浅谈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摘要】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展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
本文从设计体现方式、材料应用、植物选择、色彩搭配和形式构造等角度探讨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不同地域文化和环境的研究,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特色,使作品更具有独特性和可持续性。
地域性的表达不仅可以丰富景观设计的内涵,还可以增强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和情感连结。
未来,随着人们对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设计师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可以不断探索创新,为景观设计注入更多地域韵味。
【关键词】关键词: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表达方式、材料、植物、色彩搭配、形式构造、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既需要考虑美学因素,又需要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学科。
在不同地域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性因素的表达是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地域性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当地文化、地貌、气候等特点的尊重,也能增加设计作品的独特性和魅力。
研究如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表达地域性已成为学术界和设计界的热点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设计作品中融入当地的特色,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情,是设计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地域性的表达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自己的家园,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探讨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地域风景园林设计的案例,可以深入探讨地域性在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为未来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方式一直是设计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然而如何更好地表达地域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却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地域性不仅包括地域的文化、风俗、气候等方面,还包括地域的自然风貌、地形地势等元素。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索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域特征,以保证城市的绿化环境与城市景观协调一致。
本文将探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并提出一些设计策略。
一、地域特征的定义地域特征是指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等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地方性特征。
这些特征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活动方式、休闲娱乐等生活方式。
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城市的地域特征。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域特征,以达到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协调一致的目的。
例如:在设计城市公园时,要考虑到城市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该区域的植被,以便在不同的季节中,公园能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色;在设计城市道路绿化时,要根据城市的地质地貌情况选择适合的树种,以保证树木的生长状况良好,使人们能够享受道路绿化带带来的美景。
1、气候条件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气候条件是设计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城市的气候条件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例如:在多雨的城市中,可以增加足够的排水系统以避免管理上的困难;在干燥的城市中,则应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合理规划植物种类和数量,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况。
2、地质地貌城市的地质地貌对于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地质地貌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城市景观的样貌。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地质地貌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并采用特定的设计方法解决地形起伏问题,以保证城市景观的美观和绿化环境的质量。
3、植被类型城市的植被类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植被类型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植被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选择适合该区域的树种,以保证植物能生长良好,并形成绿色景观。
4、文化特征城市的文化特征是城市的独特存在,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将该区域的文化特征融入设计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25T02:38:32.95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0期作者:王松[导读] 介绍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建议。
王松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8
摘要:介绍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建设项目,风景园林设计关系到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也关系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必须要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更美好的愿望。
地域特征,是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上其所具有的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征、标志等,设计师们通常根据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入手进行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规划,必须要以地域特征为重,将人文、艺术和自然生态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方位提高市民的生活、工作质量。
1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1.1 自然特征
地域特征中的自然特征,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物类型等自然因素。
各类自然特征因子都不是以个体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和影响。
其中的气候因素和地质因素是影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主要的地域特征,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地区不同条件的差异性,综合各个自然特征因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2 人文特征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当地的人文历史,并且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这种特征在该城市得以延续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人文特征是当地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综合反映,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特点。
例如,在西安、苏州等地进行园林设计时,较浓厚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是设计的基础,而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需要突出其时代感和科技感。
城市的人文特征是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直接影响着当地的风景园林设计。
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特征,将人文地域与园林设计相结合,以展示城市的文化与内涵。
1.3 应用性特征
对于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其面貌和风格都较传统的园林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在于现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型特征。
不同城市对于该地的园林设计有着不同的功能使用需要,有的园林设计以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为目的,有的园林设计则以开放式的自由活动大空间为主。
这种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和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2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作用
风景园林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基于城市自身地域特点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起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和风貌,对于城市环境资源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生态化的风景园林能够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程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对于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风景园林设计还有着服务大众的职能,良好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公众对于风景园林的需求,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现代化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首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者存在专业素养和水平上的局限性,导致设计缺乏创意和科学性、艺术性;对风景园林中的传统、现代认识也不到位,艺术手法和设计理念混乱,导致有些风景园林设计不土不洋。
其次,在风景园林设计上,有些设计者忽略了要尊重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的原则,其设计的作品不能够很好的展示园林的作用和持续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许多的负面影响。
另外,一些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通常由政府和机关部门主导,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4 基于地域特征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4.1深入了解与调查城市的地域特征
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前,当地的地域特征是优先需要调查与研究的项目。
设计者要对当地的自然特征展开调查,紧密联系城市的气候特点、地质结构、水文条件、植被状况等特征以获得最有价值的设计资料。
同时,还要尊重地域的人文特征,通过观察与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地域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将风景园林设计与当地的人文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园林设计与当地的城市风格相结合且具有独特性,以更好地展示城市之美。
4.2 有机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
现代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风格上,较以往都有明显的不同。
因此,如何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也是设计师门不断探讨的问题。
设计师门要学会将不同美学范畴的元素融于设计之中,作品的总体风格必须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传统色彩相辅相成。
未来的城市园林将会越来越富有新的气息与活力,设计师们还需要不断探索,使其设计在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兼顾其他各种元素,展现城市魅力的园林。
4.3 趋于功能化与复杂化的园林设计
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目标方向是功能化与复杂化,设计人员需做到以下几点:转变设计思路、创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能力,探索设计方法。
以某省份省立医院周围的风景园林设计———疗养花园为例,医院附近的风景园林设计就是具有特殊功能化的园林设计,在设计上,一定要兼具景观的康复疗养功能,既要保证其环境较为清新和幽静,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具体的功能。
例如,为病人创造一些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空间;关注道路宽度、坡度、植物种植高度等,避免对弱势群体造成不便;花园平和简洁,易于参与和维护。
要实现功能化与艺术性相协调的园林设计,设计师需要大胆创新,综合运用多元素,设计出功能实用、风格独特、形式优美,体现出城市本身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
4.4趋于生态性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态观念在各个领域中都被充分重视起来,风景园林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着力于生态化、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因此,在设计原则上,要遵循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以本土文化为蓝本;在设计理念上,主张采用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生态之美;在设计思路上,要尊重当地的地域特征,尽量不对现有的环境条件加以破坏。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必须与之相协调,以地域特征为基本依据,将自然、人文、生态等特性融入到园林设计之中,设计出与功能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城市风景园林作品,更好地服务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一定要对城市的地域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挖掘,准确掌握所需的基本信息资料,使城市风景园林作品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需求,发挥其在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伟.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8).
[2]丁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01-00003.
[3]刘莹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