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论文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论文

*****大学操作系统课程综合实践题目:编写一个简单的命令解释器----模拟shell功能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12月21日编写一个简单的命令解释器—模拟shell功能摘要:在计算机科学中,Shell俗称壳(用来区别于核),是指“提供使用者使用界面”的软件(命令解释器)。
它类似于DOS下的。
它接收用户命令,然后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
同时它又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作为命令语言,它交互式解释和执行用户输入的命令或者自动地解释和执行预先设定好的一连串的命令;作为程序设计语言,它定义了各种变量和参数,并提供了许多在高阶语言中才具有的控制结构,包括循环和分支。
命令解释器首先读取用户输入的命令,并进行解析,若为内建命令则查找命令文件执行;若错误,则输出错误信息。
本次编写的命令解释器显示提示符并能执行一些简单的命令,如cd、pwd、ls、exit等命令。
关键字:解析;命令;提示符;Shell1.引言在操作系统的综合实践课题当中,编写简单命令解释器的这个课题涉及到很多Linux C编程的知识,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课题。
所谓简单命令,实际上是一个能完成某种功能的目标程序的名字。
命令可带有参数表,用于给出执行命令时的附加信息。
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简单的命令解释器,模拟shell功能。
要求: 1、可打开提示符,并获取用户输入的指令;2、可解析指令;3、可寻找命令文件;4、可执行基本的命令。
3.实验目的利用Linux下编程知识,编写命令解释器,完成模拟Shell功能。
命令解释器可以执行如cd、pwd、ls、exit等命令。
4.实验环境1、PC机一台2、Ubuntu Linux操作系统5.设计流程图6.程序分析设计命令解释执行是shell最基本的功能,实现的方法很简单:从标准输入流中读入命令,然后解析命令。
在整个程序中所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加入检查代码,为了方便捕获错误信息,定义了一个宏CHKERR来完成了检查功能。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篇二《计算机操作系统探讨》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了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应该对操作系统基本了解,因此本文主要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史进行探讨,并对Windows,UNIX和Linux操作系统做了简单的介绍,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当今现代,人们学习、生活等都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如同指挥官一样,指挥着计算机里的所有部件,并指挥它们按照某个计划协同工作。
计算机系统越复杂,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就越重要。
一、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并通过这种管理为用户提供服务,成为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1)处理机管理;(2)存储器管理;(3)文件管理;(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
基本上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具有如下的特征:(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5)不确定性。
二、操作系统发展史操作系统的产生迄今已有70年的时间,最早期的操作系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只是简单的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接着演变成了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与此同时,实时操作系统也应运而生;最后伴随着微型机、多处理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微机OS、多处理机OS和网络OS也随之迅速发展。
(一)串行处理系统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诞生之时,并没有操作系统,当时程序员直接和硬件打交道,具体流程是:首先程序员将已经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或开关启动程序运行,最后当程序全部运行完毕,取出纸带(或卡片)和运算结果。
该系统严重地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所谓的人机矛盾。
网络操作系统论文

网络操作系统论文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组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管理着网络资源,还为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使得计算机网络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具有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其功能涵盖了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分配和控制,以及对网络通信的支持和协调。
它能够实现多用户的同时访问,保障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与传统的单机操作系统相比,网络操作系统具有更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资源共享能力和分布式处理能力。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 Windows Server、Linux、Unix 等。
Windows Server 凭借其易用性和广泛的软件支持,在企业级应用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Linux 则以其开源、稳定和高度可定制性受到许多技术爱好者和大型企业的青睐。
Unix 虽然在市场份额上相对较小,但在一些关键业务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在处理机管理方面,它需要合理分配 CPU 资源,确保各个任务能够及时得到处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存储管理则负责对内存和外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管理和存储保护等。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对各种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和驱动,使其能够正常工作,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设备访问接口。
文件管理用于对网络中的文件进行存储、检索、更新和共享等操作,保障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作业管理则负责对用户提交的作业进行调度和控制,确保作业能够按照预定的规则和优先级执行。
网络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两种:对等式网络操作系统和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
对等式网络操作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地位平等,它们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在管理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则将网络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机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其优越的性能和灵活的定制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1.开源性: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浏览、修改、复制和分发。
这种开放性不仅激发了广大开发者的热情,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保障。
2.多用户支持: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模式,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用户帐号和家目录,保证了每个用户之间的数据私密性。
3.多任务支持:Linux操作系统具有非常出色的多任务支持,能够同时执行多个应用程序。
这种特点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4.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拥有严格的访问控制模式,能够对系统资源和用户数据实现精密的管理和控制。
对于病毒和黑客攻击等威胁,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也较高。
二、 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1.网络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被广泛用于搭建各种网络服务器,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等。
这种应用领域不仅适用于企事业单位,而且适用于个人和小型团队。
2.桌面系统:Linux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桌面操作系统,如Ubuntu、Fedora、Debian等。
这些操作系统拥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和界面,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各种需求。
3.嵌入式系统:Linux能够为嵌入式应用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持,如路由器、IP电话、数字电视机顶盒等。
这些领域对于空间、功耗、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要求较高,而Linux正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系统。
三、 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1.云计算:随着云计算的普及,Linux作为云计算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将会受到更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本课程从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管理的观点出发,阐述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软件资源进行管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篇一《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 针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觉得抽象、难懂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施办法。
Abstract: The author made some improvements and gave practical and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that students always feel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combining with his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eaching.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Key words: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0引言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本课程从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管理的观点出发,阐述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软件资源进行管理,使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地、有效地为用户服务,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服务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控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重点偏向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论教学,而学生在没有学习该课程前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只是在使用层面,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觉得本课程所学内容与实际所用操作系统的偏差很大。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论文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论文目录一、1.1什么是linux****************************************21.2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有什么区***********************2二、Linux的安装******************************************3三、Linux的常用命令总结**********************************6四、X window系统总结*************************************9五、Linux常用工具的使用**********************************11六、Linux的NFS的使用***********************************15七、Linux Samba服务的使用*******************************19八、Linux OpenSSH与远程登录工具的使用********************23九、Linux系统管理与配置**********************************24十、Linux的脚本程序设计**********************************29一、什么是linux呢?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
这个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
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Linux的出现,最早开始于一位名叫Linus Torvalds 的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
他的目的是想设计一个代替Minix(是由一位名叫Andrew Tannebaum的计算机教授编写的一个操作系统示教程序)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可用于386、486或奔腾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上,并且具有Unix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因而开始了Linux雏形的设计。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基本软件。
它扮演着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桥梁角色,可以管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协调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调度任务等。
本文将对操作系统这一重要主题进行一番探讨。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IO设备等。
通过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性能的优化,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效率。
2.任务调度:操作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优先级,合理地调度任务的执行顺序。
通过任务调度算法的选择和优化,操作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并发和并行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3.文件管理: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系统的支持,可以对文件进行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操作。
通过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文件访问方式,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4.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等多种交互方式,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系统。
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效率。
二、操作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通用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界面的不同,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命令行操作系统和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根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单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等。
三、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发展过程。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的阶段:1.批处理系统阶段: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是批处理系统,用户通过提交批处理作业的方式进行计算。
这种操作系统的特点是任务按顺序执行,没有交互性,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
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论文

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论文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各种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论文将探讨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
早期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为单台机器设计,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用户和分布式计算成为主流,操作系统也逐渐演变为支持这些需求的形式。
二、目前的状态1. 多任务处理能力现代操作系统具备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并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和调度。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
2. 图形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和拖放操作进行各种操作,而无需记忆复杂的命令和参数。
3. 多用户支持现代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计算机系统,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地运行程序和操作文件。
这为大型组织和企业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虚拟内存管理操作系统通过虚拟内存管理技术,将物理内存与逻辑地址进行映射,使得每个进程都认为自己拥有独立的连续内存空间。
这样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内存管理和资源利用。
5. 分布式计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分布式计算成为热门领域。
分布式操作系统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共享资源和协同处理,实现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
三、发展趋势1. 虚拟化技术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虚拟化技术越来越重要。
操作系统需要支持虚拟机和容器等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和可扩展性。
2. 实时性和可靠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是一些特定领域(如工业控制、交通系统等)操作系统的重要要求。
将来的操作系统需要更好地支持实时任务的及时响应和可靠性保证。
3. 安全性随着网络攻击的不断增加,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慕永利
班级:软件11-2班
学号:23号
日期:2013年11月1日
摘要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能够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独立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
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
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作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
总而言之,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也是进程内的可调度实体。
关键字:OS(操作系统),TCB(线程控制块),进程,线程
目录
1 引言 (4)
1.1 线程问题的引入 (4)
1.2 线程和进程的比较 (4)
2线程理论基础 (5)
2.1线程属性 (5)
2.2线程的状态 (5)
2.3线程的创建和终止 (6)
2.4线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 (6)
2.5线程的实现方式 (6)
3线程新技术(超线程技术)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1.1线程问题的引入
在早期OS中一直以进程作为能拥有资源和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现在可以有比进程更小的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
可以用它来提高系统内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由于近年来多处理及系统得到迅猛发张,线程能比进程更好的提高程序的并发执行程度,充分地发挥多处理机的优越性,所以在多处理机OS中引入线程能够改善OS的性能。
1.2 线程和进程的比较
线程具有许多传统进程所具有的特性,所以又称为轻型进程或进程元,相应的把传统进程称为重型进程,传统进程相当于只有一个线程任务。
在引入了线程的OS中通常一个进程都拥有若干个线程,至少也有一个线程。
下面我们从调度性、并发性、系统开销和拥有资源等方面对线程和进程进行比较:(1)调度
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作为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
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
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
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把传统
进程的俩个属性分开,使线程基本上不拥有资源,这样线程就能轻
装前行,从而显著的提高系统的并发程度。
在同一进程中,线程的
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但从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
程中的线程时,将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2)并发性
在引入线程的OS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一个进程
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以并发执行,使得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
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3)拥有资源
不论是传统的OS,还是引入了线程的OS,进程都可以拥有资源,
是系统中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
(4)系统开销
在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为之创建和回收进程控制块,分配和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和IO设备等,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明显大于
线程创建和撤销时的开销。
就切换而言,进程切换的开销高于线程。
此
外,由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在同步和通信的
实现方面线程比进程容易。
在一些OS中,线程的切换、同步、通信都
无需操作系内核的干预。
2线程理论基础
2.1线程属性
在多线程OS中,通常是在一个进程中包含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是作为利用CPU的基本单位,是花费最小开销的实体。
线程具有下属特性:(1)轻型实体。
线程中的实体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是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能保证其独立运行的资源,比如在每个线程中都应该具
有一个控制线程运行的线程控制块TCB,用于指示被执行指令序列的
程序计数器,保留局部变量、少数状态参数和返回地址等的一组寄存器
的堆栈。
(2)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在多线程OS中,线程是独立运
行的基本单位,因而也是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由于线程很轻,故线
程的切换非常迅速且开销小。
(3)可并发执行。
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甚
至允许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都能并发执行;同样,不同进程中的线
程也能并发执行。
(4)共享进程资源。
在一个进程中的各个线程都可以共享该进程所
拥有的资源,这首先表现在所有的线程都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
这意味着线程可以访问该地址空间中的每个虚地址;此外,还可以访问进程所
拥有的已打开文件、定时器、信号量机构等。
2.2线程的状态
(1)状态参数:
○1寄存器状态,它包括程序计数器PC和堆栈指针中的内容。
○2堆栈,在堆栈中通常保存有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
○3线程运行状态,用于描述线程正处于何种运行状态。
○4优先级,描述线程执行的优先程度。
○5线程专用寄存器,用于保存线程自己的局部变量拷贝。
○6信号屏蔽,及对某些信号加以屏蔽。
(2)线程运行状态
○1执行状态,表示线程正获得处理机运行。
○2就绪状态,指线程已具备了各种执行条件,获得CPU就可执行的状态。
○3阻塞状态,指线程在执行中因某件事而受阻,处于暂停执行时的状态。
2.3线程的创建和终止
在多线程的OS环境下,应用程序在启动时,通常仅有一个线程在执行,该线程被人们称为“初始化线程”。
它根据需要再去创建若干个线程。
在创建新线程时需要利用一个线程创建函数,并提供相应参数,如指向线程主程序的入口指针、堆栈的大小,以及用于调度的优先级等。
在线程创建完后,将返回一个线程标识符供以后使用。
如同进程一样,线程也具有生命期。
终止线程的方式有俩种:
○1在线程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自愿退出。
○2线程在运行中出现错误或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其它线程强行终止。
2.4线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
为使系统中的多线程能有条不紊的运行,在系统中必须提供用于实现线程间同步和通信的机制。
为了支持不同频率的交互操作和不同程度的并发性,在多线程OS中通常提供多种同步机制,如互斥锁、条件变量、计数信号量以及多读、单写锁等。
2.5线程的实现方式
在不同的系统中线程实现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以下列举几种:
○1内核支持线程
○2用户级线程
○3组合方式
3线程新技术(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技术的原理很简单,以前的单核心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只可以处理一项工作 (线程,Thread),如果要处理一项以上的工作时,以前的单核心处理器是不可行的,所以英特尔就开发了超线程技术,以一个单核心的处理器,去模拟出双核心的环境,但这并非能够把处理器的效能提升双倍,原因在于实体的核心始终只有一个,而效能有约百分之至二十至三十增长。
在奔腾四时代INTEL
就已经引入了人超线程技术,而特意的加长的流水线反而成了HT技术的累赘。
所以推出奔腾D及后来的酷睿2系列时,英特尔并没有加进超线程技术,因为奔腾D及酷睿2处理器已支援双核心处理器的运作,而且INTEL也在默默的钻研指令预测技术减少流水线。
在酷睿2后期英特尔推出了酷睿2四核心处理器,因为有用户反映双核不足以应付手头的工作,再到后来,英特尔酷睿i7出现了,他带着 Intel 全新的超线程技术,很短的流水线这得益于他的指令分支预测技术,拥有着奔腾四无法企及的效率,它是四核心处理器加进了超线程技术,处理器同时支持处理八个线程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电脑可挂很多应用程序,支持多线程的应用,因此即使N多程序同时运行,电脑也没有运行减慢的感觉,操作起来依然是流畅如行云流水。
其实超线程技术拥有最高的功耗效能比,加入超线程技术所增加的晶体管数目及功耗并不多,但却相比增加一颗完整的核心更具性价比,加上酷睿i7微架构拥有高带宽及高容量三级高速缓存的优势,更能将超线程技术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要打开超线程技术,很简单,一般而言,在BIOS内就可以设定超线程技术的启动与否。
当设定完成后,进入Windows的“我的电脑”,查看处理器,就能看出八个线程的工作情况。
加入超线程技术的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在多任务应用时最能发挥它的潜能,它可以同时处理N个的游戏及多媒体软件,而不会出现慢式死机。
参考文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多核多线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