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作业题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作业集与自测题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作业集与自测题目录作业一金属的液态成形 (1)作业二金属的塑性成形 (9)作业三材料的焊接成形 (14)作业四切削加工1 (18)作业五切削加工2 (21)作业六切削加工3 (24)作业七切削加工4 (26)自测题 (29)一、金属的液态成形 (29)二、金属的塑性成形 (33)三、材料的焊接成形 (38)四、切削加工 (43)作业一金属的液态成形一、填空题1.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
流动性不好的合金铸件易产生、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
2.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不溶杂质和气体等。
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越宽,其流动性越。
3.在铸造生产中,合金的浇注温度越离,其充型能力越;充型压力越大,其充型能力越;铸件的壁越厚,其充型能力越。
4.任何一种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以后,从浇注温度冷却至室温都要历三个个相互联系的收缩阶段,即、和。
导致铸件产缩孔和缩松的根本原因是;导致铸件产生应力、变形、裂纹的原因是。
5.在铸造生产中,合金的浇注温度越高,其收缩率越;铸件的壁越厚,其收缩率越;铸件的结构越复杂,其收缩率越;铸型的导热性越好,其收缩率越。
6.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得不到液态金属补充,将产生缩孔或缩忪。
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因此易产生;而凝固温度范宽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因此易产生。
7.铸造生产中,合金的结品温度范围越小,越倾向于凝固。
铸件内外之间的温度梯度越大,其凝固区宽度越。
铸件的其他凝固方式还有凝固、凝固。
影响合金凝固方式的因素有、。
8.准确地估计铸件上缩孔可能产生的位置,是合理安排冒口和冷铁的主要依据,生产中确定缩孔位置的常用方法有、和等。
9.顺序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的合金,其目的是;同时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的合金,其目的是。
10.铸件在冷却收缩过程中,因壁厚不均匀等因素造成的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内应力,称为其目的是;铸件收缩受到铸型、型芯及浇注系统的机械阻碍而产生的应力称为。
材料工艺学作业

材料工艺学作业一、设计师若何依照须要选择材料工业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材料的选择是以机能为依照的。
材料的机能又受到外界前提和应用前提的制约。
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工业产品时决定材料所要求的机能时,要推敲产品所处的外界情形和应用情形。
材料的差不多机能可分为应用机能和工艺机能。
应用机能是指材料在应用前提下表示出的机能。
具体如:力学机能、物理机能和化学机能等;工艺机能则是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示出的机能。
如:切削加工机能、锻造机能、压力加工机能、焊接机能、热处理机能等。
是以,工业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把握好材料的机能以及产品的办事范畴和对象,才能在造型设计中更好地选择和应用各类材料,进步工业造型设计的后果。
工业造型材料的全然特点重要包含:感到物性、加工成型性、别处工艺性以及情形耐候性等。
1、感到物性,在产品设计中,对材料的感到物性的熟悉专门重要,合理应用材料的感到物性会给产品带来新的特点。
例如:木材具有温顺感,它的纹理给人以天然、柔和、舒服的感到。
2、加工成型性,工业设计师的职责是进行产品设计,而产品则是经由过程对特定的材料加工成型而付诸实现的。
工业造型材料必须是轻易加工成型的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加工成型性。
因此加工成型性是衡量工业造型材料的重要身分之一。
关于不合的材料,其加工成型性不合。
3、别处工艺性,任何设计都不克不及直截了当应用全然材料和毛坯。
还应当经由过程一系列的别处处理,改变材料的别处状况。
其目标除了防腐化、防化学药品、防污染、进步产品的应用寿命外,还可进步材料别处的美化后果、改变产品的视觉后果、晋升产品的视觉后果价值。
因此,依照材料本身的性质和产品应用情形,精确选择别处处理和别处装潢工艺是进步产品外不雅质量的重要门路。
4、情形耐候性,关于不合的应用情形,不仅要合理选择材料,同时要有响应的别处处理方法。
使产品经得起情形身分的考查。
产品设计还要服从一系列轨则:1、调和轨则,确实是使产品整体的各个部分同一调和,使人感到各部位材料融合、调和。
设计材料与工艺_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设计材料与工艺_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PVC地板革的成型工艺是答案:压延成型2.按加工工艺或者表面装饰效果不同,不属于木工油漆常用分类的是答案:透明漆、不透明漆3.明清木制家具的主要连接方法是答案:榫卯连接4.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答案:黄铜5.钢轨较为常用的加工方式是答案:轧制成型6.适合生产管、套类等中空零件的铸造方法是答案:离心铸造7.塑料管材及型材主要成型工艺是答案:挤塑成型8.玻璃灯泡的主要成型工艺是答案:吹制成型9.快速成型技术,又称为(),它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答案:增材制造10.青铜宝剑的成形工艺是答案:铸造成型11.典型的绿色材料(或绿色材料的种类)有答案:循环与再生材料生物降解材料12.金属材料典型的特性有力学性能优良表面具有独特的色彩、光泽加工性能优异电与热的良导体13.针叶树的常见树种有答案:杉树柏树松树14.阔叶树的典型特点有答案:强度较大材质硬且重15.在人类发展史中,用材料进行命名的历史时代有铁器时代陶器时代石器时代青铜时代16.材料的化学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答案:耐腐蚀性耐候性17.金属产品常用的铸造方法有答案:离心铸造压力铸造砂型铸造18.常用的工程塑料的品种有哪些答案:饱和聚酯树脂PE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ABS19.塑料材料的典型特性有答案:导热率小优异的电绝缘性有较好的透明度质量轻20.常见的轻金属的种类有答案:钙Ca铝Al钠Na镁Mg21. FDM3d打印机的优势有答案:耗材维护方便适合办公环境22.选用材料时可以遵循的原则有答案: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环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23.金属制品的表面着色工艺有答案:电镀喷涂。
设计材料与工艺试题(含答案)

思考题:1.什么是材料的感觉物性?指通过人的感知系统对材料作出的综合印象,包括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
2.材料的质感及其构成。
是指物体表面的构成材料和构成形式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即表面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直观感受。
包括:形态、色彩、质地和肌理等肌理:材料本身的肌体形态和表面纹理。
是质感的形式要素,反映材料表面的形态特征,使材料质感体现更具体形象。
质地:是质感的内容要素。
是物面的理化特征。
构成:质感的表情、质感的物理构成、3.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天然材料四类。
4.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5.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6.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7. 材料的使用性能有哪些?其主要的参数指标分别是什么?主要包含: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包括:1.强度-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弹性-产生弹性变形的能力。
3.塑性-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4.硬度-抵抗其他物体压入的能力。
5冲击韧性6疲劳强度7蠕变8松弛8.钢铁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三大类;其中钢材按照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9. 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以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0.变形铝合金材料主要包括锻铝、硬铝、超硬铝和防锈铝合金。
11. 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2.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3. 金属件的连接工艺可以分为机械性连接、金属性连接和化学性连接三种类型。
(“。
”表示对,“?”表示错)14. T8A表示含碳量约为0.8%的高级优质碳素结构钢。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期末考试题库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一. 名词解释Ao.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表示,呈面心立方晶格。
Be.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Be.贝氏体:在含碳量过饱和α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碳化物亚稳组织。
Bi.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向铁液中加入少量孕育剂,形成大量高度弥散的难溶质点,成为石墨的结晶核心,以促进石墨的形核从而得到细珠光体基体和细小均匀分布的片状石墨。
C. C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C. CCT曲线: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Ca.残余奥氏体: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后在环境温度下残存的奥氏体。
Cu.淬火: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Cu.淬透性: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
Cu.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Du.锻造比:变形前后的截面面积之比或高度之比。
Du.锻造流线:锻造流线也称流纹,在锻造时,金属的脆性杂质被打碎 ,顺着金属主要伸长方向呈碎粒状或链状分布;塑性杂质随着金属变形沿主要伸长方向呈带状分布 , 这样热锻后的金属组织就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Di.第一类回火脆性:淬火钢在250度到350度回火是,冲击韧度明显下降,出现脆性。
Er.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的某个阶段硬度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
Go.共晶转变: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Gu.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溶入而使金属强硬度升高的现象。
Gu.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组员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Gu.过冷奥氏体:在A1温度一下暂时存在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Gu.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Ha.焊接性:是指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和结构形式等)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He.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Ho.红硬性: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所能保持其硬度的能力。
机制工艺作业习题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作业题:l-10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1–92各图的定位方案并判断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1-18 图1-96所示小轴系大量生产,毛坯为热轧棒料,经过粗车、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后达到图纸要求。
现给出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如表1-27。
毛坯的尺寸公差为±1.5mm。
试计算各工序尺寸,标注工序尺寸公差,计算精磨工序的最大余量和最小余量。
1-20在图1-97所示工件中,315.03025.02025.005.01,20,60,70L L mm L mm L mm+--===不便直接测量,试重新给出测量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的公差。
l-21 某齿轮零件,其轴向设计尺寸如图1-99所示,试根据下述工艺方案标注各工序尺寸的公差:1.车端面l 和端面4;2.以端面l 为轴向定位基准车端面3;直接测量端面4和端面3之间的距离;3.以端面4为轴向定位基准车端面2,直接测量端画l 和端面2之间的距离(提示:属公差分配问题)。
1-23 图1-100所示小轴的部分工艺过程为:车外圆至φ30.5-0.1mm ,铣键槽深度为H +TH,热处理,磨外圆至mm 036.0015.030++φ。
设磨后外圆与车后外圆的同度公差为φ0.05mm,求保证键槽深度为4+0.2mm 的铣槽深度H +TH 。
讨论题:1-5某机床厂年产CA6140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4%,机械加工[废品率为4%,试计算机床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2天,试计算每月(按26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1-6 试分析图1-90所示零件有哪些结构工艺性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改进意见。
l-9 在图l-91中,注有加工符号的表面为待加工表面,试分别确定应限制的自由度。
l-12 图1-93为车床主箱体的一个视图,图中Ⅰ孔为主轴孔,是重要孔,加工时希望加工余量均匀。
试选择加工主轴孔的粗、精基准。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2〕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铸型充填条件。
〔1〕合金在铸造生产条件下,获得优质铸件的难易程度。 〔2〕流动性和收缩。合金的流动性越好、收缩越小,铸造性能越好。
2.什么是合金的铸造性能?衡量合金铸造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其是如何影响的?
图2-3 铸铁顶盖的两种设计方案
8.分析图2-4所示零件分型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其中与零件生产类型相适应的分型方案。
大批量生产
单件生产
1
2
方案1
方案1
方案2
方案2
图(b)方案1:优点是起模高度小,砂箱高度减小;缺点是分开模造型对合箱精度要求较高,不易保证整个螺纹内孔外表的质量,且需要砂芯. 方案2:优点是整体模造型,铸件的尺寸精度易于保证;铸件螺纹内孔外表质量均匀;可以直接铸出铸件的内腔,省去了型芯。缺点是下砂箱高度大,起模高度较大. 单件生产时,应选择方案2。
图2-1 铸造应力框铸件
5. 灰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什么因素?为什么在灰口铸铁中,碳硅含量越高,则其强度越低?
1〕灰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2〕因为碳、硅含量越高,铸铁中的石墨片就越粗大,石墨数量也越多,对基体的破坏就越严重。同时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增加,珠光体的量减少。所以铸铁的强度越低。
金属材料成形根底作业〔2〕
4.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将产生缩孔或缩松。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因此易产生缩孔;而凝固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因此易产生缩松。 5.准确地估计铸件上缩孔可能产生的位置是合理安排冒口和冷铁的主要依据。生产中确定缩孔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画等温线法、内切圆法和计算机模拟凝固法等。 6.顺序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 逐层凝固的合金,其目的是消除缩孔;同时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 糊状凝固的合金,其目的是减小应力。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答案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第一章概论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固有特性: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2)耐腐蚀性(3)耐候性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
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工艺类型及选择A 表面精加工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B 表面层改质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C 表面被覆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过程: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2)对该三维(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处理,将三维模型数据变成二维(2D)平面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思考题P32
3.连接技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技术,试对各种连接方式进行分析。
答:连接工艺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和技术,是产品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产品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不同材料、不同功能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连接工艺按照不同的连接原理,可以分为机械连接结构,焊接和粘接三种连接方式;而按照连接后的功能特征可以分为动连接
不同的连接方法,其
连接性能、适用范围有较
大差别,连接方法的选择
不仅与连接性能的要求有
关,而且和装配的材料件
的种类和性能要相适应。
1.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是采用机制
螺钉、螺栓、螺母、自攻丝螺钉、铆钉等机械坚固件,将需连接的零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各零部件相互的连接是靠机械力来实现的,随着机械力的消除,接头可以松动或拆除。
机械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快速、连接强度高、耐久性好。
但由于大部分紧固件是金属的,由此也带来诸如增加重量、接合区域局部高应力、不同材料因温度升高导致的热膨胀失配以及美学上的问题等。
2.焊接
焊接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组件连接于一体的一种工艺方法,主要是采用热熔的方法,将连接部分加热至融合或焊缝间填以焊料进行连接。
焊接主要用于金属之间的连接,也用于部分非金属部件间的连接。
焊接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材料的种类、结构要求、美学要求、制件形状、尺寸及公差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
3.粘接技术
粘接技术是借助溶剂或胶黏剂在构件表面上产生的黏合力,将同种或者不同种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间紧密连接的一种技术。
粘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连接多种不同种类的材料;
○2垂直于粘接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
○3相对于机械连接而言,是一种可以减轻重量的轻型连接设计;
○4粘接过程可以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热应力和热变形的产生;
○5对连接处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
○6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自动连接工艺。
粘接技术适用于金属、塑料和木材等多种材质。
通常用在需要永久性的非拆卸的连接件中,也常与机械紧固件结合使用。
使用粘接连接时要注意,由于各种胶黏材料是有机化合物,它的一些性能会受时间、温度、相对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4.静连接
连接后的各个零件或组件之间无相互位置变化,连接零件之间不允许产生相对运动,连接固定为一体,故称为固定连接。
根据连接后的可拆性分为可拆固定连接和不可拆固定连接。
不可拆固定连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后,至少必须毁坏连接中的某一部分才能拆开的连接,具有不可
拆性。
一旦拆分必将破坏连接结构。
主要的连接方式有钉接、铆接、焊接、胶接。
可拆固定连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后,不需毁坏连接中的任一连接中的任一零件就可拆开的连接,允许多次重复拆装。
具有可拆性,且不破坏连接结构。
主要的连接方法有卡扣连接、螺纹连接、和粘接。
5.动连接
连接的各个零件或组件可发生相对的运动,产生位置变化。
可分为移动连接、转动连接和柔性连接。
移动连接:构件沿着一条固定的轨道运动;
转动连接:连接的零部件可相互发生转动;
柔性连接:被连接零部件的位置、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变化,或连接构件自身可发生一定范围的形状、位置的变化,而不影响连接固定的关系。
8.试述涂装的主要工艺程序。
为什么要强调涂料的施工配套?
答:涂装的主要工艺程序包括制件表面涂装前处理、涂覆涂料及涂层干燥三大步骤。
涂装所用的材料是各种涂料,一般由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辅助成膜物质和挥发物质组合而成。
涂料的组成决定了涂料的性能,也决定了各种涂料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效果。
由于涂层的厚度较薄,若涂装工艺实施不当,制件的涂层容易出现劣化、脱落、起泡、膜下浸蚀等,因此必须严格实施正确涂装工艺,保证涂装质量。
11.表面处理技术与产品附加值有何关联?
答: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在取得合理的功能设计后,形态表面的色感、量感、质感的设计和配置,是吸引人、唤起购买者兴趣的重要方面。
表面处理工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丰富了产品造型的艺术效果。
在选择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时,必须考虑到产品档次的经济性,以求得产品的合理装饰,使生产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消费品市场上,同类商品的性能、可靠性与安全性间的差异正日趋缩小。
产品的价格和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就成为消费者最终决定购买的主要原因,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受表面处理方式的影响。
表面处理是节能节材、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
16.塑料制品独特的、极为方便快捷的零件连接方式,如一体柔性铰链、压力装配方法及搭扣连接等,有效地减少了制品构件数目,简化了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为使用带来极大便利,因此塑料产品构件间连接方式的设计成为塑料制品设计的重要内容。
请搜集优秀塑料制品,并对其进行材料选用及构件间连接分析,学习并借鉴优秀案例尝试对身边制品进行创新设计。
答:塑料水杯常用材质有太空玻璃和AS塑料两种。
太空玻璃又称PC工程塑
料,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材料,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
这种材料质轻、耐用,
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较高的强度、耐热
性和耐寒性。
还具有自熄、阻燃、无毒、可着色等优点,缺点是和金属相比硬度
不足,这导致它的外观较容易刮花。
AS塑料是丙烯晴(A)、苯乙烯(S)的共聚物,耐气候性中等,不受高湿度环境
影响,能耐一般性油脂、去污剂和轻度酒精,耐疲劳性较差,不易产生内应力而
开裂,料质透明度高,常用来制作托盘、水杯、餐具、牙刷、仪表镜、包装盒等
塑料制。
对于一次性的塑料水杯一般采用薄膜吹塑成型工艺。
其成型方式比较简
单,其性能也很差;对于项可以重复使用的如PP塑料杯一般都采用挤出吹塑,
还有少数的注射吹塑成型。
对于像壳体形状的产品通产采用注射成型。
该成型方
式主要也是热塑性的主要成型方式。
其原理是利用注射机中的螺杆或柱塞的运
动,将料筒内的塑料用高压力和速度注入模内,冷却出产品。
因为整个过程是循
环的适合批量的生产,能制作外形复杂的产品;还有就是想塑料杯的成型方式薄
膜成型。
薄膜吹塑是将熔融塑料从挤出机机头口模的环形圆筒管挤出,同时从机头中心孔像薄管内腔吹入压缩空气,将薄管吹涨后冷却成型的。
其连接工艺主要为粘接技术。
使用粘接技术时,由于各种胶黏材料是有机化合物,它的一些性能会受
时间、温度、相对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思考题P50
4.材质美是产品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产品的材质美可通过哪些方式来体现?
答:材质美是产品造型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和联想来体会材质的美感。
不同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触感、联想、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
材料的美感与材料本身的组成、性质、表面结构及使用状态有关,每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的个性特色。
材料的美感主要通过材料本身的表面特征,即色彩、光泽、肌理、质地、形态等特点表现出来。
5.在设计中如何体现材料的美感?
答:材料的美感与材料本身的组成、性质、表面结构及使用状态有关,每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的个性特色。
材料的美感主要通过材料本身的表面特征,即色彩、光泽、肌理、质地、形态等特点表现出来。
在造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材料自身的不同个性,对材料进行巧妙的组配,使其各自的美感得以表现,并能深化和相互烘托,形成了符合人们审美追求风格的各种情感。
○1材料的色彩美感:材料的固有色彩或材料的自然色彩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设计中必须充分发挥材料固有色彩的美感属性,而不能削弱和影响材料色彩美感功能的发挥,应运用对比、点缀等手法去加强材料固有色彩的美感功能,丰富其表现力。
材料色彩的运用可参照以下规则:尽量运用材料的天然色彩、尽量通过较少的颜色种类来构成。
○2材料的肌理美感:在产品设计中,合理选用材料肌理的组合形态,是获得产品整体协调的重要途径。
在运用材料纹理时要注意发掘材料天然纹理美感,模仿天然材料纹理,使材料具有韵律美的人工纹理,使材料起到防滑、心理暗示等的功能。
○3材料的光泽美感:许多材料都有透明特性,对于这些材料可通过工艺手段实现半透明或不透明,可利用材料不同程度的透明效果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力,同时透明材料一般都具有光折现象,因此,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透明材料进行雕琢,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4材料的质地美感:在设计中,产品材料质地特性及美感的表现力是在材料的选择和配置中实现的。
○5材料的形态美感:形态作为材料的存在形式,是造型的基本要素。
设计材料的形态通常分线材、面材和块材。
不同的材料形态蕴涵着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在设计中要符合美的原理,重视形色的秩序性,满足视觉层次的要求,充分发挥材料特性必能产生美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