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2013年 考点9 图文转换(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对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

(2)根据你对生活的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表中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答案】(1)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2)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为图表题,做题时审清题干,比较各项数据,得出答案。

比较的对象是不同时段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综合素质,由图可看出80到00后前两者递增,而后一项递减。

表述出来即可。

(2)分析原因,结合现实,身高体重都没问题,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很明显是缺乏锻炼所致。

故答案为:⑴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⑵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点评】⑴该题考查图文转换。

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⑵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

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2.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1)描述画面主要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2)用一句话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案】(1)画面上一只小兔子身上背着已经拔出来的两只小萝卜,正在拔第三只大萝卜,小兔子在拔这个大萝卜的过程中非常努力,在这只大萝卜前面和后面各有两只小萝卜。

(2)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 图文转换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 图文转换

【解析】
要把握住每个图表的主体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
如图表一主体是不同学历的人,趋势是“学历越低的群体通
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图表二的主体
是不同职业的人,特点是“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 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参考答案】
A.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
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 B.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
【典例1】
(2010·广东高考)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
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 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 合。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 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文艺复兴时期的 意大利 17世纪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的英国
一、图表呈现多样式 图表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简洁的图表中经常蕴含着 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图表形式多样,一般分为表格、柱 状图、饼状图、坐标图、结构图、流程图等。图表转换为文 字的题目中,各种图表类型都有所涉及。 二、命题呈现多角度 1.文字转换题 把图表信息直接表述为文字,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 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 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这就需要考生会观察图表, 将图表中包含的关键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但无论什 么样的图表,考查侧重点却是有规律可循。
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
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______A______, 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 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 ______B____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

2015高考语文一轮规范训练:9图文转换

2015高考语文一轮规范训练:9图文转换

第九单元图文转换图文转换(A)1.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要求:字数分别在10~20字)①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

解答第(1)题时,必须认真观察图表,特别要注意一些文字、数字的提示,这有助于准确理解图表的意思,然后按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解答第(2)题时,要在理解图表内容的基础上,①应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从人们的汉字“书写”方式的角度探寻原因;②应根据学校汉字“书写”教育的现状分析原因,进行作答,需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①社会:电脑、手机等使很多人“失去”了手写的机会。

②学校:未开设书写课,不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的培养。

2.有调查研究机构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各不相同。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写出它的寓意。

【答案】告诫人们,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带来麻烦或危险。

【解析】【分析】漫画中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面对面坐着,两人中间有一个装着东西的瓶子,小孩兴奋地说:“我只看一眼毒魔长得什么样,好吗?”老人摆着手。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小孩对瓶中的“毒魔”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老人不同意他看瓶中的东西。

老人之所以拒绝他,就是因为他知道瓶中是毒魔,不应该去看,更不能去看,因为看后只能带来坏的结果。

这幅漫画实则是告诫那些怀有好奇心的人,滥用自己的好奇心而不加节制可能会带来麻烦或危险。

故答案为:告诫人们,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带来麻烦或危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八年了,但目前仍存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了“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

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案】吸烟易引发肺癌、肺气肿、心脏病、口腔癌等多种疾病,在得知吸烟的这些危害后,被调查者有将近六成人表示不会吸烟,但仍有四成以上的人选择吸烟。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可根据图文项目内容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简要说明。

故答案为:吸烟易引发肺癌、肺气肿、心脏病、口腔癌等多种疾病,在得知吸烟的这些危害后,被调查者有将近六成人表示不会吸烟,但仍有四成以上的人选择吸烟。

2013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考点9图文转换(含答案解析).docx

2013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考点9图文转换(含答案解析).docx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 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 9 图文转换1.(2013 ·新课标全国卷I) 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 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 , 句子通顺 , 不超过 70 个字。

(5 分)答:【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材料分析的能力。

要根据图分析材料 , 辨别或挖掘出某些隐含的信息 , 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判断。

从图中不难看出:图中心是由青山、绿水、太阳组成的 ; 三者外围是十个环。

青山、绿水、太阳 , 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 , 应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 外围的十环 , 组成一个圆 , 围着环境 , 应为环境的屏障。

怎样保护环境呢?只能是全民联合起来, 有意识地保护环境, 环环相扣, 表示大众团结。

“十环”的“环”与“环境”的“环”相同 , 可以理解成为保护环境而联合。

答案:中国环境标志 ( 俗称“十环” ), 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

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 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 , 环环紧扣 ,表示公众参与 , 共同保护环境 ; 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 , 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 , 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 )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 , 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 要求语意简明 , 句子通顺 , 不超过 70 个字。

(5 分)答:【解题指南】对于图文转换类题目 , 首先不能遗漏图表或画面中的构成要素 , 然后按照图表或画面的性质 , 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合理转换。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此标志由三部分构成:作为背景的黑色圆形图案, 我们可以想象为地球 ; 圆形图案中间的白色区域由两部分——水滴和手掌构成 , 其寓意应是用我们的双手节约每一滴水。

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图文转换题汇编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图文转换题汇编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图文转换题汇编答案1.(安徽)答案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段压缩题,比一般的压缩题多出图表,给出一些提示信息,形式比较新颖。

答题根据导语部分信息压缩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2.(湖北)答案示例: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库,从南阳上郑州,穿越黄河,过焦作,出安阳,入河北邯郸,经邢台,走石家庄,分流东至天津,北达北京。

源源南水北流去,绵绵千里饮甘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转化能力。

题干要求比较详细,指向明确。

只要按照要求一步步回答即可。

题干要求“描述路线”,答案的大部分内容隐含在题干中。

3.(湖北)答案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

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

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同时要求做到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本题要求考生为“天鹅戏水图”写诗或配文。

学生可以从背诵过的诗词中选取例子,仿写。

如《早春》。

4.(江苏)答案:D(A、B、C三项所言的文化元素在标志中都有体现,并且都是有道理的,而D项的表述最没道理,因为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是“遗产”,并不是“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如果表述为“象征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就正确了)5.(广东)答案:“我介意”用含蓄委婉的方式劝阻他人不要吸烟,告诉吸烟者吸烟会给他人带来不便,这样让吸烟者从心理自责,较为容易接受。

“不可以”的手势用明确的态度警告不可以吸烟,观点明确,但容易引起吸烟者的逆反的心理。

6.(天津)答案:我觉得第一幅比较好。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1.小明为教会爷爷使用微信进行语音聊天,画了一幅简易操作图。

请你将下图转化成相应文字,帮助老人理解。

要求表述得体、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点开微信图标,让屏幕显示图1所示。

在“微信”界面找到联系人,或点开“通讯录”查找联系人。

点击联系人,进入聊天界面。

切换屏幕上的“小喇叭”和“小键盘”图标,直到出现“按住说话”字样。

按住说话,说完松手就可以发送语音信息。

或手指上滑即可取消语音信息。

【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按照流程提示,详细写出每一步的操作步骤。

首先应指导老人按照图示点开微信图标,让屏幕显示图1所示。

然后在“微信”界面找到联系人,或点开“通讯录”查找联系人。

接着点击联系人,进入聊天界面。

聊天时,需切换屏幕上的“小喇叭”和“小键盘”图标,直到出现“按住说话”字样。

最后按住说话,说完松手就可以发送语音信息,或手指上滑即可取消语音信息。

故答案为:点开微信图标,让屏幕显示图1所示。

在“微信”界面找到联系人,或点开“通讯录”查找联系人。

点击联系人,进入聊天界面。

切换屏幕上的“小喇叭”和“小键盘”图标,直到出现“按住说话”字样。

按住说话,说完松手就可以发送语音信息。

或手指上滑即可取消语音信息。

【点评】流程图做题方法: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这幅漫画题为“闻过则改”,漫画内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图一人指着一个缺口向上的篱笆说:“这儿有个缺口。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

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徽标类题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漫画类题得分要点: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2.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4.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答题格式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讽刺了(揭露/表现)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掌握了这些答题技巧,加上平时注意凝练语言,多练笔,就能轻松搞定图文转换题。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2.下面是一幅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请为画中两个人物配上语言。

(2)写一段话,表达某种人生哲理。

(不超过40字)【答案】(1)悲观者:全完了;乐观者:幸好还有点。

(2)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9 图文转换
1.(2013·新课标全国卷I)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
答: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材料分析的能力。

要根据图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出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判断。

从图中不难看出:图中心是由青山、绿水、太阳组成的;三者外围是十个环。

青山、绿水、太阳,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应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外围的十环,组成一个圆,围着环境,应为环境的屏障。

怎样保护环境呢?只能是全民联合起来,有意识地保护环境,环环相扣,表示大众团结。

“十环”的“环”与“环境”的“环”相同,可以理解成为保护环境而联合。

答案: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

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
答:
【解题指南】对于图文转换类题目,首先不能遗漏图表或画面中的构成要素,然后按照图表或画面的性质,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合理转换。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此标志由三部分构成:作为背景的黑色圆形图案,我们可以想象为地球;圆形图案中间的白色区域由两部分——水滴和手掌构成,其寓意应是用我们的双手节约每一滴水。

整幅画面,黑白对比鲜明,也喻示着只有珍惜水资源,地球才有生机活力,才有光明的未来。

而“手掌”的图案,又可引发我们的其他联想,如一条大河,喻示积少成多,也只有从每个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

答案: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

圆形代表地球,象征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

3.(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

注意看题干要求“认识的同与异”,“异”只能是数字出入大的项目,“同”是比例接近的项目。

答案:(1)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2)异:小年龄段(18~25岁)志愿者更认同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某些技能,而大年龄段(26~40岁)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

4.(2013·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
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
结论: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全面准确地认读图表内容。

一般来说,解读图表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其次,要注意训练阅读图画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培养我们的分析图画、图文转换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合理的、多方向的推理、想象、思维的能力。

再次,能够注意题干中的字数、句式和修辞等其他的要求。

如本题中“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这一要求。

【解析】题干明确告知两个信息:一是此表统计的是200多位作家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二是作家渐至成熟。

这里要清楚的是什么是作家的“成熟”,什么是作家的“不成熟”,当然,“不成熟”指的是“处女作”,“成熟”指的是“代表作”。

这样就把表格数据分成两块了:一块是发表处女作的年龄,一块是发表代表作的年龄。

而表格中发表处女作人数多(203人)的主要集中在20岁前至30岁,发表代表作人数多(177人)的主要集中在26岁至40岁,这说明什么?正好说明“成熟”的作家要比“不成熟”时晚上十年左右。

那么从作家渐至成
熟的角度来答,大多数作家要花上十年左右的时间不断创作,方能达到创作上的成熟。

答案: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5.(2013·天津卷)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4分
)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2分)
答: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2分)
答:
【解题指南】漫画一般包括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标题、画面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

一般会从概括寓意、拟加标题、描述画面和综合考查等角度命题。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1)每条鱼的内心独白均应符合情境,符合事理,能对画面构成说明,与画面相映成趣。

(2)需结合两条鱼的游戏、缸外鱼的处境以及漫画标题,并联系现实,揣摩漫画作者的
创作意图,要求寓意合理,言简意赅。

答案:(1)示例:缸中鱼——后悔死了,都怨我,不小心一用力,你就飞了出去,玩大了,我该怎么办?
缸外鱼——这回玩大了,老想飞高些,这回是高了,可也惨了;也怨你,使那么大劲干吗!谁来帮帮我,要不我再跳一回?
(2)示例一:凡事皆有度,乐极会生悲,做事出格即错。

[
示例二:危险就在身边,时时需警惕,谨慎切勿忘。

6.(2013·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③字数不超过80字。

(4分)
答:
【解题指南】图文转换题目是一种综合性强、技巧性强的题型,要求根据图形或表格中的有关内容,展开分析、理解、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者推断,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题型是对信息筛选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断能力等的综合考查。

同时紧扣题目要求,不要顾此失彼。

【解析】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简单明了,画面上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人物。

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年妇人两只手紧紧握住小孩的一只手,生怕小孩挣脱跑走……她静静地伫立着,背影侧对着读者,双眼向右
前方写着“巷口”的两个字处眺望。

可以推想老年妇女在看风景,或在等待孩子爸爸妈妈下班归来。

根据题目要求,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可以加上天气和环境描写,同时把这个画面描述出来,也可以加上人物的心理活动。

答案: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

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

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7.(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2分)
答:
【解题指南】拟加漫画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漫画的主题拟加标题。

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从旁观者角度分析,也可从猫的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①(从旁观者的角度)“捕风捉影”可以休矣;②(从猫的角度)影子也可“山寨”。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2分)
答:
【解题指南】提炼漫画寓意的方法:
提炼漫画寓意,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的能力。

结合所拟标题,由物及人,提炼寓意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①(从旁观者的角度)是对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人的讽刺。

②(从猫的角度)是对山寨产品泛滥的讽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