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引言: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教,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王敏勤 2008)。
关注点在“同”和“异”的区别上。
如李国华和王莲蓉(2011)认为“同课”是指备课组内的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异构”是指不同教案、不同方式。
魏姝(2013)认为,“同”是指教师教授同一内容,“异”是指针对不同需求可微调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注重不同的侧重点。
“同课异构”,也叫“同题异构”、“同课异教”。
1.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1.教材内容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均为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B ( 2a-2c)部分。
该单元围绕食物这一话题,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食物的单词和重点短语,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用Do you like...? I like...句型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
1.学情分析(1)两名英语教师均有多年执教经验。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在第六单元 Section A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关于食物喜好的表达,为学习本课时作了铺垫。
两节课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公开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师的性格特点也各有不同,导致教学效果存在差异。
我们了解到B老师,性格比较温柔,教学过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其他老师了解到该班学生的成绩并不那么好,这不得不得思考,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否是存在某种关系?1.教学案例对比1.导入环节(热度)从热身环节和导入环节是否有热度来看【教师A】A教师选用的是歌曲进行热身,全班同学一起跟唱歌曲《Dream It Possible》,教师选用的这个“热度”十分切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参与度和完成度都很高,达到了设计的效度。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在PPT上呈现单词图片,并分类呈现单词,让学生回答出图片所对应的单词,然后全班一起齐读单词,由老师领读。
小学四年级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沱湖学校张梅今年10月22号,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到五河一小上了一堂公开课,收获很大。
我自以为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多年,区区小学四年级英语我应该能上得很好。
可是自从代了小学英语课,才发现小学课比中学课难上得多,尤其是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和小圩学校的一个小姑娘相比,我out了。
虽然我精心地准备了课件,也努力学会使用班班通,可是和她相比,我反倒象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
面对孩子们听不懂我的语言,面对班班通屏幕上被苍蝇叮得乱跑的画面,我却慌了神,忘记了自己教学的流程,上了一堂失败的公开课。
而那位比我小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气定神闲、流畅无比地上完了自己的公开课。
她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是那么的优美,她精心准备的课件、五颜六色的小卡片,无不透露着她的细心、耐心、用心和智慧。
一个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的品质在她身上展露无遗。
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是不合格的,首先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就非常生疏,设计的课件是从网上找的加以改动,简单没有创意。
再者自己的口语不够简明,指令不够准确,使孩子们难以理解。
还有就是自己的美术绘画能力弱,不会简笔画,不会唱歌,最重要的是课堂上缺乏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我认为那是浪费时间,所以我上的英语课机械、死板。
反思我上的这堂公开课,设计过于简单,操练过于机械,设计的情境在操作过程中把控得不够好,出现拖堂现象。
教学流程也因自己电脑技术应用不熟不够流畅,是一堂失败的公开课。
自己是一个落伍的老师。
再反思自己,电脑技术不是学不好,简笔画也不难学,小游戏一想就有,导致自己落伍的原因是自己的惰性,平时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学东西慢不想学,所有心思都花在家务活上,上课很随性,只凭自己的经验去教学。
现在和那位上课的小姑娘相比,自己觉得很惭愧,没给她们年轻人做个好榜样,反倒她们教育了我,不能再这样上课了。
所以,从现在起,我会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学习电脑技术,学习设计精美课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认真上好每一堂英语课,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成为一名中小学都优秀的英语老师。
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6篇)

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6篇)快乐有趣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活动总结了。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活动总结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120xx年12月4日,在学校领导组织下,我校与防山梁公林小学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观摩两节课,课题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我校孔罕老师与梁公林小学陈庆敏老师作为此次执教教师参与了活动,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可以很好的将书本与多媒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素质进行课堂教学,将自己的特色很好的展现出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准备与课后研讨活动,我校数学组老师达成一定的共识:第一、认真研读课本,准确把握课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点。
第二、充实自身,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将教学融入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体现新课程理念,将教学逐步走向素质教育的阶段。
在今后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应当明确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示不同的设计思路,展示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思想的碰撞,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并非“争高低,比高下”。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同课异构活动中利用这种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2本期同课异构前两站用六个字概括就是顺利、圆满、丰实。
本次同课异构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三个“新”,新加盟一所学校,xx 高中、新的活动方案,集中上课评课、专家评课同时介绍了课堂观察方法。
在xx一中的同课异构我用“完美、精彩、盛宴”六个字简单总结,今天我将用8个字四个方面进行小结。
同课异构活动中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

同课异构活动中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同课异构活动中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一、研究背景1.教学内容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八模块第四单元Sharing的Using Language综合语言运用课部分。
综合语言运用课一般围绕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这部分虽有一些单项技能训练,如speaking或speaking或writing,但多数是两项或三项技能综合运用。
本单元以Sharing为话题,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很多地方依然很落后,从而懂得同情,学会分享。
Using Language是对Reading 的延伸。
通过阅读,参与“Give anunusual gift”的活动。
本单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通过Jennifer Wells的采访介绍了Mary Murray作为MSF的一个volunteer的工作经历,而且针对这一话题展开Speaking。
Writing 根据Listening and Speaking话题运用时间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2.教学班级和教师简介“同课异构”就是针对同一个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独立备课,根据各自设计的教学方案分别在两个平行班上课,听课后进行比较研究。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所选取的班级是福州某区一所学校高二年级二个平行班,其中一位是本校老师(教师A),教学对象为她本班学生。
另外一位老师为外校老师(教师B),为借班上课。
两位授课教师学历相当,但是教师B的教学经验、职称明显优于教师A。
为了探讨这次同课异构中有效教学的落实情况,笔者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两方面对这两节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课进行了对比研究。
二、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对比和反思1.不同的教材处理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语言学家Marley认为:“合理使用教材资源意味着要协调好三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教材、教师、学生,而这三者同等重要。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英语同课异构(CLIL)是一种综合学科和英语教学的教育方法。
通过将英语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有幸能够参与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并且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英语同课异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学科学习中。
同时,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游戏等工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往往能够积极参与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其次,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通过将英语语言纳入学科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学科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演示和展示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增强他们对英语的自信心。
此外,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通过综合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在某次化学实验课上,我让学生使用英语描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这不仅帮助他们巩固了化学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此外,英语同课异构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同课异构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与其他国家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
这样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我的班级上,我与一所国外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合作,组织了一次线上交流活动。
学生们通过与国外同学的交流,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他们国家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
然而,英语同课异构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
他们需要熟悉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小站实验中学谢玉洁首先, 作为小站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师, 感谢中学科给我参加同课异构的机会,给我一次展示自我, 和同行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经验的机会、了解不同学校英语学情的机会。
本学期开学以后第五周周四,我作为参赛者之一,在北闸口中学进行了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四模块第二课的教学活动。
这是一节“听说课”我围绕这一特点展开教学,通过为学生讲述两个手机救人的故事,把整堂课有机的结合起来。
突出了主题。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用简单的英语课堂用语和学生们比较熟知的英语表达方式贯穿课堂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欲望,同时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因为我深信,学生有很大的可塑性,当他们真的置身于一堂课时,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而且,本堂课的密度和容量较大,我通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精心准备课件,设计问题,努力做到:1.突出英语课的特点,我围绕注培意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技能的特点,充分利用一节课45分钟,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接触英语的机会让他们全方位地从听、说、读、写的不同角度感受英语。
比如对词组的处理,我主要让他学生们掌握对单词的拼读和写的锻炼, 每堂课, 我都注意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学习互助的方式,练习他们的输出能力。
对于课文, 加强他们对课文的读的能力和语感能力的培养。
因为学生读的多了,语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做题的能力也就自然生成了。
2.重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重要地位。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我们能表达很少的东西,但没有词汇,我们将什么也无法表达。
”所以在课文的处理上,我着重强调词汇的读和写。
而且,这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
为后面的读和复述课文,甚至讲故事都作了最为实际和实在的铺垫。
3.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
我觉得“同课异构”给我的最大挑战是:在面对我们不熟知的教学主体时,我怎样去准备一节课,去调动学生的合作及竞争意识。
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

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范文本节课我所讲解的是第五单元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最后一节展示课。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决定从本单元所学发出邀请、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入手,让同学们完成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出表示拒绝邀请的回答,然后过渡到学案上老师所总结的对于别人的邀请你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和理由表示谢绝,要求同学们足一翻译每一个理由,然后根据这些原因和理由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自编对话,然后进行展示。
本环节我采用的是一组接一组的汇报形式,一组同学展示,其他同学在下面认真听并且给展示的同学挑错,为了能让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我采取了加分的方法来调动下面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全班同学都被调动了起来,而且大部分同学表现很好。
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3a的朗诵比赛,不仅纠正了同学们的语音、语调,培养了同学们的朗诵能力,而且还复习了电子邮件的写作方式及怎样委婉的拒绝他人的邀请并说出合理的理由,为下一环节的写作做了较好的铺垫。
最后一环节是写作练习,此环节是本课的难点。
要求同学们根据3a给朋友些一封表示拒绝邀请的e-mail, 而且要求全员到黑板上去写,并且写完之后要求同学们互批,因此,本环节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告诉他们实在是不会写的可以照着书写。
本课的亮点我认为同学们参与面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习兴趣较浓,与老师配合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这几天感冒,天天晚上咳嗽,身体不太舒服,在备课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周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也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最后写作练习上留得时间稍短一点,如果同学们互批之后,老师再能点评一下就会更好了。
总之,此次活动有些不尽人意,希望在下次的活动中积极进取、精心准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从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

从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从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从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摘要本文以有效教学为视角,从教材处理和教学策略两方面对一次同课异构的两节高中英语课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怎样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同课异构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处理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33-02 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是明确的目标、充足的准备、科学的组织,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来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
教学有没有效果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和学得好不好。
高中英语学习,是使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阶段。
任何一种形式的有效教学都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依然是个难题。
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深入到高中英语课堂。
通过对两节同课异构活动来反思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观。
一、研究背景 1.教学内容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八模块第四单元Sharing的Using Language综合语言运用课部分。
综合语言运用课一般围绕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这部分虽有一些单项技能训练,如speaking或speaking或writing,但多数是两项或三项技能综合运用。
本单元以Sharing为话题,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很多地方依然很落后,从而懂得同情,学会分享。
Using Language是对Reading 的延伸。
通过阅读,参与“Give anunusual gift”的活动。
本单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通过Jennifer Wells的采访介绍了Mary Murray作为MSF的一个volunteer的工作经历,而且针对这一话题展开Speaking。
Writing 根据Listening and Speaking话题运用时间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小站实验中学谢玉洁
首先, 作为小站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师, 感谢中学科给我参加同课异构的机会,给我一次展示自我, 和同行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经验的机会、了解不同学校英语学情的机会。
本学期开学以后第五周周四,我作为参赛者之一,在北闸口中学进行了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四模块第二课的教学活动。
这是一节“听说课”我围绕这一特点展开教学,通过为学生讲述两个手机救人的故事,把整堂课有机的结合起来。
突出了主题。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用简单的英语课堂用语和学生们比较熟知的英语表达方式贯穿课堂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欲望,同时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因为我深信,学生有很大的可塑性,当他们真的置身于一堂课时,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而且,本堂课的密度和容量较大,我通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精心准备课件,设计问题,努力做到:
1.突出英语课的特点,我围绕注培意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技能的特点,充分利用一节课45分钟,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接触英语的机会让他们全方位地从听、说、读、写的不同角度感受英语。
比如对词组的处理,我主要让他学生们掌握对单词的拼读和写的锻炼, 每堂课, 我都注意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学习互助的方式,练习他们的输出能力。
对于课文, 加强他们对课文的读的能力和语感能力的培养。
因为学生读的多了,语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做题的能力也就自
然生成了。
2.重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重要地位。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我们能表达很少的东西,但没有词汇,我们将什么也无法表达。
”所以在课文的处理上,我着重强调词汇的读和写。
而且,这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
为后面的读和复述课文,甚至讲故事都作了最为实际和实在的铺垫。
3.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
我觉得“同课异构”给我的最大挑战是:在面对我们不熟知的教学主体时,我怎样去准备一节课,去调动学生的合作及竞争意识。
其实,这也为学生提出了挑战。
这节课我最欣慰和感动的地方就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而且,他们自主地总结归纳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其实,我觉得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还给学生最起码的半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去消化、吸收、总结和归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终生学习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猜测和推理能力。
本堂课通过呈现图片和主要词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猜测和推理能力。
5.必要的耐心等待。
学生回答有相当难度的问题我就用一定的时间等待,既促进了真正的思考,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和尊重。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水平,希望给听课的教师们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
与我同时作课的还有小站一中的和双闸中学的二位老师。
在听另外两位英语教师的课的同时也有所收获。
他们对知识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课后讨论中,每位教师
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是全方位的合作、探讨,通过这个平台,覆盖多所学校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如果在更具体的研究上多些探讨就更好了。
比如我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还可以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环节上。
在各种课型上也要多研究以求最大的收益。
像听说课、读写课、语言练习课。
这样在教师的共同探讨下会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