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doc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doc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知识点:1.如果还用6℃来表示,那么就无法区分是零上6℃,因此我们就引入一种新数——负数.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它们必须是同一属性的量;(2)它们的意义相反。

上升和下降;4. 有相反意义,负数表示。

例如:零上5℃和零下6℃可记为+5℃和-6℃5.典型例题:例1:填一填,做一做。

1、零上20摄氏度记作;零下5摄氏度记作。

2、如果水位升高5米时记作+5米,那么水位下降5米时水位变化记作米。

3、如果顺时针旋转30°,记为-30°,那么逆时针旋转40°,记为4、大兴储蓄所在1小时内处理了四笔业务:存款200元,取款120元,存款50元,取款80元,规定存款为正,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分别是。

例2:判断1、如果把小丽向东走记作50米记作+50米,那么向南走50米应记作-50米。

()2、如果某商店运出30吨货记作-30吨,那么运进20吨货物记作+20吨。

()3、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物体,设向左移动为正,那么向右移动3米,记作+3米。

()4、如果下降3米记作-3米,那么不升不降记作0米。

()例题3甲地海拔高度是35米乙地海拔高度是15米,丙地海拔高度是-20米,请问哪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提示:35米,15米,-20米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参考答案: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5米。

说明:35米表示高出海平面35米,15米表示高出海-2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20米,所以甲地最高,丙地最低,且甲地比丙地高55米。

例题4我们已经知道,具有相反意义,负数表示。

例如:零上5℃和零下6℃可记为+5℃和-6℃;高出海平面10米和低于海平面8米可记为+10米和-8米;收入200元和支出300元可记为+200元和-300元;前进30米和后退40米可记为+30米和-40米,请问上升7米和向东运动9米可记为+7米和-9米吗?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参考答案:不可以记为+7米和-9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负数的初步认识负数的初步认识(一)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像+20,+8848,+3260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初步认识(二)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初步认识数轴:(1)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左边的数都是负数。

(2)-2和2到的距离相等。

(3)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

(二)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公式推导:沿着平行四边形随便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局部,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通过窥察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通太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划分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a×h。

2.平行四边形拉伸宁静移题目:(1)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3.两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称,但面积相称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外形纷歧定相同;三角形的面积:1.公式推导: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观察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相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同。

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如果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2.两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3.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等面积、等底(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梯形的面积:1.推导公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认识负数1.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也可以写作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2.数字像+4、19、+8844都是正数;像-4、-11、-7都是负数。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正数都大于它,负数都小于它。

4.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

有些是相对的,比如如果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先定一个基准,然后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高于或低于基准的那一部分。

比如,把某次考试成绩90分作为基准,超过的分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分数用负数表示。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S=ah,底=面积÷高,高=面积÷底,底=面积×2÷高。

衍生公式:(1)上、下底的和×高÷2;(2)上、下底的平均值×高。

三角形:S=ah÷2,高=面积×2÷底,底=面积×2÷高。

梯形: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均值×高,下底=面积×2÷高-上底。

长方形:S=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正方形:S=边长×边长,周长:C=a×4=4a。

组合图形:通过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等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或相减。

不规则图形:先数整格的,再数不满整格的,不满整格的除以2折算成整格,最后相加。

若不规则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可先算出一半图形的面积,再乘以2.2.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知识点:1.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2.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有些是相对的,比如:如果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先定一个基准,然后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高于或低于基准的那一部分。

比如:把某次考试成绩90分作为基准,超过的分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分数用负数表示……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知识点:1.面积计算公式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面积计算的步骤:(1)看清图形;(2)用对公式;(3)细心计算;(4)注意单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一、负数的初步认识负数的初步认识(一)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像+20,+8848,+326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初步认识(二)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初步认识数轴:(1)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

(2)-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二、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公式推导: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a ×h。

2.平行四边形拉伸和平移问题:(1)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3.两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三角形的面积:1.公式推导: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观察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相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同。

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如果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0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1.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一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二算: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点: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四去:得数的小数末尾有0的,根据小数的性质要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少的小数减法(一)计算小数减法时,当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要先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再计算。

(二)如果被减数是整数,先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知识点02: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按出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

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或者小数部分末尾是0,0也可以省略不按。

考点01:小数与分数的互化1.(2021秋•河西区期末)用2.3.5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和分数线组成一个分数,最小的是()A.B.C.D.【思路引导】用2.3.5能组成真分数:、、,根据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所以、、这三个分数,最小的是。

【完整解答】解:用2.3.5能组成真分数:、、<<,所以最小的分数是。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知识有: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2022•铅山县)下面各数介于与之间的是()A.0.25 B.0.35 C.0.55 D.0.65【思路引导】把4个选项的小数化成分数后再判断。

【完整解答】解:0.25===0.35===0.55===0.65=====故选:C。

【考察注意点】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3.(2022春•方城县期末)下面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A.B.C.1【思路引导】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去除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期末复习(1) (数的认识)一、认识小数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练习:(1)148厘米=( )米; (2)8角5分=( )元;(3)0.023米=( )毫米 ; (4)3.09元=( )元( )分; (5)0.008=()(); 0.621= ()(); 3.15=()();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易错点:①在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②在一个数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练习:(1)在4.800、4.8000、4.008、4.080这几个数中,不改变原数的大小,能去掉3个0的数是( ),只能去掉2个0的数是( ),只能去掉1个0的数是( ),一个0也不能去掉的数是( )。

3、小数的大小比较 练习:(1)大于0.5小于1的一位小数有( )个。

大于0.07小于0.08的三位小数有( )个。

(2)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9.25>( ) ( )<79.3<( ) ( )<100.5<( ) (3)7.□5>7.46 ,□里可填的数是( )。

4、数的改写及近似值(1)以“一”为单位改写成以“万(亿)”做单位用“万”作单位:小数点往左移动四位,去掉末尾的0,添“万”; 用“亿”作单位:小数点往左移动八位,去掉末尾的0,添“亿”;练习:把1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把995000000元改写成以“亿元”为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2)以“万(亿)”为单位改写成以“一”做单位“万(亿)”→“一”:小数点向右移动四(八)位。

“亿”→“万”: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4.25万=() 0.785亿=()万=()5、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练习:(1)在6.47这个数中,6在()位上,表示()个();4在()位上表示()个();7在()位上,表示()个()。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

2、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正数、负数的读写方法:(1)写正数时,加“+”或省略“+”两种形式都可以,但是读正数时,加“+”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的“正”字也要省略不读。

(2)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读负数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4、在数轴上,以“”为分界点,的左边是负数,的右边是正数,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越往右边的正数越大。

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5、在生活中,正数和负数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南(+),北(-);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上升(+),下降(-)。

6、求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差多少,可以先把正数和负数前面的正号和负号去掉,再把两个数相加,和是多少,这两个数就相差多少。

7、求两个正数之间相差多少,可以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差是多少,这两个数就相差多少。

8、求两个负数之间相差多少,可以先把负数的负号去掉,再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差是多少,这两个数就相差多少。

第二单位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推导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S=a×h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及推导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用字母表示为: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3、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知识点
汇总(苏教版)
第一单元:
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h÷2
4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第三单元: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万位(从个位向左数第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万”字。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亿位(个位向左第9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亿”字。

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省略不写。

第四单元: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第六单元:
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周长的一半
2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
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3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反之,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

第七单元:
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反之就小。

2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的规律
第八单元: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d)米()千米()进率:
000
2面积单位: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2)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d2)平方米(2)公顷(h2)平方千米(2)
进率:
00
00
0000
00
3重量单位:克(g)千克(g)吨(t)
进率:
000
000
4容积单位:毫升(L)升(L)
进率
000
第九单元: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⑴.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⑵.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⑴.按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的小数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
⑵.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⑶.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⑷.有余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补零继续除。

3.一个不是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到的数会比原来小。

例如:26×03=6
4.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
小数。

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