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双赤字”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关于美国经济的三大风险及其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关于美国经济的三大风险及其对中美经济的影响一、美国经济潜在的最风险:巨额的“双赤字”及持续增的债务美国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就美国巨额的“双赤”及持续增长的债务。
从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经常账逆差逐渐扩大,并且经常账逆差占GDP的比重也逐渐大,2007年仅前10个月,美国的常账户逆差就已达到了GDP的6.4%。
外,美国从2001年开有财政赤字,到2004年已达4130亿美元,占GDP3.5%,高于欧盟制定的3%一般预算赤字水平,虽然在后的财年逐渐下降,尤其在2007财年更是降到了1628亿美元,达到了五年来的低值。
但是,受美国经济增放慢的影响,2008财年开始,政赤字又开始猛增,仅2008年的前两个月就达到1568亿美元,与上一财年同相比,增长了25.6%。
并且,一些经学济学家认为,受济增长放缓影响,美政府税收增幅将会有所下降,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开支扩,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在未有可能继续增加。
美国政的财政赤字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居消费,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增,但同时也使美国债台高,并且相当部分财政字需要通过外债弥补,增加了国金融风险。
同时,赤财政拉动的内需部也转化成贸易赤字。
这一系列问导致的结果就是美现有的外债总额已达到13万亿美元,而且增长速度人——每15个月增长1万亿美。
随着持有大量美元外汇资产各国央行逐步转向投其它实物资产,相对日元等其它货,美元价格将开始走低。
并且随着近年来利率的不断上升美国为其负债所支付的利息随之攀升,其结果致美国向国外支付利息已超过其投资利润在2005年,美国对外投资收益是113亿美元,而了2006财年,美国的海外投资收益却降到了-73美元,在2007财年,是降到了-106亿美元,在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上还是第次。
当前针对美的这种失衡的经济模式是否能持续,一直有着不同的意见。
我们为,美国的这种失衡经济模式在短期内是可以维持,但从长期来看则不可持续的,必须进行深刻的调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如果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维持在GDP的5%以上,那么美国外净负债在未来10年将达GDP的50%,未来25年将超过GDP的100%。
浅谈经济政策及赤字对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的影响

浅谈经济政策及赤字对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的影响不可忽视的财政政策近三十年的美国,是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为辅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空前和集中的,而其货币政策也是市场研究的焦点所在。
但不能忽视的是,适当的财政政策和对外政策曾帮助美国度过了20世纪数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而现行宏观经济理论中“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理论是无法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例如长期的物价上涨,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成因等。
同时也难以诠释,为何近几年美国实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量化宽松政策,但经济的复苏速度和通胀速度却与宽松规模不成正比,这也是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所面临的困境。
究其原因,或许我们能从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方面找到一些答案。
众所周知,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主要是通过购买政府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和金融机构的证券化资产来实现的。
所以,财政政策中的支出去向是这种流动性是否能“合理化”应用的关键之一。
财政政策的辉煌时期3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20世纪以来第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
这次由疯狂投机引发的危机导致了社会经济大衰退。
面对危机,罗斯福总统一改胡佛总统的平衡财政政策,大力推行扩张性赤字政策措施,包括金融和工农业改革,扩大公共支出保障社会福利,放弃金本位制令美元贬值改善出口等。
这些举措令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快速恢复增长和通胀快速回落,并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也让当时美国的财政盈余变为财政赤字并迅速扩大,平均占了当年GDP的4%,然而,危机的解决并没有提振美元,财政赤字和转变的贸易政策令美元汇率平均下跌12%。
而当时的美联储只起到了利用变动贴现率来稳定货币的作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依然低微。
从此,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赤字财政政策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美国也因此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最终,这种新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也为美国解决四次战后因通胀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和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摘要: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发展史,既有英国的盛极一时、美国的独霸世界、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前苏联和我囝大上海的短期繁荣,也有英日经济的长期萧条、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前苏联的解体。
国家的兴亡盛衰,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衰落与崛起的关键,在于一目能否认识和把握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研究、正确认识和运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促进中国经济长足发展。
关键词: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国经济一、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受国内自身条件的约束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而且,一国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之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
经济一体化虽然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快速地带来其欠缺的资本和技术,但它却不能快速地带来良好的制度、管理经验和知识。
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疲于应付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第二,国际“游戏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这些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制定的,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处于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经济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同时,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新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能力有限,更是拉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最近从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

最近从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好些人问我:除了你上次在“让华尔街死去吧”那篇博文上讲了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如果仅仅是金融危机,怎么会成了经济大危机,并且怎么全世界几乎一无幸免全部卷入了呢?怎么解释全球危机的情况呢?我看网上有好多文章分析这场危机的,但是好多朋友不是做研究的,仅仅是希望知道这是这么回事而已,因此我想得用个最简单的方法解释,看看是不是可以说清楚问题:话说原来美元和黄金挂靠,因此美国不能够随便印美元,1970年代这个制定垮了,美元可以随便印,美国的经济模式就从那时候开始从制造业为中心的转变到逐步只印美元,拿来到全世界买产品用,二十来年,自己逐步不生存产品了;美元用出去了。
外国人手里有好多的美元,美国又发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那些手头有好多美元的国家的美元要投资,就拿来买这些美国的债券。
美元又回到美国,美国有了钱,再拿出去消费,你说美国人日子多好过啊:不生产,高消费,全世界的人为你卖力。
那些出口产品到美国的外国人好些手头有好多美国的债券,仅仅是因为对美元有信心而已,赚不了什么,而他们的美国债券好些有点点利息赚,但是一旦美元贬值、通货膨胀,他们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就是给美国白干了。
二十年来,美国什么都没有做,就是印刷美元、发行债券,出口赤字累累,投资全部投在金融上,而消费不力,就鼓励大家借贷消费。
因此人人负债,债务模式的经济吹出一个巨大的泡沫,不过因为大家和美元都有密切关系,现在大家的怕这个泡沫破了,因为一破大家都倒霉。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
是二十年以来造成的危机,太深了,太严重了,一下子改不好的。
从这场正在席卷全球的危机技术层面看,美国早该破产了,但是,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
我看到好几篇很精彩的解释这个危机的文章,在这里我把这些文字组合一下,给关系危机的读者看看,希望能够知道这个危机有多么深重啊!首先,我们说美国债务严重,那美国到底欠了多少债呢?按照美国公开数据,85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全部实施之后,美国国会所能接受的名义国家债务余额为11.2万亿美元,相对于美国13.8万亿美元的GDP而言,美国债务率为81.16%(负债总额与GDP之比为债务率),高于60%——国际公认的安全债务率。
美国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

美国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国家之一,其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美国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影响,探讨其对全球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一、美国财政政策的概述美国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财政领域内的活动和政策,通过调节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美国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债务政策。
美国税收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税收政策来收取税款,以调节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税收政策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其中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财产税等;间接税则包括消费税、关税和其他税收。
美国支出政策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发放补助、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
支出政策的实施一般需要运用财政赤字,也就是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其中包括借债、印钞票等方式。
美国债务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借债和发行国债来筹措资金,并控制债务规模和分配,以达到体现国家声威和信用、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美国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影响国际贸易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财政政策的变化对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例如,美国政府的减税政策或增加政府支出等行动,可能会导致美元汇率下降、出现通货膨胀等情况,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美元的投资和外汇储备等。
2.浸入其他国家经济美国财政政策变化会打乱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计划,这是由于全球经济之间相互联系而产生的结果。
例如,美国的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出口销售下降、经济增长减缓,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3.通过国际组织影响世界美国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在这些组织中拥有较大的行动力,其财政政策的变化也会对这些组织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美国对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财政援助能够刺激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三、结论综上所述,美国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美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观察美国经济的变动就可以得知世界经济的状况。
而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又是通过贸易联系在一起的,经常账户赤字在美国历时以久,这样下去对美国和世界影响又是如何呢?应当怎样调整呢?本文将做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经常账户赤字、经常账户的调整、汇率一、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一)有利的影响(1)巨额的贸易赤字使得美国民众能从大量廉价的国外商品中得到实惠,低廉的进口商品价格也有利于抑制其国内通货。
贸易赤字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所消费的总价值,超过其生产的总价值。
也就是说,美国整个社会或在量的方面,或在质的方面,或这两个方面,都长期处在更高的享受状态。
美国历来推崇自由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带来的贸易赤字也对消费者(其实生产者也可以看作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可以用更少的美元消费更多的廉价商品,生产者也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原材料,节约成本。
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一贯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2)贸易赤字实际上也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财政赤字买了单,部分减轻了其财政压力。
有人甚至认为,美国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借来的资金”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美国的贸易赤字造成了美元的大量外流,而贸易顺差国利用手中大量的美元又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就实现了美国财政扩政的政策。
(3)美国的大量进口对发展中国家短期有利。
如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自由贸易政策”中获得贸易顺差的国家大部分在亚洲。
在东亚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将凝聚了大量辛勤劳动的工业品送往美国;再中东,各国将本国仅有的自然资源如石油不断运往美国。
再与美国的贸易中,各国都在开足生产,并压低价相互竞争,一赚取美元外汇,获得贸易顺差。
美元储备的逐年增加,使这些国际和地区感到财富也随之积累起来。
据美国官方统计,今年来美元发行总量的75%以上在美国境外。
这些美元不仅被各国当作财富收藏,还被当作国际货币在各国间流通。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巨⼤冲击,在⼀定程度上破坏了国际⾦融秩序,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协调。
这种负⾯影响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的⾼度关注。
这种危机对各国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1、国际⾦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是降低了对美国的依赖度。
⼆是降低了对华尔街的崇拜。
三是降低了信⽤卡消费的魅⼒。
2、国际⾦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韩两国为例,国际⾦融危机使⾦融制度相对成熟的⽇本和韩国也造到了重创。
从对⽇韩⼤企业的影响看,⼀是实体经济收益率整体下滑。
⼆是虚拟经济⼤幅缩⽔。
⽇本股市⼀路爆跌,严重打击了⽇本的外向型经济。
韩国各⼤银⾏和企业,也出现了“美元枯竭”现象,严重影响着韩国⾦融业的稳定性及经济实体的发展。
3、国际⾦融危机对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国际⾦融危机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影响,在外界看好的东欧经济体,也卷⼊危机并遭受重⼤冲击。
⽬前东欧国家的外债累计达1.6万多亿美元,很⼤部分是从西欧银⾏借的,但在美国⾦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信贷紧缩,股市下跌,⼤批外资撤出东欧市场,经济出现了明显困难。
如匈⽛利的经济危机⾮常严重。
4、国际⾦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国际⾦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关键是中国⾦融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资本项⽬还没有完全开放。
但从理性预期看,对中国造成影响不可低估。
国际⾦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是可能造成中国流动性不⾜。
有数椐表⽰,在中国近2万亿外汇储蓄中,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美国国债。
在美国⾦融危机条件下,必然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这种⽀付性危机就会转变为流动性危机。
⼆是明显冲击中国的出⼝贸易。
⼆、国际⾦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融动荡仍将持续第⼀,预计次贷危机造成的⾦融动荡将持续到2010年。
应用文-美国经济账户赤字的演变及其影响

美国经济账户赤字的演变及其影响'\xa0\xa0\xa0\xa0 2005年,尽管经历了两次大的飓风,尽管油价的上升使美国人减少了1400亿美元真实收入,超过了GDP的1%,美国真实GDP依然增长了3.5%,令世人为之瞩目。
但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却令全世界为之担心,2005年达到了GDP的6.4%,并且还有逐渐扩大之势。
美国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到底会给美国或世界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历史可循。
在最近的30多年里只有小的工业化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曾经超过GDP的5%,像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挪威和葡萄牙等国。
而且很少有国家,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国家,这种高的经常账户赤字能够持续5年以上。
美国是唯一不同的国家,在于其:一是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实力举足轻重;二是自1991年美国出现最后一次贸易盈余后(当时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O.7%),美国的经常账户即处于赤字水平,并延续至今。
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之所以能够长久持续,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有关。
美元是世界最主要的流通和储备货币,美国可以尽享铸币税的好处,美国投资机会的收益比日本和欧洲都高,比许多新兴市场更稳定更,美国金融市场又特别发达。
在这种“美元霸权”的机制下,贸易盈余国的中央银行被迫购买大量的荚元资产,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对美国居高不下的经常账户赤字起到了融通的作用,虽然对这些国家来说并不一定划算。
反过来说,既然是必须依赖外国中央银行对政府债券的购买才能融通赤字,美国经济相应的就有了薄弱之处,因而有许多分析认为美国超过GDP6%的经常账户赤字是难以持续的,在未来将不得不进行削减。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削减意味着世界其他地区总的经常账户盈余的减少。
因而对经常账户的调整不仅涉及到赤字国,也将涉及到盈余国,这又会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美国经常账户的历史演变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有其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