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其行业影响分析
中国的对外贸易

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对外贸易不仅对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国的对外贸易起步较晚,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以劳动力成本低、市场规模大、产业链完备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成为全球商品生产、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组织,实施自由贸易政策,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发展现状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也逐渐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商品涵盖了机电产品、纺织品、鞋帽、家具、玩具等多个领域,进口商品则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机械设备等。
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进自主品牌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优势与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系列优势因素的支撑。
首先,中国具有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制造和出口基础。
其次,中国坚持开放合作的政策,积极吸引外资,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步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了市场准入程度和透明度,使得中国在全球贸易舞台上拥有更大话语权。
四、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和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给中国的出口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
其次,环保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也制约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此外,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增加也给中国的贸易造成一定冲击。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大创新力度,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五、展望与建议中国的对外贸易未来仍然充满机遇和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合作,带动更多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本文将就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9年全年外贸总额达到31.5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
其中,出口18.13万亿元,进口13.41万亿元,贸易顺差4.72万亿元。
1.1 出口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鞋帽、家具、塑料制品等。
其中,机电产品占比较大,2019年出口14.7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此外,纺织品、鞋帽、家具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额也有所增长,但增速较慢。
1.2 进口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原油、天然气、铁矿石、汽车、芯片等。
其中原油、天然气和铁矿石占比较大,2019年进口额分别为5.9万亿元、1.8万亿元和0.9万亿元。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2.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当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正在对中国对外贸易造成巨大压力。
特别是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中国应对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做好准备,加快国内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可控能力。
2.2 服务贸易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益革新,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到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
因此,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应加快服务贸易的开放和发展。
2.3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型引擎,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13年提出以来,中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和协议。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计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这有望成为中国未来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结语总的来说,中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服务贸易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挑战。
外贸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外贸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一、外贸行业的背景外贸行业,也被称为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贸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不断推进,对外贸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外贸行业的现状1. 国际贸易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全球贸易总量稳步增长。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2019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量达到18.8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1%。
尽管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单边主义倾向的挑战,但国际贸易仍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2. 中国外贸规模居全球前列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外贸规模一直居于全球前列。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中国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外贸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中国外贸的发展,外贸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中国的出口产品已从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转向中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进口规模,提高了外贸结构的多元化程度。
三、外贸行业的挑战1.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不断抬头,各国普遍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如关税提升、贸易壁垒加强等,导致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外贸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可能影响到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 全球供应链的调整近年来,一些企业纷纷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以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性。
例如,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一些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
全球供应链的调整给外贸行业带来了挑战,需要及时应对和调整。
四、外贸行业的趋势1. 网上贸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上贸易成为外贸行业的新趋势。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直接与全球买家进行贸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中间环节,促进了贸易的便利化和便捷化。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其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1.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规模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货物贸易额达到31.54万亿人民币,其中出口额为17.23万亿人民币,进口额为14.31万亿人民币。
这表明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 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稳固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和东盟国家。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3.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升级的趋势。
过去,中国以低端制造业产品为主,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的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正在向中高端产品转变。
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景分析1.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贸易将会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
然而,全球贸易摩擦的加剧、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等问题也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贸易便利化将持续推进为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
这包括进一步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准入、优化贸易环境等。
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推动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 创新驱动将成为新亮点未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将加大投入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服务贸易等领域。
这将带动贸易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对外贸易分析报告

对外贸易分析报告一、引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旨在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对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的影响。
二、出口情况分析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行业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出口总额在过去几年中一直稳步增长。
尽管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但我国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出口增长势头。
其中,以机电产品为主导的出口占比仍然较高。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技术升级以及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
此外,出口商品的优势地位也逐渐从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向中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如高铁、新能源等领域的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仍面临挑战。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督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
三、进口情况分析我国的进口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消费升级,我国对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技术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进口产品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过去,我国主要进口资源类产品,如原油、天然气和矿石等,但现在,高技术产品和优质消费品的进口增速也很快。
这反映了我国市场日益成熟,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进口贸易中,我们还要面对一些挑战。
例如,进口产品质量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等。
为了保障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和国际合作,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对外贸易的影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合作和竞争,我国企业得以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对外贸易促进了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企业通过与国外市场的交流和互动,逐渐从低附加值产业向中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这份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着重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快速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2.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9%。
其中,出口总额为17.93万亿元,进口总额为14.27万亿元。
此外,中国的贸易伙伴也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了新兴市场。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日益深入。
然而,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不断加大,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对中国出口造成了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人民币汇率也在不断上升,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压力。
未来趋势分析在未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将会更加复杂。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趋势将会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有可能加大,特别是在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情况下,美中经贸关系面临不确定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将会朝着更加优质、创新、绿色、平等的方向前进。
具体而言,未来几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点:1. 服务贸易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服务业的逐步开放,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增长将会继续加速。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些新兴服务领域的领跑者,有望成为未来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
2. 创新驱动的贸易将逐渐成为主流。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从生产效率低下、低技术含量的阶段转向了高端、高价值、高品质的阶段。
在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推动下,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会更加注重高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创新型产品的输出。
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一、国外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出口额不断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1.54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于上年增长3.4%。
截至2020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为28.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5.89万亿元人民币,进口12.61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品、鞋帽、家具等行业。
其中,机电产品占比最大,约为60%。
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能源、原材料等。
此外,我国外贸主要贸易对象为亚洲、欧洲和美洲国家。
其中,亚洲国家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现状的因素1.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是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的增加,进而对我国的出口和进口产生不利的影响。
2. 行业竞争力我国的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也存在一些行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这些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受到其他国家竞争者的挤压。
3. 外部需求变化外部需求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
全球贸易量和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我国的外贸表现,尤其是我国的出口。
三、我国外贸发展的趋势1. 优化贸易结构在加速参与全球产业链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优化贸易结构,增加出口高端制造产品和服务。
我国要改变以低价、大批量为主要出口方式的局面,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2. 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供应链的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企业不断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强产业的国际化布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生产地和出口大国,通过建立以国际标准为主要依据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我国积极推进进口博览会等贸易展会,加快推进自贸区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各项政策,降低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当代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当代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1.贸易总体趋势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了150%和7.6%,居世界第一。
2019年全年,中国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进口14.31万元,贸易顺差2.92万亿元。
2.贸易结构中国的贸易结构主要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状况,出口额远远高于进口额。
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电子产品、玩具、衣服、机械设备等传统产品。
而进口主要以机械设备、原油、矿物燃料、汽车、高科技产品等新兴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为发展经济、提高工业化水平、满足国内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3.贸易对象中国的贸易对象主要是亚洲、欧洲和美洲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对象主要是美国、香港、日本、欧盟国家、东盟国家等。
进口主要来自欧盟国家、东盟国家、美国、日本等。
二、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1.转型升级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这一趋势让中国开始向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方向加快转型。
未来将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大投资,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2.拓展贸易渠道当前,中国正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该倡议推动了中国在中亚、南亚、东欧等地的贸易合作,加快了贸易渠道拓展,同时为实现地区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3.开放型经济中国从闭关锁国的时期逐步转为开放型经济,贸易、投资领域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在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加强了进出口商之间的合作,同时为全球市场开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2003 年我国不同对外贸易方式下的进出口情况(亿美元)
亿美元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出口 进口 出口同比增长% 进口同比增长%
一般贸易 1820.3 1877
33.7 45.4
加工贸易 2418.5 1629.4
34.4 33.3
60 50 40 30 20 10 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出口商品
表 2:2004 年上半年进出口商品总额同比增长前 10 位商品(万美元)
同比增长% 金额
进口商品
同比增长% 金额
焦炭及半焦炭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电视机(包括整套散件)
钢材
116.9 109.5
83.6 74.9 72.5
194499
棉花
299.1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出口退税、对外贸易依存度
1
2004 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延续了多年的快速增长的势头,2004 年 1 -6 月进出口总值达到 52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1%,其中出口额 2582 亿 美元,同比增长 35.7%;进口额 26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5%。
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结构继续得到优化,外贸对 国民经济的增长、就业、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更趋积极。
2003 年我国前 3 大进口市场分别是日本(18%)、台湾(12%)和欧盟 (12.9%)。我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分别增长 24.3%和 37.7%,增幅分别同比 加快 20.4 和 29.8 个百分点。但由于自日本、韩国、东盟、俄罗斯等周边国家 和地区进口增长更快,我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分别下降了 1 个和 0.2 个百分点。
3
25.1%。 根据 2003 年我国出口额最大的 200 家企业和进出口额最大的 500 家企
业的排名, 按主营产品划分,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类企业在 200 家和 500 企业中的比重分别占 54.5%和 48.3%,在各类企业中位居首列;同时,新入 围企业中,尤以电子信息类企业最为突出,这类企业排名位次上升最快。
5
图 4:我国外贸主体分布比例(亿美元)
3000
200
2500
150
亿美元
2000
100
1500
(%50)
1000
0
500
-50
0
-100
国有企业
外商独资 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其他企业
出口
1380.3 2403.4 251.3 347.5 1.2
进口
1424.8 2319.1 132.4 245.7 6.4
图 5:我国外贸进出口国别比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长三角成为我国外贸最活跃的区域
2003 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和浙江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 1123.6 亿美元、1136.2 亿美元和 614.2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54.7%、61.7% 和 46.4%。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进出口总额 2836.5 亿美元,增长 28.3%; 其中深圳市首次超过 1000 亿美元,达到 1174.1 亿美元,增长 34.6%。长江
(一) 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世界经济的好转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2003 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 4.5%,达到近 3 年来的最高水平。 多年来困扰我国出口发展的出口退税拖欠问题得到解决,出口企业 资金紧张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陈账基本在 2004 年上半年结清, 大 大加快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激励了出口的积极性。 世界制造业向我国进一步转移。2003 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超过 35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 形成了强大的出口生产能力。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一大批集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形成 新的出口增长点。
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
的零附件
55.1
录、放像机
51.4
187859 2585698 7063459
原油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机电产品*
57.4 1516947 55.4 376660 42.7 14009932
494510
金属加工机床
42.7 263107
323523 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及零件 42.3 40465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6.3 37.4 17.5 109.5
83.6
钢材 初级形状的塑料 铁矿砂及其精矿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 部件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 零件
1116584 949872 645963 629458
612623
14.1 31.5 217.0 30.4
19.3
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
494510
55.1
讯设备的零附件
14062551
46.3
机电产品*
14009932
42.7
7063459
60.9
高新技术产品*
7215142
41.5
2594954
21.7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2652724
65.0
2585698
63.9
原油
1516947
57.4
1566971 1040799 708927 606190
495731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经历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和 2001 年美国“9.11”事件后,我国的 对外贸易从相对低谷开始回升,尤其是在加入 WTO 的后,我国对外贸易增速 明显加快。
图 2:1990 至 2004 年 1-6 月我国外贸及 GDP 年增长率走势图
2
50
14
40
出口同比增长% 12.4
41.4
33.3 152.2
-7.7
进口同比增长% 24.5
44.7
39.7
157
-55.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欧美、美日分别是我国主要出口和进口市场
2003 年,我国前 3 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21.1%)、香港(17.4%) 和欧盟(16.5%)。2003 年我国对欧盟出口 721.5 亿美元,导致欧盟超过日本 成为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同时,由于国家对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资格的进一步放宽,从事进出口业 务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2003 年全国新增具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 3.3 万家, 实现进出口额 475.8 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增量的 20.7%。
因此,外商进出口是我国外贸的主体,不断壮大的私营主题也在快速增长, 我们外贸主体多元化趋势比较明显。
三、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新特点
(一)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提升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 例
2003 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和出口规模分别达 2249.9 亿美元和 227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6%和 44.8%,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 54.5% 和 51.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和出口规模分别达 1191.8 亿美元和 1101.6 亿 美元,增长 44.1%和 62.7%,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 28.9%和
(二) 我国进口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由于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一半左右,出口的增长直接带动了加 工贸易进口的增长。 2003 年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9.3%, 工业投资的快速 上升,造成对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基础商品的进口需求增加。 按 WTO 协议,2003 年我国进口关税总水平进一步下调至 10.4%, 其中工业品降至 9.5%,已经低于大多数发展我国家。
606190
铁矿砂及其精矿
217.0
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
495731
备的零附件
83.5
219398
成品油
66.1
259285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65.0
245954 645963
551957 445704 2652724
4
汽车零件
70.0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附件 63.9
高新技术产品*
60.9
一、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大
2004 年 1-6 月,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73.52%,比 2003 年提高 10 个 百分点。
2003 年我国出口额占 GDP 的比重接近 31%,比 2002 年提高 5 个百分 点;进口额占 GDP 的比重 29%,比 2002 年提高 5 个百分点。
图 1:1995 至 2004 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140000
80
120000 10000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73.52
70
进出口商品总额(亿元)
50.09
对外贸易依存度(%)
43.93 0000
39.67 35.27
36.06 33.65
36.30
50
40
6
三角洲地区三省市合计进出口总额达 2874 亿美元,首次超过位于珠江三角洲 的广东省。
图 6:2003 年我国三大经济带出口额变化情况(亿美元)
(二)“三来一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主流
2003 年我国“三来一补”业务继续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快速发展的贸易方式。 2003 年我国“三来一补”贸易方式占全部贸易方式额度的比例是 56.6%,其中进 口占比 54.5%,出口占比 58.5%。
“三来一补”中加工贸易是主要的增长动力,其中出口 2418.5 亿美元,同比 增长 34.4%,进口 162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3%。同时,进料加工是目前加工 贸易的主要方式,发展增势超过来料加工。
陈秋东 李平平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其行业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