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移栽
水稻秧苗移栽的方法

水稻秧苗移栽的方法水稻秧苗移栽的方法一、传统的手工移栽方法•适用范围:小面积田地•步骤:1.挑选健壮的秧苗。
2.在水田中开凿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
3.将秧苗根部切齐,放入沟中并插入泥土。
4.确保秧苗的生长部分在土壤表面。
5.注意株距和行距的合理布局。
二、机械化移栽方法•适用范围:大面积田地•步骤:1.准备机械化移栽所需的设备,如水稻移栽机。
2.调整机械设备,设置好行距和株距。
3.将秧苗放入机械设备的供株仓中。
4.启动机械设备,自动完成移栽过程。
5.检查移栽后的秧苗是否整齐,并及时进行补栽。
三、直播法移栽方法•适用范围:水稻直播技术适宜的地区•步骤:1.将稻种直接撒播在湿润的水稻田里。
2.在播种后进行水稻田的管理,如覆盖稻草、喷洒杀虫剂等。
3.等待稻苗长成稻秧,然后进行疏松、中耕等工作。
4.随后,在适宜的生长期将稻苗移栽到稻田中。
5.移栽后进行及时的灌溉,保证稻苗的生长。
四、育秧机移栽方法•适用范围:种植大田作物的育苗阶段•步骤:1.设置好育秧机的参数,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2.将稻种放入育秧机的培养槽中。
3.调整育秧机的水温和水位,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4.等待稻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利用机器自动将秧苗移栽到田地中。
5.移栽后进行灌溉和施肥,促使秧苗快速生长。
以上是常见的水稻秧苗移栽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的移栽方法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水稻的移栽工作。
当然,水稻秧苗移栽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注意事项:•土壤环境:不同的土壤环境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排水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移栽方法。
•人力资源:手工移栽方法需要大量人工投入,适合小面积田地,而机械化移栽方法可以节约人力,适合大面积田地。
•技术条件:育秧机移栽方法需要投入一定的设备和技术,适用于种植大田作物的育苗阶段,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特点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特点1.技术原理:2.种植流程:1)选取良种育苗,进行适宜的育苗管理,包括播种、灌溉、施肥等。
2)在钵中进行育苗,待苗长至3-4叶期时,进行移栽准备工作。
3)田块整地、平整,排好水沟和水道。
4)将钵苗移栽到准备好的田间,距离株行略大于30cm,株间略大于20cm,根部放入水中。
5)移栽完成后,及时浸水,保持水位在苗高3-5cm左右。
6)适时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工作。
3.技术特点:1)提高苗的生长势:钵苗生长在育苗盘中,根系可以充分发达,叶片也可以迅速生长,苗势较强。
2)减少移栽对根系的伤害:传统的苗床苗和插秧法容易造成苗株的破损或折断,而钵苗移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对根系的伤害较小。
3)有利于增加产量:水稻钵苗移栽后,苗期相对较短,能够更早进入抽穗阶段,增加水稻的生物产量。
4)节约用水:钵苗移栽后,可实行淹水管理,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节约用水。
5)可机械化作业:钵苗移栽适合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移栽的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4.技术优势:1)移栽操作简便:相较于插秧法,移栽钵苗时不需要对苗进行整束、整理,节省了移栽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2)合理的苗量控制:每个育苗盘中容纳的苗数是固定的,可以通过调整育苗盘的使用数量和播种的密度,实现对苗量的控制。
3)较高的移栽成活率:钵苗移栽不需要将整束的苗体拔出来,减少了苗体受伤的机会,移栽后的成活率相对较高。
4)提前进入抽穗期:钵苗生长期相对较短,可以提前进入抽穗期,增加生产季节的灵活性。
5)易于管理:钵苗移栽后,可以进行田间机械化的管理,如机械插株、施肥、除草等作业,减少了人力成本。
总体而言,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栽培技术。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其特点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其特点一、引言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钵苗移栽技术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其特点。
二、钵苗移栽技术的定义钵苗移栽技术是指将水稻幼苗从育秧场中取出,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稻田中,进行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三、钵苗移栽技术的步骤1. 确定移栽时间:一般在水稻幼苗长到3-4叶时进行移栽。
2. 准备良种:选择优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
3. 准备育秧场:选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施足肥料的地块作为育秧场。
4. 种植稻种:在育秧场内按照规定密度播种。
5. 管理育秧场:及时除草、松土,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
6. 钵苗培养:在幼苗长到3-4叶时,将其挖出并放入盆中养护,保证其生长健壮。
7. 钵苗移栽:将养护好的钵苗移栽到稻田中,按照规定密度进行移栽。
8. 管理移栽后的稻田:及时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四、钵苗移栽技术的特点1. 提高水稻产量:钵苗移栽技术可以使水稻幼苗生长更加健壮,提高产量。
2. 减少种子用量:相对于直接播种,钵苗移栽技术可以减少种子用量,节约成本。
3. 提高育秧效率:通过钵苗培养和管理,可以提高育秧效率,使幼苗更加健壮。
4. 适应性强:钵苗移栽技术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水稻生产。
五、注意事项1. 种植良种: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2. 合理施肥:在育秧场和稻田中合理施肥,保证水稻幼苗健康生长。
3. 注意灌溉:及时灌溉,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
4. 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保证水稻健康生长。
六、结论钵苗移栽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生产技术,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操作可以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成本,适应性强。
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良种选择、合理施肥、注意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问题。
水稻抛秧移栽法

水滔抛秧移裁法王云涛罗艳娟一、以匀播和防止串根为重点的育秧技术1、营养土配制采用黄土,每盘2公斤左右打细过筛,按床土营养调制剂说明拌人适量的调制剂。
2、装盘播种,采用简塑钵盘,434型或56l型,可提前在室内进行,简塑钵盘孑L内先装底土2/3,用定量精播器播种,后覆土1/3,使孔与孔之间都独立,以防止串根。
3、精细作置床,床面要整平,搂细,留有一厘米的细宣土层。
4、摆盘浇水,盖膜,将播完种的简塑盘整齐的摆放在置床上,摆盘时轻压一下。
用细喷头浇水,为保证出苗前的湿度,盖二次膜。
5、秧苗管理,立针期揭膜,控制温度限制水分,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保持5℃以上,保持苗盘水分湿润状态。
1.5叶期防治立枯病,白天控温25℃左右,每次浇水要少,浇水要勤,随着温度升高和秧苗长大,要进行通风炼苗。
二、以匀抛早返青为重点的抛秧技术1、注意整地质量。
其要求是“浅、平、糊”,即浅水耙地平整,防止肥水流失。
平整,田面平整度越高,越有利于返青。
软糊,土层软糊有利于增加钵体入土深度,提高根和土的弥合力。
2、提高抛秧质量。
首先,根据密度要求确定秧盘数量,控制好群体起点密度。
其次,面积较大的田块要分区定量。
先近后远分次抛撒。
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宜抛撒、再次要补稀、补缺、补边角。
3、加强抛后水管理。
抛后要求晴天灌薄水,阴天保持田面有水渍,促进扎根立苗。
三、以建立适度群体为重点的调控技术,从大量的生产实践看,群体过大是当今水稻产量不高。
甚至倒伏减产的重要原因,抛秧也不例外,为此,必须十分重视调控1、科学施肥。
据试验研究表明,抛秧田水稻一生所需的总氮、磷、钾数量与一般栽培田相似,但肥料的运筹稍有不同,宜采用基肥,追肥各占50%,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2.5:2.5。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以4:3:3为宜,适当减少基肥用量,可恰当地利用抛秧的早发优势,使中期群体稳长,并要根据稻苗长势重施穗肥,主攻大穗的形成。
2、水分管理。
立苗后,宜建立1~3厘米的浅水层,并根据天气,以水调温,促进分蘖,并以水层进行生态控草。
水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及相应育种策略

水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及相应育种策略
水稻直播和移栽都是水稻种植的常用方法,具有各自特点和优缺点。
下面是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及相应育种策略的分析:
1. 水稻直播
水稻直播是在水田中直接播种,水深约3-5厘米,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
优点是省工、省时、减少了水稻育秧环节中的人工操作,也能避免苗期插秧烧香、水稻倒伏等问题。
但直播的方法需消耗更多的种子和施肥,且生长周期短,增产潜力有限,可能影响稻田生态环境。
同时,在光照、温度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直播的种子生长的不够均匀,从而稻田结果会不够平均。
2. 水稻移栽
水稻移栽通常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进行,将育秧好的稻苗移植到水田中,每穴约放1-2株(视水稻品种而定)。
移栽能够及时稳定地安排植株数量、相应育苗和施肥,在统一管理的条件下促进稻田较为稳定的形成。
但操作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工,也存在稻田寿命短暂的问题。
种苗的质量和移栽的时间、株距也非常重要,选用耐旱、抗病、抗性等优良品质的水稻产生更好的效果。
在水稻选育过程中,应兼顾减少操作、提高生产率、增加作物抗旱性、不受病虫害侵袭,以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根据水稻品种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要素,设计适当的育种策略,如优化栽种密度和化肥技术,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抗旱性能等,以适当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并且不影响生态环境。
同时,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测量、统计和评估稻田发生的各种环境和生产问题,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单元5 水稻育秧、移栽及大田管理

• (3)育苗床准备
• 选用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秧床宽1.3m左 右,以竖放2盘为宜,沟宽40-50厘米。
• 苗床平整后,床面浇透水,摆放育秧盘,用木板 轻压使秧盘与床面接触。
• (4)装盘播种
• 盘装营养土:(孔深2/3高处),然后用竹扫把扫平
• 播种:均匀一致,每个秧孔常规稻有5-6粒,杂交水稻2-3 粒,盖土,扫去盘面余土,以防窜根。 • 秧盘上浇透清水或敌克松消毒液。 • 覆盖地膜(遮阳网)。早造温度低地膜拱盖保温,三叶时
虫、稻苞虫以及稻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等病虫。
二、 拔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
• (一)生育特点 • 是指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这一段时 间。 • 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一方根、茎、叶继续生长,另一方面幼穗 分化。
• (二)田间管理 • 管理目标:巩固有效分蘖,促进壮秆大穗, 培植强根,防止徒长,为灌浆结实创造良 好的基础。
第三节 水稻育秧及移栽技术
一、育秧 二、大田移栽
一、育 秧
1. 壮秧的标准及其意义 2. 播种期、秧龄及播种量的确定
3. 种子处理与催芽
4. 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
(一)壮秧的标准及其意义
• 1.壮秧的意义 • 秧苗素质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故有“秧好 半熟稻”的农谚。 ◆壮秧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根、茎、蘖原 基分化数量多,质量好。 ◆壮秧移栽后返青快,起发早,生长整齐, 容易形成大穗。
揭膜炼苗浇水
拔秧前苗床浇透水
• 适时化控 • 出苗至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防止徒长。
• 合理施肥
• 二叶期揭膜炼苗时,结合浇水施好断奶肥, 每20平方米苗床追施尿素0.5~1斤,施肥 后用清水淋苗,以防烧苗。 • 移栽前3-4天,施送嫁肥,尿素2~3两/20 平方米。
水稻栽培规程

水稻栽培规程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抗倒伏、产量高的水稻品种。
二、培育壮秧1.确定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2.选地做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做苗床,床土要细碎、平整。
3.浸种催芽:将种子浸泡在水中,并经常换水,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放在催芽箱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发芽。
4.播种:将发芽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然后浇水,直到床面出现一层薄水。
5.苗期管理:及时浇水、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确保秧苗健壮生长。
三、整地与基肥1.整地:在稻田中耕翻土壤,将土壤表面的杂草和残株清除干净,打碎大土块,整平田面。
2.基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做基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四、移栽1.移栽期: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根系发达时,即可进行移栽。
2.移栽方式:可采用手工插秧或机械插秧,确保秧苗分布均匀、深浅一致。
3.移栽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移栽密度。
五、肥水管理1.施肥:根据水稻生长需求,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养分。
2.水管理: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适时晒田、深水孕穗、干湿壮籽。
在分蘖期和孕穗期保持浅水层,其他时期可适当加深水层。
在晒田时要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倒春寒等不良天气的影响。
六、病虫害防治1.病虫害监测:定期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
2.物理防治:使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3.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但要选择低毒、高效、安全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七、收获与晾晒1.收获:在水稻成熟后及时收获,避免过度成熟导致减产和质量下降。
2.晾晒:将收获的水稻摊放在干燥的地方晾晒,经常翻动,直到水分降到一定标准后即可储存或运输。
八、储存与运输1.储存:将晾晒好的水稻放在干燥、通风、防虫的仓库内储存,注意防止潮湿和鼠害。
第一章 第三节 水稻移栽、插秧管理

浅:一般不宜超过3cm;
勺:是指行株距规格要均匀,每穴的苗数要匀,栽插的深浅要匀; 直:是要注意栽直,不栽“顺风秧”,“烟斗秧”;
稳:避免产生浮秧,不栽“拳头秧”,“脚塘秧”。
连作双季晚稻的早稻田,为抢时栽秧可浅耕压埋稻茬或实
行免耕。
(二)高产水稻的种植密度
1.合理密植增产的生理基础 合理密植是合理规划单位面
积上个体栽插数量 (密度)及其配置方式(规格),利于群体
和个体协调生长,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 (1)协调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增穗、增粒、增重,实现高产
(2)合理密植能适当扩大绿叶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移栽的方法和质量
1.移栽的方法
①手工拔秧插秧 ②人工铲秧栽插
目前生产上栽插秧苗方法有以下几种:
是最传统最普遍的栽秧方法,适宜各种育秧方式的秧苗栽 人工铲秧栽插是将秧苗根部1~1.5cm厚的表土同秧苗一起
插。此法拔秧时植伤大,应注意提高拔秧和栽插质量; 铲成秧片,带土插入本田。用于旱育秧小、中苗秧,具有提早插秧、缓苗 快、分蘖早、抗逆强等优点; ③机插秧 机插秧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主要环节,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水稻移栽、插秧技术
(一)高产稻田土壤基本特征和耕地原则 (二)高产水稻的种植密度 (三)移栽的方法和质量
(一)高产稻田土壤基本特征和耕地原则
1.高产稻田土壤的基本特征
①土壤整体构造良好;
②土壤养分充分协调,不缺微量元素; ③适当的保水保肥力; ④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生化强度高,保热、保温 性能好,升 温降温较缓和。
日本插秧机
中国插秧机
国际水稻所人工插秧机
抛秧
2、适时早栽,提高栽插质量
适时早插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本田营养生长期,促进早生 早发,早熟高产。适时早插要根据温度、前作、品种而定。一般以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将肥料混拌在10-12cm耕层中 • 氮肥30-40% • 磷肥100% • 钾肥50-60% • 有条件的施些硅肥 • 注:肥要施均匀
泡田
• 泡田时间不宜过长,应在整地前 1-3天灌水。
• 泡田标准:池内垡片的2/3有水, 1/3露垡,缓水漫灌,达到花达水
整地
水整地又称水耙地,即“旱整地, 水找平”。要在插秧前5-7天内进 行,整平耙细。
阿罗津
加工剂型30%乳油,一次性施 药时每公顷用750~900毫 升可与太阳星、莎多伏、 金秋、草克星、农得时混 用,混用可以加大对草的 杀伤效果,对作物上海微 小。
威农
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 ,每公顷用30%威农300克,威农 可防治,雨久花、野葱姑、慈姑、 矮慈姑、泽泻、眼子菜、节节菜、 窄叶泽泻、陌上菜、日照飘拂草、 牛毛毡等一些杂草。
做到“寸水不露泥,灌水棵棵到, 排水处处干”。
• 封皮除草注意事项:耙地一定要 平,静水均匀施药,施药后3天内 不可在池水中寄秧,严禁在插秧
后使用;插秧时水层不可淹没水
稻心叶,病苗、弱苗慎用;施药 后3天内保持水层,不可露土,不 排不灌。
当前水田恶性杂草
• 兰花菜 鸭舌草 • 驴耳菜 鸭嘴子 • 水白菜 水菠菜 • 水葱 小水葱 • 牛毛草 精稗
恶性杂草失控
• 1.抗药性:同类除草剂连续多年 使用,盲目加大用药量,致使恶 性杂草产生了抗药性
• 2.耐药性:难治恶性杂草本身耐 药力较强
• 3.繁殖力:多年生
水稻移栽
• 4.轮耕制:几种耕翻方法交替相结 合,达到降低耕翻整地生产成本、 保持土壤优良耕性。一般2-3年旋 耕和1年耙耕,3-4年耕翻一次为宜, 耕翻深度以18-20cm.
• 翻——旋——旋(深松)
•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基本肥料
• 氮磷钾比为2:1:0.8 • 全生育期亩用化肥总量 • 共为25-30公斤 • 尿素10-15公斤 • 磷酸二胺5-8公斤 • 硫酸钾5-7公斤
水绵
稻思达
• 特点高效:广谱稻田除草剂,防治1 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及 多年生杂草。特别是对恶性杂草四 叶萍有良好防效。
• 使用方法:水稻移栽后5-7天杂草出 芽前,用量60-100克/公顷(有效成分 )。药剂加少量水后与沙土混合撒施 。
• 注意事项:施药时田间保水层35cm,药后至少保水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