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C51单片机设计60s倒计时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功能的芯片,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AT89C51单片机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一款典型的8位微控制器,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设计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众多应用中,计数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工业控制、实验测量、智能家居等。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可以实现对信号的计数和显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首先介绍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特性和引脚布局,然后讨论计数器的原理和设计思路,最后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步骤。
一、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特性和引脚布局AT89C51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CMOS微控制器,其主要特性包括:1. 内置4KB闪存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程序;2. 128字节RAM,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寄存器;3. 32个通用I/O引脚,用于连接外部器件和传感器;4. 完整的串行通信接口(UART),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5. 定时器/计数器和PWM输出,用于实现各种定时和计数功能;6. 多种工作模式选择,包括被动低功耗模式和中断工作模式。
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布局如下图所示:(图片)P0、P1、P2和P3是AT89C51单片机的四个通用I/O端口,分别具有8个引脚,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和传感器。
X1和X2是晶体振荡器的输入和输出端,用于提供时钟信号。
RESET 是复位端,用于复位单片机。
EA和PSEN是扩展ROM控制端和程序存储器的读取端,用于外接ROM和实现程序存储。
ALE/PROG是地址锁存器的输入,用于地址总线的多路选择。
RXD 和TXD是串行通信接口的接收和发送端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二、计数器的原理和设计思路计数器是一种常用的数字电路,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计数和显示。
60秒倒计时器-单片机课程设计

目录一、设计要求 (3)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3)三、具体设计 (4)1.问题分析 (4)2.总体设计思想 (5)3.具体实现方法 (7)四、Proteus调试过程及现象 (14)五、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法 (15)六、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16)七、总结 (16)八、参考文献 (17)一、设计要求由单片机接收小键盘阵列设定倒计时时间,倒计时的范围最大为60分钟,由LED 显示模块显示剩余时间,显示格式为 XX(分):XX(秒).X,精确到0.1s的整数倍。
倒计时到,由蜂鸣器发出报警。
绘制系统硬件接线图,并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验。
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程序实现系统功能。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此次设计是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基本电路的设计流程,提高自己的设计理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巩固所学知识,使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更进一步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基本掌握单片机应用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次设计注重对单片机工作原理以及键盘控制及显示原理的理解,以便今后自己在单片机领域的学习和开发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次设计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对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方式和控制方式作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具体设计1.问题分析: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已经非常成熟,其发展前景仍然不可估量。
如今的人们需求的是一种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的电子产品,当然最好是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如何能做到智能化呢?单片机的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也称为微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于同一硅片上的器件。
计时60秒的秒表

void tim(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static unsigned char second,count; TH0=0xd8; //重新赋值 TL0=0xf0; count++; if (count==100) //100x10ms=1S,大致延时时间 { count=0; if(second==60) second=0; Dis_Shiwei=tab[second/10];//十位显示值处理 Dis_Gewei=tab[second%10]; //个位显示处理 if(K1==0) { second++; } if(K2==0) { second=0; } } }
在Keil-4软件上编写程序,用硬件延迟模式编程。
第三、实现Protues与Keil-4的链接
2.硬件设计
原件:单片机89C51 晶体振荡器12MHz 普通电容30pF 电解电容10uF 系统总线 电阻10千欧 电阻220欧 RESPACK-7电阻510欧 按键2个 共阴显示屏两个
3.软件设计
计时60秒的秒表
1.总体思路 2.硬件设计 3.软件设计
1.总体思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掌握89C51的I/O接口的几个PO~P3 端口的用途,利用P0端口和P2端口分别控 制60秒的十位和个位,再用软件控制他们的 暂停、重置和开始,用硬件中断来控制软件 的延迟,用超级循环控制循环系统。 第二、在Protues仿真软件上将电路画出,
程序: #include<reg52.h> sbit K1=P3^7; sbit K2=P3^2; code unsigned char 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共阴数码管 0-9 unsigned char Dis_Shiwei;//定义十位 unsigned char Dis_Gewei; //定义个位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 while(--i); } main() { TMOD =0x01;//定时器设置 10ms in 12M crystal,工作在模式1,16位定时 TH0=0xd8; TL0=0xf0; IE= 0x82; //打开中断 TR0=1; //打开定时开关 while(1) { P0=Dis_Shiwei;//显示十位 delay(300); //短暂延时 P2=Dis_Gewei; //显示个位 delay(300); } }
AT89C51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

AT89C51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1.硬件设计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外设硬件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硬件组件:-AT89C51单片机-蜂鸣器-DS1302时钟模块-按键开关和对应的电阻液晶模块的连接方式如下:-VSS->GND-VDD->VCC-V0->电位器-RS->P0.7-R/W->P0.6-E->P0.5-DB0-DB7->P2.0-P2.7蜂鸣器的连接方式如下:-正极->P3.0-负极->GNDDS1302时钟模块的连接方式如下:-VCC->VCC-GND->GND-CE->P1.7-IO->P1.6-SCLK->P1.5按键开关的连接方式如下:-第一个按键->P3.1-第二个按键->P3.2-第三个按键->P3.32.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将使用C语言编程来编写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和初始化必要的变量,例如小时、分钟和秒钟等计时变量。
然后,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初始化函数来配置单片机的各种外设和寄存器。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需要设置计时器/计数器、I/O口和中断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定时器中断函数,来更新计时变量并实现计时功能。
我们可以使用定时器中断来定期更新秒钟,并在需要时更新小时和分钟。
在主循环中,我们需要编写代码来控制液晶模块、蜂鸣器和按键开关等外设。
通过液晶模块,我们可以实现显示时间的功能。
通过蜂鸣器,我们可以实现头每秒发出一次滴答声的功能。
通过按键开关,我们可以实现设置时间的功能。
3.程序实现以下是AT89C51单片机电子时钟的程序框架:```c#include <reg51.h>#include <intrins.h>//定义和初始化计时变量unsigned char second = 0;unsigned char minute = 0;unsigned char hour = 0;//初始化函数void ini//配置计时器/计数器,设置定时器中断//配置I/O口和中断等//...//定时器中断函数//更新计时变量//...//主函数void mai//初始化init(;//主循环while (1)//控制液晶模块//控制蜂鸣器//控制按键开关//...}```在具体的代码实现中,我们需要根据液晶模块、蜂鸣器和按键开关等外设的具体规格和功能来编写相应的代码。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倒计时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倒计时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101401010205目录1、设计要求 (3)2. 工作原理 (3)2.1硬件设计 (4)2.1.1 单片机AT89S51 (4)2.1.2 显示器件选择 (5)2.1.3复位电路 (7)2.1.4 时钟电路 (7)2.1.6 蜂鸣器 (9)3、软件设计 (10)3.1 按键流程图: (10)3.2 定时器流程图: (11)3.3蜂鸣器发出音乐流程图: (12)3.4主程序流程图: (13)4、电路仿真 (14)参考文献 (15)附录1 电路图 (16)附录2 程序 (16)附录3 元件清单 (21)1、设计要求利用AT89C51单片机结合LED显示器设计一个简易的倒数计数器,可用来煮方便面、煮开水或小睡片刻等。
做一小段时间倒计数,当倒计数为0时,红色LED灯闪烁,通知倒计数终了,该做应当做的事。
定时闹钟的基本功能如下。
●显示格式为“分分:秒秒”。
用4个按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想要倒计数的时间。
一旦按下键则开始倒计数,当计数为0时,发出一阵利用AT89C51单片机结合LED显示器设计一个简易的倒数计数器,可用来煮方便面、煮开水或小睡片刻等。
做一小段时间倒计数,当倒计数为0时,红色LED灯闪烁,通知倒计数终了,该做应当做的事。
音乐声。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闪动,表示程序开始执行,按下操作键K1~K4动作如下。
●K1—可调整倒计数的时间1~60分钟。
●K2—设置倒计数的时间为5分钟,显示“0500”。
●K3—设置倒计数的时间为10分钟,显示“1000”。
●K4—设置倒计数的时间为20分钟,显示“2000”。
按K1键则在LED上显示出设置画面。
此时,若:a. 按操作键K2—增加倒计数的时间1分钟。
b. 按操作键K3—减少倒计数的时间1分钟。
c. 按操作键K4—设置完成。
附加功能:K5—计数开始按钮。
具有倒计时功能的单片机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具有倒计时功能的单片机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吕宁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10期马路上十字路口人来车往、有条不紊的秩序靠的是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指挥系统来实现的。
交通信号灯控制方式很多,本文采用AT89C51为核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应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和动态显示技术,实现了正常情况下东西与南北两个方向轮流点亮红、绿信号灯,每次持续时间60s,中间有2s的黄灯过渡。
特殊情况时,可以拨动东西或南北方向的紧急开关,使该方向紧急切换为绿灯,以利于特种车辆通过。
当车辆稀少时,还可以通过拨动开关,使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交通灯均置为闪烁黄灯,闪烁周期为2s。
另外还设计了用LED数码管动态显示已点亮灯的剩余时间的功能。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中红绿灯由3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代替,单片机P1口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亮灭。
LED数码管(共阴)由两片具有译码与驱动双重功能的芯片CD4511驱动,CD4511的输入信号为来自P2口的4位BCD码。
紧急切换和车辆稀少时可采用查询P0.0、P0.1和P0.2(连接拨动开关)是否为低电平的方法确定。
程序设计思路:使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1产生中断,每50ms中断一次。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对中断的次数进行计数,50ms 计数20次,就是1s。
交通灯的控制信号由P2.7~P2.5和P2.3~P2.1口输出,其中,P2.7低电平对应南、北红灯,P2.6低电平对应南北绿灯,P2.5低电平对应南北黄灯,P2.3低电平对应东西红灯,P2.2低电平对应东西绿灯,P2.1低电平对应东西黄灯。
为了显示亮灯的剩余秒数,进行倒计时显示,程序中安排了十进制转换程序。
剩余秒数的BCD码由P1口输出,通过2个CD4511驱动2个LED,实现动态显示。
紧急切换拨动开关1和2分别接在P0.0、P0.1上,为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紧急切换拨动开关,某方向拨动开关按下(接地)时,该方向紧急切换为绿灯,以利于特种车辆通过。
单片机课设60秒计时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00—60秒表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单位:xxx姓名:xxx2013年12月13日摘要60秒计时器以单片机为核心,由计时器,控制器等组成。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分为计时器显示模块和按键控制模块。
每个模块的程序结构简单,任务明确,易于编写、调试和修改。
编程后利用Kcil软件来进行编译,在生成HEX文件装入芯片中,在通过调试实现60s计时功能。
本设计中系统硬件电路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单片机AT89C51、振荡电路、显示电路和按键开关。
该系统具有60s内准确计时和计时清零的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计时,显示,60s计时,复位清零目录前言 (1)一、概述 (1)1.1、课程设计任务与目的 (1)1.2、总体方案设计 (2)1.2.1、设计方案框图 (2)1.2.2、硬件方案 (2)1.2.3、软件方案 (2)二、系统硬件设计 (3)2.1、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2.2、电路原理图 (3)2.3、各硬件模块设计与制作 (3)2.3.1、AT89C51单片机设计 (3)2.3.2、晶振输入电路设计 (6)2.3.3、复位电路设计 (7)2.3.5、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 (8)2.3.6、绘制原理图. (10)2.3.7、生成PCB图 (11)2.3.8、制作PCB板 (11)2.3.9、钻孔,并焊接芯片 (12)2.4、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3)三、系统软件设计 (14)3.1、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14)3.2、程序流程图 (16)3.3、部分重要模块汇编程序: (16)四、系统调试 (17)4.1、软件调试 (17)4.2、硬件调试 (18)五、系统功能 (19)六、总结 (19)七、附录 (19)八、参考文献 (21)前言我们的任务是设计60s秒表计时器,用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产生一秒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一秒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现0到60秒的循环显示的功能。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闹钟的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闹钟的设计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闹钟的设计。
文章将探讨设计目的和背景,并着重阐述定时闹钟的实现原理和功能。
本文档将介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闹钟的硬件设计要点,包括电源、显示器、按键等组件选择和连接方式。
电源选择与连接在设计定时闹钟的硬件方案时,选择合适的电源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电源选择和连接的要点:使用稳定可靠的电源模块,例如直流电源模块,以确保单片机工作的稳定性。
将电源模块的正负极连接到at89c51单片机的VCC和GND引脚上。
注意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要符合at89c51单片机的工作要求。
显示器选择与连接显示器是定时闹钟中显示时间和其他信息的重要组件。
以下是一些显示器选择和连接的要点:考虑使用液晶显示器 (LCD) 或数码管作为显示器,这些显示器可以清晰地显示数字和字符。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显示器尺寸和类型。
将显示器的控制引脚与at89c51单片机的相应引脚连接,以实现时间和信息的显示。
按键选择与连接按键是控制定时闹钟设置和功能的重要组件。
以下是一些按键选择和连接的要点:选择合适的按键类型,例如触摸按键或机械按键。
根据设计需求,确定所需的按键数量和布局。
将按键的引脚连接到at89c51单片机的GPIO引脚,以接收按键输入并实现相应的功能。
上述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闹钟的硬件设计要点,通过合理选择和连接电源、显示器和按键等组件,可以确保定时闹钟的稳定运行和正常功能。
本文将阐述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闹钟的软件设计要点,包括如下内容:定时器的设置:使用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定时功能,可以通过对定时器寄存器的设置来调整定时的时间间隔。
中断处理:在定时器到达设定的时间间隔时,通过中断处理来触发相应的操作。
可以通过设定中断优先级来确保定时器中断的可靠性。
闹钟功能的实现:通过软件算法和控制电路,将定时器和中断处理结合起来实现闹钟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设计目标 (1)1、目的 (1)2、要求 (1)3、目标.................................................................. 1二、硬件要求 (2)1、 AT89C51的芯片 (2)2、 LED 数码管显示器概述 (3)3、其他元器件介绍及参数选择.......................................... 6三、软件设计 (7)1、程序流程图 (7)2、程序导图 (7)3、定时 /计数器初值计算 (7)4、软件程序 (8)5、软件仿真设计………………………………………………… 9四、软件调试…………………………………………………………101、 <.HEX>文件的生成 (10)2、PROTEUS …………………………………………………… 10五、心得体会…………………………………………………………1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设计目标1、目的单片机课程即将结束, 课程的最后一项是单片机的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 我们要将在一个学期中所学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纳, 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际的运用,进一步的了解单片机的实质。
通过动手设计,深入学习,体验单片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提升专业知识。
课程设计的总体包括:对单片机的了解、运用,设计思路的解析,报告文字的处理等。
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 完善对课程的学习, 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2、要求(1用单片机 AT89C51的定时器实现 60s 倒计时。
本例中用两位数码管静态显示倒计时秒值。
(2用 PROTEUS 设计,仿真基于 AT89c51单片机的 60s 倒计时实验。
(3通过 Keil uVision2软件,生成 .HEX 格式程序并植入 AT59C51单片机并调试、运行。
3、目标通过自主完成课程设计内容, 整理学期中所学到的知识, 了解单片机的程序过程和一系列的基础操作,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完善课业。
二、硬件要求1、 AT89C51的芯片芯片概述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 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 4k Bytes ISP的可反复擦写 1000次的 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 器件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 MCS-51指令系统及 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 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 AT89C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C 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其工作电压在 4.5 -5V 。
一般我们选用+5V 电压。
主要特性1. 与 MCS-51 兼容2. 4K 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3. 寿命:1000写 /擦循环4. 数据保留时间:10年5. 全静态工作:0Hz-24MHz6. 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7. 128×8位内部 RAM8. 32可编程 I/O线9. 两个 16位定时器 /计数器 10. 5个中断源11. 可编程串行通道12.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13.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管脚说明(1电源及时钟引脚Vcc: 电源接入引脚AT89C51单片机图Vss :接地引脚XTAL1:晶振震荡器接入的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地 ; XTAL2:晶体振荡器的另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作为外部振荡器信号的输入端。
(2控制线引脚RST/Vpd:复位信号输入引脚 /备用电源输入引脚;ALE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引脚 /编程脉冲输入引脚:EA:内外存储器选择引脚 /片外 EPROM 编程电压输入引脚;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输出引脚。
(3并行 I/O引脚P0.0-P0.7:一般 I/O口引脚或数据 /低位地址总线复用引脚;P1.0-P1.7:一般 I/O口引脚;P2.0-P2.7:一般 I/O口引脚或高位地址总线引脚;P3.0-P3.7:一般 I/O口引脚或第二功能引脚2、 LED 数码管显示器概述本设计中采用的是 7SEG – COM – ANODE 型号数码管,它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基本单元是发光二极管。
实物如图 3所示:数码管的分类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 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
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 1位、 2位、 4位等数码管。
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 (COM的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 COM 接到 +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 相应字段就点亮。
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 相应字段就不亮。
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 (COM的数码管。
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 COM 接到地线 GND 上, 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 相应字段就点亮。
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 相应字段就不亮。
LED 数码管有两种连接方法如下:共阳极接法。
把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构成公共阳极, 使用时公共阳极接+5V,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阻与输入端相连。
共阴极接法。
把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在一起构成公共阴极,使用时公共阴极接地。
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与输入端相连。
LED 数码显示器的显示段码。
为了显示字符,要为 LED 显示器段码(或称字形代码,组成一个 8字形字符的 7段,再加上 1个小数点位,共计 8段,因此提供给 LED 显示器的显示段码为 1个字节。
各段码位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 十六进制数及空白字符与 P 的显示段LED 数码管的驱动方式数码管要正常显示, 就要用驱动电路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 从而显示出我们要的数字, 因此根据数码管的驱动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为静态式和动态式两类。
1、静态显示驱动: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
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 I/O端口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 BCD 码二 -十进制译码器译码进行驱动。
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缺点是占用 I/O端口多,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译码驱动器进行驱动,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
2、动态显示驱动: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 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 8个显示笔划 "a,b,c,d,e,f,g,dp" 的同名端连在一起, 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 COM 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 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 I/O线控制, 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 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 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 取决于单片机对位选通 COM 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 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
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的 COM 端, 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 这就是动态驱动。
在轮流显示过程中, 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 1~2ms ,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 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 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 不会有闪烁感, 动态显示的效果和静态显示是一样的, 能够节省大量的 I/O端口,而且功耗更低。
LED 数码管参数8字高度:8字上沿与下沿的距离,比外型高度小,通常用英寸来表示,范围一般为0.25-20英寸。
长 -宽 -高:长——数码管正放时,水平方向的长度;宽——数码管正放时, 垂直方向上的长度;高——数码管的厚度。
时钟点:四位数码管中,第二位 8与第三位 8字中间的二个点。
一般用于显示时钟中的秒。
LED 数码管应用数码管是一类显示屏, 通过对其不同的管脚输入相对的电流会使其发亮, 从而显示出、数字。
能够显示、时间、日期、温度等所有可用数字表示的参数。
由于它的价格便宜,使用简单,在电器,特别是家电领域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空调、热水器、冰箱等。
LED 数码管使用的电流与电压电流:静态时,推荐使用 10-15mA ;动态时, 16/1动态扫描时,平均电流为 4-5mA ,峰值电流 50-60mA 。
电压:查引脚排布图, 看一下每段的芯片数量是多少?当红色时, 使用 1.9V 乘以每段的芯片串联的个数; 当绿色时, 使用 2.1V 乘以每段的芯片串联的个数。
3、其他元器件介绍及参数选择在课程设计中,还用到了一下元件:晶振,电容,电解电容,开关等。
其参数为:晶振频率为 12MHZ ,连接的两个电容为 30pF ;电阻排为 470*8,能够实现 8个 470欧电阻的等效替换;电解电容为 10u ;开关功能是在仿真过程中,按下开关便能实现 60秒复位。
三、软件设计1、程序流程图2、程序导图3、定时 /计数器初值计算(1本电路应用 TIMER0 MODE 16位计数器的计时中断法。
(2 1秒等于 1000000微秒,而每一计时脉冲是 1微秒,因此需输入 100000个计时脉冲,方可达到 1秒的时间。
本设计中,设定中断每次溢出时间 50ms 。
(3由上式得知,循环 20次即可达到 1秒定时,即:N=t/Tcy=0.05s/0.000001=5000X=65536-5000=15536=3CB0H(4 由上式得知 5000个脉冲, 首先需设定 TL0=3CH,TH0=0B0H, 第 1次只要输入 5000个脉冲输入就会溢出; 第 2次至第 20次, 则需每 1000000个计时脉冲, 定时1秒。
(5上电时,显示 60,开始倒数计时按下开关实现复位。
4、软件程序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R2,#60 ;计数初值LOOP1: MOV A,R2MOV B,#10DIV ABMOV DPTR,#TABLEMOVC A,@A+DPTR ;查表MOV P1,A ;十位显示MOV A,BMOVC A,@A+DPTRMOV P2,A ;个位显示MOV R7,#20LOOP0: MOV TMOD,#01H ;置 T0工作于方式 0MOV TH0,#3CH ;装入计数初值MOV TL0,#0B0HSETB TR0 ;启动定时器 T0JNB TF0,$ ; TF0=0,等待CLR TF0 ;清 TF0DJNZ R7,LOOP0 ;循环 20次DEC R2 ;减一CJNE R2,#0FFH,LOOP1 ;倒计时AJMP MAIN ;复位回到 60秒初始 TABLE: DB 0C0H,0F9H,0A4H,0B0H DB 99H,92H,82H,0F8HDB 80H,90H,88H,83HDB 0C6H,0A1H,86H,8EHEND5、软件仿真设计AT89C51单片机设计:60S 倒计时仿真电路图四、软件调试 1、<.HEX>文件的生成通过软件Keil C51 仿真器生成 .HEX文件,过程为: 1. 启动Keil c51 2. 新建一个工程: Project菜单选择New project,选择好我们要保存的文件夹后,键入Frist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