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研究_程晓霞
番鸭小鹅瘟病直接荧光诊断试剂的研制

摘 要: 将抗 番 鸭 GP 单 抗腹 水采 用透析 法标记 异硫 氰 酸 荧光 素 ( I ) 制备 成 抗 GP 荧光 抗 V F TC , V
体 , 制 检测 GP 抗 原 的直接 免 疫 荧光诊 断 方法 。结果 显 示 G V 荧光 抗体 仅 与 GP 阳性 的 组 研 V P V
织切 片或 细胞 呈 现特 异 性 荧光 , 番鸭 细 小病 毒 ( V) 番 鸭 呼肠 孤 病 毒 ( R 、 副粘 病 毒 与 MP 、 MD V) 鸭 (P D MV) 鸭病毒 性肝 炎病 毒 ( 、 DHV) 正 常番 鸭 组 织切 片 不 反 应 ; 间接 荧 光 方 法 的 符 合 率 为 和 与
9 . % 。表 明 G V 荧光抗 体 具有较 好 的特异 性 、 感 性 和 准确性 , 用于 临床 快速 诊 断 番 鸭 小鹅 29 P 敏 可
瘟病 。
关键词 : 鸭 小鹅瘟 ; 番 荧光 抗 体 ; 接 免 疫 荧 光 直
[ 中图 分类 号] S8 8 3 E 5 . 2 文献 标识 码] A [ 章编 号] 1 0 —7 4 2 1 ) 40 0 —3 文 0 46 0 (0 2 0 —0 10 Pr p r to o r c l o e c n e D a n ssRe g n n M u c v c si g H a u a a a i n f rDie tF u r s e c g o i a e to s o y Du k Go l g e i n
鹅细小病毒野毒株分离鉴定及致病力试验

鹅细小病毒野毒株分离鉴定及致病力试验
陈晓月;赵承辉;刘丽霞;刘明春;潘树德;于立辉;赵玉军;沈国顺
【期刊名称】《畜牧与兽医》
【年(卷),期】2006(38)6
【摘要】从小鹅瘟疑似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电镜观察、血清保护试验鉴定为鹅细小病毒。
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病毒所致疾病的潜伏期为8d,病程为1~3d,病死率达100%,对雏鹅半数致死量(LD50)为0.2ml .10^-5稀释的病毒液。
【总页数】2页(P41-42)
【关键词】鹅;细小病毒;分离;鉴定
【作者】陈晓月;赵承辉;刘丽霞;刘明春;潘树德;于立辉;赵玉军;沈国顺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省农业技术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335.3
【相关文献】
1.鸡新城疫病毒地方野毒株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试验 [J], 吴志明;王婷;程相朝;吴庭才;李清利;马淑蕾
2.1株鹅细小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J], 涂飞;宋娜;石亚运;吕亚楠;邵红霞;钱琨;金文杰;秦爱建
3.一株鹅副粘病毒Ⅰ型野毒株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 [J], 王长美;陈昌海;王志亮
4.鹅细小病毒强毒株XKY10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J], 毛文智;邵洪泽;姚新华;高洪伟;孙健;许志林
5.鹅细小病毒强毒YBLJ分离株的分离鉴定与vp3基因的进化分析 [J], 高旭;张颖;鲁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鸭和鹅细小病毒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番鸭和鹅细小病毒PCR鉴别方法的建立季芳;张毓金;杨增岐;宋长绪【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03(024)005【摘要】根据基因库中番鸭细小病毒(MDPV)FM株和鹅细小病毒(GPV)的B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3个引物PVC、MDPVdn、GPVdn,分别用MDPV-DNA、GPV-DNA、MDPV尿囊液、GPV尿囊液、鸭瘟病毒尿囊液、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尿囊液和无离子水对照,以PVC/GPVdn和PVC/MDPVdn特异引物在同一条件下进行PCR扩增,产物经10 g/L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在PVC/GPVdn系统中,MDPV-DNA、MDPV尿囊液、DP、ILT和无离子水对照无条带,其余样品均出现约460bp的条带,在PVC/MDPVdn系统中,只有MDPV-DNA、MDPV-GPV混合DNA、MDPV尿囊液中出现约900 bp的条带,其余无特异性核酸带,对MDPV-DNA的敏感性达0.5 pg,对MDPV尿囊液敏感性为1 000 ELD50/5 μL,对GPV-DNA的敏感性为0.5 pg,对GPV尿囊液敏感性为10 ELD50/5 μL.分别将不同时间提取0.5 ng/μL MDPV-DNA、0.5 ng/μL GPV-DNA、MDPV尿囊液、GPV尿囊液和无离子水对照样,以PVC/GPVdn和PVC/MDPVdn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3次,结果稳定.表明该PCR检测技术可灵敏、快速鉴别番鸭和鹅细小病毒.【总页数】3页(P99-101)【作者】季芳;张毓金;杨增岐;宋长绪【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2;S858.32;S858.33【相关文献】1.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J], 鲜思美;文心田;都启晶;曹三杰;黄小波2.区别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PCR-RFLP方法的建立 [J], 万春和;潘异哲;陈红梅;施少华;傅光华;程龙飞;黄瑜3.应用PCR快速鉴别番鸭和鹅细小病毒 [J], 胡奇林;陈少莺;林天龙;程由铨;李怡英4.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鲜思美;文心田;曹三杰;黄小波5.番鸭细小病毒与鹅细小病毒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J], 刘家森;姜骞;司昌德;甘一迪;韩凌霞;曲连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鉴别诊断方法

增强 。在 临床 上 用和常规 的血 清 学方
法很难 将这 两种病毒 区分 .本 文 简要 介 绍 目前 的一些主要 鉴别诊 断方法。
抗体 。王 永坤等 采用交叉 免疫 转 印试 验发现 ,MD P V的多抗与 M D P V、G P V 都 出现 了两条 反应带 V P 2 、V P 3 :G P V 多抗和 M D P V 只有 1条 反 应 带 V P 3 ; 与 G P V 出 现 3条 反 应 带 V P 1 、V P 2 、
MD P V和 G P V的 二 重 P C R方 法 。 2 . 3 基 因芯 片检 测 技 术
不 同。番 鸭 细 小病毒 仅 见 番 鸭发 病 ; 而小鹅 瘟病毒 既可 感染鹅 也可 感染番
鸭 .近 年 来 番 鸭 小 鹅 瘟 的 流 行 也 逐 渐
特异性强 ,而且操作方便 和判断直观 。
( MD P V )和 鹅_ e n t d , 病毒 ( G P V)基 因 组 的同源序列 区域 结构基 因 R E P以及
番鸭 细小病毒 进行 交叉反 应 ,缺点是
特 异 性 不 强 。相 比较 而 言 L P A和 L A P I
非 同源 序列 区域结 构基 因 V P 3 ,设 计 了 2对 引物 .建 立 了一 种鉴 别 诊 断
性检测 出 G P V 和 MD P V.特 异 性 和 灵
为其 特征性 病变是 严重危 害养 鹅业 发
展 的重要 传染 病之一 。番鸭 细小 病毒
引起 的番 鸭细 小病毒病 临床 上 主要 发 生于 1 ~ 3周龄 雏番 鸭 以腹 泻软脚 喘气
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 鉴别诊断方法
番鸭细小病毒(MPV)和鹅细小病毒(GPV)(鸭源)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附录E(规范性附录)番鸭细小病毒(MPV)和鹅细小病毒(GPV)(鸭源)胶乳凝集抑制试验E.1 试剂配制E.1.1 0.01 mol/L pH 7.2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甲液 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Na2HPO4 28.4 g双蒸水加至1000 ml乙液 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NaH2PO4 24.0 g双蒸水加至1000 ml取甲液72 ml和乙液28 ml混合后,用双蒸水稀释20倍,并按0.85 %加入氯化钠。
以121℃灭菌30 min,备用。
E.1.2 生理盐水NaCl 8.5 g双蒸水加至1000 ml.。
以121℃灭菌30 min,备用。
E.2 番鸭细小病毒(MPV)胶乳凝集抑制试验E.2.1 胶乳凝集试验(LPA)E.2.1.1 操作方法按表1,用稀释液(0.01 mol/L pH值 7.2的PBS或生理盐水)将抗原作连续倍比稀释后,取不同稀释度的抗原各10 µl分别与等量致敏胶乳在洁净的玻片或96孔细胞培养板盖上混匀,室温(22+4℃)或37℃水浴箱中静置5~15分钟,观察凝集反应。
试验设致敏胶乳对照、抗原对照和抗原加稀释液对照。
表1 胶乳凝集试验E.2.1.2 结果判定E.2.1.2.1 对照试验出现如下结果试验方可成立,否则应重试。
致敏胶乳对照呈“-”;抗原加致敏乳胶对照呈 “++++”;抗原加稀释液呈“-”。
E.2.1.2.2 判定标准++++ 1~3分钟形成粗大凝集块,液体澄清;+++ 形成较大的凝集块,且液体澄清;++ 50%胶乳凝集,颗粒明显,液体较澄清;+ 少量胶乳凝集,液体较混浊;- 无凝集颗粒,液体呈均匀乳状。
以出现“++”以上凝集者判为阳性;“+”为可疑;“-”为阴性;以出现“++”凝集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判定终点。
如表1的抗原LPA效价为1︰64。
E.2.2 抗原凝集工作液的制备E.2.2.1 抗原凝集价(LPA)测定用稀释液(0.01mol/L pH值 7.2的PBS或生理盐水)将病毒抗原液连续倍比稀释后,各取10 µL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液与等量致敏胶乳在洁净的玻片或96孔细胞培养板盖上混匀,室温(22+4℃)或37℃水浴箱中静置5~15分钟,按LPA 判定结果(见表1)。
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差异分析及鉴别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小鹅 瘟 ( G o s l i n g p l a g u e , G P) 是 由鹅 细小 病 毒
( oo G s e P a r v o v i r u s , G P V) 引起雏 鹅 的一 种 高致 死 性 疾病 , 又称 鹅细 小病 毒感 染 ( oo G s e p a r v o v i r u s i n f e c — t i o n , G P V I ) 或D e r z s y ’ s 病 。该 病 是 以急 性 肠 炎 及
v o v i r u s
X I g e o f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s , I n s t i t u t e o fA n i al m D i s e a s e o f G u  ̄ h o u P r  ̄i n c e , G u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i y a n g G u i z h o u 5 5 0 0 2 5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Go o s e p a r v o v i r u s i s q u i t e s i mi l a r t o mu s c o v y d u c k p a r v o v i ms i n s i z e,s h a p e,p h y s i — c h e mi c a l c h a r - a c t e is r t i c s ,n u c l e i c a c i d t y p e a n d g e n o mi c s t r u c t u r e, l o e mi c e p i d e mi o l o g i e s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a s we l l a s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Al s o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s e r o l o g y d e t e c t i o n me t h o d h a r d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s t h e t wo v i r u s d u e t o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v e p r o t e c t i v e a b i l i t y .I n t h e p r e s e n t p a p e r ,t h e c o mp a i r s o n o f g e n o mi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a n d v i us r c o d o g e ni c p r o t e i n u m wa s c o n d u c t e d .F u r t h e r ,t h e v a ia r n c e o f t h e t wo t y p e s f o v i us r i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a n t i — g e n i c i t y we r e a n a l y z e d,a n d t he d i a g n o s t i c me t h o d s we r e a l s o s u mma r i z e d h e r e i n. Ke y wo r d s : Mu s c o y v d u c k p a r v o v r i u s ; oo G s e p a r v o v i us r ; d i f f e r e n c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d i a g n o s i s
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研究

程 晓 霞 ,陈 仕 龙 ,陈 少 莺 ,等 . 番 鸭 细 小 病 毒 和 鹅细 小 病 毒 的抗 原 相 关 性 研 究 E J ] . 福 建 农 业 学 报 ,2 0 1 3 ,2 8( 9 ) :8 6 9 -8 7 1 .
CHE NG X— X。CHE N S - L,C HEN S _ Y, e t a 1 .A S t u d y o f An t i g e n i c Re l a t i v i t y o n Mu s c o v y Du c k P a r v o v i r u s a n d Go o s e P a r v o v i r u s E J ]
CH E NG Xi a o — x i a , ,CHEN S h i — l o n g , ,CHEN S h a o y i n g , , LI N F e n g — q i a n g ’ , W ANG S h a o ’ ,ZHU Xi a o — l i ’
Ab s t r a c t : An t i g e n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M u s c o v y d u c k p a r v o v i r u s (M P V F s t r a i n) , Mu s c o v y d u c k o r i g i n g o o s e p a r v o v i r u s(MDGPV P T s t r a i n) a n d Go o s e p a r v o v i r u s ( GPV GD s t r a i n)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b y v i r u s c r o s s — n e u t r a l i z a t i o n t e s t s( NT)a n d l a t e x a g g l u t i n a t i o n i n h i b i t i o n t e s t( LPAI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n e u t r a l i z a t i o n t i t e r a n d LP AI t i t e r s o f h o mo l o g o u s a n t i s e r u m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h e t e r o l o g o u s s e r u m;R v a l u e s o f M PV c o mp a r e d wi t h M DGPV a n d GP V we r e l e s s t h a n 0 . 1 . R v a l u e b e t we e n M DGPV a n d GPV wa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新型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新型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吕红超;程小果;陈申秒【摘要】近年来,由新型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群中流行,严重影响了养鸭生产效益.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该病依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从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演化、诊断与防治手段方面对新型鸭细小病毒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年(卷),期】2018(039)002【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新型鸭细小病毒;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流行病学;进化;防治【作者】吕红超;程小果;陈申秒【作者单位】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6;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滨州 256606;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6;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滨州 256606;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6;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25.3水禽细小病毒是一类能够导致鸭、鹅发病并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DNA病毒。
根据抗原特性和宿主嗜性,分为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
GPV能够感染雏鹅和雏番鸭,引起小鹅瘟;MDPV仅感染番鸭,引起“三周病”。
一般来说,樱桃谷鸭和半番鸭对水禽细小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然而近年来,一种新型鸭源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在国内发病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群中被大量分离,病鸭表现为典型的喙短、舌头脱出和侏儒症,因此又被称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duck 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或大舌头病。
SBDS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西南部半番鸭中出现[1];随后,在波兰和匈牙利等地也有发病报道[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晓霞,陈仕龙,陈少莺,等.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9):869-871.CHENG X-X,CHEN S-L,CHEN S-Y,et al.A Study of Antigenic Relativity on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and Goose Parvovirus[J].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28(9):869-871.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研究程晓霞1,2,陈仕龙1,2,陈少莺1,2,林锋强1,2,王 劭1,2,朱小丽1,2(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3)收稿日期:2013-06-28初稿;2013-07-25修改稿作者简介:程晓霞(1972-),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免疫学研究通讯作者:陈少莺(1962-),女,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病原与防治研究(E-mail:chensy58@163.com)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3);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TIF-Y0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1110)摘 要:应用微量交叉中和试验(NT)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比较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和番鸭源鹅细小病毒之间的抗原相关性。
结果显示:3种病毒与同源抗血清的中和效价和LPAI效价均明显高于异源血清;番鸭细小病毒与番鸭源鹅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之间的R值均小于0.1;番鸭源鹅细小病毒与鹅细小病毒的R值大于0.25。
结果表明番鸭细小病毒与鹅细小病毒(番鸭源或鹅源)的抗原相关性较低,提示番鸭源鹅细小病毒与鹅细小病毒属于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亚型。
关键词:番鸭细小病毒;番鸭源鹅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抗原相关性中图分类号:S 858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f Antigenic Relativity on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and Goose ParvovirusCHENG Xiao-xia1,2,CHEN Shi-long1,2,CHEN Shao-ying1,2,LIN Feng-qiang1,2,WANG Shao1,2,ZHU Xiao-li 1,2(1.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Fi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Fujian 350013,China;2.Fujian Animal Diseases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Center,Fuzhou,Fujian 350013,China)Abstract:Antigenic relationship of Muscovy duck parvovirus(MPV F strain),Muscovy duck origin gooseparvovirus(MDGPV PT strain)and Goose parvovirus(GPV GD strain)were determined by virus cross-neutralization tests(NT)and latex 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LPA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utralization titerand LPAI titers of homologous anti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terologous serum;R values of MPVcompared with MDGPV and GPV were less than 0.1.R value between MDGPV and GPV was greater than0.2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PV has low antigenic correlation with GPV and MDGPV,which indicated thatantigenic variations are obviously existed between MPV and the other two,and showed that GPV and MDGPVbelong to different subtypes of the same serotype.Key words:muscovy duck parvovirus;muscovy duck origin goose parvovirus;goose parvovirus;antigenic variation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1985年以来在我国番鸭群新出现的疫病,临床上主要发生于1~3周龄雏番鸭,以腹泻、软脚、喘气为特征,发病率为27%~62%,病死率为22%~43%,且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1-2]。
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的雏鹅和雏番鸭,该病最早是由方定一[3]报道于1956年在我国江苏等养鹅地区发生,并很快蔓延到全国各养鹅地区,极少见番鸭发病,但自1997年以来在福建省莆田、福清等番鸭饲养区暴发番鸭小鹅瘟病,病鸭以腹泻、肠黏膜脱落形成栓塞为主要特征,发病率50%~70%、病死率40%~65%[4],给番鸭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和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均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直径20~24nm,无囊膜、呈二十面体对称,基因组大小约5kb[5]。
虽然二者在大小、理化特性等方面很相似,但疫苗交叉保护差,致病性明显不同,MPV仅见番鸭发病,而GPV既可感福建农业学报28(9):869~871,2013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文章编号:1008-0384(2013)09-869-03染鹅也可感染番鸭,近年来番鸭小鹅瘟的流行也逐渐增强。
因此,了解不同细小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对有效防控不同番鸭源细小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据此,本课题组应用微量交叉中和试验(NT)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比较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和番鸭源鹅细小病毒之间的抗原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毒株番鸭细小病毒F株(MPV-F)和番鸭源鹅细小病毒PT株(MDGPV-PT)均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研究室(本研究室)分离、鉴定并保存;鹅细小病毒GD株(GPV-GD)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并由本研究室增殖后保存。
1.2 番鸭胚胎番鸭胚购自非疫区;病毒在番鸭胚上增殖。
1.3 阳性血清及乳胶试剂番鸭抗F、PT和GD高免血清(Fab、PTab和GDab),单抗致敏胶乳(MPV-McAb和GPV-McAb)均由本研究室制备。
1.4 病毒培养分别将MPV-F、MDGPV-PT及GPV-GD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2日龄番鸭胚,0.1mL·枚-1,37℃孵育,每日观察2次至第10d,弃去24h内的死胚,胚胎濒死时置4℃冰箱4h以上,收获尿囊液,-70℃冻存。
1.5 病毒ELD50测定将病毒用Hank′s液作连续10倍系列稀释,每个稀释度接种4枚12日龄番鸭胚,0.1mL·枚-1,37℃孵化,弃去24h内的死胚,每天照蛋2次,连续观察10d,按Karber氏法计算ELD50。
1.6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按文献[6]进行,滴定病毒抗原效价后,在96孔细胞培养板第1孔加入50μL含4单位抗原,从第2孔开始每孔加入50μL含2单位抗原,然后第1孔加入等量的被检血清,做倍比连续稀释后,培养板置37℃水浴温箱中60min,每孔取出10μL病毒-血清混合液与等量相应病毒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致敏聚苯乙烯胶乳充分混合后,37℃水浴温箱静置l0~15min即可观察结果。
试验设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对照、致敏胶乳对照、抗原对照和抗原加稀释液对照。
判定结果:1~3min内出现粗大凝集块,液体澄清为“++++”;形成较大的凝集块,且液体澄清为“+++”;50%胶乳凝集,颗粒明显,液体较澄清为“++”;少量乳胶凝集,液体较混浊为“+”;无凝集颗粒,液体呈均匀乳状为“-”。
以出现“-”为阳性,“+”以上为阴性,出现“-”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为血清LPAI效价。
1.7 交叉中和抗体效价在番鸭胚中进行,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将血清用Hank′s液做5倍系列稀释,取5-6~5-1稀释度的血清与等体积200ELD50病毒液混合,置37℃作用1h后,把病毒-血清混合物接种于12日龄番鸭胚,每枚0.1mL,每个稀释度接种4枚,置37℃孵育,每日观察2次至第10d,弃去24h内的死胚,同时设病毒和正常鸭胚对照,按Reed-Muench氏法计算中和效价(PD50)。
1.8 各病毒株之间抗原相关性判定按照文献[7]进行。
根据公式R=r1·r槡2,计算各病毒株之间的相关性,其中,R=两毒株间抗原性差异,r1=乙血清对甲病毒的抗体效价/甲血清对甲病毒的抗体效价,r2=甲血清对乙病毒的抗体效价/乙血清对乙病毒的抗体效价(抗体效价为中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
如果相关系数R大于0.8为同一血清型,0.25到0.8之间为同一血清型不同亚型,小于0.25为不同血清型。
R值越小,抗原性差异越大。
2 结果与分析2.1 病毒增殖和ELD50测定病毒分别接种番鸭胚后,死亡番鸭胚胎的病变相似,均于3~6d内死亡,尿囊液透明清亮,绒毛尿囊膜增厚,胚体呈弥漫性充血,出血。
ELD50效价分别为MPV-F株10-5.5·(0.1mL)-1、MDGPV-PT株10-5.5·(0.1mL)-1及GPV-GD株10-5.0·(0.1mL)-1。
2.2 3株病毒抗原性分析2.2.1 LPAI效价测定结果 从表1可知,3株病毒与同源血清和异源血清在不同程度上均能被中和,且与同源血清的LPAI效价高于异源血清。
即抗MPV高免血清(Fab)对F株、PT株和GD株的LPAI分别为29、27和26;抗MDGPV高免血清(PTab)对PT株、F株和GD株的LPAI分别为210、25和29;抗GPV高免血清(GDab)对GD株、F株和PT株的LPAI分别为27、23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