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细小病毒YG株的鉴定及在器官中的分布_邵周伍林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462020年第9期 吉林畜牧兽医·禽业专栏·QinYe ZhuanLa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于昌贵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0摘 要: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将雏鹅进行人工感染GPV,在不同阶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影像学技术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后,雏鹅于感染1~21 d 可在各器官中检测到病毒抗原体,而其中在5 d 时,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抗原出现染色效应的最大,待检组织中空肠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病毒抗原因此广泛存在消化道的各种上皮细胞中,由此可知上皮细胞为GPV 重要的靶细胞。
关键词:鹅细小病毒;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染色强度鹅细小病毒(GPV)在细小病毒科中可诱发鹅细小病毒病,是一种可感染雏鹅或者番鸭的传染性疾病[1]。
此疾病多发于3~20 d 内出生的雏鹅。
目前,小鹅瘟在流行趋势以及发病特点上具有较为新颖的观点。
1 试验方法1.1 动物分组与病毒接种准备将66只14 d 雏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感染GPV)40只,对照组26只。
观察组中对雏鹅予以肌肉注射0.1 mL、口服0.5 mLGVP 尿囊液;另一组予以统计量的生理盐水。
1.2 取样将GPV 感染的雏鹅进行不同时段取病变样本,将所有病变组织进行标记后可在-20 ℃予以保存。
1.3 免疫组化法的应用主要通过进行优化后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对其进行处理,可将样本进行切片在载玻片上固定后,进行胰蛋白酶修复以及洗涤切片,当完成标本制作后,在电风扇下将标本吹干或利用温箱烤干标本,若二甲苯表现出透明性状,则可予以树胶封片。
1.4 定量分析对染色样本的阳性强度检测,若强度表现高,则代表阳性征具有更强的效果,本次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感染原因与结果分析2.1 不同时段的器官组织病变动态分析检测组织诊断主要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对其进行切片,再对感染结果进行分析。
鹅细小病毒强毒株XKY10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鹅细小病毒强毒株XKY10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毛文智;邵洪泽;姚新华;高洪伟;孙健;许志林【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2(39)3【摘要】采用电镜观察、PCR检测、血液凝集和琼脂扩散方法来鉴定从白城某养鹅场10日龄雏鹅具有典型症状的雏鹅肝脏、脾脏和肠组织中分离的一株病毒;通过测定此病毒最小致死量致死鹅胚的平均时间(MDT)和鹅胚半数致死率(ELD50)来分析其毒力.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为鹅细小病毒.毒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为强毒株.%Using electron microscopy, PCR testing, blood agglutination and agar method to identify a virus isolated from the liver, spleen and intestinal tissue having typical symptoms in the 10-day-old goslings goose from a goose farm in Baicheng, and then measured the minimum death dose of goose embryo lethal average time (MDT) and the half goose embryo lethality (ELD50) to analyze the virulence.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irus is goose parvovirus, and the virulen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strain is a virulent strain.【总页数】3页(P171-173)【作者】毛文智;邵洪泽;姚新华;高洪伟;孙健;许志林【作者单位】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家禽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家禽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家禽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家禽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家禽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家禽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2【相关文献】1.1株鹅细小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J], 涂飞;宋娜;石亚运;吕亚楠;邵红霞;钱琨;金文杰;秦爱建2.13株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 [J], 连宏军;闫丽辉;刘培欣;曹殿军;韩正博;孙建宏;梁宏志3.一株鸡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J], 马亚珍;兰玲;王涛4.鹅细小病毒强毒YBLJ分离株的分离鉴定与vp3基因的进化分析 [J], 高旭;张颖;鲁承5.一株鸡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J], 钱晨;张建军;宋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鹅细小病毒HN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鹅细小病毒HN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贺冬梅;谭树义;陈朝喜;叶保国;张艳;林哲敏;曹宗喜【摘要】为研究鹅细小病毒(GPV)基因遗传变异特征,采集海南某养鹅场疑似鹅细小病毒感染的病料,将其处理后接种番鸭胚成功分离到一株病毒,经 PCR 鉴定为鹅细小病毒,命名为 HN 株,并获得了其全基因组序列,将该序列与GenBank 数据库中登录的16条鹅和番鸭细小病毒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
结果显示,该株病毒基因组全长为5106 bp,由 ITR、NS、VP 构成,其中 ITR 为444 bp,NS1为1844 bp,VP1为2199 bp;HN 株与 SHFX1201株的 NS1基因和 VP1同源性最高,分别达到99.8%和99.7%,与番鸭细小病毒株 FM 的NS1基因同源性最低,为82.7%;与90-0215株 VP1同源性最低,为80.1%。
HN 株的遗传进化树可以看出,GPV 可以分成明显的2个基因亚群,HN 株与鹅细小病毒匈牙利株(B)、欧洲疫苗株(VG32/1)和台湾株(82-0321V、82-0321、06-0329)均处在第 I 亚群,且与安徽分离株 Y 株以及SHFX1201株同源性最接近,番鸭源匈牙利株 FM 单独处于第Ⅱ亚群。
本研究丰富了 GPV 的数据资料,为研究 GPV 分类地位以及遗传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研究 GPV 流行趋势和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status of goose parvovirus,the samples(liver,spleen and so on)of suspected GPV infec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a goose farm of Hainan province.A virus strain was isolated by inoculation of goose embryo after treatment,and named as HN strain after PCR.The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was obtained,and compared with the sequences of sixteen strains of goose parvoviruses and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in GenBan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ll-genome contains the invertedterminal repeat (ITR)and two major open reading frames (ORF).ITR at the 5′and 3′ends of the genome has 444 nucleotides (nt).The left ORF contains 1884 nts in length,the right ORF contains 1 884 nts in length.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HN strain showed the highest homology with NS1 gene and VP1 gene of SHFX1201 strain,with 99.8% and99.7%,respectively.And the homologies with the NS1 gene of FM strain and VP1 gene of 90-0215 strain were lower,with 82.7% and80.1%,respectively.Phylogenetic tree of HN strains demonstrated that GPV can be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wo gene subsets.HN strain and B strain from Hungary and VG32/1 strain from European are located in the subgroup I,and the high homolo-gy with Y strain isolated from Anhui and SHFX1201 strain,the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of FM strain iso-lated from Hungary located in the subgroup II.This study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PV classification status and genetic evolution,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GPV epi-demic trends and vaccine development.【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12【总页数】6页(P13-18)【关键词】鹅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全基因组;IRT;NS1;VP1【作者】贺冬梅;谭树义;陈朝喜;叶保国;张艳;林哲敏;曹宗喜【作者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2鹅细小病毒病又称小鹅瘟(Derzsy′s disease or Gosling plaque),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所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
感染鹅细小病毒后雏鹅组织器官的3种消化酶及同工酶

感染鹅细小病毒后雏鹅组织器官的3种消化酶及同工酶朱新产;韩彬;杨丽金【摘要】鹅细小病毒(GPV)侵染引发机体酶或酶蛋白的变化,扰动平衡的代谢网络,调节多种代谢生理活动,其变化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研究病毒基因型与宿主遗传易感性互作病理学机制的有效标记物.通过鹅细小病毒YZ毒株(GPV-YZ)感染雏鹅,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脑、心、肝、肺、脾器官组织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转氨酶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鉴定同工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K)相比,受GPV感染雏鹅的各器官组织中,3种消化酶的活性分别增强1.6~6倍、1~2倍、2~3.6倍.淀粉酶同工酶存在4~7条不等的谱带变化,肝和脾新增1条慢区主带,而心脏缺少1个慢区谱带;转氨酶同工酶在慢区显示1条谱带,酶蛋白在慢中区谱带增多2~3条,而脑和脾脏的快区酶蛋白谱带减少1~2条.提示:慢区淀粉酶同工酶可能是GPV感染的敏感同工酶,酶蛋白/同工酶基因不同程度表达差异变化,直接或间接控制感染雏鹅的调节代谢生理机能,增强对入侵GPV的防御应激性能.【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5(024)006【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雏鹅;鹅细小病毒;蛋白酶;淀粉酶;转氨酶;同工酶【作者】朱新产;韩彬;杨丽金【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高校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高校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高校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33小鹅瘟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 GPV)导致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疾病,表现为渗出性肠炎以及肝、心等器官的炎症,病程短、传播快,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和致病性,感染GPV的雏鹅,1周内的死亡率达100%,是严重危害养鹅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 [1-2]。
鹅细小病毒BC1105株的分离鉴定

鹅细小病毒BC1105株的分离鉴定李琳;姚新华;邵洪泽;许志林【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2(39)2【摘要】2011年5月中旬在吉林省白城地区的某养鹅场疑似小鹅瘟病死雏鹅的肾脏、肝脏、脑和脾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选用未免疫小鹅瘟疫苗的健康母鹅所产的14日龄鹅胚,进行鹅胚接种试验,连续传代、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电镜观察、PCR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鹅细小病毒,命名为BC1105株.%A strain of virus was isolated from the kidney, liver, brain and spleen tissue of dead goose which had similar symptoms to gosling plague on a big goose farm of Jilin Baicheng in the middle of May 2011. The results of contiguous passage of goose embryos, hemagglutination test,agar-gel immunodiffusion test,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PCR identification and goose recurrent infection suggested that the virus was goose parvovirus virus. And it was named BC1105 strain.【总页数】3页(P167-169)【作者】李琳;姚新华;邵洪泽;许志林【作者单位】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相关文献】1.鹅细小病毒HN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J], 贺冬梅;谭树义;陈朝喜;叶保国;张艳;林哲敏;曹宗喜2.江苏省盐城市3株白羽肉鸭源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VP3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J], 李亚非;潘金金;陈洪益;陆红霞;刘东;刘红祥;陈先亮;徐全刚3.鹅细小病毒吉林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序列分析 [J], 孟繁兴;董浩;胡振林;徐浩;邵洪泽;胡桂学4.红毛鸭胚源鹅细小病毒江西株的分离鉴定与NS基因的分析 [J], 傅秋玲;陈翠腾;李海琴;黄瑜;傅光华;万春和;韦启鹏;陈红梅;黄江南;程龙飞;施少华;刘荣昌5.1株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特性、VP基因特征分析 [J], 刘宝山;李珮瑶;许莉莉;高晶萍;张瑞华;徐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鹅细小病毒是一种引起鹅细小病的病原体,对于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针对该病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目前对于其在感染雏鹅体内的分布规律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的分布情况,为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采用以下方法:1. 动物模型建立:选择健康2日龄的雏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鹅细小病毒进行感染。
2. 免疫组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的鹅细小病毒抗原表达情况。
3. PCR检测:采用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的鹅细小病毒DNA含量及其分布情况。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可了解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的分布规律,包括其寄生在哪些组织和器官中,以及抗原表达和基因含量的差异等。
因此,本研究可以为探究鹅细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并对疫病的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拟定为12个月,进度安排如下:第1-2个月:收集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第3-4个月:准备实验材料和介绍鹅细小病毒育苗。
第5-6个月:建立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第7-8个月: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组织中的鹅细小病毒。
第9-10个月:使用PCR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组织中的鹅细小病毒。
第11-12个月: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五、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分布规律,对该疫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此外,该研究还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为养殖业的疾病控制和预防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保存。
2 3 检 测 G V在 雏鹅 体 内分布 的免 疫组 化 . P
体 内分布 的定量研 究
应用 Iae—PoPu52软 件 对染 色 阳 mg r ls.
性强 度进 行检 测 , 色强 度值越 高 , 明阳性 染 表
肠、 回肠 、 盲肠 、 腺 、 氏囊 、 胃 、 腺 、 胸 法 腺 胰 大 脑、 骨骼 肌等 组 织 器 官放 于 塑 封 袋 中。采 取
学者( 朱有 文 ,04 报 道 了小 鹅瘟 的发 病 情 20 ) 况 出现延 后 的 现象 。所 以针 对 1 日龄 以上 0 的雏鹅感 染 该病后 病毒 抗原 分布规 律进 行研 究 是 十分必 要 的。 1 试 验材 料 1 1 试验 毒 株 . G VH P I中强 毒株 由东 北农 业 大 学 免疫
关键词 : 鹅细小病毒 ; 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 染色强度 ; 分布规律
中国 图书分类号 : 5 .5 .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 6 9 X(02 O —0 0 —0 s82 6 92 A 10  ̄79 2 1 )3 o6 3
鹅 细小 病毒 (os avv u ,P 属 于 goeproi sG V) r 细 小病毒 科 ( a oidt 细小 病 毒属 ( a. Pr vr ae) v i Pr
抗原染 色强度 最强 , 在检 测的组织 中空肠 的检 出率最 高。病毒 抗原广 泛分 布于肠道 的上 皮细胞 、 腺
上 皮 细 胞 , 泡壁 细胞 和 肾小 管 的上 皮 细胞 内,可 见 上 皮 细 胞 为 G V抗 原 的 主要 靶 细胞 。始 终 未 能 肺 P 从 大脑 、 腺 和 骨 骼肌 检 测 到 G V。 胰 P
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的开题报告

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鹅细小病毒 (goose parvovirus, GPV) 是一种常见的鹅病毒,主要感染幼鹅,繁殖期鹅群及良种鹅,病死率高达 100%,严重影响了鹅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GPV 的传统检测方法主要为病毒分离、鸭胚接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等,周期长、操作繁琐、耗费时间和经济成本高。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灵敏、准确的 GPV 直接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便利。
二、研究目的
1. 分离鉴定 GPV 病毒株。
2. 建立 LAMP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技术快速检测 GPV 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
1.病毒分离与鉴定:用 RT-PCR 方法检测 GPV 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然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后的病毒进行组织培养和电镜观察等手段进行病毒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MP 技术的建立:采用 GPV 的特异性引物设计,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一种适用于 GPV 直接检测的 LAMP 技术。
MP 技术的验证:将建立好的 LAMP 技术与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等性能参数。
四、研究意义
1. 该研究将为 GPV 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为 GPV 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2. LAMP 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检测时间短、特异性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提高 GPV 的检测效率,降低鹅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3. 本研究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对提高我国鹅养殖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期 邵周伍林等:鹅细小病毒 YG 株的鉴定及在器官中的分.1 病 料 来 源 病料来自黑龙江省某养鹅场的疑似小鹅瘟患病 雏 鹅 ,该 养 鹅 场 的 5 日 龄 雏 鹅 出 现 精 神 委 顿 、食 欲 减 退 、排 黄 绿 色 稀 粪 等 临 诊 症 状 ;死 亡 雏 鹅 经 剖 检 后 发 现 肝 、肾 瘀 血 肿 大 ,肠 黏 膜 充 血 、出 血 ,小 肠 下 段 极 度 肿大,剖检可见坏死 脱 落 的 肠 黏 膜 和 纤 维 素 性 渗 出 物所形成的栓塞。 1.2 细 胞 、抗 体 和 实 验 动 物 鹅胚成纤维细胞(GEF)按照常规方 法 制 备 。 [4-5] 抗鹅细小病毒 VP3 蛋 白 单 克 隆 抗 体 为 本 实 验 室 制 备 。 [6] 无母源抗 体 的 1 日 龄 雏 鹅 及 11 日 龄 鹅 胚 均 购自哈尔滨新立养殖场。 1.3 试 剂 和 主 要 仪 器 TaKaRa Ex Taq PCR 试 剂 盒、DL2000 DNA Marker、pMD18-T 载 体 均 购 自 宝 生 物 工 程 (大 连 ) 有限公司。 胎 牛 血 清 购 自 Gibco 公 司。DMEM 购 自 HyClone公司。异硫氰 酸 荧 光 素 (FITC)标 记 的 山羊 抗 小 鼠 IgG 抗 体 购 自 中 杉 金 桥 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司。AxyPrep质粒 DNA 小量 试 剂 盒 购 自 爱 思 进 生物技术 (杭 州)有 限 公 司。 W5211 柱 式 小 量 胶 回 收试剂盒 购 自 上 海 华 舜 生 物 工 程 公 司。EVOS F1 荧 光 倒 置 显 微 镜 为 美 国 AMG 公 司 产 品。CKX41 型光学显微镜为日本 Olympus公司产品。 1.4 病 毒 的 分 离 无菌采集送 检 雏 鹅 的 肝、脾、肠 道 及 其 内 容 物, 将 病 料 剪 碎 后 ,使 用 玻 璃 匀 浆 器 研 磨 制 成 组 织 匀 浆 。 反复冻融3次 后,以 3 000r/min 离 心 30min,取 上 清,向 病 料 上 清 液 中 加 入 工 作 浓 度 为 1 000U/mL 的青 霉 素 和 0.1mg/mL 的 链 霉 素。 病 料 上 清 液 按 1∶100的 比 例 用 灭 菌 PBS 稀 释 后,经 尿 囊 腔 接 种 11日龄鹅胚,每枚接种0.2mL,另 一 组 接 种 等 量 的 灭菌 PBS设为对照。接种后的鹅胚置 于 37 ℃ 的 孵 化 器 内 继 续 孵 育 ,每 天 照 胚 2 次 ,观 察 鹅 胚 的 生 长 发 育 及 死 亡 情 况 ,弃 去 24h 之 内 死 亡 的 鹅 胚 ,收 集 2~ 5d 内 死 亡 的 鹅 胚 ,并 置 于 4 ℃ 冰 箱 内 过 夜 后 收 集 尿 囊液。 1.5 PCR 检测 取 鹅 胚 尿 囊 液 200μL,采 用 SDS 和 蛋 白 酶 K 的方法 提 [7] 取病毒基因组 DNA,利用本实验 室 建 立 的 GPV PCR[8]对鹅胚尿囊液中的 GPV 进行检测。 1.6 IFA 检测 将调整好浓度的 GEF 细胞悬液加入6孔板内, 并且 采 用 同 步 接 毒 的 方 法,向 细 胞 悬 液 内 按 1∶20
鹅细小病毒 YG 株的鉴定及在器官中的分布
邵 周 伍 林 ,李 晨 曦 ,刘 明 ,张 云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养鹅场送检的小鹅瘟疑似病例中分离到一病原 ,采 用 鹅 胚 接 种、PCR 检 测、 IFA 检测、病毒效价测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该病原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病原为鹅细小 病毒(GPV),将其命名为 YG 株;YG 株的 TCID50为104.0/0.2mL;对 YG 株 全 基 因 组 进 行 扩 增 和 序 列 分 析 后发现,YG 株与标准毒株 B 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高 达 98.3%;病 理 学 观 察 显 示,GPV 对 感 染 后 的 雏 鹅 具有明显的组织损伤,主要侵害易感雏鹅的消化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 表 明,抗 原 主 要 分 布 在 雏 鹅 的 小 肠 、肝 、肾 及 脾 中 ,其 中 小 肠 中 的 抗 原 含 量 最 高 。
(体积比)接入鉴 定 为 阳 性 的 YG 株 鹅 胚 尿 囊 液,置 于37 ℃、50 mL/L CO2 培 养 箱 内 培 养。 培 养 5d 后,弃去细胞培养液,用 PBS清洗 2 次,每次 5min。 之后用40g/L 多聚甲醛在室温下固定30min,再用 PBS 清 洗 3 次。 加 入 含 有 1% Triton X-100 的 PBS,置于4 ℃ 10min 后,用 PBS 清 洗 3 次。 然 后 加入含40g/L BSA 的 PBS,置 于 37 ℃ 30min 后, 用 PBS清 洗 1 次。 加 入 1∶5 000 稀 释 的 抗 GPV VP3蛋白单克隆抗体,37℃孵育2h后,PBS清洗 3 次。然后加入1∶50稀释的 FITC 标记的山羊抗小 鼠IgG 抗体,37℃孵育1h后,PBS清洗3次。同时 设立未接毒的 GEF 作为对照,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 察有无特异性绿色荧光。 1.7 病 毒 组 织 培 养 半 数 感 染 量 (TCID50)的 测 定 采用同步接毒法,将 YG 株在 GEF 上连续传代 培养5代,收 获 病 毒 培 养 物。 用 DMEM 将 收 获 的 待检病毒液在灭菌 EP 管内做 1∶10 系 列 稀 释。 取 10-1至 10-5 共 5 个 稀 释 度 分 别 接 种 于 铺 满 单 层 GEF 的48孔板内,每个稀释度 设 6 个 孔,剂 量 为 每 孔200μL,同时设立正常 GEF 为 对 照,置 于 37 ℃、 50mL/L CO2 培养箱内感作 2h,之 后 吸 去 病 毒 液, 换为含有20mL/L 胎 牛 血 清 的 细 胞 培 养 液 继 续 培 养5d。按1.6 所 述 方 法,进 行 IFA 检 测。 将 病 毒 抗原检测为阳性的细胞孔及阴性细胞孔按所稀释的 病 毒 效 价 进 行 统 计 ,列 出 累 计 表 格 ,计 算 出 阳 性 细 胞 孔占细胞孔总数的百分比,按照 Reed-Muench法 计 算病毒的 TCID50。 1.8 GPV YG 株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分析 采用 SDS和 蛋 白 酶 K 的 方 法 提 [7] 取 YC 株 病 毒 DNA,利 用 本 实 验 室 已 设 计 好 的 扩 增 引 物 对 [9] YG 株的全 基 因 组 序 列 进 行 扩 增。 采 用 W5211 柱 式小量胶回收试剂盒对 PCR 产物进行纯化,纯化后 的 PCR 产物与 pMD18-T 载 体 连 接,连 接 产 物 转 化 至 DH5α 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 LB 琼脂平 板 上,倒 置 于 37 ℃ 温 箱 内 过 夜 培 养。 用 AxyPrep质 粒 DNA 小 量 试 剂 盒 提 取 质 粒,质 粒 经 过 鉴 定 后 ,送 北 京 华 大 基 因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进 行 测 序 。 采用 DNAStar(Lasergene V 7.1)软 件 进 行 序 列 拼 接,并与 GenBank中 收 录 的 其 他 GPV 毒 株 的 基 因 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1.9 易 感 雏 鹅 致 病 性 试 验 将20只无母源 抗 体 的 1 日 龄 雏 鹅 适 应 性 饲 养 2d 后 ,随 机 分 为 2 组 ,每 组 10 只 。 试 验 组 每 只 雏 鹅 腿部 肌 肉 注 射 YG 株 细 胞 培 养 物 0.2 mL,其 TCID50为 104.0/0.2 mL,另 一 组 注 射 PBS 设 为 对
成栓塞[3]。该病自1961年在我国首次被发现 以 来, 一直在全国范围内 广 泛 蔓 延 和 流 行,对 我 国 水 禽 养 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对新分离到的 GPV YG 株进行了 鉴定, 对其全基因组序列 进 行 了 测 定 和 比 对 分 析;通 过 致 病性试验,对 感 染 GPV 的 雏 鹅 进 行 免 疫 病 理 学 观 察。本研究首次报 道 了 GPV 在 被 感 染 雏 鹅 各 组 织 器官中的 分 布,为 GPV 的 致 病 性 研 究 提 供 了 新 的 科学资料。
Key words:goose parvovirus;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distribution in organs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属于 细 小 病毒 科 (Parvoviridae)、细 小 病 毒 属 (Parvovirus) 的成员。鹅细 小 病 毒 为 单 股 线 性 DNA 病 毒,病 毒 粒子的 直 径 为 20~22nm,无 囊 膜,呈 二 十 面 体 对 称 。 [1] 鹅细小病 毒 感 染 也 称 “小 鹅 瘟”,是 一 种 主 要 感染1月龄以内雏 鹅 和 雏 番 鸭 的 高 发 病 率、高 死 亡 率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 [2] 患病雏鹅解剖可见 小 肠 呈卡他性或纤维素 性 坏 死 性 炎 症 变 化,小 肠 中 下 端 肠黏膜呈坏死性脱 落,并 与 纤 维 素 性 渗 出 物 一 起 形
收 稿 日 期 :2015-05-20;修 回 日 期 :2015-07-29 基 金 项 目 :现 代 农 业 水 禽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岗 位 科 学 家 专 项 (CARS-43-10);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面 上 项 目 (31072132) 作者 简 介:邵 周 伍 林 (1990-),男,云 南 昆 明 人,硕 士 生,研 究 方 向 为 水 禽 病 毒 病。 * 通 信 作 者,副 研 究 员,硕 士 生 导 师,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terinary Biotechnology/Harbin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15000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