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创新与实践1. 引言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及舒适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旨在探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以期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养护成本,提升公路服务性能。
2. 技术创新2.1 材料创新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材料创新是关键。
针对不同气候、交通条件,研发高性能、环保型沥青混合料,提高路面抗滑、抗车辙、抗裂性能。
如: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聚合物沥青等。
2.2 设备创新采用高性能、高精度的施工设备,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如: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摊铺机、压路机等。
同时,研发新型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
2.3 施工工艺创新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温度控制、压实度控制、施工缝处理等,开展施工工艺创新。
如: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冷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等。
3. 实践应用3.1 工程案例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项目为例,介绍技术创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采用了SBS改性沥青、高性能沥青混合料,以及先进的施工设备与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3.2 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总结技术创新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成果,如下:1. 提高了路面抗滑性能,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2. 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护成本;3. 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4. 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4. 结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是提高路面质量、降低养护成本、保障交通安全的关键。
通过材料创新、设备创新、施工工艺创新等方面的探索与应用,可有效提高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与技术

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沥青路面是公路建设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路面材料,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势,使得其在城市道路、公路及高速公路等不同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而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则是保证沥青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一、沥青路面施工工艺1、基底处理在铺设沥青路面前,首先需要对路面基底进行处理。
基底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具体工作包括挖掘基底松土、夯实基底和加强基层等。
在夯实基底时,一般采用机械夯实的方法,夯实层应达到95%以上的密实度。
2、下基层沥青路面的下基层一般采用碎石作为材料,其大小应在20-40mm之间。
下基层的夯实应该均匀、紧密,可以用机械夯实或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
3、上基层沥青路面的上基层一般采用再生沥青混合料或热拌沥青混合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上基层施工时,需要控制厚度不超过5cm,并且要保证表面平整、光滑、无波浪。
4、铺设沥青铺设沥青的工作可以采用手工作业或机械施工作业。
在铺设沥青前,需要控制好沥青的温度和配合比。
沥青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一般建议控制在140-160℃之间。
5、压实沥青压实沥青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路面的紧密度和稳定性。
压实沥青的设备可以根据路面宽度和厚度来选择,一般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或三钢轮压路机。
压实沥青的顺序是:先从边缘向中心部位压实,再从中心部位向两侧压实。
6、加铺划痕在压实沥青后,需要进行加铺划痕的工作。
加铺划痕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降低路面的飞石现象。
加铺划痕的深度一般应该在3-5mm之间,间距应根据路面宽度来确定。
7、喷洒封层喷洒封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水、抗氧化、抗紫外线、延长路面寿命。
喷洒封层的材料一般采用树脂或沥青乳液等,施工时需要保证喷洒均匀、覆盖面积大。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1、控制沥青温度沥青温度的控制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之一。
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

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建设市政公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规律,严格执行现代市政公路建设标准,有效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因素,开展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发挥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的优势,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国内市政公路的建设与发展。
一、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具备足够的路面抗压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建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来往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断裂和破坏。
根据实验研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疲劳能力主要受混合料的配合比、压实度、集料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室内环境下得到的疲劳规律需要经过修正后再用于实际公路的评估。
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具备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
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这两点特性能够大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小因高温和低温环境对路面所造成的损害。
最后,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具备较好的抗滑性能。
路面的抗滑性能直接影响着公路使用后车辆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抗滑性能主要受到混合料成分的影响。
二、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1、路面材料的选择与检验(1)沥青与碎石。
为了切实保证沥青、碎石等材料的品质,在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上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由业主与施工方共同挑选出最佳合作商,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供应的质量。
(2)集料。
根据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对沿线的集料进行了调研,经过对比分析,选择用天然砂与石屑配合的方法合成细集料,以综合二者优势、弥补二者缺陷。
2、混合料配比的设计(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工程实际用料,确定各项材料所需用量,然后配置成符合标准的矿料级配,通过马歇尔试验判断沥青的最佳用量。
根据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的选定来作为工程目标配合比,为后项操作提供参考。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当间歇式拌和机在进入热料仓进行取样筛分之前,需要通过两次筛分,对热料仓的材料比例进行确定,确保拌和机控制室能够使用。
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浅论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沥青公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是否达标,与公路自身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沥青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且对不同阶段的施工针对其特性采取不同的施工手段。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在进行沥青公路路面的基层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道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公路建设也伴随着经济进步的脚步而发展,由于社会各项技术的不断提升,沥青公路已经成为了建设最多的公路。
沥青公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平整度高、施工便捷,但是沥青路面公路对于基层修建却是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沥青公路的基础施工如果质量不达标,那么沥青路面也就无法平整,同时也无法保证路面的质量。
下文主要针对沥青公路的垫层施工、路基施工、级配砂砾垫层等环节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案提出了建议。
1 路面垫层与路基的施工要求1.1 级配砂砾是能够应用在公路路面垫层中一种性能较好的材料,但如果沙砾自身的质量无法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也会直接影响到垫层在公路中的性能以及整个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监理必须要完全掌握是级配砂砾质量检测技术,使得投入到公路垫层施工中的级配砂砾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1.2 级配砂砾垫层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将施工工序区分为多道工序: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初期养护。
由于级配砂砾自身结构极为松散,为了避免级配砂砾在养护为完成的情况下遭到过往车辆的碾压,施工现场的建立工程师要注意提醒相关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半通车半施工的方法,从而方式未完成的路面遭到破坏,使得级配砂砾垫层表面出现松散,平整差情况,如果不将施工场地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必然会拉长施工工期。
1.3 在利用水泥来对沙砾的基层进行稳定的过程中,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区分为路拌法、厂拌法这两种方法。
谈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平整度显 著提高 ,使沥青面 层厚度的变异 性明显减少 ,有利于提 高竣 工路 面 的平 整 度 。
级配砂砾 垫层的施工 可以分为碾压 路槽、运输摊平 、整形洒水碾 压 和初 期 养 护 等 五 个 工 序 。 级 配 砂 砾 是 一 种 松 散 材 料 , 为 防 止 遭 到 行
一
1 面 垫 层 施 工 路
级 配砂砾是 路面垫层较好 的主要材料 ,但砂砾本 身的质量优劣 直
接 影 响 到 垫 层 的 作 用 及 路 面 整 体 的 工 程 质 量 , 所 以要 控 制 级 配 砂 砾 垫
层 也应该用 集 中拌和法 施工 ,至少 要用集 中场 地拌和 混合料 。
24摊 铺 机 摊 铺 基 层 混 合 料 .
重型三 轮压路 机或振 动压路机 补充碾压 表面平 整。 用大 吨位振动羊 角碾 ,将碾压层 下部压实 ,然后用重型 三轮压路 机或 振动压 路机 继续 碾压 ,使碾压 层上 部密 实和表 面平 整 用重型推 土机 碾压。如净 重 2 t以上碾压 4 6遍,使碾 压层下部 5 -
通过不 同结合料剂量 混合料 的击实 试验 ,确定每 一结合料剂量 混 合 料的最佳含 水量和最大 干密度 。在进行 混合料 的组成设计 时,试 件 的含水 量应 等于 最佳含 水量 。
室 内进 行 半 刚 性 材 料 的 混 合料 设 计 及 施 工 过 程 中 进行 半 刚性 材 料 的 质 量 管 理 和 质 量 检 验 时 , 都 要 对 试 件 进 行 保 湿 保 温 养 生 。这 是 确 定 混 合 料 强 度 是否 满 足 设 计 要 求 的 另 一 重 要 因 素 。 由于 试 件 要 在 规 定 的 温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公路沥青路面则是公路上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
沥青路面具有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以及对车辆行驶提供了舒适性等优点,因此在各种道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公路建设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一、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勘测设计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测设计工作。
根据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车流量等因素,确定路面的宽度、坡度及路基的结构,并设计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具体方案。
2.土石方工程在进行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土石方工程。
包括挖掘、填方、夯实等工作,以使地基达到设计要求。
这一步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3.排水工程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必须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
排水工程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地排除雨水,避免水患对路面的破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二、沥青路面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基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的坚固和稳定。
基层处理包括夯实、碾压和平整等工作。
2.底层施工底层一般使用砾石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
底层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以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中层施工中层是沥青路面的承载层,需要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厚度,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路面的平整度。
5.边坡护面施工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需要对边坡进行护面施工,以保证路面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护面材料可以选择水泥砂浆、沥青砂浆等,施工时要保证护面的平整度和结合牢固。
三、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材料质量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需要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包括优质的砾石、沥青混凝土等材料。
只有选用好的原材料,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路面的使用寿命。
3.验收监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沥青路面的验收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在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所铺设的路面具有良好的质量,除了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施工以外,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构层,也必须采取特殊而有效的施工方法与手段。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探讨了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因为拥有表面平整、振动小、施工时间短、利于养护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沥青混凝土的面层质量好坏是影响公路工程使用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基于对施工质量的考虑,施工技术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路面施工质量。
一、沥青公路路面的特点1、水稳定性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进入沥青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大气水或地面水,路面在重车的反复碾压下,其路面结构就会出现松散甚至破坏。
抗渗能力较差的路面同时影响着路面本身的稳定性和基层的稳定性。
因此,沥青路面必须具有较好的抗渗能力,尤其在潮湿多雨地区。
2、高温稳定性随着温度升高,沥青路面的刚度与强度显著下降。
在高温季节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为了防止路面产生诸如波浪、推移、车辙及泛油等现象,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3、低温抗裂性在低温条件下,沥青材料容易收缩变形,弹性模量增大而出现脆性状态,因此在寒冷地区常常伴随着低温开裂现象。
加上其他外力作用,在裂缝范围内很容易导致路面结构破碎。
4、平整性路面的平整度是一项综合指标,它是施工全过程所有环节的最终体现。
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基本功能及路面上车辆的行驶质量。
二、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1、原材料质量控制(1)沥青材料不同沥青种类选择应根据该路气候、交通特点选择较该地区常用道路石油沥青略硬一个级别标号沥青或改性沥青。
根据室内马歇尔试验稳定度、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指标评价,选择采用改性沥青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沥青混凝土结构离、低温稳定性能,改性沥青沥青混凝土路段实际使用过程中也表现出明显优势。
(2)集料材料经过车辙试验确认,使用机制砂比使用天然砂可增加动稳定度一倍以上,因此要求沥青混凝土结构采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以增加结构内部摩阻力,提高结构稳定性。
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路事业的快速提高,公路的建设及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其施工质量也备受关注。
目前的公路路面以沥青路面居多,其施工方便,平整度好,但其对于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基层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就很难保证路面的质量。
文章针对路面垫层与路基的施工要求和级配砂砾垫层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控制
1 路面垫层与路基的施工要求
1.1 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求,控制级配砂砾垫工程质量。
1.2 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可以分为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和初期养护等工序。
级配砂砾是一种松散材料,为防止遭到行车破坏,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时,要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方法,避免因施工行车混乱,造成级配砂砾垫层的表面松散、平整度差和延长工期。
1.3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根据施工方法,又可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形式。
底基层可采用路拌法。
上基层可采用厂拌法。
水泥稳定砂砾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关系到路面整体强度的高低和能否保护路面在设计周期内正常使用的关键部位。
1.4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有两种。
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初平砂砾料、洒水闷料、摆放水泥、摊平水泥、机械拌合、整型找平、碾压成型洒水养生、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砂砾备料、水泥剂量、加水拌和、运料上路、摊铺碾压和洒水养生等。
2 级配砂砾垫层
2.1 路基复查
当路基修好后,需要进行复查验收工作,然后进行相关交接手续,一般情况下路基和路面的施工单位都不同,因此在进行交接时,需要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组织,然后由二个施工企业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进行相关的交接。
路基竣工后,施工单位应针对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宽度、边坡度、桥涵标高等进行自行复查验收,然后形成路基自检报告。
2.2 材料试验
路面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以下关于级配砂砾的各项
材料试验。
砂砾是路面基层施工材料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着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
因此对于施工中所需要的砂砾颗粒需要进行试验,在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可以在每半公里的施工路段上取适量砂砾,进行审查,只有符合砂砾相关技术要求的砂砾才能继续进
行施工,对于不符合材料相关技术要求的砂砾,只能把不符合条件要求的砂砾进行剔除或是全部换掉等,只能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中砂砾的质量要求,同时砂砾容量试验中,还要求得最佳含水量及求得最大密实度,来保证级配砂砾的质量要求。
3 施工中质量控制对策
3.1 路基质量控制
①路基填筑土。
路基在回填时对回填土的选择应选取回弹模量高的土质,土质颗粒越细,其回弹模量越低,所以最好选择砂性土,这是路基回填土的最佳材料,因此在对路基填筑时需要对其土质进行试验分析,从而确定土质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量,这样才能保证回填土的土质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保证路基的强度及密实度。
②土的最佳含水量。
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其压实作业十分关键,这也是达到路基密实度的根本,但在压实过程中,要想达到最大密度,需要在土质最佳含水量的时候进行,这就需要时刻确保施工中的土质的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状态。
因此在压实作业当中,要时刻监测场地内的土质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需要对土质进行晾晒,当含水量过低时,需要对土进行洒水作业等,确保在压实作业时土质中的含水量在最佳程度,同时压实作业时应该连续进行作业,这样就减少或是杜绝了天气对含水量的影响,减少了土壤中含水量发生较大的变化。
③压实度与弯沉值。
路基施工中每一层的密度都需要通过压实度
来表现出来,而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则需要通过弯沉值来表现,只有二者都达到规定的标准时,路基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其实在路基的施工中,并不是很复杂,只需要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程要求来进行,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有高度的质量意识,认真完成施工中的每一项工作,相信路基不管是在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都能达到相关的标准,确保道路的高质量。
3.2 水破坏的控制。
高速公路由于一般设计路堤较高,且多有硬路肩。
路基内的水害不严重,所以主要防止整体道床水下渗,引起整体道床结构的破坏。
在我国已建成的一些高速公路经常在雨后出现一定量的坑槽,原因就是水破坏,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整体道床。
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碎石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洞,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入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3.3 裂缝的防治。
①选择收缩性小的水泥稳定类结构做基层,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泥类稳定材料产生裂缝的机理,它产生收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即温缩和干缩,而这两者又与材料的含水量和塑性指标有关,选择材料时要对材料的塑性指标进行试验。
②沥青整体道床非荷载裂缝是低温和疲劳裂缝总和,它与沥青的品质有关,主要是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针入度,国内外多项试验表明,针入度指标越高,温度敏感性越低,高粘度沥青的温度敏感度较低,在选择整体道床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因为裂缝
出现后,雨水就会沿裂缝下渗,侵蚀下面的结构层,降低它的强度,从而出现严重的整体道床损坏。
3.4 养生与养护
基层施工要求湿养,以得到高强度。
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低,很快出现表面干燥现象,而稍一脱水,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大降低混合料的强度,产生过多的表面裂缝,所以必须保持一周内混合料表面湿润。
养护时不能用洒水车在表面直接喷洒,以免冲掉表面吸料,一般采用土工布覆盖,在覆盖物上洒雾状水或低压浇水,并加强边角接缝处的养护。
4 结束语
公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公路工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路基的质量,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面的荷载需要路基来支撑,所以路基的施工质量会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路基的施工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掌握好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东.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2]涂辉兵.汪伟才.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价值工程.2011年第06期.
[3]jtj034-2000 公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