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二)关注热点,走进生活,过好专题关
1、名著阅读的整理
篇名/体裁 作者 朝代/国别 文中人物 人物故事 人物性格 人物评价
篇名/体裁
作者
朝代/国别
思想内容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2、综合运用专题
(1)宣传标语、广告语、口号 、警示语、
班级主题语等 拟写。
(2)关于图表转述题,解答时要注意 四个相结合。 (3)新闻(消息)内容或标题的概括提炼。 (4)口语交际题(含劝说、勉励、安慰、
(二)《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 水平考试纲要》分析
稳中有变
一变:
“编写说明”部分——第三段中明 确强调“语文”的功能性:由“综合性 ”变为“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二变:
“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写 作第5条):由“依据中心,恰当地选 择常用表达方式”变为“依据中心, 选择恰当的常用表达方式,条理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记住: 语文积累—— 根据要求, 工整书写; 轻松拿下, 对点复查!
2、古文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分类复习 ①学生代表串讲字词注释 ②老师第二天听写过关 ③老师——课代表——小组长——组员 的形式检查翻译 (2)比较复习 文段内容、写作技法、 中心主旨、作者境遇…
文言文考查走势图(★单★比)
例2:《匆匆》的第1题: 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 例3:《系在风筝线上的……》的第2题: 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制作骨架)→糊纸涂 色→( 系缠放线 )
反驳;串词、开场白、结束语、电话
交流、口头转述、手机短信等)
(5)仿写、语段修改等综合性实践题。
例:关于图表转述题 1)概括表格内容 2)从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3)谈看法、感受、启示 4)提建议
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答案由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醉翁先生独家制作并发布,谨供参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答案】①在河之洲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与原则复习目的不外乎“查漏补缺、自我完备、巩固提高”,以求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为达成有效复习,我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解题思路方法并适当的拓展延伸。
总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胸中有数、腹中有书、手中有法”。
二、复习思路与设想(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省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三、复习内容与安排1、依纲据本,复习教材。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完成课本中古诗文的背诵与阅读检测。
2、板快解析,分点应对。
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讲解、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语言积累与运用,约用10天。
2综合性学习,约用4天。
3、阅读理解: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议论类阅读;古诗文阅读。
约用16天。
3、写作,约用10天。
3、整体演练,查漏补缺。
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析与讲解临阵巩固,自我完备。
学生自我梳理,整理完备知识,养精蓄锐,从容迎考。
四、主要措施与方法1、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①古代诗词:重在诵读、积累、品味、欣赏;②文言文:强调诵读积累,“字、词、句、篇”解译,了解基本语法现象。
循环检测,逐一落实。
复习过程中,针对每一模块的考点或知识点,收集整合设置相关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强调不同题型的一些相关应试策略,归纳答题步骤,提供答题句式,内容上先分散后综合,由点到面。
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答案由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醉翁先生独家制作并发布,谨供参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 。
(《诗经 关雎》)②阡陌交通, 。
(陶渊明《桃花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 ,似曾相识燕归。
(晏殊《浣溪沙》)⑥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 。
【答案】①在河之洲 ②鸡犬相闻 ③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⑥老夫聊发少年狂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分析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
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
试题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文言诗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
考试的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
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
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
课文言文考试的围是初中教读篇目。
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
根据考纲的考查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容进行取舍、侧重。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虛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
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清单复习 速查3

备考清单·速查一、说明文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类事物),如《苏州园林》,说明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某种现象的原因、某种事物内在的规律、某个深刻的道理),如《看云识天气》,科学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以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按语言特点分:①平实性说明文(科技说明文)。
②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文)。
二、说明方法、特点及作用特点作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做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做比较,显示彼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物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性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解三、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某地到某地来加以介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一一介绍。
四、说明结构(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最常用,主要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是递进的。
事理说明文常用。
(3)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平等的。
此结构多见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五、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准确、严密;文艺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形象。
- 2 -。
2017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西游记》 吴承恩 D、《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英国
(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 春水 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 繁星· 》 ,诗中的“你”指的 是 母亲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 炫目,宁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 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 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 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uàn 炫目( )jiǎo洁(皎 ) 澄明( chénɡ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不记其数 ”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不计其数 ”。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集中,专一;“如练的月华”中, “练”的意思是 白绢 。 (4)画线句子运用了 排比 和 拟人 的修辞手法。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 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 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 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 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 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 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 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 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
2017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2017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备考策略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2016年中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复习目标。
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近些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分析:近些年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
试卷分为“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和“作文”五大板块。
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
遵循“重视积累, 突出读写,强调运用,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确定备考目标:1.让学生有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
有利用语境辨认多义词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设置语境,较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等等。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
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习要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6. 我们的总目标是力争超过对手学校。
四、复习宗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力求突破。
五、具体措施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林童话》换成《安徒生童话》, 《伊索寓言》换成《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保留《海底两万里》。
例证性试题变动较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 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乙】“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 得不到的东西,在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一根,两根……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1)【甲】文选自 ,作者是 。 (2)【甲】【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和 (人 名)遭受酷刑时,都表现出 的性格特点。 【答案】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 斯特洛夫斯基) (2)江姐(江雪琴) 坚韧刚强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知道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 相关常识”,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 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 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 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 》,描写的人物是 (人 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 “怪兽”出没开始,到 (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 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加,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 (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答案】(1)水浒传 林冲 (2)诺第留斯号 尼摩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 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 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 这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 到呜咽。奇石耸立,云海变幻, 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 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 ) 劲松( ) 呜咽(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 词的正确写法 “ ”。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 的“厉”意思应为( )。 A.严格 B.严厉 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答案】(1)谙 jì ng yè( 共3分。每空1分) (2)振撼 震 撼 (共2分。每空1分) (3)C(共2分) (4)作为一座山, 这难道不正是它的本分吗?(共2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新变化 (一)编写说明的变化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 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新变化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第三部分 写 作 5.依据中心,选择恰当的常用表达方式,条理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些想法: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 4.熟练使用《新华字典》。(D) 第二部分 阅 读 拟加“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板块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②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 ,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 ⑥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⑧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一、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语文)新变化 (三)优秀古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书目的变化 文言文不列入 2016 年古诗文阅读的有《孔子语 录》、《鱼我所欲也》、《三峡》和《小石潭记》; 不列入2016年古诗文默写的除了以上四篇,还有《蒹 葭》、《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游山西村》 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七首。 不列入2017年古诗文阅读的文言文加《记承天寺 夜游》,不列入2017年古诗文默写的除了以上五篇, 还有《蒹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雁门 太守行》、《观刈麦》和《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样, 2017 年考查的文言文 11 篇,古诗词 29 首, 大致和16年持平。
2016年课外读物书目8部,其中新增加《骆驼祥子》和
《海底两万里》,保留《水浒》、《西游记》、《朝花夕
拾》、《红岩》、《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删去了 《繁星 春水》和《童年》。名著阅读贵在平时,课标规定的 名著,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阅读。 2017年课外读物 书目仍为8部,国内《骆驼祥子》换成《繁星 春水》,国外
创新精神
三、安徽省中考命题规律与特点 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总体格局不变中又体现求新求活的特点。在新、 活的基础上,主客观题目的形式每年也有微变。因此在侧重基础知识的 同时,对学生的理解概括及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试卷整体框架由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 分)、阅读( 55 分)、 写作(55分)三大板块构成,外加卷面书写(5分)。2012、2014年、 2016年题量为 18道,其余年份都为 19道。稳定的试卷结构有利于引导 师生复习备考,也有利于考生以平稳的心态,发挥出正常水平。 检测内容,阅读文体力求均衡,试题布局力求均匀,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评价五个层次力求科学合理。
阅读、写作和语文综合运用也都更换了较多的
题目。但是这些只是具体题目的变化而已,所体现
的考试性质与目标,考试内容和要求没有改变。
从考试纲要的新变化上,可以看到今年安徽省
毕业学业考试仍然体现“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 特点。
二、安徽省中考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点四面”
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Fra bibliotek优秀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