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纲要(摘要)详解

合集下载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本真题试卷+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洁澄.明炫.目jiǎo(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诗中的“你”指的是。

4.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

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格林童话》换成《安徒生童话》, 《伊索寓言》换成《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保留《海底两万里》。
例证性试题变动较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 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乙】“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 得不到的东西,在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一根,两根……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1)【甲】文选自 ,作者是 。 (2)【甲】【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和 (人 名)遭受酷刑时,都表现出 的性格特点。 【答案】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 斯特洛夫斯基) (2)江姐(江雪琴) 坚韧刚强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知道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 相关常识”,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 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 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 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 》,描写的人物是 (人 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 “怪兽”出没开始,到 (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 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加,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 (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答案】(1)水浒传 林冲 (2)诺第留斯号 尼摩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 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 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 这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 到呜咽。奇石耸立,云海变幻, 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 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 ) 劲松( ) 呜咽(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 词的正确写法 “ ”。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 的“厉”意思应为( )。 A.严格 B.严厉 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答案】(1)谙 jì ng yè( 共3分。每空1分) (2)振撼 震 撼 (共2分。每空1分) (3)C(共2分) (4)作为一座山, 这难道不正是它的本分吗?(共2分)

【精品】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精品】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答案由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醉翁先生独家制作并发布,谨供参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答案】①在河之洲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一次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中考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原则,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希望能帮到大家!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关于试题的分析评价201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个层级进行检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考查语文能力;试题的设置难易适中,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

试卷结构仍分为三个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外加卷面书写(5分),总题量为19题,总分为150分。

下面就其具体特点评述如下:(一) 依纲据标,稳中求变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命题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试纲要”)的要求,立足基础、面向全体,没有偏、难、怪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这对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如,试卷的“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为主;再如阅读理解考查,三篇阅读材料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难度。

两篇现代文阅读(《扁担的一生》《冬眠的奥秘》)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从试题的设置来看,考点都是考纲、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扎实,答题会比较顺手的。

在依纲据标的基础上,试题又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点。

如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延续了以往的8选6的题型,但规定“不得多选”,这一变化,这既减轻了教师阅卷工作的难度,又提高了对学生古诗文识记的要求。

今年试卷变动最大的当属文言文阅读部分,将课外篇目《论语•子罕》与课内的《陋室铭》构成对比阅读,虽然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出现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可否认这是今年中考语文的一大变化亮点。

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纲要

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纲要

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纲要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纲要安徽学生掌握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纲要并加以学习可以提高成绩,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纲要,希望能帮到大家!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纲要Ⅰ.考试目标与要求一、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能力。

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习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全面反映语文的学科特性。

语文命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三、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命题有利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有利于加强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中开阔视野,增进民族感情。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达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1.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多音字的多种读音。

2. 汉字改错: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识别和改正错别字。

3. 汉字书写:汉字结构、汉字笔顺和汉字笔画;硬笔书写正楷字,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能辨识汉字形体特征。

4. 词语成语:词语成语释义;同义(近义)词的辨析;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词语成语的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周文娟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新鲜出炉,试卷整体上遵循了安徽中考历年来“面向全体,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既关注了经典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现代的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分值设置上并无变化,“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题型占35分,三篇文本阅读的题型占55分,作文占55分,卷面分5分。

试题难易适中,兼顾了学业水平检测和高中选拔考试的要求,是一份高质量、高水准的试卷,下面就具体谈谈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特色之处。

一、关注传统文化试卷第4题“语文综合运用”的主题是“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考查内容涉及到“对联”和“黄梅戏”等活动,可以说是现代文化与传统习俗的交融和碰撞。

在题型设置上也体现了命题者的别具匠心,以第(2)小题“对对联,赢影票”活动为例,出示的上联为“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但它打破了以往“出上联,对下联”的仿写题型,而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给出四个选项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从词性和内容综合考虑,如“咫尺”对“方寸”,“千般”对“万种”,内容方面下联也必须与“电影”相关,方可做出准确的选择。

第(3)小题“戏曲电影展映”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转述”能力,而图表内容是关于“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这样的命题方式既给学生普及了越剧、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国粹剧种,又考查了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能力。

文言文的课内外对比阅读可以说是今年试卷变动较大之处,近十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都是课内文言文的单篇考查或对比考查,只在2006年出现过《孔子语录》中课内和课外语录的对比阅读。

今年所用课外文言文选自《论语?子罕》,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在于选文是《陋室铭》中原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出处,教材的课下注释对篇目也有所提及;“陌生”在于选句未学过,需要调动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储备来翻译相关字、句,理解作者传达的思想。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解析)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解析)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jiǎo洁()澄.明()(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诗中的“你”指的是。

4.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安徽省2017年中考考试大纲公布

安徽省2017年中考考试大纲公布

⽇前,安徽省教育厅下发了2017年初中学业⽔平考试(中考)要求和安排,并随⽂下发了10科考试⼤纲。

较往年,今年的考试适应国家和安徽省招⽣制度改⾰要求,正式定名为“安徽省初中学业⽔平考试”;考试纲要以电⼦版发布,不再统⼀印制纸质版;要求各地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的⽅式,积极实⾏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来呈现结果。

2017年安徽省考试纲要,变化的要数语⽂、思想品德和历史3科,其他各科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此外,体育与健康应设定必考和选考项⽬,考试分值应不低于55分。

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分值15分,学⽣可在物理、化学、⽣物实验操作考试中随机选择⼀项内容进⾏。

语⽂ 2017年的考纲和2016年的考纲在编写说明、考试性质与⽬标、考试内容与要求、例证性试题、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五个⽅⾯都没有变化。

主要的变化在优秀古诗⽂篇⽬和课外读物书⽬。

数学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平考试纲要》相⽐去年,主要有以下⼏点变化: 1.考试要求⽬标变化了2点; 2.例证性试题由去年的47道变为今年的29道,且例证性试题29道题中有16道例题被替换,其中新增考查形式1种(⼀次函数实际应⽤的解答题)。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要求⽬标变化了2点,具体如下: 注:表中,A—了解,B—理解,C—掌握,D—运⽤ 解读:⼀元⼀次⽅程的解法的考试要求⽬标由“理解”变为“掌握”,对于⼀元⼀次⽅程的解法可单独考查,也会考查解⼆元⼀次⽅程组或在⼀次、⼆次函数中涉及,建议学⽣平时多加强练习此类习题。

>>>>例证性试题 例证性试题29道题中有16道例题被替换,其中新增考查形式1种,具体如下: 例6:⼀列快车由甲地开往⼄地,⼀列慢车由⼄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运动.快车离⼄地的路程y1(km)与⾏驶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线段AB所⽰.慢车离⼄地的路程 y2 (km)与⾏驶的时间 x 1000 (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线段OC所⽰.根据图象进⾏以下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纲要(摘要)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安徽省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理念和精神,并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制定的。

语文学业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古诗文考查材料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为主,涉及课外的材料应短小、浅显,与学生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相关。

口语交际能力纳入“语文综合运用”考查的范围,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语文学业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突出语文的综合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学业考试允许使用《新华字典》。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我省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初中学生的毕业成绩,同时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这一考试的组成部分。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侧重考查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注重考查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纲要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分别用A、B、C、D、E表示)的角度,确定语文考试要求的层次。

表述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例如,认读常用的汉字,默写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例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从整体的角度着眼,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语言材料。

例如,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正确认识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例如,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能写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文章。

E.欣赏评价指对语言材料或生活现象的赏析和评说,考查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例如,阅读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评说文学作品的内涵;写作中,正确认识生活,有真情实感和独特体验,写出体现一定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识的文章。

以上考试要求的五个层次是阶梯式的,即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每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都同时包含较低层次的要求。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本纲要从语文积累、阅读、语文综合运用和写作四个方面,提出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表述如下:第一部分语文积累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A)2.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

(A)3.熟练地书写规范的常用汉字。

(A)4.熟练使用《新华字典》。

(D)5.积累并会运用常用词语。

(D)6.借助所学知识仿写或变换简单的句子。

(D)7.准确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A)8.知道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

(B)说明:※(A)表明考试要求的层次为A(识记),下同。

第二部分阅读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C)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C)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C)4.准确概括文中描写或说明的人物、事物的特征。

(C)5.领会科技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B)6.知道简单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区别,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作出判断。

(B)△7.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

(E)7.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B)8.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E)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E)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E)10.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B)11.知道文中详写、略写的作用并作出分析。

(C)12.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B)1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14.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E)15.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B)16.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B)17.解说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C)17.概括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C)18.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C)18.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E)第三部分写作1.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E)2.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

(C)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D)4.依据中心,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D)5.依据中心,恰当地选择常用表达方式。

(D)6.根据需要,运用常用修辞方法来表情达意。

(D)7.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D)7.根据需要,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D)8.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D)9.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D)10.写简单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D)11.写常用应用文,做到格式正确。

(D)△12.根据表达需要,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

(D)13.语言通顺、得体。

(D)14.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文章,做到文从字顺。

(D)15.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D)16.不写错别字。

(A)17.书写格式正确。

(D)18.书写规范、整洁。

(D)第四部分语文综合运用1.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作恰当的应对。

(D)2.根据话题,作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的提纲,做到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

(D)3.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D)△4.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或问题,搜集有关信息,整理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D)△5.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D)说明:加“△”号的不列入2014年语文科考试范围。

四、例证性试题(略)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1.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卷面成绩分为150分。

(二)试卷结构1.内容分布:语文积累约占15%阅读约占37%(其中,现代文阅读约占27%,文言文阅读约占10%)写作约占40%(卷面书写约占3%)语文综合运用约占8%2.考试要求分布:识记约占10%理解约占20%分析综合约占25%表达应用约占40%欣赏评价约占5%3.题型分布:选择、填空题等约占20%简答、作文、修改题等约占80%。

4.难度分布: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

难度系数0.8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系数0.6~0.8的题为稍难题,难度系数0.4~0.6的题为较难题。

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六、参考试卷(略)附录:优秀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书目(一)优秀古诗文篇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优秀古诗文50篇,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背诵。

篇目如下: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杂说(四)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