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文艺复兴时期)
最新欧阳英-外国美术史整理

第十二章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美术马萨乔:作品:《神圣三位一体》特点:(1)在他笔下彻底摆脱了晚期哥特式纤巧的装饰风格,把塑造富于真实感的人物和空间放在了首位。
(2)首首次运用三维空间,借助科学透视画法,空前真实的呈现于平坦的壁面上。
通过明暗变化和人体结构的把握,他们立体的形象全自然的处在三维空间里作品:《纳税金》特点:(1)继承了中世纪构图传统,在具体描绘时,完全摆脱中世纪传统束缚。
(2)借助科学透视法和对人体的了解,让一个个人物形象及建筑与自然环境都显得十分真实。
(3)人物的大小及位置不在以尊卑决定,而是按照实际那样,近大远小处理。
乌切罗:作品:《圣罗马诺之战》特点:(1)重视透视画法,营造三维空间。
(2)借助明暗变化,刻画如实的立体形象安杰利科:作品:《圣母领报》。
(1)有别于马萨乔,纤巧的笔法,单薄的人物,装饰的情趣,美丽的色调,无不体现哥特式遗风。
(2)其理想更在抒情,更在传达内心体验和宗教精神。
利比:作品:《圣母子与二天使》。
(1)更带有鲜明写实主义,不似安杰利科那般空灵。
(2)不仅关注透视画法,也考虑形象塑造的真实生动。
(3)画人物形体时,不同于马萨乔,强调线条表现力,明暗处理从属线条,在造型时发挥辅助作用,让人物呈现浮雕般凸起的效果。
波提切利:借助透视画法和明暗处理,营造似真如实的绘画世界,成为早期文艺复兴画家追求的基本目标。
特点:(1)把利比用线造型手法发展成一种更优美,更抒情,更具装饰感的绘画语言。
(2)有意识走着一条不同于马萨乔等人之路,有意识淡化三维空间的深度感,减弱人物形象坚实感和立体感,有力突出线条及色彩的表现力。
(3)在他笔下,新时代精神与中世纪经验获得了美妙综合。
作品:《维纳斯的诞生》,《神秘的圣诞》吉兰达约:作品:《圣母诞生》特点:(1)其画风显得相当严谨,平实,自然;(2)结合美术与科学,再造如实绘画图像;(3)在合乎透视法择的三维空间里,存在一群形体坚实,结构准确的人物吉贝尔蒂:作品:为洗礼堂东门创作的第二处青铜门--------《雅各与以扫的故事》特点:(1)充分发挥透视法这种新手段的作用;(2)构图上仍具有中世纪特点多纳太罗:推崇和借鉴古代希腊罗马美术,可以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家的标志。
(外国美术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点整理

外国美术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点整理一、简述●是指14~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人文主义学者力图在新时代使古代文化复兴,但并不是古代文化的简单再生,而是成为驱散中世纪黑暗,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
二、产生条件●1.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思想观念上的新内容——人文主义思想●2.科学技术(新航路开辟)●3.艺术家地位上升●4.意大利各城邦处于和平时期三、文艺复兴前期探索过程——佛罗伦萨画派●奇马布埃1.第一个显现出文艺复兴倾向的弗洛伦萨人2.《圣母子》●杜乔1.锡耶纳派创始人2.绘画语言:富丽高雅的色彩与优美的线条3.拜占庭庄严感+锡耶纳神秘性4.现实因素(人性化)+童话式虚构●乔托1.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者;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分水岭2.《逃亡埃及》●生活场景●写实技巧:按照自然法则拉开人物之间和人与背景之间的距离●三维空间体积感圆形人体(明暗关系)3.《哀悼基督》●戏剧性强烈●感情真挚富有人情味痛楚表情●透视空间关系:前中后景●构图重心对角线构图●吉尔贝蒂●早期文艺复兴三杰1.布鲁内莱斯基●佛罗伦萨大教堂2.多纳泰罗●《加塔梅拉塔骑马像》●首次出现完全世俗性质的形象●《希律王的宴会》●紧张的戏剧性●《大卫》雕塑3.马萨乔●继承乔托文艺复兴繁荣期●科学探究精神+解剖学+透视学●《出乐园》●《纳税钱》●异时同图四、文艺复兴盛期15世纪末~16世纪中——罗马●达芬奇科学、理性1.艺术实践+绘画理论——《绘画论》;明暗法;科学研究+艺术创作2.《岩间圣母》3.《最后的晚餐》4.《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激情、悲剧1.西方艺术史上第一位具有浪漫气质的超越时代的艺术大师,不像达芬奇那样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上倾注了悲剧性的激情,他所塑造的英雄即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
2.《大卫》●建功立业以前、迎接战斗的大卫,一个充满愤怒的青年●这种力量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是人文主义理想的形象化表现,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处于紧张情绪中的大卫,静中有动,鲜明的性格特征3.《摩西》●形态;动态;戏剧性4.《最后的审判》●拉斐尔温和、古典艺术1.性格温和。
外国美术史 原始、古埃及、两河流域美术、中世纪、文艺复兴

古埃及建筑 金字塔
金 字 塔 的 雏 形 阶 梯 金 字 塔
金 字 塔 全 貌
金字塔局部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卡纳克神庙
古埃及雕塑、壁画的程式化特征
雕塑的程式化特征:
• • • •
•
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干,正面直对观众; 根据人物尊卑决定比例大小; 人物着重刻划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 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表情; 雕塑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强 化皇权的等级观念与服务与灵魂的宗教精神互相渗透,构成古埃及美术创造的动 因
古埃及美术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尼罗河是在红海和利 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滋润出狭长的绿洲地带, 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基础。 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社会已经出现阶级的萌芽, 公元前4000年前后埃及出现奴隶制国家。埃及古代 史通常被划分为六个时期: 1、古朴时期(3100BC-2770BC); 2、古王国时期(2770BC-2200BC),第一王朝至第六王 朝; 第一中间期(2200BC-2050BC); 3、中王国时期(2050BC-1786BC),第十一王朝至第十 二王朝; 第二中间期(1786BC-1560BC); 4、新王国时期(1560BC-1087BC),第十八王朝至第二 十王朝。
一、爱琴文化时期美术
爱琴文化主要包括以希腊南部的克里特岛为中心的克里特文化、基克拉 迪群岛的基克拉迪文化(公元前27~前16世纪)和以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 泰林斯为中心的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6~前13世纪)。基克拉迪文化和克里 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源头,迈锡尼文化则是基克拉迪文化和克里特文化的 延续。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部,基克拉迪群岛散布在爱琴海中。这些岛屿地 处亚、非、欧之间。公元前27~前16世纪,这里的航海贸易发达,商业 繁荣,居民生活富庶。其美术创作(以建筑和壁画为主)着眼于生活的便利 和情调的欢悦,题材倾向于世俗性和享乐性。在壁画的表现形式上,善用 华丽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塑造形象。 在迈锡尼美术中,建筑占主要地位。迈锡尼位于伯罗奔尼萨半岛,与大 陆相连,频繁的战争需要有坚固的城防,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巨石垒 筑,显得庄严而沉重,是战争的写照。
外国美术史人物及其作品整理(文艺复兴时期)

乔托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雅典学院》
乔凡尼·贝利尼
(Giovanni Bellini,1427—1516)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威尼斯画派的主要奠基人是贝利尼家族父子三人,即父亲雅科布·贝利尼(1400~1470),其子贞提尔·贝利尼(1429~1507)和次子乔凡尼·乔凡尼,他们最初的艺术都从佛罗伦萨画派的作品中得到启迪。
成就卓著者唯乔凡尼·贝利尼,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称他为威尼斯最卓越的画家,也有人颂扬他可与达芬奇并驾齐驱。
贝里尼是威尼斯绘画派的创立人,并使威尼斯成为文艺复兴后期的中心。
他创新了许多新的题材、在绘画形式和配色上带给大众新的感受,将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提升到另一个新的境界。
在贝里尼的早期画作中,他使用蛋彩画法,将朴素、死板风格的宗教感情和温和的人性做深度的结合。
在他绘画生涯的初期,姐夫曼泰尼亚给了他很深地影响,并且从他那里学到了如雕刻般的画像风格、对轮廓线条的感觉与掌握、和偶来的灵感创作。
例如早期的作品《在花园里苦恼》(Agony in the Garden),也是威尼斯风景画派中的第一幅画,就突显了他的这个学习经验。
乔尔乔内
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乔尔乔内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架上画的先行者。
乔尔乔内是威尼斯画派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原名乔尔乔·巴巴雷里·达·卡斯特佛兰克,乔尔乔内是他的乳名,含有“明
朗”、“幽雅”的意思。
提香。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一、中世纪美术罗马式美术产生之前,欧洲中世纪美术主要经历了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三个阶段,此处首先需要大家掌握的就是这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早期基督教时期(公元2世纪至公元5世纪)拜占庭时期(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公元5世纪至公元11世纪)早期基督教美术不作为复习重点,识记掌握“巴西里卡”式建筑样式,此处容易以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还要掌握“巴西里卡”式建筑的代表:圣彼得教堂拜占庭时期实行政教合一的文化统治,掀起了“反偶像运动”,只有教堂建筑和镶嵌画流行。
重点掌握“拜占庭美术的历史背景、建筑艺术特征及代表作品、镶嵌画的特点”等内容,多考名词解释、简答题。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不作为复习重点,识记掌握“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
罗马式美术,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条件,以及“罗马式”概念的提出。
建筑是罗马式美术的主要代表,重点掌握罗马式建筑的风格特色与代表性建筑:圣赛尔南大教堂、杜勒姆教堂、比萨教堂等。
哥特式美术是中世纪艺术的典型代表,本章必考内容,重点掌握“哥特式”的概念、哥特式美术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在建筑方面,“哥特式”主要有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主教堂、米兰主教堂等。
哥特式雕塑代表作有夏特尔教堂、瑙母堡教堂。
哥特式绘画则主要包括彩色玻璃镶嵌画、抄本绘画、祭坛画和圣像画,尤以彩色玻璃镶嵌画最为重要。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随后又在尼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地相继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要了解其兴起的原因。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阶段出现了众多画派,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此外还应了解锡耶纳画派、翁布里亚画派、帕都亚画派等相关画派的特点。
《外国美术史》课件—05早期、盛期文艺复兴美术及威尼斯画派

———早期、盛期文艺复兴美 术及威尼斯画派
“人们从古代发现的是一个世俗的文明世界 , 那里没有教会 ,没有手握神权与政权这两把 剑的教士统治阶级;它的宗教没有规定武断的 信条 ,要所有人照此思考一切天上的、人间 的事。人们从诗歌和艺术中看到的希腊宗教 , 是自由和美的宗教。在诗人和哲学家笔下所 表现的 ,是一种高尚的、 美的精神 ,它与最 好的基督教教义相比 ,也毫不逊色 ” ——恩 格斯
“啊,青春是那么美好,又是 那么短暂! 唱吧,笑吧, 享 受幸福和快乐吧。不要等到明 天。”
——罗伦左。美蒂奇
波提切利 《春》
波 提 切 利 《 春 》 局 部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达•芬奇
上帝有时把美丽、优雅和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他 之所为,无不超群绝寰,显示他的天才来自上帝 而非人间之力,达•芬奇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伟 大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超致使一切难题无不 迎刃而解。”同时代的人还记述他道德高尚,举 止文雅,且体格伟健,力量过人,说他一只手既 可轻易地折断马蹄铁。达•芬奇是一位不可多得的 巨人。
《大卫》
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
全画根据 《旧约•创世记》 和挪亚故事分 为《创世纪》、 《最后的审判》 等9个主题构图。
——瓦萨里
米 开 朗 基 罗 《 哀 悼 基 督 》
米开朗基罗
为了突出“巨人”的特 征,米开朗基罗还突破了 人体解剖的局限,对人物 的形体比例和细部作了夸 张的处理。与古希腊波利 克里托斯所规定的头部为 全身的七分之一的人体比 例全然不同,大卫的头部 显得特别大,大腿相对过 长。他的姿态虽略似古典 图式,但骨关节粗大,血 管暴胀。
佛兰切丝卡·达·里米尼 。。。。。。 我真想跟那一对比翼双飞的人谈一谈, 他们随风飘荡,似乎身轻如燕。 。。。。。。 我立即喊道:啊!备受折磨的幽魂啊!倘若别人不反对, 请到我们这边来叙谈一下!” 犹如两只被情欲召来的鸽子, 心甘情愿地展翅翱翔天际,随后飞回到甜蜜的窝里; 。。。。。。 终于得到这如此难得的情人的亲吻, 正是此人,我与他永远不会离分, 他的嘴亲吻我,浑身抖个不停。 。。。。。。 这使我不胜怜惜
外国美术史的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的名词解释艺术无国界,它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语言体系。
外国美术史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涵盖了广泛的艺术术语和概念,为我们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提供了重要的解释。
以下是对外国美术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1. 梵高(Vincent van Gogh)梵高是19世纪后半叶荷兰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颜色运用而闻名于世。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对自然的感知和情感表达使他的作品融合了内在的个人体验和外部环境的感知。
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等成为了后世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2.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次重大艺术和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在意大利兴起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是对古典艺术的研究和模仿,以及对人文主义理念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强调透视、比例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反映了人类对知识和美的追求。
3. 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强调感官上的宏伟、壮丽和戏剧性,采用复杂的构图和浓郁的情感表达。
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巴洛克作品常常表现出精细的细节和运动的效果,代表作品包括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医生愈后的圣面具》和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圣彼得广场。
4. 印象派(Impressionism)印象派是19世纪末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
印象派艺术家出于对光线、色彩和瞬间变化的兴趣,开始捕捉和表现自然界的印象,而不是追求细节和精确的描绘。
印象派作品强调感官上的体验,尤其是对光线和颜色的敏感。
莫奈(Claude Monet)的《睡莲》系列和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的《午餐的船员》是印象派的杰作。
5. 立体主义(Cubism)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以革命性的方式呈现了物体的多个角度和视图。
2.西方美术史-文艺复兴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是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建 筑师、诗人。1504年他完成 雕刻《大卫》,大卫体态壮 伟,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 力量。这一杰作使他声名大 振。1508~1512年,他为罗 马西斯廷教堂作大型天顶画 《创世纪》,取材于圣经中 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的故 事。全部绘画面积500平方米, 塑造了多数比真人还大的343 个人物形象。壁画气魄宏伟, 被公认是文艺复兴盛期最完 美的美术创作。他的建筑设 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 创了一代新风。其代表作是 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大圆 顶。
一 复兴简介 2背景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科学发展 5考古发现 6艺术发展
一 复兴简介
3 概况
一 二
三 四
概况
一、一个中心 (意大利) 二、两个画派 (枫丹白露 、威尼斯) 三、三个人物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四 、四个阶段
一个中心(意大利)
两个画派
枫丹白露 法国美术流派。16世纪30年代以后活跃于法国宫廷。 1528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开始扩建巴黎近郊 的枫丹白露宫,并吸引意大利样式主义艺术家F.罗索 和F.普里马蒂乔定居法国,为该行宫作装饰。他们把 壁画、灰泥高浮雕人像与带状图案结合起来,使整个 装饰具有更为乐观的特点。尤其在壁画中,突出地强 调了线条的韵味和人物姿式的优雅,从而构成了枫丹 白露派真正的独创精神,并被欧洲各国宫廷广为模仿。 被称为枫丹白露第二画派的艺术家主要指A.杜布瓦、 M.弗雷米内等人,他们的风格基本上是追随前人,作 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最终未能超越罗索等人 所创建的艺术范畴。
建筑 12至16世纪的欧洲,主要是宗教建筑,其特色 为“高”、“尖”。文艺复兴以后,建筑的主题由宗 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风格的特点是 追求豪华,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外加很多精美的饰 物。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期,这一 时期的建筑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古希腊、古 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 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 如方形、三角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进而由 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出理想的比例;在建筑 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 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 式。建筑物底层多采用粗琢的石料,故意留下粗糙的 砍凿痕迹,有些门窗也采用这种作法。文艺复兴时期 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突破了风格主义的 常规,创造出—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A.文艺复兴是复活复兴,意指"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与文学的复兴B.时间是14世纪至16世纪,这时期资产阶级出现,旧的封建社会基础,价值观遭到更大的动摇,现实生活得到积极肯定。
C.出现了与神权截然不同的思潮---人文主义,肯定人是生活得创造者和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D.当时人文主义处在宗教大背景下,教会仍然势力很大,但是随着社会日益世俗化也随之变得世俗化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15世纪)1.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心是弗罗伦萨2.出现三位大师:布鲁内利斯基,多纳泰罗,马萨乔标致早期文艺复兴开始3.乔托:A.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B.其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C.创作主要形式是壁画,内容多为圣经故事,人的形象渗透着崇高的道德内容。
(逃往埃及)D.为了表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开始探索写实技巧,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则拉开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
他竭力用线条透视原则结构起一个确切的三度空间。
E.乔托笔下开始出现具有体积感的圆形人物,描绘的每一个人均贯穿着充分真实重量感。
(哀悼基督)F.他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原则超越了一般技法范畴,而作为一种全新艺术概念对文艺复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4.佛罗伦萨大教堂A.布鲁内莱斯基设计B.采用拜占庭教堂集中形制,穹顶呈八角形,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穹顶,采用双层骨架券C.在建筑立面结构上采用壁柱柱式,是文艺复兴时代城市邸府中柱式的最早运用。
D.是第一座文艺复兴建筑5.多纳泰罗十五世纪意大利雕塑家,他的作品彻底摆脱了哥特式风格的痕迹,复兴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样式(《加塔梅拉塔骑马像》首次出现了完全世俗性质的形象)6.马萨乔A.他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繁荣时期的道来B.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到绘画。
《出乐园》《纳税钱》C.在塑造人物形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物开始脱离宗教说教的因素,进一步体现了一种入世的态度,他努力使人物处于结构真实的三度空间中,风景在画面中的出现也使画面范围得以扩大,具有辽阔的空间感。
D.他是那个时代现实主义艺术的奠基者代表作:《出乐园》a.表现了运动中的人体,作者用光线从一个角度照射着亚当和夏娃,从而突出了造型的体积感和空间的丰富性。
b.马萨乔画出了准确的解剖结构,人物色调明确,又通过悲哀的动态和痛苦的表情烘托出了画面的悲剧性气氛7.佛罗伦萨画派以人文主义精神画宗教题材的。
对文艺复兴绘画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创者是乔托,最后一位大师是波提切利。
8.波提切利A.早年跟随利皮学习。
B.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
C.他画得画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古代神话,不再局限于宗教故事,使其能更好的抒发感情。
《春》D.其作品充满柔情和诗意,尽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爱恋、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主义精神。
E.晚期作品开始向宗教情绪回归《诽谤》代表作品:《春》:A.波提切利作品B.故土不拘于常规,人物被安排在一片森林中,中间是维纳斯,右边是散花的花神,左边是三美神,三美神的动态和衣褶线条充分体现了波提切利所擅长的线条的节奏感。
《维纳斯的诞生》:A.波提切利早年作品B.虽然缺乏真是空间透视,但并没有平板的感觉,主要是由于线条的运用。
C.他利用有动感的线条来营造形体的体积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幻觉,实用一系列冷色调进行沉着精致的排比。
9.帕都亚画派《哀悼基督》一幅有独特构图的作品。
其悲剧性的表现力在意大利同类题材作品中也是罕见的。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中心为罗马。
出现三杰1. 达芬奇整个文艺复兴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岩间圣母》A.达芬奇在米兰期间所画B.使用明确的几何结构来安排人物,人物被框在一个一个等腰三角形内,定点就是玛利亚的头部,这一做法为当时盛行的金字塔形结构奠定了基础C.左上上的光源使整个画面得以平衡D.重叠山岩而显得柔和的光线不仅使形的塑造得以深入,而且使整个形象具有了诗意的光晕。
《最后的晚餐》A.为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所作B.挑选了一个关键时刻进行描绘。
以耶稣为中心,左右各为两组人物,所有人的性格都生动地从他们行动和手势表现出来C.耶稣处于画面的中央,在使每个人物具有充分表现力的同时,不使画面凌乱分散D.达芬奇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戏剧性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蒙娜丽莎》这幅画的意义在于他通过一个普通市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对于自身的肯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米开朗奇罗A.作为雕塑家和画家,他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B.米艺术中的悲剧性是以宏大壮丽的形式出现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C.其有意无意流露出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使得他的艺术成为西方美术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代表作品:《大卫》A.表现的是建功立业前的大卫,一个充满愤怒的年轻人B.这种力量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潜力,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代表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A.应教皇朱诺二世所作B.《创世纪》a.表现了他绘画的独创性,通过神话题材表现人的伟力b把人的生命获得表现为两只手的接触C.《偷吃禁果》强调人物自主独立的感情,使夏娃的表情充满挑战D.《洪水》充满戏剧性一些列个别的悲剧情节背后透露出的是人是信心.《摩西》A.朱诺二世陵墓雕塑B.是艺术家心目中拯救民族,摆脱苦难的英雄人物C.人物意志高度集中,不仅体现在令人生畏的目光上,同时表现在对摩西粗壮体格的极度夸张上,体现在肌肉的紧张上,乃至于完全揉皱的衣褶上D.体现作为人的尊严<最后的审判>a.米开朗基罗晚年西斯廷教堂祭坛画b.成功和伟大之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系中产生统一的人的集体形象,色彩的巧妙运用又使壁画有了戏剧性的紧张.3.拉斐尔a.画面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雅典学院>(最辉煌的作品)b.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于真理和幸福的追求,人物形式具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最终的胜利c.是描绘女性的大师,他笔下的圣母形象魅力而具有平民妇女的形象,她们身上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尚品质,引起人们对于生活的憧憬d.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所确定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标准之一代表作品:<雅典学院>:a.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壁画,是最辉煌的代表b.把古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聚会安排在一个有着拱门的大厅内,两边是阿波罗和雅典娜雕像.画面正中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c.人物形体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d.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这幅作品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中的最终胜利,也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密切联系.<西斯廷圣母>:将圣母端庄和世俗的爱融为一体4.威尼斯画派Ⅰ.画派特色:活跃于15世纪至16世纪.对色彩特别敏感.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已经成为首要的因素,带有享乐主义的情调.强烈的世俗性特点.由于潮湿环境使得油画得以迅速发展.Ⅱ.油画的优越性?a.可以长久保存b.能更充分,最得心应手地来揭示可观的色彩与色调的充实丰满c.能更加灵活的表现画面的光线,色彩,空间的细小差别d.能更加柔和更明确地塑造人物形体Ⅲ.贝利尼:a.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b.早期受到曼坦尼亚的影响,后期形成自己风格c.注重风景的描绘,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d.他将风景所造成的氛围与画中的人物的精神状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e.他的作品中,情节的戏剧性已经退居到相当次要的地位,而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已经成为首要的因素,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共性f.后期大胆采用外光,色彩变得明暗鲜艳起来,线条富于音乐性,这种和谐优美的基调促进了威尼斯画派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作:<有小树的圣母>:a.一扫宗教气氛,用几乎刺眼的颜色安排揭示出人物内心壮丽感受和精神状态内在意义Ⅳ.乔尔乔涅:a.从贝里尼风格过渡到威尼斯画派全盛人物.b.其作品不只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的内涵<三个哲学家>,作品有高度的抒情,但是这种抒情是为一种奇特的理性精神统领c.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威尼斯画派画家Ⅴ.提香:a.其作品壮丽,热情,富于想象,色彩强烈,用笔奔放.笔下的人物粗犷,更加意气风发,也更完整b.早年作品牧歌式情调,柔和形体塑造,宁静色调c.晚期作品进一步深入理解色调的互相关系与明暗的规律,日益完善造型处理上的笔法运用与色彩安排,绘画色彩和谐问题以及笔触表现问题<天上与人间的爱>:牧歌式的情调,反应当时在人文学者中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乌尔宾诺的维纳斯>:a.用一个放荡的少妇真是反映了威尼斯人生活方式的一个侧面.b.形象逼真生动,情节的风俗化处理,加强了对世俗生活欢乐的认同感.c.真实得反映了提香的现实主义艺术观Ⅵ.威尼斯画派其他画家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科罗乔5.样式主义:16世纪出现在佛罗伦萨的一种艺术风格Ⅰ.样式主义艺术特点?a.技巧十分精湛,追求的是奇异刺激的效果而不是宁静与和谐b.采用不符合常规幻想式构图,喜欢裸体,人体比例常常是夸张变形的c.画面人物众多,但姿势扭曲,迷恋于实用透视法d.色彩往往也像内容一样光怪陆离,更多的表现情绪而非真是自然e.主题有时晦涩难明,只有内行才能看得懂Ⅱ.<长颈圣母>:二.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Ⅰ.15世纪尼德兰美术(尼德兰画派)总体特征?a.尼德兰画派创作大量的祭坛画和木板画,由于脱胎于哥特式美术所以初期具有比较浓郁的宗教气氛.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和自然b.由于画家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兴趣大大增加,作品也体现出现实主义特色Ⅱ.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a.新婚夫妇的全身像,可视为出色的风俗画b.刻画现实中的人物,表现了他们内在情感c.也表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Ⅲ.老彼得勃鲁盖尔a,以艺术为武器,深刻真实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成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b.农民风俗画:满清热情塑造了很多农民形象<农民舞蹈><农民婚礼>c.风景画:选取全景式构图,风景和人物紧密结合,描绘了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秀丽场景<雪中猎人>d.宗教画:<绞刑架下的舞蹈>:以宗教画形式暗示了西班牙军队在尼德兰的横征暴敛,残酷屠杀的情景,歌颂了人民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作为伟大现实主义画家他和人民同呼吸共战斗三.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以深刻而严肃著称康拉德维茨:《捕鱼的奇迹》欧洲祭坛画第一次画了实景,表现了光的变化以及水中倒影1. 丢勒:德国文艺复兴最伟大艺术家宗教画: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