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内部辐射安全的培训记录和图片资料

合集下载

(一)单位内部辐射安全的培训记录和图片资料

(一)单位内部辐射安全的培训记录和图片资料

放射防护培训记录2018.1.16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放射科诊断室培训内容放射防护的主讲人三原则参加人员:国际放射放护委员会(ICRP)1977年第26号出版物中提出防护的基本原则是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制。

这三项原则构成的剂理限制体系。

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在进行任何放射性工作时,都应当代价和利益的分析,要求任何放射实践,对人群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比起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得的利益来,应当是很小的,即效益明显大于付出的全部代价时,所进行的放射性工作就是正当的,是值得进行的。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使放射性和照射量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照射,要求对放射实践选择防护水平时,必须在由放射实践带来的利益与所付出和健康损害的代价之间权衡利蔽,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净利益。

最优化原则又称为ALARA原则,健康代价(曲线A)正比于总剂量,当总剂量较小时,放射防护代价(曲线B)很高,且随剂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曲线A和B 代价之和有一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键康代价与防射代价之和Wo。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于促进社会公众集体安全的卫生保健,它是剂量限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

3.个人剂量限制在放射实践中,不产生过高的个体照射量,保证任何人的危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即必须保证个人所受的放射性剂量不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

ICRP规定工作人员全身均匀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制为50毫希沃特*(mSv),广大居民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1mSv(0.1rem)。

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中,对工作人在民年剂量当量限值,采用了ICRP推荐规定的限值,为防止随机效应,规定放射性工作人员受到全身均匀照射时的年剂量当量不应超过50mSv (5rem),公众中个人受照射的年剂量当量应低于5mSv(0.5rem)。

当长期持续受放射性照射时,公众中个人在一生中每年全身受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不应高于1mSv(0.1rem),且以上这些限制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CHAPTER 02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与操作规范
辐射安全防护原则及策略
最小化原则
尽量减少辐射源的使用 ,降低辐射强度和暴露
时间。
屏蔽原则
采用屏蔽材料对辐射源 进行遮挡,减少辐射的
散播。
距离原则
尽量增加与辐射源的距 离,降低辐射强度。
时间原则
尽量缩短在辐射场中的 停留时间,减少辐射暴
露。
个人防护措施与装备使用
辐射源
指产生并发出射线的装置或物体 ,如X光机、核反应堆、放射性同 位素等。
辐射剂量单位及评估方法
辐射剂量单位
衡量人体吸收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常 用单位有戈瑞(Gy)和拉德(rad) 。
评估方法
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射线种 类和能量,以及人体与辐射源之间的 距离、屏蔽物等因素,来估算人体吸 收的剂量。
划定控制区
明确辐射工作场所的范围和边 界,设立警示标识和警戒线。
定期监测
对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定 期监测,确保不超出安全限值 。
设备维护
定期对辐射源和防护设施进行 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
培训与教育
加强员工的辐射安全培训和教 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
能。
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流程
制定应急预案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按照质量保证大纲要求,实施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校准、方法验证、数据审核等,确 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进 行监督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CHAPTER 04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解读与遵守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执行情况检查
企业应定期对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 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PART 02
辐射安全管理体系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制定和执行辐射安全政策、 标准和规定,确保辐射设施的正 常运行和辐射安全。
职责分工
明确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确保各项 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设备维护、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 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作业中安全措施
遵循最小照射原则,控制 照射时间,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源。
作业后处理
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无放 射性物质残留,记录工作 日志。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事故报告
发生辐射事故后,应立即 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 急预案。
现场处置
遵循应急预案,采取相应 措施,如撤离人员、封锁 现场、启动应急响应等。
详细描述
天然辐射主要来自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射线、土壤和建筑材 料等。人工辐射主要来自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的人工放 射性物质。长期受到超过正常范围的辐射暴露,可能导致人 体组织损伤、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辐射安全的重要性
总结词பைடு நூலகம்
了解辐射安全的重要性,是制定和实施有效辐射防护措施的前提。
详细描述
辐射安全旨在保护人类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 少或避免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加强辐射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辐射的认知和防护意识,也是实现 辐射安全的重要途径。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设备与器材
辐射防护器材
包括各种防辐射服、眼镜、手套等个 人防护器材,以及防辐射屏风、防辐 射玻璃等固定防护设施。

新员工放射防护培训记录ppt

新员工放射防护培训记录ppt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报告内容
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总结本次培训的效果,包 括员工掌握程度、培训满 意度等方面。
报告分析
对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评估本次培训的效果和 不足之处。
报告改进方案
根据报告分析结果,提出 改进方案和建议,为后续 培训提供参考。
06
其他
相关文件和资料
01
放射防护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详 细信息。
潜在照射控制
控制潜在的辐射危害因素。
事故预防
制定应急预案,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效的安全措 施,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
辐射防护的措施和方法
优化实践措施
辐射防护标准
合理选择实践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提 高实践的自动化程度。
制定并执行辐射防护标准,包括职业照射和 个人剂量限值等。
防护设施
监测与评价
建立完善的防护设施,包括辐射隔离、屏蔽 、通风等设施。
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培训内容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放射性同位素与核设施安全、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辐射监 测与评价、个人剂量管理与职业健康监护、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等。
时间安排
总计56学时,其中理论学习32学时,实践操作24学时。
培训方式和方法
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授课与分组实践相结 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方法
新员工放射防护培训记录 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介绍 • 放射防护基础知识 • 放射防护标准和规定 • 新员工放射防护培训方案 • 培训效果评估 • 其他
01
介绍
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放射防护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放射性物质的认识和防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和事故发生。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PPT课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PPT课件

• 响应级别确定

医院设备科、医务科和保卫科,根据
放射性污染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判定放
射性污染事件的级别向领导小组提出是否
启动应急预案的意见。
• 应急启动
• 经领导小组成员集体判断属于环境污染、 一般突发事件的,由突发事件的科室启动 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领导小组负 责人批准启动本预案时,医院应急处理领 导小组进入实战指挥,各科室、部门专业 组根据职责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使用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放射性污染事件管理规定》。
•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生 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
• 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 救援行动
• 应急处理工作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 科学有序地进行,采取边调查、边处理、 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及时有效控制事 态发展。
• 扩大应急
• 对重大技术问题, 医院应急预案领导 小组不能及时控制突发事件的蔓延,要立 即申请地方政府或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或增 援。
• 应急恢复

根据放射性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和
• 3日下午2时许,省肿瘤医院放射科照片室, 一位颤巍巍的肿瘤病患者被家属从轮椅上 扶了进来。由于患者极度虚弱,连正常站 立也坚持不了,拍片时必须家属在一旁搀 扶。值班的赵医生赶忙提醒病人家属“快 把铅背心穿起噢!”病人瞄了一眼放在旁 边桌上的铅背心,嘴里嘟啷起来“穿这么 重还要扶病人,简直受罪。”一脸的不快。 面对此情景,赵医生苦笑着告诉记者,这 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电磁力 将原子核与电子结合
• 核力
将核中质子与中子结合
核与电子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级结构) 核力>>>电磁力,核力是短程力,只有在
距离很短的时候才发生作用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4
• 核素 :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核的一种 统称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核素 氢 氘 氚
碳-12 碳-13 碳-14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 训
• 一放射性基础知识 • 二电离辐射及其生物效应 • 三辐射安全与防护 • 四柳钢放射源使用和管理现状 • 五电磁辐射介绍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2
现代原子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 +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电子 (电子云)
3
原子半径:10-10m 原子核半径:10-14m
20
常见射线的基本性质
种类 符号 电荷 质 量
α
(e) ( u )
β
α
4He +2 4.00279
β
e± ±1 5.486×10-4
0
0
质 子 p +1 1.007276
中 子 n 0 1.008665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21
αβγ对物质电离作用的比较
电离过程 径迹 比电离 穿透能力
直接
直接
间接
• α粒子是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又称α射线) 组成的,所以它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正离子流 相同。
• 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在空气中的射程 只有几个厘米。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9
β衰变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幻灯片课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幻灯片课件
不能直接使原子电离但同物质原子发生作用能够产生载能次 级带电粒子,次级带电粒子能够对物质发生电离作用。 当 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发生弹性相撞时,将部分 能量传给电子,电子获得能量后脱离原子而运动,该电子称康 普顿-吴有训电子,而使物质电离。
18
2 γ射线对物质的作用--两步过程
γ射线
第1 步 初级作用
• γ跃迁不会导致核素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的变化, 只是原子核内部能量状态发生了改变。
• γ射线是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所以它 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它具有间接电离作用,贯 穿本领很大。它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
11
X射线
• X射线不属于原子核的衰变形式,但它跟γ射线一 样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并具有电离作用。
++
++ -+ -
+ ++-++-+-++--++--++--+-++----
+-++--+-
+ -- -
-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 粒子,与物质作用时,物质中原子被电离,在粒子通 过的路径上形成许多离子对:正离子和自由电子
17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γ射线是波长很短能量高的电磁辐射 不带电, 静止质量 0 。 ( ﹤ 10-11 米,keV,MeV),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 在放射性的衰变中,发生衰变的原子核叫 母核,衰变后所产生的核叫子核。放射性 原子核的衰变主要有三种类型:
• α衰变 • β衰变 • γ跃迁
8
α衰变
•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而发生的转变,叫做 α衰变。经过α衰变以后,子核的质量数比母核 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

辐射培训记录

辐射培训记录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班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专场培训记录
为增强我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规范我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院安全。

2019年1月17日-19日特邀请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辐射安全培训中心田有军、崔凤梅、师新华、涂彧几位专家老师为我院涉及放射诊疗工作的医师、护士、技师以及管理人员共60人进行了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辐射安全与防护法规标准、医用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辐射监测仪器等相关培训。

举办此次辐射安全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放射医疗工作人员对辐射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术,避免辐射事故发生,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医学工程科
2019年1月2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对受超剂量事故照射的男性人员,可增加精液常规检查,中子损伤事故,可增加相应的活化分析。
(7)根据需要可进行皮肤、毛发、指甲、毛细血管的检查。
三、不适应症
除按一般工作人员要求外,具有以下情况者不宜从事放射性工作;若已参加工作,可根据情况建议给予减少接触,短期脱离,疗养或调离等处理。
(1)血红蛋白低于11克%(男)或10克%(女),红细胞数低于400万/立方毫米(男)或350万/立方毫米(女);血红蛋白高于18克%或红细胞数超过700万/立方毫米者。高原地区可参照当地正常值范围处理。
2、了解有关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的主要内容,掌握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3、了解、掌握减少工作人员和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
有关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4、了解可能发生的异常照射及其应急措施。
小结:
科主任签名:
放射健康管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2018.6. 9
培训地点
放射科诊断室
培训内容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5、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个人剂量仪,对于均匀的辐射场,射线主要来自于前方时,剂量仪一般佩戴于左胸前。
一个季度为一个监测周期,每个放射人员都建立有个人剂量监测档案,有效地控制职业照射,保护工作人员及后代的健康与安全。防护培训的基本要求:
1、对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利与害有正确的认识,防止麻痹思想和恐惧心理
(2)已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00/立方毫米或高于10000/立方毫米者。准备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500/立方毫米者。
(3)血小板持续低于10万/立方毫米。
(4)慢性肺疾患,明显的慢性气管或支气管疾患,严重的鼻咽疾患,均不宜从事有射气、气溶胶或放射性灰尘的工作。
3.个人剂量限制
在放射实践中,不产生过高的个体照射量,保证任何人的危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即必须保证个人所受的放射性剂量不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ICRP规定工作人员全身均匀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制为50毫希沃特*(mSv),广大居民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1mSv(0.1rem)。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中,对工作人在民年剂量当量限值,采用了ICRP推荐规定的限值,为防止随机效应,规定放射性工作人员受到全身均匀照射时的年剂量当量不应超过50mSv(5rem),公众中个人受照射的年剂量当量应低于5mSv(0.5rem)。当长期持续受放射性照射时,公众中个人在一生中每年全身受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不应高于1mSv(0.1rem),且以上这些限制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备操作规程,工作熟练、细致、准确避免失误,确保影像质量,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的照射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避免重复射。如果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回报。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5周的育龄妇女,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检查。
放射防护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2018.1.16
培训地点
放射科诊断室
培训内容
放射防护的三原则
主讲人
参加人员:
国际放射放护委员会(ICRP)1977年第26号出版物中提出防护的基本原则是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制。这三项原则构成的剂理限制体系。
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在进行任何放射性工作时,都应当代价和利益的分析,要求任何放射实践,对人群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比起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得的利益来,应当是很小的,即效益明显大于付出的全部代价时,所进行的放射性工作就是正当的,是值得进行的。
2、对陪人家属的防护操作人员在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检查室。对于确实因病情需要,如不能配合的儿童或成人患者必须陪同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周密防护,如给陪同人员穿上铅衣,带上铅围脖铅帽等保护其敏感部位和腺体,且陪同人员应该尽量远离X线球管。
3、要按照医疗照射正当化和辐射保护最优化原则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
小结:
科主任签名:
放射防护器材培训记录
培训射科诊断室
培训内容
新员工放射防护器材培训
主讲人
参加人员:
新员工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培训规定
防护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安全重要性的认
识,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避免
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受检者与患者以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5)慢性肝疾患,不宜从事可能损害肝脏的放射性核素的工作;慢性肾疾患,不宜从事可能损害肾脏的放射性核素的工作。
(6)严重或广泛的皮肤疾患,不宜从事易污染皮肤的工作。
(7)其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患,医疗卫生部门可根据病情和接触放射性的具体情况确定。
小结:
科主任签名:
(5)应建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
二、体格检查项目,应包括一般体检的详细项目,并注意以下项目
(1)注意有无自觉症状,可按系统了解。注意职业史及其他有害物质(包括粉尘作业或其他化学毒物)的接触史。
(2)血象检查,应包括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必要时进行骨髓检查。
(3)对从事中子、γ射线或X射线的放射性工作者,尤其需要注意眼晶体的检查。
主讲人
参加人员: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一、对健康管理的几项要求
(1)放射性工作单位的有关业务部门和医疗卫生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就业前的体检、就业后的定期体检、事故性照射后的医学处理及改进预防措施。必要时报请上级指派专业机构协助。
(2)对准备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有不适应症者,不得参加此项工作。
(3)定期体检:受照范围接近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水平者,每年体检一次;低于3/10者,每两三年体检一次。因特殊情况,一次外照射超过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或一次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超过一年容许摄入量的一半者,应及时进行体检并作必要的处理。对放射病的诊断,应由专业机构进行。
(4)定期体检的要求与一般医学详细体检基本相同,遇有病变和症状,应充分了解受照情况并对比从事放射性工作前的健康情况,尽可能弄清发病原因,排除一般疾病。
确保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获取最佳效益。
1、对患者的防护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脖、铅围裙、铅帽子等。在放射检查时,尽量缩小照射野,且对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如进行胸部检查时,应该给患者佩戴铅围脖对甲状腺进行遮挡防护,盆腔用铅围裙或铅衣进行遮挡防护;进行腹部、盆腔检查时,给患者戴上铅帽、铅围脖,胸部也要铅衣遮盖;进行颅脑检查时,颈部包括以下部位都要进行遮挡防护。
(4)对参加产生射气、气溶胶及放射性粉尘作业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呼吸系统的检查。必要时做痰涂片的细胞学检查。
(5)对接触可能损害肝脏的放射性核素的工作人员,增加肝功能检查;对接触可能损害肾脏的放射性核素的工作人员,增加肾功能的检查;对疑有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人员,可做尿、便或呼出气体的放射性测定,必要时进行全身或脏器的辐射测定。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使放射性和照射量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照射,要求对放射实践选择防护水平时,必须在由放射实践带来的利益与所付出和健康损害的代价之间权衡利蔽,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净利益。最优化原则又称为ALARA原则,健康代价(曲线A)
正比于总剂量,当总剂量较小时,放射防护代价(曲线B)很高,且随剂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曲线A和B代价之和有一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键康代价与防射代价之和Wo。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于促进社会公众集体安全的卫生保健,它是剂量限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