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大学综合信息数据(教师.人口.本科.GDP.本科占人口比例)统计

合集下载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第3题.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高等院校原有布局使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不一致,因而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明确各类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差异与特点,有利于管理和决策部门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现状,分类制定相关政策,更好的指导和规划我国高教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遵循可比性原则,从高等教育的五个方面选取十项评价指标,具体见下图图1. 高等教育的十项评价指标指标的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5》除以各地区相应的人口数得到十项指标值,具体数值见下表见表6,其中:1x 为每百万人口高等院校数;2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毕业生数;3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招生数;4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在校生数;5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教职工数;6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专职教师数;7x 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的比例;8x 为平均每所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数;9x 为国家财政预算内普通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0x 为生均教育经费。

建模与求解:一构造原始数据矩阵X=⎥⎥⎥⎥⎦⎤⎢⎢⎢⎢⎣⎡1021x x x二使矩阵X标准化(程序见附录1)Z= 4.3685 3.9057 4.0909 4.1392 4.5401 4.5748 2.4120 0.39541.98622.6869 2.3854 2.4187 2.0965 1.9157 0.8299 1.13461.0221 1.4520 1.5048 1.3575 0.9509 1.0406 1.4024 1.09910.0952 0.2331 0.1895 0.2072 0.1326 0.1823 0.0558 0.53750.2342 0.3453 0.3790 0.3951 0.0988 0.1823 0.7080 0.72190.3918 0.3133 0.2898 0.2270 0.1495 0.1823 0.5775 -0.2813-0.0717 -0.0556 -0.0111 -0.0169 -0.0536 -0.0533 0.8638 0.2482 -0.1829 0.0086 -0.0223 -0.0136 -0.0649 -0.0701 0.4691 0.7675 -0.2756 -0.0396 0 -0.0466 -0.1383 -0.1374 0.2405 1.0602 -0.5166 -0.4405 -0.2564 -0.3168 -0.3696 -0.3899 0.7418 1.0264 -0.6371 -0.4245 -0.4124 -0.4091 -0.3696 -0.4067 0.4234 1.2987 -0.6279 -0.1358 -0.3344 -0.3959 -0.3922 -0.4235 0.4793 1.3884 -0.4981 -0.3924 -0.3567 -0.3663 -0.3414 -0.3562 -0.3371 0.4664 -0.4703 -0.3924 -0.3678 -0.3531 -0.3696 -0.3899 0.4979 0.4005 -0.3590 -0.3924 -0.2564 -0.3201 -0.3414 -0.3562 -0.0305 -0.03090.0396 -0.3122 -0.2341 -0.1191 -0.0705 -0.0196 -0.7098 -0.5435-0.1922 -0.2160 -0.2564 -0.2740 -0.3584 -0.3562 -0.1881 -0.4775 -0.3683 -0.2160 -0.3233 -0.2740 -0.2850 -0.2889 -0.7606 0.2939 -0.4054 -0.3764 -0.3121 -0.3729 -0.3696 -0.4067 -0.0509 -0.1155 -0.6093 -0.5047 -0.5239 -0.5113 -0.4543 -0.4572 0.4590 0.1806 -0.5444 -0.4886 -0.6019 -0.5640 -0.4656 -0.4740 -0.2660 -0.6889 -0.4425 -0.3764 -0.3455 -0.3531 -0.3358 -0.4067 -0.2220 0.2262 -0.5074 -0.5367 -0.4793 -0.4487 -0.4486 -0.4909 -0.4709 -0.0630 -0.3776 -0.3764 -0.5128 -0.4289 -0.3471 -0.3057 -0.4184 -0.59080.4103 -0.6490 -0.5462 -0.5410 -0.2906 -0.2384 -3.0524 -2.6580-0.6464 -0.5528 -0.5350 -0.5640 -0.4656 -0.5077 -0.2897 -0.0681 -0.6001 -0.6169 -0.5685 -0.5673 -0.4938 -0.5077 0.3065 -0.39800.1322 -0.2962 -0.3567 -0.3070 -0.2793 -0.2216 -1.2569 -1.4908-0.5630 -0.6971 -0.6911 -0.6860 -0.5051 -0.5245 -0.3388 -1.54320.2157 -0.4565 -0.5350 -0.4948 -0.3584 -0.2889 -2.0750 -2.2960三构造矩阵相关系数矩阵R(程序见附录2)R= 1.0000 0.9434 0.9528 0.9591 0.9746 0.9798 0.4065 0.06630.9434 1.0000 0.9946 0.9946 0.9743 0.9702 0.6136 0.35000.9528 0.9946 1.0000 0.9987 0.9831 0.9807 0.6261 0.34450.9591 0.9946 0.9987 1.0000 0.9878 0.9856 0.6096 0.32560.9746 0.9743 0.9831 0.9878 1.0000 0.9986 0.5599 0.24110.9798 0.9702 0.9807 0.9856 0.9986 1.0000 0.5500 0.22220.4065 0.6136 0.6261 0.6096 0.5599 0.5500 1.0000 0.77890.0663 0.3500 0.3445 0.3256 0.2411 0.2222 0.7789 1.00000.8680 0.8039 0.8231 0.8276 0.8590 0.8691 0.3655 0.11220.6609 0.5998 0.6171 0.6124 0.6174 0.6164 0.1510 0.0482四求出R的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程序见附录3)λ1= 7.5022贡献率τ1=λ1/10=75.0216%λ2= 1.577累积贡献率τ1+τ2=90.7915%λ3= 0.5362累积贡献率τ1+τ2+τ3=96.1536%λ4= 0.2064累积贡献率τ1+τ2+τ3+τ4=98.2174%可以看出,前两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就达到90%以上,主成分分析效果很好。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

高校人数统计综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数持续增长。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共有2,914所本科高校,总在校学生数达到了38,685,000人,其中研究生占比逐年上升,已经达到了11.86%。

在高校类型方面,综合大学数量最多,占比达到了48.94%,其次是师范类高校和理工科大学。

而在高校规模方面,学生人数超过10万的大学有24所,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达到了8.5万和7.9万。

另外,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也比较均衡。

目前,全国31个省份都有设置本科高校,其中江苏和浙江的数量较多,占比分别为8.9%和8.7%。

但是,高校的质量和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些一流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非常高,而一些地方性的高校则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人数持续增长,未来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但是,高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 1 -。

大数据解读中国本科院校和招生专业结构分布

大数据解读中国本科院校和招生专业结构分布

大数据解读中国本科院校与招生专业结构分布2017年11月14日18:34新浪综合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得《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一大批新大学应运而生……新建本科院校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得55、6%,新建本科院校已实实在在地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得“半壁江山”。

新大学运动本科高校10年增七成多过去十年,我国本科教育无论从规模还就是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

普通本科高校从701所增长到1219所,增长率73、9%。

本科高校与专科高校占比从39、1%与60、9%分别调整至47、6%与52、4%,普通本科高校数量已逼近专科高校,占到全国普通高校得半壁江山。

新建本科院校生于地方,长于地方,与地方有着天然联系,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得重要意义。

到2015年,新建本科院校已广泛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对196个地级市及计划单列市得覆盖。

对于一些地级市甚至县级市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得建立结束了当地没有本科教育得历史,并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得文化名片。

数据显示,2000年新建本科院校新设本科专业56个,2013年达到1156个。

专业建设成果明显,获得社会认可,新建本科得就业率达到89、5%,其中电子封装技术、房地产经营管理等15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新建本科院校建有国家级特殊专业159个,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904个,重点建设专业444个,地方优势专业212个。

本科生规模超过专科生工程教育居世界首位本科教育在缓解高考压力、实现广大人民上大学得愿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得角色。

目前,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规模405万,在校生规模突破1613万,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突破374万,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得高等教育大国。

本科生规模已经超过专科生,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最为重要得一支力量。

数据显示,我国本科毕业生数稳步增长,人力资源供给充足。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尊敬的领导、专家、各位同事:本次报告旨在评估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状况,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见解与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本科生的教育水平,促进国家发展的全面进步。

一、中国本科教育总体状况1. 学校数量及学生规模: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本科高校2164所,全国本科生规模超过3600万人。

2. 本科教育的适应性:中国本科教育正逐步走向多样化,除传统的理科、工科、文科和医学专业之外,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以适应社会迅速变化的需求。

3. 教育质量的改善: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中国本科教育质量得到大力改善。

在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教育质量国家评估中,“双一流”高校占到了全部本科高校的13%。

同年,我国排名前200的肯定高校在全球排名中占据了15个席位。

二、中国本科教育问题分析1. 教育质量不均衡:中国本科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如北京、上海高校聚集比率高,而西部地区该比率比较低。

统计数据表明,很多优秀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无法接受更好的本科教育。

2. 教学管理薄弱:当前我国本科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手段,教学效果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要求。

学生和教师有时会面对缺乏创造性的管理和教育方法。

3. 注重文凭例如实际获得的技能:中国的教育体系非常讲究文凭,但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培训学生的实际技能。

更多的实践课程和培训教育模式应该在本科教育中得到应用。

三、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1. 建立公平的教育资源:政府应该继续支持优秀教育资源的发展。

要特别关注西部地区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政府部门应该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优待。

2. 加强教学管理:学校应该加强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对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培训,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第3题.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高等院校原有布局使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不一致,因而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明确各类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差异与特点,有利于管理和决策部门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现状,分类制定相关政策,更好的指导和规划我国高教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遵循可比性原则,从高等教育的五个方面选取十项评价指标,具体见下图图1. 高等教育的十项评价指标指标的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5》除以各地区相应的人口数得到十项指标值,具体数值见下表见表6,其中:1x 为每百万人口高等院校数;2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毕业生数;3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招生数;4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在校生数;5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教职工数;6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专职教师数;7x 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的比例;8x 为平均每所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数;9x 为国家财政预算内普通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0x 为生均教育经费。

建模与求解:一构造原始数据矩阵X=⎥⎥⎥⎥⎦⎤⎢⎢⎢⎢⎣⎡1021x x x二使矩阵X标准化(程序见附录1)Z= 4.3685 3.9057 4.0909 4.1392 4.5401 4.5748 2.4120 0.39541.98622.6869 2.3854 2.4187 2.0965 1.9157 0.8299 1.13461.0221 1.4520 1.5048 1.3575 0.9509 1.0406 1.4024 1.09910.0952 0.2331 0.1895 0.2072 0.1326 0.1823 0.0558 0.53750.2342 0.3453 0.3790 0.3951 0.0988 0.1823 0.7080 0.72190.3918 0.3133 0.2898 0.2270 0.1495 0.1823 0.5775 -0.2813-0.0717 -0.0556 -0.0111 -0.0169 -0.0536 -0.0533 0.8638 0.2482 -0.1829 0.0086 -0.0223 -0.0136 -0.0649 -0.0701 0.4691 0.7675 -0.2756 -0.0396 0 -0.0466 -0.1383 -0.1374 0.2405 1.0602 -0.5166 -0.4405 -0.2564 -0.3168 -0.3696 -0.3899 0.7418 1.0264 -0.6371 -0.4245 -0.4124 -0.4091 -0.3696 -0.4067 0.4234 1.2987 -0.6279 -0.1358 -0.3344 -0.3959 -0.3922 -0.4235 0.4793 1.3884 -0.4981 -0.3924 -0.3567 -0.3663 -0.3414 -0.3562 -0.3371 0.4664 -0.4703 -0.3924 -0.3678 -0.3531 -0.3696 -0.3899 0.4979 0.4005 -0.3590 -0.3924 -0.2564 -0.3201 -0.3414 -0.3562 -0.0305 -0.03090.0396 -0.3122 -0.2341 -0.1191 -0.0705 -0.0196 -0.7098 -0.5435-0.1922 -0.2160 -0.2564 -0.2740 -0.3584 -0.3562 -0.1881 -0.4775 -0.3683 -0.2160 -0.3233 -0.2740 -0.2850 -0.2889 -0.7606 0.2939 -0.4054 -0.3764 -0.3121 -0.3729 -0.3696 -0.4067 -0.0509 -0.1155 -0.6093 -0.5047 -0.5239 -0.5113 -0.4543 -0.4572 0.4590 0.1806 -0.5444 -0.4886 -0.6019 -0.5640 -0.4656 -0.4740 -0.2660 -0.6889 -0.4425 -0.3764 -0.3455 -0.3531 -0.3358 -0.4067 -0.2220 0.2262 -0.5074 -0.5367 -0.4793 -0.4487 -0.4486 -0.4909 -0.4709 -0.0630 -0.3776 -0.3764 -0.5128 -0.4289 -0.3471 -0.3057 -0.4184 -0.59080.4103 -0.6490 -0.5462 -0.5410 -0.2906 -0.2384 -3.0524 -2.6580-0.6464 -0.5528 -0.5350 -0.5640 -0.4656 -0.5077 -0.2897 -0.0681 -0.6001 -0.6169 -0.5685 -0.5673 -0.4938 -0.5077 0.3065 -0.39800.1322 -0.2962 -0.3567 -0.3070 -0.2793 -0.2216 -1.2569 -1.4908-0.5630 -0.6971 -0.6911 -0.6860 -0.5051 -0.5245 -0.3388 -1.54320.2157 -0.4565 -0.5350 -0.4948 -0.3584 -0.2889 -2.0750 -2.2960三构造矩阵相关系数矩阵R(程序见附录2)R= 1.0000 0.9434 0.9528 0.9591 0.9746 0.9798 0.4065 0.06630.9434 1.0000 0.9946 0.9946 0.9743 0.9702 0.6136 0.35000.9528 0.9946 1.0000 0.9987 0.9831 0.9807 0.6261 0.34450.9591 0.9946 0.9987 1.0000 0.9878 0.9856 0.6096 0.32560.9746 0.9743 0.9831 0.9878 1.0000 0.9986 0.5599 0.24110.9798 0.9702 0.9807 0.9856 0.9986 1.0000 0.5500 0.22220.4065 0.6136 0.6261 0.6096 0.5599 0.5500 1.0000 0.77890.0663 0.3500 0.3445 0.3256 0.2411 0.2222 0.7789 1.00000.8680 0.8039 0.8231 0.8276 0.8590 0.8691 0.3655 0.11220.6609 0.5998 0.6171 0.6124 0.6174 0.6164 0.1510 0.0482四求出R的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程序见附录3)λ1= 7.5022贡献率τ1=λ1/10=75.0216%λ2= 1.577累积贡献率τ1+τ2=90.7915%λ3= 0.5362累积贡献率τ1+τ2+τ3=96.1536%λ4= 0.2064累积贡献率τ1+τ2+τ3+τ4=98.2174%可以看出,前两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就达到90%以上,主成分分析效果很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统计分析(江苏本科高校最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统计分析(江苏本科高校最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统计分析(江苏本科高校最多)截至2017年5月31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

目前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本科1243所,专科1388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

科塔学术收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和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便于大家更直观了解相关信息。

全国各省份本科与专科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对比本科高等学校,江苏77所、湖北68所、北京和山东为67所,位列前三。

高等学校总数,江苏167家,广东151家,山东145家,位列前三。

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方式对比分析按办学方式分,公办1896家,民办735家,11家为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普通高等学校11合作办学普通高等学校分为位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省,广东4家最多。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省份所在城市办学层次备注1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市教委上海上海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2 西交利物浦大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苏州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3 昆山杜克大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昆山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4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江苏苏州市专科中外合作办学5 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宁波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6 温州肯恩大学浙江省教育厅浙江温州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7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福州市专科中外合作办学8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珠海市本科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9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深圳市本科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10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深圳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11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汕头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部委普通高等学校统计表主管部门为部委的120家,教育部为76家,工信部和公安部各7家,国家民委6家。

部委高校数量备注教育部76工业和信息化部7公安部7国家民委6交通运输部5国务院侨办2中国科学院3上海科技大学为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共青团中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国家林业局1国家体育总局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海关总署1空军装备部1司法部1外交部1中国地震局1中国社会科学院1中华妇女联合会1中华全国总工会1中央办公厅1合计120部委普通高等学校详表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列表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省份所在城市办学层次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北京理工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本科3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哈尔滨市本科4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哈尔滨市本科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南京市本科6南京理工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南京市本科7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西安市本科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部北京本科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公安部河北廊坊市本科10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部辽宁沈阳市本科11公安海警学院公安部浙江宁波市本科12铁道警察学院公安部河南郑州市本科13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公安部广东广州市专科14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公安部云南昆明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中央北京北京市本科16华北科技学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河北廊坊市本科17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国家林业局江苏南京市本科18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北京北京市本科19大连民族大学国家民委辽宁大连市本科20中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湖北武汉市本科21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四川成都市本科22西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甘肃兰州市本科23北方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宁夏银川市本科24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北京市本科25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北京市本科26华侨大学国务院侨办福建泉州市本科27暨南大学国务院侨办广东广州市本科28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总署上海上海市本科29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天津市本科30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辽宁大连市本科31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部上海上海市专科3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部广东广州市专科3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交通运输部德阳市本科34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空军装备部湖南长沙市专科35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部河北保定市本科36外交学院外交部北京北京市本科37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河北廊坊市本科38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北京市本科39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市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本科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合肥市本科4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北京市本科42中华女子学院中华妇女联合会北京北京市本科4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北京市本科44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央办公厅北京北京市本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列表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城市办学层次1 北京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3清华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4北京交通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5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6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7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8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9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0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2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3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4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5中央财经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7国际关系学院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8中央音乐学院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19中央美术学院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0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1中国政法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2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北京北京市本科26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天津市本科27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天津市本科28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辽宁大连市本科29东北大学教育部辽宁沈阳市本科30吉林大学教育部吉林长春市本科3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吉林长春市本科32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黑龙江哈尔滨市本科33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34同济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35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36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37东华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3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39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40上海财经大学教育部上海上海市本科41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南京市本科42东南大学教育部江苏南京市本科43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江苏徐州市本科44河海大学教育部江苏南京市本科45江南大学教育部江苏无锡市本科46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江苏南京市本科47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江苏南京市本科48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杭州市本科49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安徽合肥市本科50厦门大学教育部福建厦门市本科51山东大学教育部山东济南市本科52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山东青岛市本科5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部山东青岛市本科54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武汉市本科55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湖北武汉市本科5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湖北武汉市本科57武汉理工大学教育部湖北武汉市本科58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湖北武汉市本科59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湖北武汉市本科6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部湖北武汉市本科61湖南大学教育部湖南长沙市本科62中南大学教育部长沙市本科63中山大学教育部广东广州市本科64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广东广州市本科65重庆大学教育部重庆重庆市本科66西南大学教育部重庆重庆市本科67四川大学教育部四川成都市本科68西南交通大学教育部四川本科69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四川成都市本科70西南财经大学教育部四川成都市本科71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陕西西安市本科7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陕西西安市本科73长安大学教育部陕西西安市本科7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陕西咸阳市本科75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陕西西安市本科76兰州大学教育部甘肃兰州市本科省级主管部门普通高等学校统计表主管部门为省或者教育厅为2512所,本科1129所,专科1383所。

中国城市教育水平排名 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排名

中国城市教育水平排名 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排名

中国城市教育水平排名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排名
很多想知道中国哪个城市教育水平最高,哪些城市大学生数量最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城市排名一、北京(本科高校66所,专科以上高校91所。

人口2171万,GDP22968亿)
 1、北京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清华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
 二、上海(本科高校41所,专科以上高校68所。

人口2415万,
GDP24965亿)
 1、复旦大学(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
 三、武汉(本科高校39所,专科以上高校82所。

人口1061万,
GDP10906亿)
 1、武汉大学(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
 四、杭州市(本科高校28所,专科以上高校46所。

人口902万,GDP10054亿)
 浙江大学(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
 五、南京市(本科高校38所,专科以上高校74所。

人口824万,GDP 9721亿)
 南京大学(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

2023 中国教育资源分布统计表格

2023 中国教育资源分布统计表格

2023 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统计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以下是对这些数据的详细分析:一、教育资源总量统计据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总量达到了X万所,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机构。

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致力于提高教育资源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二、教育资源地区分布情况1.东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较高,教育资源相对更为集中。

据统计,2023年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总量占比高达XX,其中包括了大量优质的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

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也更加均衡,学校规模和教育质量较为稳定。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总量占比约为XX,相比于东部地区稍显不足。

然而,近年来中部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力度逐渐增大,政府加大了对中部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希望能够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总量占比相对较低,约为XX。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

政府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支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教育资源类型分布情况1.学校类型2023年全国各类学校的数量分布情况如下:小学X所,初中X所,高中X所,大学X所,职业教育学校X所。

可见,各类学校的总量较为庞大,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2.教育培训机构随着教育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2023年全国范围内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约为X所,这些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四、教育资源投入与质量1.教育资源投入据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的投入总额达到X亿元,相比于往年有了明显的增长。

这表明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致力于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2.教育资源质量从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虽然教育资源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但整体上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水平都在稳步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