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合成制备方法专题
化学工程揭秘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

化学工程揭秘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科学家们在化学工程领域不断探索并研究新的材料合成方法。
这些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子、能源、环保等。
本文将揭秘一些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介绍其制备工艺及应用。
一、聚合物材料合成方法1.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一种常见的合成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它通过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单体,使其在反应过程中逐渐聚合形成聚合物。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就是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的。
2.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是将单体溶解在溶剂中,加入引发剂或光引发剂,通过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逐渐聚合形成聚合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举例来说,聚酯和聚酚等材料常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
二、无机材料合成方法1.沉积法沉积法是一种通过在底物上逐渐沉积材料的方法。
它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溶液沉积等多种形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薄膜、纳米颗粒等材料。
例如,气相沉积法常用于制备硅薄膜和二氧化钛薄膜。
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将溶胶与凝胶逐渐转化为固体材料的过程。
溶胶指由溶剂中分散的颗粒或分子组成的胶体体系,凝胶则是指由溶液中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体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陶瓷材料、气凝胶等。
铝氧凝胶就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三、纳米材料合成方法1.气相法气相法是通过在气相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包括气相沉积、气相凝胶法等。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均匀分散的纳米材料。
氧化铝纳米颗粒常使用气相法进行合成。
2.凝胶法凝胶法是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常采用凝胶法进行制备。
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材料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合成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将被不断探索和发展。
化学合成新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化学合成新材料的方法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合成新材料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化学合成新材料的方法和应用,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方法和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化学合成新材料的方法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溶剂中的反应活性,通过溶剂的选择和调节反应条件来合成新材料。
例如,通过溶剂热法可以合成出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化的合成方法。
水热法具有简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以气体为反应介质,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新材料的合成。
该方法可用于合成具有高纯度、高均匀性和大面积的薄膜材料,常见的气相沉积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
4. 溶剂溶胶法:溶剂溶胶法是一种将溶液中的物质在气体或固体基底上进行沉积的方法。
通过溶剂溶胶法,可以制备出结晶度高、纯度高、颗粒尺寸可控的新型材料。
二、化学合成新材料的应用1. 光电子材料:化学合成方法在光电子材料的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利用溶剂热法和气相沉积法可以合成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纳米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领域。
2. 催化剂材料:化学合成新材料在催化剂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精确控制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可以合成具有高效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材料,用于催化反应和环境保护领域。
3. 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合成新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展开。
例如,利用溶剂溶胶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医学纳米材料,用于药物输送、医学诊断和组织工程等方面。
4. 能源材料:新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高效能量转化效率的能源材料,用于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与转换装置。
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并探讨它们在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一、聚合反应法聚合反应法是制备高分子材料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其中,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通过合适的引发剂引发,将单体转化为高分子链,从而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制备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
以聚丙烯制备为例,聚合反应的步骤如下:1. 准备单体:将丙烯单体准备好,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2. 引发聚合: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添加引发剂开始聚合反应。
引发剂会生成自由基,引发单体的聚合。
3. 控制聚合过程:通过调控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控制聚合过程的进程和分子量。
4. 纯化和加工:将得到的高分子材料经过纯化和加工处理,获得所需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二、交联反应法交联反应法是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高分子链上引入交联结构,使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交联反应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热交联、辐射交联和化学交联等。
以热交联为例,步骤如下:1. 准备聚合物:首先制备出具有交联基团的聚合物,例如含有双键或反应活性基团的聚合物。
2. 交联反应:将聚合物置于适当的温度下,使之发生交联反应。
通过热能的作用,交联结构得以形成。
3. 控制交联度:通过调控温度和时间,控制交联反应的程度和交联密度,从而控制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三、引发共聚反应法引发共聚反应法可以制备具有复杂结构和多种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这种方法通过在单一反应体系中引入多种单体,实现多种单体的共聚反应。
常见的引发共聚反应有自由基引发的聚合、阴离子引发的聚合和阳离子引发的聚合等。
以自由基引发的聚合为例,步骤如下:1. 选择单体:根据所需的功能和结构,选择合适的单体组合。
2. 引发聚合:在适当的条件下,添加引发剂开始聚合反应。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材料合成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关键环节,合成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合成方法和制备技术,包括化学合成、物理合成和生物合成等。
一、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新材料的方法。
通常需要原料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溶液法、气相法和固相法等。
1. 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将原料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溶液中物质的扩散、固相沉淀和晶体生长等过程,制备出所需的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合成。
2. 气相法气相法是一种将原料物质气化或溶解在惰性气体中,通过气相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材料,适用于一些高温、高真空条件下的合成。
3. 固相法固相法是一种将原料物质混合均匀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温烧结、固相反应等制备过程。
二、物理合成物理合成是一种利用物理方法实现材料合成的方式。
常见的物理合成方法包括熔融法、机械合成和溅射法等。
1. 熔融法熔融法是一种将原料物质加热至熔化状态后冷却凝固成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的制备,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2. 机械合成机械合成是一种通过机械力对原料物质进行机械混合、压缩、研磨等过程,实现材料合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3. 溅射法溅射法是一种利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使靶材表面原子或分子脱落并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薄膜、涂层等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等领域。
三、生物合成生物合成是一种利用生物体或生物体系来合成材料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合成方法包括生物体内合成、发酵法和生物模板法等。
1. 生物体内合成生物体内合成是一种利用生物体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合成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物体本身就能够合成目标产物的情况,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的优点。
材料化学合成

材料化学合成材料化学合成是一种将原料通过化学方法转化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材料的过程。
它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能源存储、光学材料、电子器件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材料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一、基本原理材料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使原料分子重新排列,形成所需的特定结构和性能。
这种合成过程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和选用不同的原料来控制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在材料化学合成中,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常见方法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最常见的材料化学合成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特定溶剂中溶解原料,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来促使反应发生。
溶剂的选择对反应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溶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
此外,溶剂热法还可以通过溶剂中的物理性质(如表面张力和溶解度)来控制所合成材料的形貌和结构。
2.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一种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合成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具有高结晶度和单一晶相的材料。
水热合成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和原料比例来控制材料的晶相和形貌。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相反应合成薄膜材料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气体原料通过热分解、热溶解或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生成所需的薄膜。
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出高纯度、高均匀性和高结晶度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光学涂层等领域。
4. 模板法模板法是一种利用模板分子的空间约束效应合成有特殊结构的材料的方法。
在模板法中,模板分子通过与原料分子的相互作用来指导反应生成所需的材料结构。
一旦模板分子被去除,留下的材料就具有与模板分子相似的结构。
模板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特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等领域。
总结材料化学合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
通过合理选取合成方法,并结合所需材料的特性和性能,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精准合成。
化学材料合成方法

化学材料合成方法化学材料合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各种纳米材料、功能材料以及化学品的制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材料合成方法。
一、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材料合成方法,它利用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来控制材料的合成过程。
溶液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常见的溶液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在溶胶凝胶法中,首先制备一个溶胶,即溶解物质在溶剂中形成的胶体溶液。
然后通过加热或干燥使溶胶凝胶形成固体材料。
这种方法常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合成。
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合成方法,它利用水的性质来控制反应过程。
水热法适用于制备具有特殊形貌和结构的材料,如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片等。
溶剂热法是在一种溶剂的作用下进行合成的方法,常用于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金属异质纳米结构材料等。
二、气相法气相法是一种利用气体反应控制材料合成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纳米颗粒和薄膜材料。
常见的气相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热蒸发法和溅射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相反应在基底上沉积材料。
它通过气相前驱体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反应,生成所需的材料并沉积在基底上。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均匀性好的材料。
热蒸发法是将固态的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转变为气体状态,然后在基底上冷凝形成薄膜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金属薄膜和有机薄膜等。
溅射法是利用离子束轰击固态材料,使其表面原子脱落并在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金属薄膜和复合材料薄膜等。
三、固相法固相法是一种将固态反应进行到最终产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合成无机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等。
常见的固相法有高温固相法和固体反应法。
高温固相法是将反应物在高温下反应,形成所需的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高温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如氧化物陶瓷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
固体反应法是将反应物混合均匀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所需的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复杂的无机材料和功能材料,如磁性材料和光电材料等。
材料合成与制备第2章材料合成与制备的主要途径

第2章材料合成与制备的主要途径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方法很多,从材料的物态上看,材料合成与制备的主要途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基于液相—固相转变的材料制备;基于固相-固相转变的材料制备;基于气相—固相转变的材料制备。
2.1 基于液相—固相转变的材料制备基于液相—固相转变的材料制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熔体出发,通过降温固化得到固相材料,如果条件适合并且降温速率足够慢可以得到单晶体,如果采用快冷技术可以制备非晶(玻璃态)材料;另一类则从溶液出发,在溶液中合成新材料或有溶液参与合成新材料,再经固化得到固相材料。
2.2.1 从熔体制备单晶材料单晶材料的制备必须排除对材料性能有害的杂质原子和晶体缺陷。
低杂质含量、结晶完美的单晶材料多由熔体生长得到。
熔体生长中应用得最广的方法是直拉法(Czochralski法)生长。
直拉法的特点是所生长的晶体的质量高,速度快。
半导体电子工业所需的无位错Si单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
图2.l是直拉法晶体生长的示意图。
熔体置于坩埚中,一块小单晶,称为籽晶,与拉杆相连,并被置于熔体的液面处。
加热器使单晶炉内的温场保证坩埚以及熔体的温度保持在材料的熔点以上,籽晶的温度在熔点以下,而液体和籽晶的固液界面处的温度恰好是材料的熔点。
随着拉杆的缓缓拉伸(典型速率约为每分钟几毫米),熔体不断在固液界面处结晶,并保持了籽晶的结晶学取向。
为了保持熔体的均匀和固液界面处温度的稳定,籽晶和坩埚通常沿相反的方向旋转(转速约为每分钟数十转)。
显然,这种旋转使得长成的单晶对转轴有柱面对称性。
高压惰性气体(如Ar)常被通人单晶炉中防止污染并抑制易挥发元素的逃逸。
对易挥发材料也可采用液封技术,即在熔体表面覆盖一层不挥发的惰性液体,如生长GaAs单晶时使用的液封材料是B2O3。
图2.1 直拉法单晶生长示意图1:籽晶;2:熔体;3、4:加热器坩埚下降法又称定向凝固法,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晶体生长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使装有熔体的坩埚缓慢通过具有一定温度梯度的温场,如图2.2所示。
无机合成化学3-4无机材料的高压合成与制备

如果起始石墨材料添加金属催化剂,则在较低的压力(5~6)GPa和温度1300~2000K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由石墨到金刚石的转变。这是静高压高温催化剂合成法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
1957年,Wentorf Jr等人将类似于石墨结构的六角氮化硼作起始材料,添加金属催化剂(Mg等)在6.2GPa和1650K的高压高温条件下,合成出与碳具有等电子结构的立方氮化硼。它是一种由静高压高温催化剂合成法合成出来的与金刚石有相同结构的新相物质。不用催化剂的直接转变,需11.5GPa,2000K的条件。
2 柯石英和斯石英的合成
另一个典型的高压高温多型相转变的例子,是1953年Coes L以α-SiO2为原料在矿化剂的参与下,利用3.5GPa和2050 K 15h的高压高温条件,使它转变成具有更高密度的柯石英(Coesite)。 以后Stishov等人又使柯石英在16.0GPa和1500~1700 K的条件下转变成密度更高的斯石英(Stishovite)。
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物质相变点定标测压法。利用国际
05
公认的某些物质的相变压力作为定标点,把一些定标点和
06
与之对应的外加负荷联系起来,给出压力定标曲线,就可
07
以对高压腔内试样所受到的压力进行定标。
现在通用的是利用纯金属Bi(ⅠⅡ)(2.5GPa)
1
、Tl(Ⅰ Ⅱ)(3.67GPa)、Cs(Ⅱ Ⅲ)(4.2GPa)、
单击添加大标题
利用天然金刚石作顶锤(压砧),制成的微型金
1
刚石对顶砧高压装置(diamond anvil cell,简称DAC)。
2
这种装置可以产生几十GPa到三百多GPa的高压,还
3
可以与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衍射、Raman散射等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化学院
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 化学组成是影响固相反应的内因,是决定反应 方向和速度的重要条件。
➢ 固相反应的速度还与各反应物间的比例有关。 ➢ 反应物的结构状态、质点间的化学键性质以及
各种缺陷的多少都将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12
怀化学院
例如,用氧化铝和氧化钴生成钴铝尖晶石的 反应中若分别采用轻烧Al2O3和在较高温度下 死烧的Al2O3作原料,其反应速度可相差近十 倍。
➢ 为了使反应进行,通常需加热到高温,一般在 1000 oC ~ 1500 oC。
➢ 热力学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动力学因素决定反 应进行的速度。
9
怀化学院
A+B=C的一种反应历程:
➢反应一开始是反应物颗粒之间的混合接触,并在表面发生 化学反应形成细薄且含大量结构缺陷的新相,随后发生产 物新相的结构调整和晶体生长。
1. 固态物质间的反应是直接进行的,气相或液相 没有货不起重要作用。
2. 固相反应开始温度远低于反应物的熔融温度或 系统的低共熔温度。
5
怀化学院
固相反应的特点
1. 固相反应是固态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2. 固态反应一般包括相界面上的反应和物质迁移 两个过程。
3. 反应开始温度常低于反应物的熔点或系统低共 熔温度。这一温度与反应物内部开始呈现明显 扩散作用的温度相一致,常称为泰曼温度或烧 结开始温度。泰曼温度与相应熔点Tm之间的 简单关系为:
金属0.3 Tm~ 0.4Tm ;盐类0.57 Tm ;硅酸盐类 为 0.8 Tm ~ 0.9 Tm 。
6
怀化学院
4. 当反应物之一存在有多晶转变时,则此转变温 度也往往是反应开始变得显著的温度,这一规 律称为海德华定律 。
5. 金斯特林格等人提出,在固相反应中,反应物 可转为气相或液相,然后通过颗粒外部扩散到 另一固相的非接触表面上进行反应,表明气相 或液相也可能对固相反应过程起重要作用。显 然这种作用取决于反应物的挥发性和体系的低 共熔温度。
17
怀化学院
气氛
➢ 气氛可以通过改变固体吸附特性而影响表面反 应活性;
➢ 对于能形成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如ZnO、CuO 等,气氛可直接影响晶体表面缺陷的浓度和扩 散机构与速率。
18
怀化学院
矿化剂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 固相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非反应物质或由于 某些可能存在于原料中的杂质,常会对反应 产生特殊的作用,这些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不 与反应物或反应产物起化学反应,但它们以 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着反应的某些环节。 主要表现为:
➢ 纯固相反应:提高压力可显著地改善粉料颗粒 之间的接触状态,如缩短颗粒之间距离,增加 接触面积等并提高固相反应速率;
➢ 有液相、气相参与的固相反应:扩散过程主要 不是通过固相粒子直接接触进行的。提高压力 有时会适得其反。
➢ 例如,粘土矿物脱水反应和伴有气相产物的热 分解反应以及某些由升华控制的固相反应等等, 增加压力会使反应速率下降。
7
怀化学院
固相反应的机理
纯固相反应的熵变很小可忽略,因此有下
列关系
G=H-TS
G H
G H<0
H<0 意味着纯固相反应总是放热反应。从热 力学角度讲,纯固相反应会随着放热反应而 进行到底 。
Hale Waihona Puke 8怀化学院➢ 从动力学角度讲,固相反应通过原子的扩散进 行,当固体反应物不能充分接触时,扩散受阻, 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 同一反应物系由于物料尺寸不同,反应速度可 能会属于不同动力学范围控制。
14
怀化学院
例如,CaCO3和MoO3反应
➢ 当取等分子比并在较高温度(600C)下反应 时,CaCO3颗粒大于MoO3则反应由扩散控制, 反应速率随CaCO3颗粒度减少而加速。
➢ 倘若CaCO3颗粒尺寸减少到小于MoO3并且体 系中存在过量的CaCO3时,则由于产物层变薄, 扩散阻力减少,反应由MoO3的升华过程所控 制,并随MoO3粒径减少而加强。
➢当在两反应颗粒间所形成的产物层达到一定厚度后,进一 步的反应将依赖于一种或几种反应物通过产物层的扩散而 得以进行。
➢这种物质的输运过程可能通过晶体晶格内部、表面、晶界、 位错或晶体裂缝进行。
10
怀化学院
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固相反应过程涉及相界面的化学反应和相 内部或外部的物质扩散等若干环节,除反 应物的化学组成、特性和结构状态及温度、 压力因素外,其它可能影响晶格活化促进 物质内外传输作用的因素均会对反应起影 响作用。
怀化学院
材料制备方法专题
固相法 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 微乳法
1
怀化学院
一、固相法
概念
➢ 固相反应一般指固体与固体间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新的固相产物的过程。
➢ 广义上,凡有固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可称作固 相反应。
2
怀化学院
固相反应的分类
按反应物质的状态分类
➢ 纯固相反应、有气体参与的固相反应(气固相反 应)、有液体参与的反应(液固相反应)、以及有 气体和液体参与的三相反应(气液固相反应)。
15
怀化学院
反应温度、压力与气氛的影响
➢ 一般可以认为温度升高均有利有反应进行。温 度升高,固体结构中质点振动能增大,反应能 力和扩散能力均得到增强。
➢
对于化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k
A exp
GR RT
➢ 对于扩散,其扩散系数为:
D
D0
exp
Q RT
16
怀化学院
压力是影响固相反应的另一外部因素
Al2O3 CoO CoAl2O4
研究表明轻烧Al2O3是由于 Al2O3 Al2O3 转变,而大大提高了Al2O3的反应活性。即物 质在相转变温度附近质点可动性显著增大。 晶格松解、结构内部缺陷增多,故而反应和 扩散能力增加。
13
怀化学院
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的影响
➢ 物粒颗粒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反应截面 和扩散截面增加,反应产物层厚度减小,反应 速度增大。理论分析表明,反应速率常数值反 比于颗粒半径平方。
按反应性质分类
➢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置换反应和 分解反应。
3
怀化学院
按反应温度分类
➢ 低温固相反应、中温固相反应和高温固相反应。
按反应机理分类
➢ 扩散控制过程,化学反应速度控制过程、晶核 成核速率控制过程和升华控制过程。
4
怀化学院
Tammann等很早就研究了CaO、MgO、 PbO、CuO和WO3的反应,他们分别让两 种氧化物的晶面彼此接触并加热,发现在 接触面上生成钨酸盐化合物,其厚度x与 反应时间t的关系为,x=Klnt+C, 确认了固 态物质间可以直接进行反应。因此 Tammann等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