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_物理与文化

合集下载

什么是物理及物理文化?

什么是物理及物理文化?

收 稿 日 期 :2019-01-14 作 者 简 介 :穆 良 柱 ,男 ,北 京 大 学 物 理 学 院 副 教 授 ,主 要 从 事 普 物 教 学 、物 理 认 知 研 究 等 工 作 ,muliangzhu@pku.edu.cn。 引 文 格 式 :穆 良 柱 .什 么 是 物 理 及 物 理 文 化 ? [J].物 理 与 工 程 ,2019,29(1):15-24.
16
物 理 与 工 程 Vol.29 No.1 2019
企业竞争模式。 这些问题 很 多 已 经 得 到 关 注[5],并 在 寻 求 解
决方案,如果 能 对 “什 么 是 物 理 ”这 样 根 本 的 问 题 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许对解 决 这些 问 题 会 有 帮 助。 因此,有必要回到物理认知 的 起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 析,什 么 是 物理 ? [6] 物理认知是如何 建 立 的 ? [6] 物 理 人 做 事 的方式,即 物 理 方 法 是 [7] 什 么? 物 理 人 做 人 的 方 式,即物理 精 神 是 [8] 什 么? 什 么 样 的 物 理 文 化 才 能保障和促进物理学的健康与长远发展?本文尝 试对这些问 题 给 出 一 些 回 答,希 望 能 起 到 一 些 有 益的参考作用。
正是基于 片 面 的 理 解,部 分 物 理 课 被 教 成 了
应用数学课,学物理、教物理 过 程 中 还 出 现 了 过 度 应试教育等问题。物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 地位也不断下降,甚至成 为 选 考 内 容[4],部 分 中 学 物理老师被迫改教其他课程。而在物理研究中, 也出现了 钱 学 森 之 问,难 以 出 现 真 正 的 大 师。 有 关物理 政 策 的 制 定 则 同 样 由 于 误 解 而 出 现 了 偏 差,如物理人 才 评 价 体 系 和 人 事 制 度 过 度 借 鉴 了

《大学物理》第一章 物 理 与 文 化

《大学物理》第一章 物 理 与 文 化

竹简
宣纸
印刷:唐代时传到日本, 12世纪传到埃及,14世纪 传入欧洲,为欧洲文艺复 兴运动及科学的兴起提供 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
印刷术
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其起源与炼丹术 有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师无意中配制出来的,也有 人推测,起源于一起炼丹的意外事故。宋朝时已有火药 配制方法的记载,不久传入欧洲。诺贝尔是造炸药起家 的,据说,他参考了中国古代火药的配方。

欧洲文明的广大范围。这有什么原因呢?
约们关于科学技术史的观
点就处于混乱之中。如果我们不了解过
去,也就没有多少希望掌握未来。”
主要原因:
1. 制度问题:科举制度,闭关锁国 。 2. 从文化视角看: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实用”,缺 乏科学探索,建立理论思维的动力。 3. 从科学方法看:满足表面现象,虽有演绎法的萌 芽,但没有严格意义下的实验和归纳法。 例如,
万言。
《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 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参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 者的作品。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 《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在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 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 《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 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答疑群 73949189 高等数学群 315512979 河工大考研 190270788 失物招领群 317580892 物理课程群 99072905
访问大学物理网 关注“微物理”
手机号码就低调了, 亲们暂时用不到
读点哲学, 对话于社会; 读点艺术, 对话于自我; 读点物理, 对话于自然.
——施大宁《文化物理》
商代始于公元前1600年, 夏代始年是公元前2070年

物理与文化传承的教学设计方案

物理与文化传承的教学设计方案
物理与文化传承的教 学设计方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 录



段教 的学
运方
用法


目录

承物 的理
关与
联文



馈教 学





融与物 合文理
化教
传学
承内
的容

力教 要师
求素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物理与文化传承的关 联
物理与文化传承的内在联系
物理知识与文化传承:物理知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古代天文学、建筑学等。
针对性反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
激励性反馈: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应注重 鼓励和激励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 心和积极性。
持续改进的实施
针对反馈结果,调整教学计 划和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改进,提 高学习积极性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 学效果
分析评价 结果:对 评价结果 进行分析, 找出教学 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 足
反馈与改 进:根据 评价结果 进行教学 改进,提 高教学质 量
评价方法的选取
形成性评价:关 注学生的学习过
程和进步情况
总结性评价:关 注学生的学习结
果和学业成就
定性评价:关注 学生的态度、情
感和价值观
定量评价:关注 学生的知识和技
文化传承:探讨 物理学在不同文 化中的传承和发 展,如中国古代 的物理学思想
融合方式:探讨 如何将物理学史 与文化传承相结 合,如在教学中 引入物理学史的 故事和案例

物理学科与文化传承的关联物理科目教案

物理学科与文化传承的关联物理科目教案

物理学科与文化传承的关联物理科目教案一、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而文化传承是指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对于知识、价值观和技能的传承与演变。

物理学科与文化传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物理学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不仅对科学技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深刻影响着文化传承的进程。

本文将从物理学科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物理学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物理学对文化传承的影响1. 提升科学素养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知识体系构建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模式。

通过学习物理学,人们能够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的应用,培养科学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变化。

这种科学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的现代化进程,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文化并加以传承。

2. 推动科技创新物理学的知识是科技进步的基础。

它不仅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而且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物理学知识在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变革和创新。

3. 彰显人类思想精神物理学的探索过程凝聚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牛顿的力学定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这些重要的物理学理论不仅解释了世界的运行规律,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这种智慧和思维方式的传承,对于人类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物理学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 引导学生继承传统物理学知识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的传承和引导,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进而弘扬传统的科学文化。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物理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科学研究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培养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的创新和发展。

3. 培育人文关怀物理学教育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物理与文化

物理与文化

竹简
宣纸
印刷: 唐代时传到日 本,公元12世纪传到埃及, 14世纪传入欧洲,为欧洲 科学的兴起及文艺复兴运 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 件。
印刷术素材
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 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 制出来的,也有人推测,起源于一起炼丹中的意外事故。 宋朝时已有火药配制的方法的记载,不久流入欧洲。诺 贝尔是造炸药起家的,据说,他参考了中国古代火药的 配方。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
庄子名周,是公元前4世纪宋国人,他曾做过宋国的 地方小吏。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南游各国,探访古 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 楚国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做官, 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家 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易经》就是无极生 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 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 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在此以前(其实没有 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然大悟,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
了。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际并不存在,因此,虽有高
超的沙龙的本领,也只能落得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无的放矢,为学习而学习,那么学
来的本领再好也是一钱不值的。
三、西方哲学对近代科学所起的促进作用

物 理 与 文 化 教学大纲

物 理 与 文 化  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物理与文化课程代码: PHYS119001课程名称:物理与文化 (Physics and cultures )学分数: 2学分周学时: 2学时主讲教师:物理学系马世红教授,现代物理研究所王炎森教授,孔青副教授预修课程:高中物理和数学课程性质:是一门文理交融,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 突出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展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有利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本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在较系统介绍(以定性介绍为主)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从宏观、微观到宇观)的基础上, 着重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过程和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重大贡献的介绍,向学生展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

同时也对与物理学有关的一些社会性论题及这些重大发现在高科技中生动、有趣的应用作了适当介绍。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倪光炯、王炎森《文科物理 ---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主要参考资料:倪光炯、王炎森、钱景华、方小敏《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秦克诚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埃米里奧·赛格雷,《从落体到无线电波 --- 经典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年《从X射线到夸克 --- 近代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年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 本课程中所介绍的物理学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物理学发展史中一些重大发现的内容和意义, 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

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在上述基础上深入思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人文思想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参考价值, 体会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共同目标, 消除两种文化隔阂的重要性。

我对《物理与文化》课程的感想与体会

我对《物理与文化》课程的感想与体会

我对《物理与文化》课程的感想与体会蔡云容金融学0830******* 摘要:本文从对物理与文化课程学习的体会出发,讨论了学习与思维方法、哲学思想、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接着谈谈对于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解,最和结合专业学习谈了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一、引言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回想起来,自己真的从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记得刚开始选课的时候,因为我的专业是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偏文科,我又对物理比较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与文化这门课。

拿到《物理与文化》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的“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个副标题所吸引了。

人文精神是什么?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又怎么融合起来?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待看完目录介绍和大致浏览了一下书本内容后,我发现这同我高中的物理书完全不相同。

它不是一本写满物理知识与习题的教材,它给人的感觉是很亲切的,没有教条感。

你可以从中学习到物理知识,也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人生道理,例如要坚持真理,不怕困难,勇于奉献。

这本书令我对这门课程充满了期待。

上了这门课,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物理学习方式。

首先,王老师在上课时并不是一味地介绍公式与教大家如何做题目(高中和初中老师基本都是这样做),而是注重于告诉大家这个公式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物理学家们在得到这个结论时是如何想的,“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注重对同学物理方法的培养。

例如在介绍爱因斯坦“光电子假设”时,王老师不是简单地把“光电子假设”是什么告诉大家,而是引导大家一同来理解光电子假设的三层意思。

再者,王老师引导大家思索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这是在其他课程中所没有的,然而却是我们所必须思考和了解的一个问题。

期中的讨论课,大家互相交流,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通过这次讨论课,不仅加深了大家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解,还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物理与文化

物理与文化

最有竞争力的新技术 来源于基础研究的实验室!
What is Physics? Physics is what physicist do.
物理学家在干什么?
• • • • • • • • • • 台球模型 裂纹生长 心率 免疫的统计模型 神经网络 植物的花序 斑图的形成 蛋白质折叠 蚁群觅食模型 交通流量
• 科学研究的方法: 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
学到什么知识?—— 学习内容
• 初步了解现在已知的物理学原理
– – – – 研究的对象小到什么程度,大到什么程度? 相对论对人类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影响? 量子物理发展的结果是什么? 鹰状星云 …… (M16)
恒星形成区
集成电路
核磁共振成像
48个铁原子移到铜表面
激光
是20世纪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又 一重大贡献
1860 1900 1917 1953 1958 1960
Maxwell 建立光的电磁理论
Planck
1918
提出量子假说
Einstein*提出光的受激发射理论 Towns 建立第一台微波激射器 (maser) Towns
1964
,Shawlow 开始研究激光器
可以说,如果没有量子理 论,就不会有微电子技术。 如果没有相对论,就没有原 子弹,也不会有核电站。 江泽民
2000年5月 接受 美国Science杂志独家专访
20世纪前半叶的核物理把人类社会带进了
原子能时代
1896 Becquerel1903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 1897 J.J.Thomson1906发现电子 Rutherford发现α、β射线 1900 Villard发现γ射线 1902 Curie夫妇1903,1911发现更强的天然放射性元素 钋和镭 1905 Einstein*创立狭义相对论,提出 E=mc2 1909 Geiger,Marsden在α子轰击原子时发大偏转角 1911 Rutherford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1913 Bohr1922建立量子化的原子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0 v 0 adt
t
s 0 vdt
幻灯片 5
v at s 1 at 2
2
为什么有负号?
v2 a
2s
2-3 棒球运动中的力学:站在右方的投球员以 度(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向左)投向站在左




员v,i
40.2m / s 的速
后者挥棒使球反向以
的 速 度 被 击 出 。 设 球 的 质 量 为 m=0.145kg , 击 出 时 间
v2
2m1 m1 m2
v0
v1
m1 m1
m2 m2
v0
联立上两式得: 幻灯片 8
(b)若
m1 m2
时,由上两式得:
v2 v0
v1 0
幻灯片 9
2-5 一维空间完全弹性碰撞。在 2-4 题中,假设
m 立刻粘在一起,问:合并后的速度
2
时是多少?
初以态速动度能有m多1碰少v撞变f成热?能时了v,0?两当者
,问: v f 26m / s
t 1.2ms
(a)棒球与棒接触前后的动量各为多少? (b)棒对球冲量和平均力各为多少?
解:(a)由动量定义式 一维情况:接触前
P mv 得:
Pi mvi 0.145 (40.2) 5.829kg m / s
接触后:
Pf mv f 0.145 26 3.77kg m / s
3-3 在图中,两个带电粒子运动在均匀磁场中,粒子 1 所带电荷量为
,速率为
,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成
,所
受磁场力

。粒子 2 所带电荷量
,速度
,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为
,试求(a)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作用在带电粒子 2 上的磁场力的大小。
1 862m / s
q1 3.60C
90 0
F1
4.25103 N
3-4 两个同位素原子

被一次电离(各带正电荷 e),都以相同速度
进入
质谱仪,质谱仪中的均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0.750T,求两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半个
圆轨道后所分离的距离 d 。如图所示,假定磁场垂直直面向外。
235U (m 3.90 1025 kg)
238U (m 3.951025 kg)
解: 幻灯片 11 2-7 冲击摆。如图,用一根绳子从固定点悬挂一个沙袋,开始时处于铅值位置,当一子弹从 左方以速度 射入沙袋,陷在里面后一起摆动到 角度后静止。
v
m2 10 kg
m1 0.02 kg
(a)设子弹质量为
绳长
v 1000 m / s
沙袋质量为

,试计算 之值。
l 2m
(b)假如将沙袋换为一块钢,子弹做完全弹性 碰撞后反弹回去,试计算 之值。
m1 m2
解:动量守恒:
m1v0 (m1 m2 )v f
vf
m1v0 m1 m2
1 2
m1v02
1 2 (m1
m2 )v f 2
1 2
m1m2 m1 m2
v02
动能损失为:
1 v f 2 v0
若 m1 m2 :
1 2
m1v02
1 2
(m1
m2 )v f
2
1 4
m1v02
动能损失为: 幻灯片 10
因此:
F1 F2
幻灯片 23 3-2 通过两平行直导线的电流都为 2.2A,且方向相同,导线间距为 7.5cm,求作用在
两导线单位长度(l=1cm)上的吸引力的大小? 解:根据安培定律,两平行载流长直导线的吸引力为:
F 0I1I2 l 4 107 2.22 1.29N
2 d
2 7.5
幻灯片 24
49k g
v
5 7
v0 ,
5v0 7R
,

时,
滑行距离
t T
(c) 摩擦力对球在 0 到 T 时间内施加的冲量等于球平动动量的减少量
2 7
m 0
幻灯片 21
3-1 试证明在库仑定律成立的情况下,一均匀带电的球壳内任一点都不受到电场力
作用,即球壳上所有电荷对放在这一点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力之合力为零。
与原来静止的质量为
产生m热1量或形变)
v0
的小球发生正面碰撞。假设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即不
m2
(a)试计算碰撞后两小球各自的速度
和 (v1都沿 xv轴2 )
(b)讨论 m1 m2 的特殊情况。
解:(a)动量守恒:
m1v0 m1v1 m2v2
1 2
m1v02
1 2
m1v12
1 2
m2v22
能量守恒:
(c)若 a 2.2m / s2 v0 95m / s
,计算跑道长度 s 值。
知识点:位置矢量、速度矢量、加速度矢量的微分、积分关系
v dr dt
a dv dt
t
r (t) r (t0 )
vdt
t0
t
v(t) v(t0 )
adt
t0
初始条件:
时t t0
r r (t0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2-2 飞机迫降时需在较短距离 S 内使其速度从
v 降到 0 ,有时利用泡沫水泥铺道以
增大摩擦阻力,使飞机减速。今设飞机质量为
,要求它在 S=122m 距离内停下来,问:
1.75105 kg , v 26.8 m / s
(a)飞机的加速度为 a=? (b)飞机的轮胎受到的摩擦阻力 F=?
的平均值在 0.250s 内从 0.0125T 增大到 0.45T,如果线圈的半径是 3.05cm,
2-10 如图,在游乐场中一人缚在滑车内从高度为 h 的 A 点沿光滑轨道下滑,进入一半径为
R 的圆轨道后,到达高为 2R 的顶点 B 时,人刚好处于失重状态(即车对轨道无压力)。试证
明初始高度需达到
(摩擦力略去不计)
h 5R 2
mgh 2Rmg 1 m 2
2
机械能守恒:
mg
m
2
R
车对轨道无压力
幻灯片 1
v 2止-1状飞态机开离始地不起断飞地时加需速达到到一起,飞且速假度定是匀加,速因运此动需要。0在一条长度为 s 的跑道上从静 v0
(a)设一架飞机 A 的加速度为 a,求证
s v02 / 2a
(b)设另一架飞机 B 的加速度也为 a,但需要 增加到几倍?
v 值为飞机 A 的两倍,问跑道长度需 0
cos
1
0.022 10002 210 2 (0.02 10)2
幻灯片 13
(b)动量守恒:
m1v m1v1 m2v2
1 2
m1v 2
1 2
m1v12
1 2
m2v22
能量守恒: 联立上两式得:
v1
m1 m1
m2 m2
v
1 0.996
v2
2m1 m1 m2
v
2 0.00399
1 2
m2v22
3-5 一个磁场,它的方向与一个长方形面
的法线成 ,如果通过此面
的磁通为
,试求磁感应强度多大?
(5.5cm 7.2cm)
32 0
4.8105T m2
B S BS cos
解:磁通量:
B
S cos
4.8 105
5.5102 7.2 102 cos 320
0.0143
T
幻灯片 27
3-6 如图所示,一个条形磁铁,迅速地垂直靠近有 40 圈的圆形线圈,在线圈面上
v v(t0)
注意:对于一维情况位置矢量、速度矢量、加速度矢量可写为标量式。即: (包含正负号)
rva
解:(a)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 a 匀加速运动,故
t
v 0 adt
t
s 0 vdt
(b)4 倍
v at s 1 at 2
2
v2 s
2a
s v02 2a
(c) s v02 952 2051.1m 2a 2 2.2
1.05105 m / s
解:两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
r1
m11
q1 B
3.901025 1.05105 1.6021019 0.750
34.1cm
r2
m22
q2 B
3.951025 1.05105 1.6021019 0.750
34.5cm
两个带电粒子分离的距离 d:d=0.8 cm 幻灯片 26
天体 地球 月球 太阳 中子星
质量 m/kg
半径 R/m
表面重力加速度
5.974 1024 7.4 1022 1.989 1030
6.378 106 1.738 106 6.96 108
2.81030
9.799 1.634 2.740 102 1.868 1012
1104
m g G R2
q2 53.0C 2 1.3103 m / s
550
解: 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为:
F q B
B
F1
q11
4.25 103 3.60106 862
1.37
T
(a):
(b):
F2 q22B sin2 53.0106 1.3103 1.37 sin 550 0.00773 N
幻灯片 25
m2 gh
对钢块机械能守恒:
h l(1 cos )
幻灯片 14
cos 1 v22
2gl
(c) 上两种情况下,绳子的张力
F
(m1
m2
)g
(m1
m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