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之比较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 理 实 验课 程 基 本 要 求 研 讨 、 训会 在 杭 州 培
召开 . 会上 北 京 大 学 物 理 学 院 王 稼 军 教 授 做 了题 为《 等学 校 2 1 高 0 0级 新生 中学物 理 课 选修 情 况 调 查 汇报 》 的报告 [ , 报告 调查 了 当前 高 中物 理 课 3该 ] 程 的开设 情况 、 知识 点 的分 布 、 中学 的 执行 情 况 以 及 对学 生新 课标 的感 受. 统计 结果 来 看 , 省 及 从 各 地方 中学对 教 学模块 的选 取 主要 取 决 于 学校 对 高 考考试 大 纲 的 理解 , 多 教 学 内容 被 摒 弃 或 者 弱 很 化. 中学 阶段 教 学 内容 主 要 以 力 学 、 电磁 学 为 主 , 对热 学部 分 和近代 物理 部分 有所 削弱 . 同时 , 通过 对《 普通 高 中物 理课 程 标 准 》 非 和《
1 引 言
( 0 0年 版 ) 比较 口 , 21 的 ] 中学 物 理 在 知识 点 和 教
随着 高考制度 的改革 和 中学 新课 程 标 准 的 实
学要求 与 大学物 理差 异性 较 大 , 同时 , 学物 理 中 大 还 出现 了一些 新 的知 识 点 和教 学 内容 [ . 4 为做 好 ] 衔 接 , 以大学物 理在 教学 内容 的处 理上 , 做 到 所 应 区别对 待. 那 些 大 学 阶段 才 出现 的新 的 知识 点 对 我们应 尽可 能让 它 从 学 生 熟 悉 的 知识 点 逐 步 “ 生
大 学教学 方 法 和 中学 教 学 方 法 差 异 性 很 大 , 做好 教 学方 法 上 的 衔 接 与改 革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中 学教 学也 主张 素质 教育 , 但是 实施 还 是 很 困难 , 应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篇一:大学物理下小论文浅谈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班号:姓名:学号:摘要: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电磁感应,电磁炉,电磁炮正文:电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学科——电学、磁学,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实验发现,即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和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这两个实验现象,以及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的感应电场和位移电流的的假说,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

如今,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电磁学在生活中应用。

先来谈谈电磁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安全卫生的炊事用具逐渐接受,电磁炉也进入千家万户。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电磁炉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之间,它的结构主要由外壳、高级耐热晶化陶瓷板、PAN 电磁线盘、加热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显示电路板、风扇组件及电源等组成。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

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在电磁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15~40kHz 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励磁线圈),线圈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衔接之电磁学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衔接之电磁学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电磁学部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树祥知识点的异同1、电场:相同点主要有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律、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匀强电场及电场的叠加、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静电的利用与防范等;不同点主要是大学阶段比高中阶段多出以下内容:电偶极子及其电场、电通量、高斯定理(含介质下的高斯定理)及其应用、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电势叠加原理、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分关系、电势梯度、导体的静电平衡及其条件、静电平衡下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电场的能量与能量密度、电容、电容器的串并联、电容器的储能、电场的能量等。

2、磁场:相同点主要有基本磁现象(含奥斯特实验)、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安培力及应用、磁通量;不同点主要是大学阶段比高中阶段多出以下内容:洛伦兹力及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应用、磁偶极子(磁偶极矩及其所受磁场的扭转力矩)、运动电荷的磁场、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磁介质、磁化强度、磁场强度、磁介质中的环路定理、铁磁质的相关概念与应用等。

3、电磁感应:相同点主要有电磁感应现象、右手定则、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电磁场与电磁波谱;不同点主要是大学阶段比高中阶段多出以下内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及应用、涡电流及应用、感应电动势中的非静电力(动生与感生)、互感现象及应用、暂态过程(电路)、磁场能量及能量密度、涡旋电场与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4、电路:相同点主要有欧姆定律、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等;不同点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大学阶段比高中阶段多出的内容即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对变化电流的作用、电流密度、连续性方程、稳流条件、欧姆定律微分形式,基尔霍夫定理、暂态电路;二是高中阶段比大学阶段多出的内容即电阻的串并联、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多用电表的使用、简单逻辑电路等。

如何学好大学物理

如何学好大学物理

如何学好大学物理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必修的一门课程,学好大学物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一些学好大学物理的建议:一、认真听课课堂听讲是学习大学物理的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听讲,才能理解概念、掌握原理。

在听课时,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分心和走神。

如果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消化。

二、做好笔记记笔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方便你以后的复习和查阅。

在做笔记时,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符号和缩写,以提高笔记的效率和质量。

三、多做练习练习是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课后或学习中,要多做一些练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做练习时,要注意审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犯低级错误。

四、掌握规律大学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掌握规律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规律,如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等,这些规律都是前人经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意义。

五、学会总结学习大学物理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可以通过做题、看笔记等方式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想办法加以改进。

六、互助合作在学习大学物理时,可以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学好大学物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学习方法上的改进。

以上是一些学好大学物理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以及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课件一、初高中物理的区别1、知识层面的差异:初中物理主要涉及的是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如力学、电学、光学等,而高中物理则更加深入,开始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理论,如电磁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2、数学工具的升级:初中物理中,我们主要使用简单的数学工具,如算术和初级代数。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区别与联系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两个阶段,它们在内容、深度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

本文将首先从内容上探讨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区别,然后分析二者的联系,并最后总结它们的关系。

一、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内容区别高中物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涵盖运动学、力学、电学、光学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

而大学物理则更加深入和复杂,涉及量子力学、电磁场、热力学等更高级的物理学科。

与高中物理相比,大学物理更加注重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的结合,涉及更多的数学分析和物理模型的构建。

二、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深度区别另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深度上的差异。

高中物理主要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定律的掌握,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基本的物理思维能力。

而大学物理则更加注重深入地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通过数学和实验手段对物理现象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大学物理的学习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三、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联系尽管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

首先,高中物理奠定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学物理的概念和原理。

其次,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上是相通的,只是在大学物理中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和推广。

在实践方面,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高中物理实验的基础对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则更强调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总结: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联系。

高中物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解物理概念和培养基本的物理思维能力;而大学物理则更加深入和复杂,涵盖更高级的物理学科,需要更高层次的数学和实验技能。

然而,高中物理奠定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基础,并在实践方法上提供了支持。

高中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中文摘要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向导和源泉,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如今,物理学的稳步前进和取得的成就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普通物理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理工科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基础课。

由于普通物理的学习负担相对较重,使得大学新生所表现的不适应现象特别突出。

首先,本文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国内外教育衔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然后从教育衔接层面,比较和分析了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上的不同;再次,通过问卷调查法、教育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普通物理的教学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衔接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大学普通物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建议,以期通过“教”与“学”的改进,让大学低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大学物理,教育衔接问题 AbstractThe study of physics is the most basic and universal law of material movement in nature. It is the guide and sou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basic subject.Now, the physics of steady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extremely favorable conditions.The general physics cours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physics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ue to the relatively heavy burden of learning in general physics, the phenomenon of College Freshmen’s adaptation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First of all, 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ducation convergence;Then, the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versity physics and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in the educational idea, teaching mode, learning method and learning motivation;Again, throug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education statistics, conducted a survey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and has carried on a more thorough analysis of college physics and high school physics problem of convergence;Finally,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method and learning method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 to better adapt to the University of low grade students in university physics learning.Key word:High school physics,College Physics,Education convergence problem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从上个世纪全面来看,物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很多其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领域都受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的科学发展。

医科大学新生对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学习差异性的调查研究

医科大学新生对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学习差异性的调查研究

【 b tat T ruh tesvy ef d ta f sm n aegnrl ue o o ee p yi A s c】 ho g h ue,w n ht r h e r eea ysi dfrclg hs s r i e l t l c
su is n t i p p r h g c o l a d o lg t d n s itr s n e m i , t er i i aie , te t d e .I h s a e , ih s h o n c l e su e t ’ n ee t i L a g h i n t t s h e i v
是值 得我们 思 考 的现 象 。在 中学 时 , 师天 天辅导 、 教
日日相 随 , 使学 生 养成 了 依赖 的学 习 习惯 。而 大 学
高 中时 的情况 。是什 么造 成 了这 种变 化 。为了教 师 更 好 地 改 进 教学 , 生 更 好 地学 习物 理 , 必要 对 学 有 这 些问题 进行研 究 。 笔者 对贵 阳医学 院 20 07级 10 5 名 学生 实施 问卷调 查 , 查分 析结果 如下 。 调
趣 的只有 3 %左右 。影 响学 习兴趣 的原 因 , 调查 3 经
种“ 被解放 ” 的轻松感 也产生 了 , 学习动力更 显不 足, 以致不少学生的学习成绩下 降 , 考试整体不及
格率 高 。
13 学 习方 式 的 比较 . 131 预 习情况 调查 ..
是 多 方面 的因素 造成 的。对 物理 的不正 确 的认 识 ,
生 在 大 学 一 年 级 时感 到 学 习不 适 应 的 人数 远 大 于
由调 查 可 以反 映 出 , 生 在 中学 阶段 基 本 上不 学 需要 监 督 的 比例高 达 8 %左 右 , 就是 说 学 习是 比 5 也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是两个不同阶段的学科,它们在内容、深度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比较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在课程内容、学习要求和知识掌握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1. 课程内容1.1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自然科学课程。

它主要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等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会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波理论、光的折射和反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1.2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学科,它更加深入和广泛地研究物理学的各个领域。

大学物理的内容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量子物理、统计物理等。

学生在大学物理中将接触到更多的数学方法和物理理论,如分析力学、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等。

2. 学习要求2.1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课程注重基础的物理概念和现象的学习,学生需具备初步的数学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物理实验和观测。

高中物理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2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对学生的数学要求更高,学生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积分等数学工具,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大学物理的学习目标是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3. 知识掌握3.1 高中物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库仑定律、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等。

他们需要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

3.2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

他们需要熟悉电磁场的理论、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等。

大学物理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实践。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在课程内容、学习要求和知识掌握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高中物理注重基础概念和实验技能的学习,而大学物理则更加深入和广泛地研究各个物理学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之比较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树祥暑假后,将会有一大批同学进入大学深造。

其中又会有很多同学将会学习大学物理,那么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有哪些不同?教材内容不同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虽然内容上都是由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这五大部分组成,但中学物理只是这些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

另外中学物理教材一般由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配有较多的插图,所以比较形象生动;每节内容后都配置有关本节主要内容的练习题,这除了使学生掌握本节主要内容外,还有二个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二是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因为每节内容后给出的练习题都是本节公式、原理的直接应用,大多同学能够做出,而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正确求解习题时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会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会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中学物理实验编排在教材之中)。

大学物理教材很少从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推理、论证;插图较少,所以比较抽象;每章后才配有思考题和习题,对学生及时巩固、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学物理实验不编排在教材中)。

且大学物理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所以难度增加了。

以“重心”概念为例,中学和大学是从不同角度对重心进行研究的,中学阶段对重心是这样讲述的: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从效果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实际上就是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及物体的形状都有关,重心可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

大学阶段关于重心的讲述则是按以下方法进行的:将地面上的物体视为刚体,并将其分割成无数质元来看待。

它的各个质元所受的重力是同向平行的,如果改变刚体在空间的位置,各个质元所受的重力大小以及相对于地球的方向均不变,只是相对于刚体的方向有所改变,不论如何改变刚体在空间的位置,它的各个质元所受重力的合力都通过与刚体相关联的某一点,即刚体各质元所受重力之合力的作用点,这一点就是刚体的重心。

由刚体各个质元重心的坐标可求出刚体重心G 的坐标为: m x m x i i G ∆∑= m y m y i i G ∆∑= mz m z i i G ∆∑= m 为整个刚体的质量。

中学阶段,限于教学要求,只能给出重心的定性定义以及寻求重心的简易方法;大学阶段,重心的定义则是在中学基础上将物体看作由无数质元组成,各质元所受重力之合力的作用点定义为刚体的重心,并根据力矩等效导出重心的坐标,由此便可定量化地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讲课方法不同中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多,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老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如通过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演示实验等等来使学习内容形象生动,依次来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课堂演练题目的形式边讲解、边讨论、边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每一章节或每一部分内容结束后,安排课堂练习或习题课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大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介绍各种类型的习题,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要使学生当堂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有很大的困难,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总结和归纳。

中学物理教学,以物理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将知识点讲深讲透;大学物理教学,以物理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讲解为主,主要是物理思想、方法的运用。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物理现象都可通过实验进行演示,大学物理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不使用课堂演示实验的手段进行教学。

如高一同学们学习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用了一章的内容来讲解。

其结构设置为:先讲“牛顿第一定律”,在讲时老师大多都要模拟伽利略的斜面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让同学们理解“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得出惯性概念后老师也会列举大量生活中的事例以及演示实验让同学来理解惯性;然后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中,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在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后顺利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再通过例题对牛顿运动定律加深理解;在牛顿第二定律后教材安排了安排了第三节“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老师也会通过大量演示实验后得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内容得出后老师会通过例题来继续强化同学们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学完三个定律后的一节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老师会先讲解力学单位制,然后再通过给出多道例题的分析来强调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注意点;最后一节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老师会通过物理学史让同学们了解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伟大贡献,也要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只能适用于低速、宏观领域中的力学现象,也有它的局限性。

同学们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之前已经用两章内容分别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力和力的平衡”,对力和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有了了解,这样循序渐进,更便于同学们对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的接受。

而大学物理中,基本上对牛顿运动定律只用了一节内容进行学习,老师一般先阐述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给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方程,再讲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及适用范围。

整个内容与生活没多大联系。

也许是因为高中已经学习过的缘故,教材讲授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是简单的以文字的形式说明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并且涉及到了微分方程,老师通过一些理论推导、证明等比较枯燥的东西会很快讲授完,这就需要同学们课下注意通过自学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方法不同高中一般是依靠老师学,课前预习的不多,有些同学上课甚至不做课堂笔记,课后很少仔细阅读教材,课余时间除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就是求解大量的题目,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

由于天天与老师在一起,老师抱着学生走,同学们也习惯了在别人的监督下学习,在老师划定的轨道上运行,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大学注重新概念、新内容的学习,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看,物理学习到了大学阶段确实出现了一次飞跃,或者说上了一个台阶。

客观地讲,这个台阶的梯度不能算小。

这就形成了物理难懂难学的现实。

学物理的内容不是中学内容的重复或简单的扩展,而是在概念上深化、理论上提高,螺旋式上升。

有许多新概念出现,如角动量、热学中的“熵”、量子化、能带等。

既学习质点的运动,又研究多粒子体系。

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观代替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量子理论取代了能量连续的看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低速到高速,从经典到近代,大学物理的内容把同学们带向一个又一个美妙而又神奇的物质世界。

对这些新概念、新内容,从一开始就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足够的重视。

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智慧能力的发展过程。

问题要一个一个的解决,知识要一点一点的积累。

不要等问题成了堆,然后坐山兴叹:物理难懂难学也!另外,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要培养用高等数学来思考、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如果硬要把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做个比较的话,中学主要解决“恒”的问题,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恒力的功等等;大学主要处理“变”的问题,如变力的冲量,变力的功等等。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中学物理是用初等数学解题,而大学物理趋向于用高等数学解题。

再就是大学课堂上,考虑到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大学课堂上老师不会再像中学那样面面具到,只是将问题的重点提出来,因此不可能在课堂内消化全部内容,所以课后一定要自学,通过自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如果还像中学时一样完全依赖老师和课堂时间,势必会感到力不从心,学习跟不上。

另外教师除了上课答疑与学生见面外,剩余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

因此同学们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上要抓住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做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有比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要努力学习高等数学,要具备微积分的思想学会用微积分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要有矢量的思想,要学会把物理量的矢量放到适当的坐标系中分析,如直角坐标系,平面极坐标系,切法向坐标系,球坐标系,柱坐标系等;要有基本模型的思想,物理中分析问题为了简化,常采用一些理想的模型,善于把握这些模型,有利于加深理解。

如力学中刚体模型,热学中系统模型,电磁学中点电荷、电流元、电偶极子、磁偶极子模型等等。

要具备基本模型、微元和矢量的观念才能顺利完成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的学习,从而实现由侧重知识学习到侧重能力培养的转变教学目标不同中学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它要求中学生了解物理学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支柱,同时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学生的发展来看,物理课程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

大学物理课程所传授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学校理工科类各专业的学生,它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的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对于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是必备的,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的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显然,大学物理课程目标是在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加以提高。

针对以上不同,在即将学习大学物理前的这个暑假,同学们们应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要提升对物理的兴趣,可以去看一些科普类的电视电影节目,看科普类的书籍知识,也可以看一些科学幻想类小说;再就是要保持充沛的想象力,很多物理现象,物理结论都是很出乎人意料的,有了充沛的想象力,就不难理解这些千奇百怪的物理特例了。

再就是提前找来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书,先预习起来。

要多到图书馆去,不要在这个暑假太放纵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