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

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
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

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

[美]密苏里大学L.A11著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刘志南译

美国大豆协会施学仕校794

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仔猪在断奶过程中,如何控制仔猪不出现生长抑制和不发生疾病。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很快达到高峰,但是由于采食量有限及消化机能不全,加之其他经济方面的原因,这种生长潜能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美国的养猪业中,仔猪14—21日龄断奶正越来越普遍。早期断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繁殖性能,使每年每头母猪产更多的仔猪。然而,断奶越早,仔猪在营养学、免疫学和神经内分泌学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些又常常对采食、生长、健康和免疫状态产生不良效应。仔猪从断奶到8—10周龄的生长速度又直接关系育成育肥阶段的生产性能,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对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和管理,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由于养猪者对仔猪实行早期断奶,因此养猪业改变了从断奶到出售阶段只饲喂简单、玉米豆粕日粮饲养体系,而分别配给成分不同的日粮,以满足猪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但是,许多问题,不考虑饲料价格,也不清楚仔猪料对后续育肥阶段的生产性能的影响问题,仍然沿用更昂贵的蛋白成分和高度可消化成分的混料,其费用高于单一的玉米—大豆粕粉料4—6倍。

断奶日龄

成功的断奶程序决定于选择断奶日龄,断奶日龄又是与设备条件、营养和养猪者的管理技巧息息相关的。总的说来,仔猪断奶越晚,对断奶应激的抵抗能力就越强。

长期以来,人们就把早期断奶作为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一种手段。由于产仔设备投资往往最大,因此,早期断奶在同样的设备费用情况下可增加窝数。但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断奶时仔猪日龄越小,在断奶初期的几周内保持满意的生产性能的困难就越大。

仔猪断奶时产生的主要应激因素是环境性的和营养性的。

环境应激

仔猪断奶时发生的一般的环境应激包括温度控制不当,卫生不良,以及常常因猪栏不适而限制了采食和饮水。

断奶后,采食量减少和体脂消耗,使刚刚断奶的仔猪对低温相当敏感,不同体重的猪只所要求的环境温度列在表1。

表1 推荐的断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

仔猪越小,所要求的温度就越高并越要稳定。断奶后第一周时日温度变化超过2℃时,就会引起腹泻和生长不良。舍温测定位置应与猪体高度相同,因为人眼睛水平线处的温度要比地面的高出4℃。

仔猪的舒适环境不仅仅指温度,同时也与空气流通、湿度、采食和地面类型有关。通过猪体的流通空气的速度应尽可能低。几乎感觉不到的风速可使温度下降2℉漏缝地板,其向上的贼风十分常见,应放垫料。仔猪的生长速度,在无贼风的环境中,与在有贼风的环境中相比,在耗料减少26%的情况下,快6%。垫料如稻草的使用,有助于仔猪建立一个能减少热量损失的小气候。然而,由于人工费和粪便管理制度的不一致,大多数养猪者限制垫料的使用。潮湿的水泥地面也可使环境温度下降大约4℃。猪群密集也会减少热量损失,但是过分密集,那就表明环境不适宜。

猪的免疫系统生后5或6周才能完全建立。断奶前,仔猪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来预防腹泻。断奶时,将仔猪转移到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的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采用全进全出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减少发病率和腹泻程度(见表2)。

母猪转出对仔猪造成的应激还不能十分肯定。把仔猪转到一个新栏,与不同窝的仔猪混养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应激。断奶时仔猪混养确实能大大降低仔猪的生长速度(表3),但是,如果断奶后一定要?昆养,那么断奶前的混养会减少这种不良影响。

表2 连续进出和全进全出对3周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比较

和,1978

表3 断奶时仔猪混养的影响

,1976。

仔猪转出前继续饲养在产仔栏内几天,能否减小断奶应激尚需探讨。大多数研究已表明:仔猪在断奶后的第一周内,马上转出产房,或者在产房内继续饲养4天,仔猪的生长速度无差别,断奶前混圈哺乳1-2周,可能会减少断奶后的争斗。但是为实行该措施而设计的产栏不是很多。

总的建议是仔猪体重达20以前,每头猪占地3平方英尺(实体地面)和2平方英尺(漏缝地面)。如果猪的饲养密度过高,其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会降低。关于最佳群体大小的资料很少,但是有的资料建议每栏10-15头(表4)为最佳群体。大群体猪的生长速度会有所减慢,并且栏内个体大小的变异度往往增加。研究表明:饲养在单层、双层或三层的猪栏内猪的生产性能各有差异。让断奶仔猪表现出最佳生产性能,就应选择十分洁净的地面,为仔猪提供一个运动和休息的舒适场地,并使热量散失降到最低。即使不同层次间在生长率上有差异,而且仔猪的生产性能也会因地面的类型、地面质地等诸多主观因素,如耐久性、易清理性和舒适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也要考虑生产成本问题。

表4 群体密度和占地面积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和,1978

断奶后的最初三天,地面采食仔猪在采食量或生产性能方面没有表现出增加,而饲料的浪费却增加。使用不合理设计或不可调的自由采食料槽,其饲料浪费量多可达815%。使用可调节挡料板,控制漏料孔以防止饲料从前面和侧面洒出,可减少饲料的浪费。

乳头状饮水器是断奶仔猪最常用的饮水器。虽然浪费了很多水,但是它们比碗状或杯状饮水器更容易保持饮水清洁。4.5-11体重的猪,流量为1杯/分钟,11-22为2杯。建议每6-8头猪至少要有一个饮水器,或者每12头有1个碗状饮水器。饮水器高度应可调,高于猪背大约10,并成45°角。

营养应激

对刚断奶仔猪理想的饲料和饲喂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仍有争议。从母乳转至仔猪料的急剧变化给仔猪的生长带来了最大的营养性挑战。3周龄断奶时有许多仔猪的体重小于4.5。这些仔猪需要特殊的饲料以满足营养要求。如果饲料不能消化,或者不能利用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那么就会引起生长受阻甚至发生死亡。

断奶前,母猪每天供给仔猪大约16次、彼此间隔时间相等的液体状高度可消化的母乳。这种液体乳的干物质中大约含有30%蛋白质、35%脂肪和25%乳糖。断奶后,一般给仔猪饲喂低脂肪、低乳糖、高碳水化合物、以谷类和豆粕组成的干粉料。断奶后的第一周内,4.5体重的猪不能立即建立一个社群次序,找不到食槽,不能适应急剧的饲料变化和不能立即采食来增加体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仔猪在出生的最初几周内,消化酶的变化十分明显。分解乳中的乳糖和碳水化合物的乳糖酶,出生时高,以后逐渐降低。分解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必不可少的淀粉水解酶和麦芽糖酶,出生时低,以后逐渐升高(图1)。配制一种饲料,使其既能适应仔猪的消化能力,又能减轻对免疫系统不必要的损害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营养方案必须与断奶仔猪的日龄和体重相适应。

图1.仔猪消化酶的活性

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决定于断奶时的体重和以后的生长水平。不同体重的营养需求量列在表5。表5中推荐的能量水平对生长速度一般最适应,但是随着代谢能增加到3650千卡/时,饲料转化率就会上升。补给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可以降低蛋白浓度,又能维持氨基酸的水平。保持蛋氨酸十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分别是赖氨酸的60%、65%和18%的水平,可以构成理想的蛋白比(表6)。

表5 营养需求量

体重,

表6 仔猪料中必需氨基酸的理想配比a

a来源于和,1992

营养方案

八十年代,美国的养猪业走向早期断奶和形成“全进全出”的生产体系。如前所述,早期断奶常常引起生长迟缓,包括日增重和采食量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研究人员创立了一种经济、营养全面的饲养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断奶后的生长迟缓,提供均衡的快速生长直至出栏,并可以采用“全进全出”技术。对早期断奶仔猪发明了三阶段饲养体系,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产性能。阶段饲养体系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所提出的方案可以适用于一个很大的断奶日龄范围。阶段饲养的饲料组成推荐于表7。第一阶段饲喂高营养浓度饲料()(1.5%赖氨酸,25%乳清粉,7.5%猪血浆,1.75%干燥血粉,干燥颗粒料),直到体重达7。7-11(第二阶段),饲喂1.40%赖氨酸,谷类—大豆

粕料,其中含有乳清粉和其他高质量的蛋白成分(干燥血粉或精选的步鱼粉)。最后阶段(第三阶段),11—23,饲喂1.25%赖氨酸,谷类一大豆粕粉料。

表7 仔猪三阶段断奶日粮的主要营养成分

建立三阶段饲养方案,是作为仔猪在断奶前从高脂肪、高乳糖的母乳逐渐向由谷类和大豆组成的低脂肪、低乳糖、高碳水化合物的粉料过渡的一种措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饲料是从最大的消化能力和最佳的生产性能、最好的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进行综合分析而设计出来的。第一、二阶段的真正目的是诱导仔猪采食干料。仔猪一旦能采食相当量的饲料,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在确保维持仔猪的最佳生产性能的同时,尽快降低饲料成本。这样,在第三阶段,适口性好又昂贵的成分就可从营养方案中撤出,以降低饲料成本。三阶段饲养方案中至关重要的是第一、二阶段的饲料不要喂得过长。养猪者往往过于注重仔猪的生长速度,在仔猪已达到了推荐的体重,仍继续使用前两阶段的饲料,从而增加了总的饲料成本。昂贵的第一阶段饲料可以用到4周龄,或者再多几天以引导仔猪采食。

营养源

断奶仔猪料的消化力和采食量是获得快速生长、减少腹泻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仔猪料中的成分必须适应仔猪的消化能力。八十年代初期,多数研究清楚地表明:对于断奶时体重小于7的仔猪,喂给含有乳清粉的饲料要优越于单一的谷类豆粕料(表8)。在饲料中含有20—25%的乳清粉时,生产性能表现最佳(表9),断奶后10—14天内,对添加乳清粉的反应最大(表10)。对乳清粉的反应依乳清粉的质量等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常常是食用级的好于饲料级的(表11)。

表8 饲料中的乳清粉对6—15体重的断奶仔猪的作用

28例试验,3,393头猪得到的结果(1976—83)。

表9 仔猪料中乳清粉的含量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a

和,1981,总,数为100头在15—23天断奶的仔猪(5头/栏,5个栏/组)。

表10 乳清粉的使用时间a

a 28天的生产性能

表11 不同等级的乳清粉对断奶后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示同一排数据差异显著(P <.05),,.,1984

大豆产品

以豆粕形式的大豆蛋白,长期就被当作猪饲料中的主要蛋白源,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的构成是极好的(表12)。遗憾的是,大豆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血素,以及碳水化合物一蛋白质的复合物,这些都会降低仔猪对大豆蛋白的利用能力。生产豆粕粉的过程中,进行热处理,可以清除大多数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是,蛋白质一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不能被清除。豆粕中复合蛋白质被认为是引起早期断奶仔猪短暂过敏反应的原因。在此期间饲喂大豆蛋白可引起损伤性过敏反应,如可加快肠绒毛上肠腺(隐窝)细胞分裂,出现未成熟的肠细胞,从而在绒毛上降低了消化和吸引能力,增加了对肠毒素的敏感性。

最近进行几个试验以确定大豆产品的深加工是否能够提高大豆蛋白对仔猪的营养价值。现已有多种大豆产品,其中包括豆粕(44或48%蛋白质),豆粉(50%蛋白质),浓缩的大豆蛋白(70%蛋白质)或提纯的大豆蛋白(90%蛋白质)。等(1990)表示,湿膨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大豆蛋白的价值(表13)。但是,吃奶的猪仍比吃深加工大豆蛋白的猪的肠绒毛更长和具有更高的营养消化能力。这些试验的结果揭示:深加工的大豆蛋白,与直接饲喂豆粕相比,可减少短暂过敏反应的发生,增加肠绒毛的长度和对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以及提高生长性能。这项研究表明了加工的方法对仔猪利用大豆蛋白有着显著影响。

表12 仔猪料蛋白源中的氨基酸构成(以百分比表示)

a氨基酸值来源于1988。

b由厂家推荐的典型分析结果。

由于早期断奶仔猪对大豆蛋白产生迟发型过敏反应,所以营养学家明确提出:在第一阶段应用全乳蛋白,来最大限度地减小这种反应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可是,这对养猪者来说,不仅代价相当高,而且也只能推迟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1992年,等人研究表明,断奶后的第一阶段立即喂全乳蛋白的仔猪,与那些只喂大豆蛋白作为基础日粮的猪只相比,获得了更大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但是,当所有的猪向含有豆粕的第二阶段日粮的转换时,原来在第一阶段饲喂全乳蛋白的猪在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方面,情况就糟得多(表14)。这些结果表明,尽管高水平的豆粕是有害的,但是第一阶段日粮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豆粕。日粮中的豆粕(1)降低成本,(2)为使仔猪对大豆蛋白产生适应性作准备。

表13 浓缩的大豆蛋白或膨化的浓缩大豆蛋白替代断奶仔猪日粮中的乳蛋白

等,1990。所有日粮中都含有1.4%赖氨酸和异乳糖。日粮中的乳蛋白均由蛋白源替代。

表14 大豆蛋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1)(2)乳和豆粕(分别是P<.01和P<.05),等,1992。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血液制品

该血液制品给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带来了一场革命。喷雾干燥的猪血浆粉()、血粉()以及从屠宰场获得的血液副产品,蛋白活性最大,近几年已被广范地应用于养猪业。以前,在烤制面包时作为一种谷类蛋白的补充品,也用作肉制品和宠物食品的乳化剂。它是由血液中各种蛋白成分如白蛋白、球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的,含有68%的蛋白质和6.1%赖氨酸。血液被收集在冷藏罐中,加一些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通过离心把血细胞分离出去而得到血浆,4℃贮存,用来喷雾干燥。该过程包括预热(93℃,25分钟)、喷雾干燥(207℃,1—2分钟)和水汽蒸发(93℃,1—2分钟),这样就制成了细粉状的最终产品。喷雾干燥法制备血粉的过程与上述相似,只不过血粉中含有血浆和红细胞等成分。

已经进行过大量的试验来评价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作用(表15)。的一个十分稳定的作用就是刺激食欲,从而提高日增重。

为了确定是否能够替代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脱脂奶粉()和/或乳清粉(),堪萨斯州立大学完成了两项试验(等,1990)。第一项试验的结果表明,和乳糖能够替代的第一阶段日粮中的和第二阶段的。进行的第二项试验是为了进一步弄清对生长的影响和确定乳糖的添加量。试验在仔猪断奶后的最初2周进行,试验设计如下:(1)对照组(),玉米—豆粕+20%脱脂奶粉+20%乳清粉;(2)酪蛋白(),玉米加7.5%酪蛋白替代豆粕;

(3)—乳糖—乳清(),玉米加10.3和10%乳糖替代;(4)—淀粉—乳清(),像料3那样加玉米淀粉替代乳糖;(5)一乳糖(),玉米加13.4和24%乳糖替代和;(6)淀粉(),像料5那样用玉米淀粉替代乳糖;(7)乳清粉(),玉米、豆粕+20。断奶后3、4和5周,所有仔猪都喂10%乳清粉,4%鱼粉和玉米—豆粕的常规饲料,总计204头猪(起始日龄为21天,体重13.0),按体重分栏饲养,随机分成7个试验处理组,共进行5次重复试验。

试验结果列在表16。在0-2周阶段,饲喂含有饲料的猪比饲喂或饲料的猪,增重快30%,耗料多20%。当和乳糖被替换成(饲料)时,对生长速度和采食量的影响达到最大,这就说明了在这些饲料中是需要乳糖的。试验结果为和乳糖有效地替换第一和第二阶段饲料中的奶制品提供了证据。等(1991)得出结论,6是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的最佳水平。不足的是,在他们试验中,饲料中蛋氨酸的浓度不等。为了维持蛋氨酸的浓度在(1988)所要求的浓度以上,在的含量大于6%时,一定要在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蛋氨酸。因而,如果在饲料中大量加入人工合成的蛋氨酸,那么仔猪很可能就会对更高含量的产生反应。堪萨斯州立大学最近完成的两项试验说明了含有血浆蛋白的第一阶段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的重要性。等(1993)指出,在蛋氨酸水平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浓度超过10%时,仔猪对其反应呈线性关系。第二项试验,(等,1993)测出了21日龄仔猪饲喂含有干燥血浆粉的第一阶段的饲料对蛋氨酸的需要量(表17)。这些结果表明第一阶段饲料中蛋氨酸的总量应达到.40~.44%(可消化.35 ~.39%)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产性能。该水平高于现行的(1988)标准,强调在日粮含有干燥猪血浆粉时应补充蛋氨酸。

向第一阶段饲料中添加干燥血制品,取代脱脂奶粉是很典型的做法。可是,这样就会降低饲料中乳糖的含量。虽然仔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改善,但是碳水化合物部分的需要量增加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在单一的玉米——大豆粕粉饲料中,乳糖的含量达到43%时,仔猪的生产性能就会呈直线上升。为了明确含有干燥猪血浆的日粮中乳糖水平这个问题,堪萨斯州立大学做了一次试验,将含有20%乳清粉(14.4%乳

糖)的,与相似的、仅含有10%乳清粉(7%乳糖),或10%乳清粉分别添加4、8、12或16%乳糖的日粮作以比较(相当于日粮乳糖为11%,15%,19%,23%——译者注)。结果(表18)显示:当第一阶段日粮中乳糖量达到23%时,生产性能就呈直线上升。不过,在确定第一阶段日粮中的乳糖最佳配比时,一定要考虑经济问题。

表15 喷雾干燥的猪血浆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百分比

高于对照组的百分比试验组头数平均断奶日龄对照蛋白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增重

1 144 24 4 +27 +24 +1

2 35 28 6 +84 +34 –37

3 120 21 10 +15 +28 +11

4 240 2

5 10 +23 +23 –1

5 204 21 10 +14 +85 +65

6 96 10 +100 +7

7 –10

7 36 10 +7 +20 +15

8 36 10 +81 +73 –60

9 132 +16 +22 –7

10 96 25 8 +80 +42 –23

11 468 21 10 +89 +34 –35

12 534 21 10 +55 +46 –6

13 144 21 5 +33 0 –23

14 96 21 10 +46 +12 –33

15 150 21 7.5 +46 +12 –33

16 48 17 8.3 +40 +60 +13

17 48 17 8.3 +24 +32 –4

18 100 5 +41 +35 +5

19 100 21 10 +41 +28 –11

20 252 24—26 5 +9 +8 –3

21 110 28 5 +9 +18 +6

22 150 24 6 +31 +20 –9

23 216 22 5 +9 +11 +1

,脱脂奶粉

,豆粕

.,膨化浓缩大豆蛋白。

,喷雾干燥的猪血浆粉

n,试验猪的头数

表16 仔猪饲料中干燥猪血浆粉和乳糖或淀粉替代奶制品的效果(1)

(1)等,(1990)

(2),对照;,酪蛋白;,—乳糖—乳清;,—淀粉—乳清;,—乳糖;,—淀粉;,乳清粉

(3)乳糖的主要作用(P<.10)

(4)含量的主要作用(P<.05)

(5)和对照(P<.05)

(6)对照和乳清粉日粮(P<.05)

表17 干燥猪血浆饲料中增加蛋氨酸的含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项目

饲料中蛋氨酸的含量,%

.28 .32 .36 .40 .44 .48

天数0—14

平均日增重,g(1)(2) 180 263 309 318 346 313 9.2

饲料/增重(1)(2) 1.25 1.11 1.03 1.01 1.02 1.0 35.4 天14

血浆中尿素态氮,/公升(1)(2)8.9 7.42 5.67 4.45 4.95 4.48 20.1 (1)日粮蛋氨酸的线性效应(P(.01)。

(2)日粮蛋氨酸的二次方效应(P(.01)。等,1993。

表18 猪血浆基础日粮中增加乳糖含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1) 乳糖的线性影响(P<.01);(2)对23%乳糖(P<.05),等,1993。

断奶仔猪料对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

简单饲料和复杂饲料的问题仍存在着矛盾。可是,一致认为仔猪对复合料的反应依断奶日龄而定(图2和图3)。应用简单的玉米——豆粕粉仔猪饲料的理论是在育成和育肥阶段能够得到补偿生长。使用简单仔猪料的拥护者强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仔猪饲养阶段的饲料费用。他们愿意接受仔猪饲养阶段生产性能和生长速度减慢的事实,因为他们相信在后续的育成阶段,生长速度会更快,从而得到补偿。该办法的明显优势就是降低了饲料费用,减少了管理投入,原因是饲料不必频繁更换。阶段饲养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生产性能不佳和断奶后生长迟缓这一问题。

仔猪阶段饲喂复杂饲料的提议者不同意补偿生长的说法。他们相信,通过正确协调饲料费用和生产性能的关系,断奶后生长迟缓是可以避免的,从断奶到10—23期间的最佳生长状态是可以达到的。他们也相信仔猪阶段的快速增重会持续到上市体重。阶段饲养中,复杂料的主要不利因素是饲料的成本。可是,这些饲料消化程度高,适口性好,适合快速改变营养需要的变动,适应仔猪的消化能力。该方案所提出的仔猪生产性能的改善,在集约化生产管理的、要求最大出栏量的猪场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生产中采用哪个方案才是最合算的?解决该分歧的关键就集中在补偿生长是否奏效这个问题上。换句话说,仔猪阶段饲喂复杂料所获得的额外体重是不是又在后续的育成和育肥阶段又失去了?我们一定要弄清楚给早期断奶仔猪饲喂单一的玉米——豆粕粉饲料发生的生长迟缓是否也会一直影响到猪的上市?

为了评价补偿增重的问题,等(1992)用了1350头猪(21天断奶时的体重为62)来明确断奶重和断奶后第一周内平均日增重对后续的生产性能的影响。断奶重对后续生长的影响是,每.454的断奶重在断奶后56天时就产生10的影响,上市时是20(表19)。断奶后第一周内的平均日增重也对后续生产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表20)。断奶后第一周内增重超过117g/天的猪比那时掉膘的猪在上市时重77。明尼苏达大学所进行的一个相似试验(等,1991;表21)表明,饲喂复合仔猪料的猪在育成阶段增重更快,上市时间更短。

因此,仔猪阶段饲养方案的经济优势必须包含两个方面:改善仔猪阶段的生产性能和发挥后续生产性能至上市的优势。简单日粮方案和阶段饲养方案费用的比较是很难进行的,原因是营养成分价格的迅速变化,增长出栏在各个生产环节中重要性的不同,以及架子猪和肥猪价格的差异。但是,从断奶到体重23时每头猪的饲料费用,分阶段饲养时,通常为1.25—1.50美元,要高于传统的玉米——大豆粕饲料的方法。而断奶后生长抑制作用的减小、生产性能的提高和上市天数的缩短,又可抵消增加的饲料费用,因此,阶段饲养方案,对早期断奶仔猪是可行的。

表19 断奶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a

a 等,1992。仔猪平均21天断奶,体重6.2。断奶后28和56天的数据来自一个商品猪场,1350头试验猪。

表20 断奶后第一周内的增重情况对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a

断奶后天数与体增重()

断奶后第一周内平均日增重,克28 56 156 上市日龄

<0 14.7 30.1 105.5 183

0—150 16.0 31.9 108.3 179

150—227 17.0 32.5 111.4 175

>227 18.2 34.8 113.2 173

a 等,1992。仔猪平均2l天断奶,体重6.2。断奶后28和56天的数据来自一个商品猪场,1350头试验猪。

表21 仔猪日粮中的奶制品对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a

试验组

1 2 3 4

日增重,/天

断奶仔鳍料b .40 .41 .43 .47

育成料b .75 .80 .79 .79

a 等,1991。总计200头猪(7.3,28日龄),分成4个试验组:(1)1—5周,不加奶;(2)1—2周,20%乳清,3—5周,不加奶;(3)1—2周,20%乳清+20%脱脂奶,3—5周,不加奶;(4)1—2周,20%奶+20%脱脂奶,3—5周,20%乳清。所有日粮中都加1.4%赖氨酸(1—2周),1.15%赖氨酸(3—5周),.78%赖氨酸(育成)和.63%赖氨酸(育肥)。

b试验组1对2、3和4(P<.05)。

饲料添加剂

大多数仔猪饲料内都含有抗生素或其化合物。仔猪饲料中添加这些物质一般可以使生长速度提高10—20%,饲料转化率提高5—10%(表22)。硫酸铜含量达到125—250,也可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并可与抗生素一起添加(表23)。

仔猪饲料中添加肠道常在菌,一般不会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表24)。

最近的试验(和,1993和A11等,1994)已经证明:高水平的氧化锌可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表25、26、27)。

表22 仔猪对抗生素的反应(仔猪阶段,起始体重小于16)

* 四环素和青霉素磺胺噻唑联合在一起。和,1979.

表23 抗生素与铜联合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表24 仔猪饲料中的乳酸杆菌的作用

a每毫升含有100百万个活性菌。等,1976。

表25 仔猪饲喂不同药用水平的氧化锌或硫酸锌来测定

锌的状态与生产性能的关系(1)

(1) 和,1993。数据从6个重复试验组获得,每组5头猪,饲养21天;试验是从断奶后经7天的适应期、第35天开始的;起始平均体重是8.33。

(2) 基础料对,和源含量的交互影响是显著的(P<.05)。

表26 第一阶段日粮中氧化锌的作用a

a 等,1994。17—23日龄断奶后,饲喂第一阶段日粮14天。平均起始体重7.5。的添加浓度是2000。

表27 第二阶段日粮中氧化锌的作用a

a 等,1994。以第二阶段日粮饲喂14天。终末平均体重22.9。

香精、甜味剂和香味强化剂已被广范地应用在仔猪饲料中。当猪进行选择性采食时,它们将来食更多的含有香精的饲料。虽然这些添加剂或许有时能够增加采食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利润微薄。

一个行之有效的营养和管理方案,要依靠设备条件和管理技术来选择适当的断奶日龄。所设计的营养方案,一定要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早期的生长发育对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

营养学名词解释

1.营养: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 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3.营养价值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4.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 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5.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它们转变成可溶的、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消化。 6.吸收:食物的消化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和无机盐等,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叫吸收。 7.被动转运: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8.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如钾离子、钠离子)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9.胞饮作用:指活细胞不靠通透性从外界摄取液态物质的现象。(指内吞细胞外液体。) 10.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指那些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充足,相互比例适当,能够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优 质蛋白质: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则这种蛋白质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1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12.限制性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LAA):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 用,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13.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 of protein: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如将几种食物进行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 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蛋白质消化率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越高,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 15.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1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n-3(或w-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 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17.n-6 PUFA:n-6(或w-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 18.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 19.内源性胆固醇:由肝脏合并随胆汁进入肠腔的胆固醇,一般为2至3g/d。 20.膳食纤维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糖类及木植素。 21.节约蛋白质作用: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能量为基础,当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将由蛋白质、脂肪产能来弥补,即为糖类对蛋白质 的保护作用。 22.抗生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酮体,会产生酮症酸中毒;当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这种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23.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oligosaccharide)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24.功能性多糖:是一类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25.食物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 强。 26.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 :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27.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人体在摄食过程中,除了夹菜、咀嚼等动作消耗 的热量外,因为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及代谢转化,还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营养学家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热能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又叫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28.营养学标准人以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MJ(2400kcal)作为1。 29.微量元素: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 30.常量元素: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 0 . 01 %以上的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较多。是构成有机体的必备元素。 31.混溶钙池:在软组织和体液的钙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这部分钙统称为混溶钙池。占人体内总钙量约1%。 32.食品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 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33.乳糖不耐受: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在摄入乳糖后,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进入大 肠,刺激大肠蠕动加快,造成腹鸣、腹泻等症状称乳糖不耐受症。食用酸奶、低乳糖奶可以减缓乳糖不耐受症。 34.酸性食品:通常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品,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 质。 35.碱性食品:指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包括蔬菜、水果、豆类、牛奶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36.Index of nutrition quality(营养质量指数):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热能密度(待测食品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 之比,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 37.公共营养,社区营养:通过营养监测、营养调查发现人群中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将营养科学理论应用于改善人群中营养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38.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指为满足人群健康个体基本营养所需的能量和特定营养素的摄入量,它是在美国的推荐膳食 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39.EAR RNI AI UL RDA=推荐的日摄食量 EAR=平均需要量 RNI=推荐摄入量 AI=适宜摄入量 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40.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本国国情提出的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知道人们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已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 41.营养调查:是通过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测,体格检查,能量消耗观察,了解个体或群体营养状况的方法。营养调查是营养监测的基础。 42.营养监测:根据营养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营养调查和分析测定,掌握信息,为改善居民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医院营养科制度

营养科制度目录 营养科管理制度 (2) 营养科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3) 营养科临床营养工作制度 (8) 营养科查房制度 (9) 营养科分级查房制度 (9) 营养科会诊制度 (11) 营养科值班制度 (12) 营养科交接班制度 (13) 营养科门诊工作制度 (14) 营养科肠内营养配置室工作制度 (15) 营养科治疗膳食区域工作制度 (16) 营养科餐前检查制度 (17) 营养科感染管理制度 (18) 营养科设备维修制度 (19) 营养科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20) 营养科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 (21) 营养科库房管理制度 (22) 营养科膳食管理制度 (23) 营养科食品采购制度 (25) 营养食堂食品加工制度 (26) 营养食堂供应、留样制度 (27) 营养食堂清洁消毒、卫生制度 (28) 营养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9) 营养科重点病房治疗膳食医嘱的效果评价制度 (30) 营养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 (31) 营养科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32)

营养科管理制度 1、目的 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2、范围 营养科 3、标准 3.1、从多数病人的经济情况出发,计划与制备合乎治病原则及卫生要求的膳食。 3.2、除因特殊需要限制某些营养素外,应根据供应情况,调配符合营养的膳食,定期计算营养价值。如有营养成分和热量不足,必须及时解决,以促进病人体力恢复。 3.3、制定医院膳食种类,如普通饭、半流质、流质以及各种治疗膳食,并将各种膳食之原则和内容明文规定,使医护人员了解。 3.4、积极配合临床,开展临床营养科研工作,随时观察疗效,不断总结经验。 3.5、制定各类膳食的菜谱,应考虑下列各点:营养价值、治疗原则、伙食标准、样别调剂、季节性食物以及病人饮食习惯等。 3.6、在采购、储存、制作食品时,要做好经济核算,注意节约,做到收支平衡,帐目清楚。 3.7、做好营养知识的宣传,使患者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向炊事、配餐人员进行营养卫生常识的教育。 3.8、各种膳食应按规定时间发出。开餐前,营养人员重点检查尝味,确认符合治疗原则和卫生要求时,才能发出。 3.9、病员食堂的卫生管理,包括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工作人员卫生要求等,按职工食堂管理制度5、6、7条执行。 3.10、有关食品制备、分发、配膳和保管等,应根据医院条件,制定具体要求,并严格执行食品、餐具的清洁、消毒制度。 4、参考文献 卫生部医政司《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健康自我管理指南

健康自我管理指南 第一章健康自我管理基本概念 一、健康自我管理 1、健康自我管理: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健康自我管理是一项简单易行、效果明确的干预措施,无需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能够在大部分人身上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搭建了医患间之间、病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2、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沿袭“健康自我管理”的理论,以小组为平台,让组员针对一些共同的健康问题,通过共同享有和共同监督的形式,学会处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健康自我管理课程 健康自我管理课程是一套用于社区组织开展“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教程,包括“健康自我管理活动指南”和“健康自我管理手册”两部分。 1、健康自我管理活动指南:是供“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小组长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提供在健康自我管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帮助经过培训的小组长有效组织管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健康自我管理活动指南重点介绍了健康自我管理需要的技能、常见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心理健康以及一些与管理慢性病有关的常识,需与健康自我管理手册一起使用。 2、健康自我管理手册:主要是帮助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在活动中了解一些健康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论述了什么是健康自我管理、健康自我管理需要哪些技能、介绍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自我管理以及常见健康行为危险因素和心理健康的一些管理方法。 健康自我管理课程概要

三、健康自我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讲课:简单介绍实际情况、基本要求和问题,提供该课程的一些情况并解释一些基本概念。 1、讲课的基本要求: (1) 解释讲课目的。 (2) 激励组员把其所遇问题和课堂内容相结合。 (3) 把课程中的图表及附录加以概括,在提出论题时点明,使小组长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引起成员兴趣。 (4) 不必把课程中内容逐字逐句地告诉组员。 (5) 把精力集中在个人的优点上。 (6) 让小组长在短时间内讲述大量内容,可事先做好准备。 (7) 提供组员难以很快得到的信息,但要简明并按一定的顺序叙述,使组员易于接受。 2、讲课的注意点: (1) 如果讲课准备的不充分或是进展不顺利会打消组员的兴趣。 (2) 被动地听课,不参加团体活动对组员不利。 (3) 组员可能会无法记住和理解讲课内容。 (二)讨论:对于课题和课程中产生的问题可进行语言上的交流。讨论可在小组长的启发和帮助下进行。小组长要为组员交换意见和有关体会创造机会,可组织进行全体讨论或2~3人的小组讨论。 1、讨论的好处: (1) 每个成员都可参与。 (2) 个人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的交流丰富了书本和课堂的教学内容。 (3) 小组长和组员共同参与,可重复症状或信念。 (4) 激发组员主动学习的潜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5) 增进组员彼此尊重,包括持异议者。 2、注意点: (1) 有人会滔滔不绝影响他人陈词,小组长要细心帮助并鼓励每个人参与。 (2) 费时间,容易扯开话题。 (3) 小组长会较难发觉组员学了什么和学了多少。 3、小组长应该做的工作: (1) 创造热情的、轻松的、利于讨论的氛围。 (2) 尊重每个讨论者及其言论,并鼓励讨论者像他所说的那样做。 (3) 接受他人的正确观点。 (4) 召集成员并分派任务。 (5) 倾听,强调并使成员的讲述明了。 (6) 整理概括成员陈述,要求提出合理的主张。 (7) 保持讨论的继续进行,回顾和总结,突出重点。 4、小组长应避免的问题: (1) 忽视讨论者的反应,漠不关心。 (2) 公开或私自操作,包括和别的讨论者一同进行该行为。

学校营养餐各种制度

1.大力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3.将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领导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核定的实名制学生名单报教育局审查备案。 4.配备好后勤管理人员和生活教师,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确保管理服务和教育工作扎实到位。 5.合理安排用餐时间,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6.认真做好营养餐工作的检查与指导。学校主管领导坚持每周检查指导一次,分管领导坚持每天指导检查一次;全面检查食品质量、卫生安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食品配送分发等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和处理。 7.严格按照学籍管理规定界定享受对象,认真审核享受人数,建立健全学生实名制档案,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严禁虚报学生数,严防套取、冒领国家资金。 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

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全体教师认真学好上述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按照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配备专(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严把食品安全关,预防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3.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加强对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严禁学生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零食、饮料,以防不良疾病发生。 4.学校食堂及食品存放库房必须保持环境整洁,消除蚊蝇、老鼠、蟑螂等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 5.直接从事营养餐工作的学校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业务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持证上岗参加工作。 6.直接接触学生营养餐食品的学校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工作期间,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7.学校食堂管理员、采购员切实严把食品采购、运输、验收入库三个环节,坚持食品原料采购查验与索证索票制度,严禁采购腐烂变质、污秽不洁、霉变生虫等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严禁使用无碘盐,严禁无质量保证的食品及原辅材料进入学校。 8.坚持做好全县学生营养状况的监测工作,学生监测率达30%以上,监测次数一年不低于一次。 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1肠内营养的历史 虽然营养支持被认为是一些XXXX人几年前已经研究过的当时,营养液是直肠给药,主要是乳制品、动物血、葡萄酒和牛肉的混合物。由于营养制剂的限制,肠内营养在XXXX之前并不常见二战后,由于鼻胃管的出现,开始了上消化道肠内营养的尝试。1957年,格林斯坦等人开发了一种具有明确化学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用于开发宇航员的肠内营养。该制剂能维持大鼠的正常生长、繁殖和泌乳。1965年,Winitz等人将其应用于人体。1973年,Relany等人报道了腹部手术后导管针空肠造口术的应用,1980年,Hoover等人证实了术后早期空肠喂养的营养益处。随着20世纪80年代对肠功能的重新认识,特别是肠黏膜屏障、细菌移位和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理论、技术和制剂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应用于临床时,临床医生以极大的热情接受和推广了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缺点逐渐显现。特别是当人们认识到肠黏膜屏障、肠道细菌移位、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建立,以及对肠道免疫防御功能的认识,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增加,国外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比例已从8:2变为2:8。

2.1肠粘膜屏障:①机械屏障:肠上皮及其细胞与粘膜上皮表面粘液的紧密联系;②化学屏障:主要指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如胃液、胰液、肠粘膜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等。(3)生物屏障:肠道细菌和生物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④免疫屏障:十二指肠相关淋巴组织主要由帕耶氏斑、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和上皮组织淋巴细胞组成。肠道通过S-IgA的体液免疫分泌和细胞毒性细胞免疫反应形成体内最有效的防御屏障 2.2提出细菌易位的概念。细菌移位是指寄生在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包括活的和不活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物,如内毒素等。通过解剖学上完整的肠屏障进入正常的无菌组织,如肠系膜淋巴结和其他器官。 2.3肠内营养对肠粘膜代谢的意义肠上皮细胞具有代谢活性。正常情况下,肠上皮细胞平均每3天左右更新一次,因此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相当大。Bergel等人在1997年的研究表明,肠粘膜的营养30%来自肠系膜动脉的血液供应,70%来自肠腔内营养此外,大量数据证明肠内营养中包含的组织特异性营养因子如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对肠和结肠粘膜营养具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可以调节上皮细胞的更新,提供肠上皮细胞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促进绒毛顶端细胞的脱落,并刺激对肠粘膜有营养作用的胃肠激素的分泌Thompson等发现,胃肠外营养组大鼠的体重、绒毛高度和小肠及粘液中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肠内营养组。正常受试者在肠饥饿36小时后,肠吸收功能显著下降,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实验证明,肠饥饿可导致幼猪胃、小肠和胰腺生长迟缓,小肠粘膜刷状缘寡糖酶活性降低,同时肠粘膜厚度、绒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

一、绪论 决定健康四大因素: 1.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 2.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 3.医疗条件:占8%。 4.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食物与健康 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食物(食品): ①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②食物的作用:..营养功能..感观功能生理调节功能 2.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物营养、人体营养规律,从而指导人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 4.特殊人群营养学:是以营养学为基础,用以指导特殊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5.营养素(nutrients) 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 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分类: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能量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较大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 ..内容:食物营养、人体营养 ..意义:指导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 量营养素与能量代谢 适合中国成年人的BMI范围(kg/m2) ≥28 24-27.9 18.5-23.9中国 ≥30 25-29.9 20-24.9 WHO 肥胖超重正常

1斤体重有多少能量?1斤体脂=3850千卡(kcal) 一般速度跑步15分钟耗能1.95×62kg=120kcal半小时240kcal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人类所需能量来自何方?光合作用的产物食物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能量是无形的,它是以食物为载体。将食物中的能量营养素加以“处理”,便能使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能量的表示 来自食物的能量..卡路里(calorie)、千卡(kcal) ..焦耳(joule)、千焦(kJ) ..单位换算关系1 kcal=4.18kJ 营养素能量系数的研究 ..每克营养素在体内体内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 ..至今,三大营养素能量系数也称做Atwater能量转换系数”Atwater (1844-1907) 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蛋白质(4 Kcal/g)碳水化合物(4 Kcal/g).脂肪(9 Kcal/g) 能量系数的应用.计算摄入能量的多少指导食物的选择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一门科学,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掌握医院的基本饮食,常用的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应用范围,饮食治疗原则,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临床营养学》课程主要介绍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医院营养膳食和饮食治疗等内容。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能应用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配合医嘱和病人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营养实施指南,配制简单的膳食,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且能面向社区所有的服务对象,为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延年益寿,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包括: 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思想教育目标:包括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1.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学基本知识、食品中个营养素组成、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常见疾病的营养学护理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1)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1).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 Jun130 (3) J LiaoningMedicalUniversity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裴婷娜 (本溪市中心医院营养科 ,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因为营养过剩和不平衡而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 健康甚至生命。营养与临床治疗和康复被认为是现代医疗模式的三大组成部分 ,在增进健康、促进病人康复过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应用营养学的学科性质、营养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营养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以期引起人 们对这门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促进其不断发展。 关键词 :应用营养学 ;发展现状 ;趋势展望 中图分类号 : R151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0424 (2009) 03 -0284 -02 TheDeveloping Status Quo and Tendency Prospect on the Practical Nutriology PE I Tingna (NutritionalDepartmentof the CenterHospitalofBenxi, Benxi, 117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ofpeoplepslivingstandard, thediseasescausedbyovernutritionandoutofbal2 ance have raised rapidly, which have

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营养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科室功能和任务: 临床营养科是负责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诊断、营养治疗的临床医疗科室。其主要功能和任务是: 1.完成临床营养的医疗、教学、科研(临床疾病和营养代谢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2.完成营养门诊及住院病人(包括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营养诊断工作(各种疾 病状态和/或营养不良的评价、诊断); 3.确立营养治疗方法(肠外、肠内营养、治疗膳食、基本膳食);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开列营养医嘱; 4.实施营养治疗全过程: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液、匀浆膳等的配制;治疗膳食的称重、配制及基本膳食配备和制作并运送至临床各病区患者的床 前。 5.根据临床营养学理论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营养相关性药品(肠外、肠内使用的氨基酸、脂肪乳、矿物质类、维生素类及营养复合制剂等)。 科室执业条件: 营养科应具备和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 件。(一)人员配备 1.营养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业训练、掌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按照医院技术职称编制配备医师、技师、护士、膳食操作间管理员,按技术工种编制有厨师、护理员等相关人员。 2.营养科主任是本单位营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应具有营养学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书及相应医疗专业技术职务。 3.营养科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营养科工作1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4.膳食操作间管理员应当具有烹饪学基础,并取得管理专业大专以上学 历。5.营养科医师要求医学营养专业毕业或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书。营养医师人数和床位比例为1:100。 6.营养技师不少于2人。 7.营养科护士人数不少于2人,要求护理专业毕业,取得执业护士证书,完成相应治疗工作。 8.营养科厨师要求烹饪院校毕业,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营养厨师人数和床位比例为1: 25-30,上岗前应接受过临床营养相关知识的培训。 9.营养科护理员(配膳员)人数和床位比例为1:35-45,上岗前应接受过临床营养工作内容的培训 (二)房屋设施和卫生学要求、仪器设备等 营养科应设立完善的营养治疗工作区域,包括营养门诊,营养代谢(实验)室、肠外营养配制室、肠内营养配制室、膳食操作间等。 营养科室位置应和病区相邻,具有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建筑面积,工作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营养科各功能区的设置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住院患者数量的需要。科室总建筑面积和床位的比例为: 三级医院不低于1.5m2:1,其中膳食操作间1m2:1,其它工作区域 0.5m2:1。二级医院不低于1m2:1,其中膳食操作间0.7m2:1,其它工作区域0.3m2:1。各功能区工作面积及分区符合工作要求。科室及功能区标志明显,和医疗机构其它科室样式、规格统一。 1.营养门诊:设于医院门诊区域,有专用的房间,配备门诊工作的设施用品,包括计算机及相应营养软件、代谢车、人体成分分析仪、身高体重计、握力器、皮褶厚度计、测量软尺等。 2.营养代谢(实验)室由称量室、精密仪器室、毒气室及操作室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不低于50 m2。室内墙壁为铝塑板、地面耐磨、防滑、防静电。配备和开展检测项目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各种称量天平,检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凯式定氮仪等。开展有毒检测项目时应具有相应排风及通风设备。根据开展项目配备相应标本处理、保存等

医院后勤科膳食工作制度

施甸县人民医院后勤膳食工作制度 膳食工作管理组组长:总务处主任 成员:院办行政职能科室主任 膳食营养治疗组组长:医务处主任 成员: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 一、膳食管理制度 1.膳食管理是在院长领导下工作,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膳食是行使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治疗的部门,属于医技科室。 2.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应设膳食管理小组,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专职营养师与床位比不能少于1:200。 3.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4.膳食小组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营养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5.负责制定“住院病人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是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组成部分。 6.膳食小组结合医院特点负责制订本医院住院病人膳食种类,并指导、监督营养厨房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制作、分发治疗膳食,保障食品安全。 7.膳食小组负责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8.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确保食品安全。要为糖尿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并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患者等提供适合其病情治疗需要的膳食,并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 9.各类住院病人膳食应包括基本膳食(如普通膳食、半流质膳食、流食);治疗膳食(如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高膳食纤维膳食、少渣(无渣)膳食、糖尿病膳食、配方膳食)。根据医院收治病种增添治疗膳食种类。必要时参与或承担肠内

临床营养学知识

临床营养学知识 临床营养学知识 2011年05月16日 57(吃商品猫粮的猫需要补充营养吗, 市面上卖的标有“营养均衡完善”的猫粮含有保证猫健康生长的各种营养元素,但并不是所有产品的营养价值都是一样。您应当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如蛋白质的含量,脂肪的含量,营养成分排列次序,肉类是不是最主要的成分等等。因为猫是食肉类的动物,应选择主要含肉类的猫粮。 商品猫粮是专门为猫设计的,而我们吃的食物却不是。事实上,一些高质量的猫粮要优于许多人吃的食品。如果您喜欢将人吃的食品喂猫,那么您添加的任何营养成分都会影响猫粮的营养价值。比如,您喂的猫粮本来是钙磷比例非常均衡的高质量的食物,如果您这时再添加一些高磷食品,那么就会影响猫的机体对钙磷的吸收。钙吸收不良可导致许多问题,如佝偻病或是发育不良以及伤口愈合不良等。 还有,猫要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狡猾,如果您经常给它吃您吃的东西,它就会不再吃它自己的食物了。最后您会将您的猫咪宠坏,由此会带来诸多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它会在您吃饭的时候跳上您的饭桌与您共享盘中的食物,它还会偷吃您厨房的食物。由于其本身的智慧再加上它的运动本领,一旦它喜欢吃您的食物后,将会令您非常头疼。 综上所述,吃商品猫粮的猫不需要补充营养。 58(食物疗法的意义。 根据猫所患疾病时对营养成分的需求而改变食物中某些成分的量,从食物的角度 对病猫进行治疗的方法,是食物疗法,俗称食膳。

猫和人一样,也会患一些疾病,如:肝炎、肾衰竭、心脏病、胰腺炎、肥胖、佝偻病、尿结石、肠炎、过敏、和糖尿病等,或者处于手术后的状态下,如:剖腹产后、肿瘤手术后等。不同的疾病过程中,猫对营养中一些成分的量有某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给予猫配方食品(也叫处方食品),更有利 于猫的健康和加快病猫的痊愈。 59(手术后病猫的食物选择。 术后护理的方法总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饲养管理,给动物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空间,适当限制活动和补充营养。有些手术,术后头几天应饲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果需要,全身应用抗菌素预防或控制感染;注意观察术后动物有何变化,如有异外应马上复诊;另外,手术的种类不同,术后护理方法也会有所变化,养猫的主人一定要依照兽医的嘱咐进行护理。 60(尿结石病猫的食物。 造成尿道堵塞的常见原因。尿结晶和膀胱结石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些结晶虽然只能在显微镜下看见,但长期的结晶沉积以及结晶促使的尿路上皮黏液分泌过度可以堵塞猫原本细小的尿道。由于男猫的尿道内径比女猫更狭窄,所以公猫发生尿路堵塞的几率比母猫要高很多。尽管还有很多造成尿结晶沉积的原因并不清楚,但饮食,感染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兽医学界研究的比较多。尿结晶主要有2种。一种称鸟粪石,成份是镁、铵盐和磷酸盐。另一种叫草酸钙,成份主要是钙。原来流行的看法是低镁(低灰)的食物可以减少尿结晶形成,因此80年代末许多制造猫粮的公司纷纷推出低镁配方,至今基本上所有的品牌猫粮都是低镁盐的了。但现在看来,这种配方并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尿液的PH(酸硷度)对结晶的形成影响更大。事实上,经过多年的低镁猫粮,虽然镁结晶造成的FLUTD(猫下泌尿道综合症)病例显著下降,但FLUTD的总病例并没有什么改变,而且就诊的猫咪中钙结晶造成的堵塞病例明显上升。

营养科管理制度及建设要求

营养科建设要求及管理制度 1. 营养科是在院长领导下工作,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营养科是行使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治疗的部门,属于医技科室。 2. 医院应设营养科,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专职营养师与床位比不能少于1:200。 3. 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4. 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营养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5. 负责制定“住院病人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是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组成部分。 6. 营养科结合医院特点负责制订本医院住院病人膳食种类,并指导、监督营养厨房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制作、分发治疗膳食,保障食品安全。 7. 营养科负责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8. 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确保食品安全。要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特殊、疑难、重危及大手术患者等提供适合其病情治疗需要的膳食,并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人员提供临床营养

学信息。 9. 各类医院住院病人膳食应包括基本膳食(如普通膳食、半流质膳食、流食);治疗膳食(如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高膳食纤维膳食、少渣(无渣)膳食、糖尿病膳食、配方膳食)。根据医院收治病种增添治疗膳食种类。有条件医院参与或承担肠内营养支持工作。 10. 由营养科主任负责召集,每月一次由临床营养专业人员和营养厨房的管理人员、厨师长的联席会议,汇报和评估临床营养工作有关各项工作制度执行、协调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11. 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意见;参加医、护、技联席会议,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协调意见。 12. 人员资质: a) 营养师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营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b) 三级甲等医院由具有副高职以上医学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人员担任主任/负责人。 13. 有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制度和计划。 14. 三级甲等医院及有条件的医院,应开设营养咨询门诊和开展临床营养的科学研究工作。 15. 对营养厨房实行外包/或委托加工服务的医院,同样必须将以下制度及职责的要求列入外包/或委托加工合同,进行签约与监督管理。

临床医护人员的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

临床医护人员的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 1 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临床医护人员接受的营养学知识基本还是局限在医科院校的学历教育阶段,在后续的继续教育中很少有营养学知识方面的内容。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科院校的非预防医学专业中并未专门开设营养学课程,只开设了《预防医学》或《卫生学》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只是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其教学课时数非常少,因而他们学习了解的营养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但大部分临床医护人员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不太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营养学知识,更谈不上营养学知识的更新充电问题,随着临床工作时间的延长,营养学知识淡忘也越多。由于在学历教育阶段接受的营养学知识本来就有限,加之缺乏应有的继续教育学习,所以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实际情况极不理想。朱明元等[1]对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生的营养学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基础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知识掌握较差(<60分)的比例分别为12.5%和28.8%,而且临床医生掌握营养学知识程度与学历、职称没有关系。李百胜等[2]对南通市市区临床医护人员、实习医师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营养学知识调查结果也表明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营养学知识还相当匮乏。从目前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现状来看,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要扭转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营养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 2 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重要性 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很多临床医护人员不太重视患者的营养问题,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营养确实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但营养状况却可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为临床医护人员如果能运用营养学知识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这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调理、肠道及静脉营养支持,调整患者的营养状况,会对药物、手术等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有效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同时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产生较好的卫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内科的一些疾病治疗当中,营养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有些甚至是以营养治疗为主要手段,如糖尿病的治疗就是以营养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方案。还有如肝病、肾病等疾病,如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能合理利用营养治疗加以配合,则可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痊愈。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的治疗中要善于合理利用营养治疗,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营养(nutrition)从字义上讲,“营”的含义是谋求,“养”的含义是养生,营养就是谋求养生。养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实用的术语,即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的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 食物(food)是生物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是营养素的载体。 营养素(nutrients)是指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它可以供给能量、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同一营养素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同营养素也可具有相同生理功能。营养素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种。 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是构成膳食的主要部分,是提供能量及生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水都为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是根据营养学原则,以科学成果为依据,针对人群中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让人群科学用餐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宗旨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在推荐膳食摄入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摄入量的参考值,是设计和评价膳食质量的标准,也是膳食指南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以下四个指标: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eient intake, RNI)相当于RDA,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保持RNI摄入水平,可使

营养管理制度

景泰县农村义务教育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一、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1.确定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名单过程中,不按照县相关规定办事、徇私舞弊、厚此薄彼,在广大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2.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管理措施不落实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 3.学校食品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或监管不到位,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的。 4.对学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未及时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5.在行政许可、认证、检查、处罚等行政行为中不遵守法定条件和程序,失职、渎职、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 6.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 7.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未积极有效地开展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的。 8.拒绝、阻碍、拖延接受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

或拒绝、阻碍、拖延提供事故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9.对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10.未按规定完成上级政府、部门交办的工作,给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的。 11.有其他违反食品监管规定等行为的。 二、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将相关责任人员移交有关机关查处,追究刑事责任 1.对挤占、挪用、截留、克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不良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的学校或个人。 2.发生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者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账务管理上混乱、支付不合理等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或个人。 3.对因保管不善、加工不规范等造成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等严重卫生事故的。

景泰县农村义务教育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储藏室管理制度 一、学校设置专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储藏室,配备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储藏设备,并设有防鼠、防蝇、防虫、防霉、防盗、防破坏相关措施,确保食品储藏安全卫生。 二、严格加强对储藏室的管理与监督,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储藏室。 三、做好对储藏保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搞好室内卫生,定时对储藏室进行消毒。 四、加强对食品的管理,不得超过限储藏食品,更不许因学生请假不在校而长期存贮食品。 五、储藏室管理人员应负责整理储藏室物品的出货、储存、保管、检验及账务报表的登录等工作。 六、储藏室物资实行先进先出的作业原则,并按此原则分别决定储存方式及位置。 七、任何人员除验收时所需外,不准将储藏室物资试用试看。 八、除储藏室人员和因业务工作需要的有关人员外,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藏室。严禁室内会客及其他部门职工围聚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